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3210|回復: 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無我觀

[複製鏈接]

115

主題

0

好友

1568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4-11-24 21:36:4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原始佛教的無我觀                                                                                                                                陳瓊璀
(一)           原始佛教對有情的分析──從五蘊觀察無常想能建立無我想
從原始佛教的根本經典阿含經中,我們可以發覺,佛陀教導弟子對自我的觀察和反省,最初和最基本的就是蘊觀,雜阿含經的陰相應,所有的經文都是圍繞著這個主題。蘊觀,就是當我們對自我的思考或者尋求的時候,如果以理性地觀察和分析下來,可以有二大類,一是物質的現象,二是精神的現象。物質現象叫做色蘊,精神現象則包括受蘊、想蘊、行蘊和識蘊,而每一蘊都是由各種不同的因素和合而成,皆為無常、苦、空、非我,故遍尋我們的身體,無論自內而外,都不具常、一、主、宰的性質。
從許多經文顯示出,佛陀教導弟子,當這樣觀察我們的身、心關係的時候,以色、受、想、行、識蘊為一組整體地觀察,而此五蘊的性質亦以無常、苦、空、非我為一組整體地觀察。例如雜阿含經卷一,一開始的經文就是這樣(大正二,頁一,經一):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正見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正見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依照經文,如果排列起來就成為下列這樣的形式:
(一)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
當觀受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
當觀想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
當觀行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
當觀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
(二)當觀色苦,如是觀者,則為正見;……。
當觀受苦,如是觀者,則為正見;……。
當觀想苦,如是觀者,則為正見;……。
當觀行苦,如是觀者,則為正見;……。
當觀識苦,如是觀者,則為正見;……。
            
