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256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立場新聞]_7.21 影像分析:至少 235 白衣人涉施襲或持武器

[複製鏈接]

1214

主題

0

好友

4898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1-8-4 03:12:2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7.21 影像分析:至少 235 白衣人涉施襲或持武器 
兩年僅 48 被捕 
8 被控
03/08/2021
[立場新聞]






警方調查元朗 7.21 襲擊兩年,至今拘捕 48 名白衣人,控告當中 8 人。不過《立場》翻看 60 段、總時長約 14 小時的事發影片,按容貌衣著等特徵辨別出至少 235 名白衣人涉施襲或持武器,另外 11 人涉指罵市民,顯示涉案人數遠超被捕者數目。



首宗白衣人暴動案中,除施襲者外,法官指持武器及與白衣人一同指罵亦屬以「鼓勵者身份」參與暴動。但按《立場》統計數字計算,至少近 200 名涉案白衣人尚未被捕。記者向警方及律政司查詢調查和檢控進展,兩部門稱不評論案件,未正面回應會否再作檢控等問題。




兩名前警務人員及一名現職刑偵警員受訪時估計,警方事後追捕有困難,但指仍有方法找出疑犯,「視乎有無心去做」,而調查進展亦反映,當晚放走白衣人、不記錄身份證資料的決定是否恰當,「當日決定的對與錯,現在就見到結果」。



元朗 7.21 襲擊兩年,《立場》透過影像分析,辨別出 343 名白衣人涉事;調查結果請見報道的互動專頁。為免影響司法程序,白衣人的容貌均予遮蓋。


分析大量 7.21 影像 辨出至少 343 白衣人涉事



元朗 7.21 襲擊涉及數百名白衣人,惟實際人數一直未有準確統計。《立場》翻看 60 段、總時長約 14 小時的事發片段及 5 張事發圖片,透過分析影像,憑容貌、身材、衣著,以及隨身物品等特徵,辨別出 343 名白衣人,並按其行為的積極程度,將他們分為以下 4 類。



當中 130 名白衣人涉襲擊他人,例如揮棍、毆打和擲物;105 人涉在衝突現場持刀、棍棒及藤條等武器;11 人涉指罵他人;其餘 97 人則在衝突現場與白衣人群聚集,惟憑影像未能確定他們是否涉及暴力行為。




《立場》透過影像分析,辨別出 7.21 襲擊當晚,至少有 343 白衣人涉事,當中:


・涉施襲:130 人
・涉持武器:105 人
・涉與白衣人一同指罵市民:11 人
・涉在衝突現場與白衣人群聚集:97 人



《立場》翻看的影像資料,包括傳媒直播、新聞報道,以及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影片和圖片,涵蓋「鳳攸北街」、「元朗站月台及車廂」等 6 個主要衝突地點,惟不包括商戶閉路電視片段。有關影像分析調查的詳細結果、方法及局限,請另看互動專頁



至少 246 白衣人或涉刑責 警拘 48 人



首宗 7.21 白衣人暴動案中,八鄉村村長鄧英斌、「飛天南」吳偉南等 8 名白衣人被控參與暴動及有意圖傷人等罪名。律政司檢控官庭審時向法庭確認,事發當晚白衣人率先動手。



案件 2021 年 7 月在區域法院審結,法官葉佐文形容白衣人作出「喪失理智的無差別施襲」,又指即使無證據顯示曾參與襲擊,但持武器到場及指罵,亦屬以「鼓勵者身份」參與暴動,裁定當中 7 人罪成,判囚 3 年半至 7 年。首被告王志榮被裁定無罪,律政司以案件呈述方式提出上訴



按法庭裁決,當晚涉嫌施襲、持武器到場及指罵的白衣人,或需負上刑事責任;根據《立場》影像分析結果,涉及相關行為的白衣人至少有 246 人。不過警方調查兩年,至今僅拘捕 63 人;據報道,當中僅 48 人為白衣人,其餘 15 人為前立法會議員林卓廷等人。



《立場》分析影像發現,元朗 7.21 當晚至少 130 名白衣人涉襲擊市民,例如這名藍白色上衣、灰色長褲男子。他持藤條與白衣人群進入元朗站收費區,涉出拳、以藤條襲擊車廂內市民。



南邊圍至少 7 白衣人涉施襲持武器 
警當晚無拘捕或抄資料



7.21 當晚,大批白衣人聚集在南邊圍村停車場。《立場》分析影像後發現,在南邊圍村聚集的至少 8 人此前曾在元朗站各個出口及月台出現;5 人涉襲擊他人,2 人涉持武器。不過防暴及刑偵警員當晚在南邊圍村,並沒有任何拘捕行動,甚至在未記錄身份證資料下讓白衣人離開。



時任元朗警區刑事主管、警司游乃強當晚解釋稱,「(着)白衣的人不等於有份參與打鬥」,亦未見白衣人持武器。被問及警方如何追蹤離開的白衣人,游回應稱「警方調查有自己的方法」,又指「無能力記錄所有在場白衣人的身份證資料」,



游乃強又指,會透過閉路電視、科學鑑證及證人口供跟進調查,聲言不論政治取態,會「嚴查到底,將牽涉的人繩之於法」。7.21 襲擊造成至少 45 名市民及新聞工作者受傷,部分人傷勢嚴重;警方遲到場、無拘捕,引發公憤,事件成為反修例運動的重要轉捩點。