(三)當觀色空,如是觀者,則為正見;……。
當觀受空,如是觀者,則為正見;……。
當觀想空,如是觀者,則為正見;……。
當觀行空,如是觀者,則為正見;……。
當觀識空,如是觀者,則為正見;……。
(四)當觀色非我,如是觀者,則為正見;……。
當觀受非我,如是觀者,則為正見;……。
當觀想非我,如是觀者,則為正見;……。
當觀行非我,如是觀者,則為正見;……。
當觀識非我,如是觀者,則為正見;……。
接著下來的第二篇經文也是這樣,佛陀告訴比丘,於色當正思惟,觀色無常如實知,乃至如是於受…想…行…識,也是如此。這是因為在我們的經驗世界裏,一切現象界的事物都不能離開時間範疇而存在,這在佛法裏稱為“諸行無常”。諸行是指一切有為法,有為法之中又再分成二類,一類叫有漏法,一類叫無漏法。漏指煩惱,五蘊通有漏、無漏法,有漏的五蘊叫五取蘊,舊譯五受陰;佛與阿羅漢已斷滅了三界煩惱,故佛與阿羅漢的五蘊是無漏法。在原始佛教裏,諸行主要就是指五蘊,這五蘊都是由因緣和合而造作者,行就具有造作及遷流、變化的意義,而常則具有恒、常、不變義。如此,當我們觀察自己的身、心關係的時候就會知道,無論是物質的現象或是精神的現象,都並非可以保持永恒不變,而為剎那剎那生滅之法,這種遷流、變化的現象就叫做“諸行無常”。由此而引生下來的就是“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即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大正二,頁二,雜阿含經九,十)可見苦、空、非我、非我所都是從觀察無常而延展出的連帶性質。
佛教所說的苦,包括了苦苦、壞苦和行苦,五蘊都具有這些苦性。苦苦是指我們普通所認為的痛苦,逼惱身、心之苦,又叫做非可意之苦或苦受;壞苦是指可意的、快樂的事物皆不可能永遠保有,當這些可意、快樂的樂受壞滅時逼惱我們身、心之苦,叫做壞苦;行苦就具有無常、遷流、變化之義,是指除了上述的可意及非可意的樂受、苦受之外、一些既非樂受、亦非苦受,佛教稱為捨受,亦由眾多因緣、條件和合而成,也是不斷地生滅變化之中,這些生滅變化的現象就落入行苦。如果具體地總括來說包括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及五蘊熾盛苦。所以其實佛教所說的苦,主要是因為無常即苦。此外,由於諸行皆由眾多因緣、條件和合而成,眾緣具則生,眾緣滅則滅,這種緣生緣滅的狀態稱為空,空不是空無所有,只是指出這一切的現象都沒有他們的實自性而已。諸行空性其實也可以從時間範疇上得出結論,因為如果從未來諸行其性末有,由此故空,過去諸行其性已滅,由此故空,這樣先有後無,先無後有,又叫生滅無常。由此色等五蘊無常,無常則是苦,苦者則非我。「我」,在印度梵文裏是atman,音譯作阿特曼或阿德曼,本來是指呼吸,引申為生命、自我、身體、本質、自性等等,在奧義書裏有極多的篇章,內容都是對這個自我的探討,而所有的探討都歸結到這是真實的自我,與宇宙的本體「彼一」,宇宙的創造者「梵」為同一,而彼一及梵就是最高的我,是大我。雖則梵是不可知不可思議的,但是我們的血肉之軀既是由彼一或梵所創造,此自我就在我的心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這大我的存在,我們可以從自已的血肉之軀開始向內一一考察,就可以發現“這個我心中的自我,小於一粒稻穀,小於一粒大麥,小於一粒芥子,小於一粒黍或者一薄層黍的核,這個我心中的自我,大於地界,大於空界,大於天界,大於全部世界。”(糜文開譯《印度三大聖典》之聖徒格耶奧義書第三篇第十四章)這個自我既是宇宙的原理,宇宙的創造者,故此是常、一、主、宰,所以在印度,「我」在傳統上具有常、一、主、宰義,常者不變,永恒不滅,一者唯一,主者獨立自主,宰者具支配義。但是佛教並不同意在我們的身體裏無論是物質現象或精神現象能具有這些不變性,這可以從觀察我們的身、心關係之中,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無論色蘊乃至識蘊,都不具有此常、一、主、宰性質,故此五蘊並非獨立固存的實自體,因此故非我。在瑜伽論卷八十五中,提到佛陀教導弟子的這種觀法叫智漸次:“云何智漸次?謂於諸行中,先起無常智,由思擇彼生滅道理故。次後於彼生相應行,觀為生法、老法、乃至憂、苦、熱、惱等法。由是因緣,一切皆苦,此即依先無常智生後苦智。又彼諸行,由是生法乃至是熱惱法故,即是死生緣起,展轉流轉,不得自在行相道理,故無有我,此則依先苦智生後無我智。如是觀無常故苦,苦故無我,是名智漸次。”(大正三十,頁七七五)論文中的“彼”都是指諸行,即是指色等五蘊。此外,在雜阿含經二七○中,佛陀就很清楚地告訴弟子,由無常想能建立無我想:“……諸比丘!云何修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若比丘於空露地,若林樹間,善正思惟,觀察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是思惟,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所以者何?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大正二,頁七○)從上述的經、論文段之中,都指出當我們從色等五蘊之中由觀察、思惟無常,可知色等五蘊亦皆苦及無我。
(二)           無我想能對治薩迦耶見
與上文所引雜阿含陰相應第一經相類似的經文亦可見於入處相應:“……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正觀察眼無常,如是觀者,是名正見。正觀故生厭,生厭故離喜,離貪;離喜、貪故,我說心正解脫。如是耳、鼻、舌、身、意,離喜、離貪;離喜、貪故,比丘!我說心正解脫。心正解脫者,能自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無常,如是苦,空,非我,亦如是說。”(大正二,頁四九,經一八八)雖然佛陀教導弟子觀察入處也是從無常而苦、空、非我,但是入處相應的這種觀察主要是為了探求產生苦受、樂受、捨受的依處,諸心,心所生起的因緣條件,即由內六根、外六境,而生六識、六觸、六受、六想、六思、六愛等引發起一切惑與業,如是於自身及世間生愛求願,這與從蘊觀無常、苦、空、非我的所對治不同,觀察五蘊無常、苦、空、非我,主要是為了指出世人對生命、我及世間普遍存在的四種錯誤見解:常見、斷見、現法涅槃見及薩迦耶見。此中從觀察五蘊由生至滅,先有後無,從而破除於五蘊執著之常見;另一方面從觀察當因緣條件和合而有色等五蘊之生起,從無而有,從而破除於五蘊執著之斷見;而從觀察五蘊之生生滅滅,遷流、變化:生、老、病、死等,如此五蘊無常即苦,從而破除於現生中執著於追求享樂之現法涅槃見;而從五蘊不具常、一、主、宰之無我性則可破除薩迦耶見。薩迦耶是梵文satkāya的音譯,薩是有之義,含可壞的、虛偽的意思,迦耶為聚集之義,意譯作身,故薩迦耶是指有身或可壞身的意思。但是薩迦耶見卻是指於這個可壞的身體之中,執著色等五蘊各有獨立自主、自在的我,如瑜伽論卷五十八釋:“薩迦耶見者,於五取蘊心執增益,見我、我所,名薩迦耶見。此復二種,一者俱生,二分別起。俱生者,一切愚夫異生乃至禽獸並皆現行。分別起者,諸外道等計度而起。”(大正三十,頁六二一)這是說,薩迦耶見有二種,一種是與生俱來的對自我的執著,這種自我的觀念無論是人或禽獸都是一樣,皆有對其自我及我所有的一種生存的、佔有的意欲,一種生存的本能,這是不自覺地時時現起的執著。另一種則由對自我及世間的錯誤見解、計度,而認為在這色等五蘊之中皆一一有其自體,而執著為實有、實我、實我所,在雜阿含第一○九經中,就很詳細地列舉出種種的我、我所見:“……云何見色是我?得地一切入處正受觀已,作是念:地即是我,我即是地,我及地唯一無二,不異不別。如是水,火,風,青,黃,赤,白,一切入處正受觀已,作是念:色即是我,我即是色,唯一無二,不異不別。如是於一切入處,一一計我,是名色即是我。……”(大正二,頁三四)依據經文,可以排列出以下的對色等五蘊的執我之見:
(一)   愚癡無聞凡夫,見色是我:
地即是我,我即是地。
水即是我,我即是水。
火即是我,我即是火。
風即是我,我即是風。
青即是我,我即是青。
黃即是我,我即是黃。
赤即是我,我即是赤。
白即是我,我即是白。
(二)   見色異我:
受是我,色是我所。        想是我,色是我所。
行是我,色是我所。        識是我,色是我所。
(三)   見我中色:
受是我,色在我中。        想是我,色在我中。
行是我,色在我中。        識是我,色在我中。
(四)   見色中我:
受即是我,於色中住,入於色,周徧其四體。
想即是我,於色中住,入於色,周徧其四體。
行即是我,於色中住,入於色,周徧其四體。
識即是我,於色中住,入於色,周徧其四體。
(五)   見受即是我:
眼受是我。耳受是我。鼻受是我。舌受是我。身受是我。意受是我。
(六)   見受異我:
色是我,受是我所。        想是我,受是我所。
行是我,受是我所。        識是我,受是我所。
(七)   見我中受:
色是我,受在其中。        想是我,受在其中。
行是我,受在其中。        識是我,受在其中。
(八)   見受中我:
色是我,於受中住,周徧其四體。
想是我,於受中住,周徧其四體。
行是我,於受中住,周徧其四體。
識是我,於受中住,周徧其四體。
(九)   見想即是我:
眼想是我。耳想是我。鼻想是我。舌想是我。身想是我。意想是我。
(十)   見想異我:
色是我,想是我所。        受是我,想是我所。
行是我,想是我所。        識是我,想是我所。
(十一)      見我中想:
        色是我,想在中住。            受是我,想在中住。
        行是我,想在中住。            識是我,想在中住。
(十二)      見想中我:
        色是我,於想中住,周徧其四體。
        受是我,於想中住,周徧其四體。
        行是我,於想中住,周徧其四體。
        識是我,於想中住,周徧其四體。