警方:鍥而不捨調查 
律政司:有合理機會定罪才提控




事隔兩年,至今有 8 名白衣人被控、當中 7 人被定罪。《立場》今年 7 月底分別向警方及律政司查詢,會否控告其餘 40 名遭警方拘捕的白衣人、證據是否已交律政司考慮、總共多少名白衣人涉案、目前多少人在逃,以及有何方法辨認仍未拘捕的疑犯等問題。



警方 7 月 27 日回覆指,明白公眾對事件關注,警方亦十分重視案件,新界北總區重案組「一直鍥而不捨跟進調查,沒有放棄過任何線索」,又指會繼續循不同方面搜證,全面及深入調查,並根據證據向律政司諮詢檢控意見,並指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不作進一步評論。



律政司同於 7 月 27 日回覆指,不評論個別案件,並表示只會在有充分可被法院接納的證據,令案件有合理機會達致定罪,才會提出檢控。至於《立場》查詢警方目前已將多少名白衣人的調查資料及證據交予律政司考慮等問題,律政司稱並無備存相關數字。



《立場》分析影像發現,7.21 當晚聚集在南邊圍村的白衣人當中,至少 5 人涉施襲,另 2 人涉持武器。例如這名黃色圖案白衣男子,曾拉起元朗站英龍圍出口鐵閘,持武器走進大堂。他其後在南邊圍村與防暴警交談。


前警司:理解放走白衣人原因 
調查進展反映恰當與否



在警隊工作近 30 年、現為保安公司高層的前警司黎家智,接受《立場》訪問指,即使有網上片段顯示涉案者容貌,警方仍需衡量有否剪輯、呈堂公正性等因素才會納為證據,但即使不採用網片,警方仍可翻查閉路電視影像作比對,鎖定疑犯身份,「打劫都係蒙面,警方都可以拉到,絕對無一個藉口,放棄任何一個調查嘅角度、可能性。」



他估計警方現時最大困難是確定白衣人是否來自元朗,「如果村長都證明唔到白衣人身份,會加深調查嘅複雜性」。黎又稱即場記錄所有人的身份證或引致對抗場面,因此能理解警方做法,但指調查進展已反映該做法是否恰當,「當日決定的對與錯,現在就見到個結果」。



黎相信,721 事件備受公眾關注,案件會交由總區刑緝部門,由警司級以上的人員負責指導方向,又指現時警隊透明度高,有廉署監察,「不相信警隊會故意放生,妨礙司法公正」。他又指既然警方稱不放棄任何線索,相信一旦確認涉案者的身份就會盡快拘捕。



現職刑偵警員:調查力度視乎主管指示



兩名加入警隊逾 10 年、具刑偵調查經驗的警員,亦以匿名方式接受《立場》訪問。當中現職警員 A 解釋,警方一般翻查閉路電視影像,鎖定疑犯身份,「睇完一支鏡,再對其他鏡,一步步擴大範圍,當睇到涉案者走入便利店、用八達通,就可由交易紀錄查到身份」。



他指出,刑事案件一般越快介入,證據越多,「但 721 已過咗兩年,包括閉路電視影像紀錄等證據可能已消失,除非警方及早取走,否則好難再搵到新證據」。



他又指警方調查力度有多大,全視乎主管指示,「如果講明一定要拉到人,五五波(證據不足)都會先拘捕調查」,但指如上司指示必需有充份證據,「如果睇完 CCTV 對唔到樣,就唔會再推進,但其實有好多方法嘗試去查,視乎有無心去做」。



已離職刑偵警員:如當晚有拘捕或抄資料 
對調查大有幫助



已離職的警員 B 指出,警方翻查閉路電視影像,除了認人亦有其他目的,「例如涉案者同武器喺邊到嚟,當中有無慣犯或者線人,有無可疑車牌等等」,他指只要警方鎖定到某些疑犯,就有機會可從電話通訊紀錄等線索,查到其他涉案者的身份。



他又指,元朗站當晚亦留下指紋及血跡等大量證據,如適當檢取化驗,亦有助鎖定疑犯身份。至於警方當晚未作拘捕,亦未記錄白衣人的資料,他認為「人手不足可調派增援,只是做或不做」,又指若有拘捕對調查大有幫助,「如取得口供,例如將調查範圍收窄到某時段,警員睇 CCTV 嘅時間就大幅減少。」



他亦同意,主管對調查力度有相當大的影響,「試過有單案上頭好緊張,為求盡快破案,上司親自去查 CCTV,同樣道理,遇上 CCTV 畫面唔夠清晰,會否繼續跟,會否交律政司考慮檢控等,都視乎主管有幾緊張單案。」


7.21 當晚,時任元朗警區刑事主管、警司游乃強帶隊進入南邊圍村調查;案件其後由新界北總區重案組接手。據報道,游乃強其後由元朗警區調任新界北總區刑事總部,再接手負責 7.21 案。



《立場》正繼續調查及跟進 7.21襲擊,現徵求 7.21 襲擊的一手影像資料,以及所有相關線索。
報料方法:
Telegram 應用程式:@standnewsreporting
ProtonMail:standnews@protonmail.com
Signal 應用程式:94580060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11-27 13:39 , Processed in 0.029736 second(s), 19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