(十三)      見行即是我:
        眼思是我。耳思是我。鼻思是我。舌思是我。身思是我。意思是我。
(十四)      見行異我:
        色是我,行是我所。            受是我,行是我所。
想是我,行是我所。            識是我,行是我所。
(十五)      見我中行:
        色是我,行在中住。            受是我,行在中住。
        想是我,行在中住。            識是我,行在中住。
(十六)      見行中我:
        色是我,於行中住,周徧其四體。
        受是我,於行中住,周徧其四體。
        想是我,於行中住,周徧其四體。
        識是我,於行中住,周徧其四體。
(十七)      見識即是我:
        眼識是我。耳識是我。鼻識是我。舌識是我。身識是我。意識是我。
(十八)      見識異我:
        色是我,識是我所。            受是我,識是我所。
        想是我,識是我所。            行是我,識是我所。
(十九)      見我中識:
        色是我,識在中住。            受是我,識在中住。
        想是我,識在中住。            行是我,識在中住。
(二十)      見識中我:
        色是我,於識中住,周徧其四體。
        受是我,於識中住,周徧其四體。
        想是我,於識中住,周徧其四體。
        行是我,於識中住,周徧其四體。
以上的二十組依色等五蘊而起的我、我所見,在瑜伽論裏就稱為二十句薩迦耶見,又總稱我見,由此我見而起種種宇宙觀、人生觀,以至推動世間一切的造作及行為:“謂二十句薩迦耶見為所依止,發起妄計,前際、後際六十二種諸惡見趣,及起總謗一切邪見。”“所有世間種種異道,薩迦耶見以為根本,所生一切顛倒見趣,如是一切總稱我見。見雜染者,謂於諸行計我,我所邪執而轉薩迦耶見。由此見故,或執諸行以為實我,或執諸行為實我所,……”(瑜伽論卷八八,大正三十,頁七九九)這些由我見而起的六十二種邪見,在長阿含的《梵動經》裏有詳細的論列,即指佛陀在世時印度社會上最流行而具有代表性的六十二種主張,所有的問題都是圍繞著對我及世間二者的觀點,看法,六十二見大致可以分成十大類:(一)常住論,(二)半常半無常論,(三) 有邊無邊論,(四) 善惡有報無報論,(五) 無因論,(六)有想論,(七)無想論,(八)非想非非想論,(九)斷滅論,(十)現法涅槃論;以至社會上的一切吉祥論者,如參羅、曆算、卜筮、相命、誦咒、祀火等等,皆由此我見而為推動者。但是佛教並不同意在五蘊之中可以具有常、一、主、宰的我,並且以為薩迦耶見、我見是招感流轉生死大苦的根本,並能障礙智慧的生起,所以佛陀教諸弟子說無我論,如實觀察色等五蘊無我,以此能斷滅薩迦耶見。
雜阿含經一一○中就是佛陀與一個叫做薩遮尼揵子的外道對這個問題的討論:有一次,佛陀在毗舍離城的時候,薩遮尼揵子遇上阿濕波誓(馬勝比丘),就問阿濕波誓:「沙門瞿曇為諸弟子云何說法?以何等法教諸弟子令其修習?」阿濕波誓就回答說:「火種居士!世尊如是說法,教諸弟子,令隨修學。言:比丘!於色當觀無我,受、想、行、識當觀無我。此五受陰,勤方便觀: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薩遮尼揵子聽了後心中非常不高興,就對阿濕波誓說,你一定是誤聽了,沙門瞿曇一定不會這樣說的,若沙門瞿曇這樣說的話,則是邪見,我就要去見他,以我的辯才與他辯論,一定可以將他難倒。於是薩遮尼揵子就與五百個離車族的青年一同去見佛陀,看是否正如阿濕波誓所說,佛陀教諸弟子於色觀察無我,受、想、行、識觀察無我。以下就是佛陀與薩遮尼揵子的一段對話:
“……佛告薩遮尼揵子:「我實為諸弟子如是說法,我實常教諸弟子令隨順法,教令觀色無我,受、想、行、識無我。觀此五受陰: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薩遮尼揵子白佛言:「瞿曇!我今當說譬。」佛告薩遮尼揵子:「宜知是時。」「譬如世間,一切作法皆依於地,如是色是我人,善惡從生;受、想、行、識是我人,善惡從生。又譬如人界、神界、藥草、樹木,皆依於地而得生長,如是色是我人,受、想、行、識是我人。」佛告火種居士:「汝言色是我人,受、想、行、識是我人耶?」答言:「如是,瞿曇!色是我人,受、想、行、識是我人。此等諸眾,悉作是說。」佛告火種居士:「且立汝論本,用引眾人為!」薩遮尼揵子白佛言:「色實是我人。」佛告火種居士:「我今問汝,隨意答我。譬如國王,於自國土,有罪過者,若殺、若縛、若擯、若鞭、斷絕手足;若有功者,賜其象、馬、車乘、城邑、財寶、悉能爾不?」答言:「能爾,瞿曇。」佛告火種居士:「凡是主者,悉得自在不?」答言:「如是,瞿曇!」佛告火種居士:「汝言色是我,受、想、行、識即是我,得隨意自在,令彼如是,不令如是耶?」時薩遮尼揵子默然而住。……白佛言:「不爾,瞿曇!」佛告薩遮尼揵子:「徐徐思惟,然後解說。汝先於眾中,說色是我,受、想、行、識是我。而今言不,前後相違!汝先常說言:色是我,受、想、行、識是我。火種居士!我今問汝:色為常耶?為無常耶?」答言:「無常,瞿曇!」復問:「無常者,是苦耶?」答言:「是苦,瞿曇!」復問:「無常、苦者,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我,異我,相在不?」答曰:「不也,瞿曇!」受、想、行、識,亦如是說。……”(大正二,頁三五)
從上面的經文中就可以看到,如果能夠理性地觀察就可以知道,無論色蘊乃至識蘊之中,都找不到具有自在、自主的我,面對佛陀的連番追問,薩遮尼揵子建立的有我論就不攻而破了。此外,從許多經文中可以知道,佛陀亦常教導弟子:“色非有我,若色有我者,於色不應病、苦生;亦不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即是說色、受、想、行、識等五蘊都只不過是不斷生滅變化的現象,隨順於自然規律,不得自主不得自在,所以自以為色等五蘊之中有我者,只不過是我們一廂情願的看法而已,事實上人生中總免不了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所以遍尋五蘊,都不能找到具常、一、主、宰的我。
(三)           無我觀的實踐意義
“當知未斷薩迦耶見,有二過患:一、於能害有苦諸行,執我、我所,由此因緣,能感流轉生死大苦。二、於現法能礙無上聖慧命根。……”(瑜伽論卷八八,大正三○,頁七九八)由於薩迦耶見是流轉生死的根本,一切煩惱由此而生起,並能障礙智慧的生起,所以佛陀經常告誡弟子,若於色等五蘊不知、不明、不斷欲貪的話,則不能斷苦,不能超越生老病死,種種恐怖;相反,如果能夠於此五取蘊如實地觀察、如實了知的話,則能令獲得速疾通達滅苦、解脫、自在、涅槃的智慧。原因是當我們對自己的五蘊身體仍有喜愛、貪戀的話,當我們的身體起一些不好的變化的時候,或者遭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就會陷於種種憂悲惱苦,正如上文佛陀與薩遮尼揵子討論到有我、無我論的時候,佛陀曾問尼揵子:“……「若於色未離貪、未離欲、未離念、未離愛、未離渴,彼色若變、若異,當生憂悲惱苦不?」答曰:「如是,瞿曇!」受、想、行、識,亦如是說。復問火種居士:「於色離貪、離欲、離念、離愛、離渴,彼色若變、若異,則不生憂悲惱苦耶?」答曰:「如是,瞿曇!如實無異。」受、想、行、識,亦如是說。……”(雜阿含經一一○,大正二,頁三六)所以,有一次當一批從西方來的比丘求學完了要返回家鄉的時間,舍利弗就對他們說,如果有人問,你們的大師說何教法,傳授一些甚麼法門?就告訴他們,大師唯說調伏欲貪,以此教教。若問:於何法中調伏欲貪?就答:大師唯說於彼色蘊調伏欲貪,於受想行識蘊調伏欲貪,以此教教。再問:欲貪有何過患故,大師說於色調伏欲貪,於受想行識調伏欲貪?就答:若於色欲不斷、貪不斷、愛不斷、念不斷、渴不斷者,彼色若變、若異,則生憂悲惱苦,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見欲貪有如是過故,於色調伏欲貪,於受想行識調伏欲貪。最後,當有人再追問,見斷欲貪有何福利故,大師說於色受想行識調伏欲貪?就應該回答:若於色斷欲、斷貪、斷念、斷渴,彼色若變、若異,不起憂悲惱苦,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雜阿含經一○八,大正二,頁三三)
佛教其實並不反對有五蘊和合的生命個體,例如甲、乙、丙、丁,只是想指出,這些生命個體裏並不具有常、一、主、宰,永恆不變的實我,並由此自我主見而產生的貪欲,瞋恚、愚癡等推動的所有身、口、意等行為,因為以“貪欲繫著因緣故,王、王共諍,婆羅門、居士,婆羅門、居士共諍。……以見欲繫著故,出家、出家而復共諍。”(雜阿含經五四六,大正二,頁一四一)故此我見為流轉生死的根本,一切煩惱熾盛的根本,只要能去除這些我、我所見,以如實智慧斷除煩惱,就可以有更理想的清淨生命。是故當有弟子問佛陀,怎樣才能達至心善解脫的時候,佛陀就告誡他們:「當觀知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無常。正觀無常已,色愛即除;色愛除已,心善解脫。如是觀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無常。正觀無常已,識愛即除;識愛除已,我說心善解脫。……愛欲斷者,如來說名心善解脫。(雜阿含經二二,大正二,頁四)
世人通常執著於這個五蘊和合的身體而產生的種種貪求與渴愛,所起的我見及我所見,希望能永生不死,永遠保存及享有美好的事物,由這些貪求與渴愛的愚昧,使我們不能如實地看清楚這些現象的無常性及無我性。故此,佛陀會教導弟子,如果要斷苦、超越生老病死等怖的話,必先斷除於色等所起的貪戀與愛欲,要斷愛欲則必於色等五蘊起平等慧如實正觀,所謂平等慧如實觀者,就是於色等五蘊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遠、若近,若好、若醜,觀彼一切悉皆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此觀者,能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並於由此而起的煩惱中解脫自在,這種如實正觀能對治上文所引的二十句薩迦耶見,在雜阿含第二三經中,佛陀就曾經這樣教誡過羅睺羅,依照經文,可以條理地這樣思考:
色非我                        受非我                        想非我                        行非我                        識非我
色不異我        受不異我        想不異我        行不異我        識不異我
色不在我        受不在我        想不在我        行不在我        我不在識
我不在色        我不在受        我不在想        我不在行        識不在我
如此觀察,如實知色乃至識蘊無常、苦、非我、非我所,眼乃至意無常、苦、非我、非我所,逐漸能斷除於色等五蘊執著的我,我所見,因為所有一切邪見,皆以我見為根,是故此根必應先斷。
要斷除我見,佛陀經常教導弟子,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對色等五蘊作層層深入的觀察,如實了知,在雜阿含經四二,「七處三觀經」裏(大正二,頁一○),佛陀就告訴弟子,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是受、想、行、識亦如此從這七個不同的層次深入地觀察:
(一)此中觀察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為色。受蘊包括六受: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想蘊包括六想: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是名為想。行蘊包括六個思心所: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識蘊包括六識:眼識,耳、鼻、舌、身、意識。
(二)觀察五蘊的集起:色蘊的集起是因為對色有貪愛,有喜樂,故愛喜,是名色集;而受、想、行蘊的集起,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觸,所以觸集是受、想、行集;識蘊的生起是由物質及精神現象條件具足,六根觸對六境而起的了別功能與作用,這些條件在佛教裏稱為名色,色就是物質現象,即指色蘊,名是精神現象,包括了受、想、行、識四蘊,又叫四無色蘊,而識的集起,必須具足所有這些條件,故經文裏說,名色集是識集。
(三)觀察五蘊滅:愛喜滅,是名色滅;而觸滅則受、想、行滅,名色滅是識滅。
(四)觀察五蘊滅道跡,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如是五蘊滅道跡如實知。
(五)觀察於五蘊愛味,皆由攀緣於色等五蘊而生愛喜、樂著、故色因緣生喜樂,是名色味,乃至受、想、行、識因緣生喜樂,是名受、想、行、識味。
(六)觀察五蘊的過患: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乃至受、想、行、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受、想、行、識患,如是能於五蘊的過患如實知。
(七)觀察於五蘊出離:謂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乃至於受、想、行、識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想、行、識離。
能夠如實知色、受、想、行、識,如實知色等之集、滅、滅道跡、味、患、離,這種觀察叫七處善,除了於五蘊能夠這樣七處善地觀察之外,如實知眼、耳、鼻、舌、身、意入處及如實知眼乃至意入處的集、滅、滅道跡、味、患、離;以至應如實知眼識界、耳、鼻、舌、身、意識界,及如實知眼識界乃至意識界的集、滅、滅道跡、味、患、離,這樣就是七處善、三種觀義,依著這七處善,三種觀義的方法實踐,盡於此法得脫離一切煩惱,以至可以自知作證得超越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佛陀的這些教化後來就被稱作蘊觀、處觀、界觀,又稱作三科,以說明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而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又稱作三法印,即以此作為判別一切大、小乘佛法的標準。
- 完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5

主題

0

好友

1568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沙發
發表於 2014-11-25 07:37:12 |只看該作者

    如何才能體證到「無我」?

  體證「無我」,已經是來到見法最深的地方,不是見到佛性、自性就解決了,不是這樣的。要真的體悟到 「無我」,而且要做到「無我」,你就會像諸佛菩薩一樣解脫自在。怎麼樣才能夠體悟到「無我」?除了要徹證「無常」之外,從六根跟六塵接觸的每一個當下去體 悟「無常」法流,當體悟無常法流,你會體會到沒有一個實體的存在、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存在,它是一直都在流動生滅變化。

  這個「流動生滅變化」就會讓你對這個「我」的根深蒂固觀念,慢慢的溶解、慢慢的溶解,你如果能夠進 一步去分析這個「我」要能夠存在,需要哪些的條件?需要哪些的因緣?這個需要深入到生命核心來探討。我這個生命能夠存在,需要哪些的因緣條件?如果說有 「我」,那這個「我」到底是怎麼來?這個「我」要能夠存在,到底需要哪些條件?佛教講說,如果你要承認「我」單獨能夠存在,它一定要符合「恆常、一、主 宰」。

  這個「一」就是你不需要其他的因緣,可以完全一個人單獨主宰、單獨決定,我要怎麼樣就能夠怎麼樣, 包括那個「一」、一個人、一個因素,你都不需要其他的因素,你能夠主宰一切。如果這三個你能夠做得到,能夠維持常恆,能夠維持獨一、個體存在,能夠主宰一 切,這個「我」才能夠存在、才能夠成立,如果這三個你一一去檢驗,那是不可能存在的話,你就能夠體悟到什麼叫做「無我」?

  「三法印」的第一個法印是「無常」,就是在告訴我們,要追求一個常恆的「我」,是不可能的,那是因 為你沒有了解實相而已,如果你真的去徹證大自然存在的運轉法則、大自然存在的實相,當你一一去檢驗去求證之後,發現真的一切都在流動,所以你就知道這個常 恆的這個法印,這個現象、這一種夢想是不存在的。

  再來,我們來解析這個「一」,就是只要靠我一個人,我就能夠成就一切、就能夠承辦一切,我要吃飯, 只要動個念頭,喔! 這些米、飯、菜啊!全部都自動的湧現出來,我不 需要農人種田,我不需要農人去種菜,我不需要別人來煮這些飯菜,我不需要那些瓦斯、柴火,都不用!我只要一個念頭,飯菜全部都出來,你能不能這樣做到?如 果可以,就表示你不需要眾因緣的協助,你只要「一」、一個,你就可以解決一切。

  空海檢驗過,我是承認我不可能這樣,我需要很多的因緣協助我才能夠存在,所以當我在吃一餐飯的時 候,我就是感恩,感恩眾因緣,包括說我們要能夠有衣服穿,要有多少的因緣配合,我們才能夠有這些衣服可以穿;我們要能夠承辦一件事情,背後要有多少的因緣 的協助、護持,才能夠承辦一件事情,包括今天能夠在這個莊嚴的禪堂打坐,背後要有多少因緣的支撐、支持,你知道嗎?你有深度去解析嗎?除了家人的支持、體 諒、護持之外,除了公司老闆、上司主管他們的配合、支持之外。

  再來,這樣的一個禪堂、這樣的一個環境存在,要凝聚多少的因緣才能夠形成,為這整個大因緣、大環 境,我們付出了多少?不是邀功,而是要問自己,我們為這樣的一個禪修付出了多少?如果我坐的在那裡,還在牢騷一大堆、抱怨一大堆、還有很多的不滿、這裡也 不順遂、那裡也不好、這裡也不如意。如果我們還在那裡這樣抱怨,表示我們都看不到背後的因緣,如果你能夠去看到今天能夠有因緣,在這裡好好的禪修用功,能 夠開發我們的明心、開發我們的覺性,能夠讓我見法,真的這背後要具足非常多的因緣,這時候你的身心會很柔軟,而且會充滿著感恩的心,當你的身心越柔軟、越 有感恩的心,你的見法力道反而是越強。

  身心柔軟的時候,就能夠溶入當下的法流裡面,所以不要一談到修行,總是抱持著一個方法,然後一直要 入深定,一直要坐多久才叫做修行,不是這樣的。如果你的觀念知見錯誤,你越修,心反而越僵化,「我慢」反而越大,所以如果你能夠來這裡禪修,能夠長養慈悲 心跟感恩的心,你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你的生命品質會不一樣的。

  要解析「無我」,這個「一」,如果你真的認真去解析,你就知道不是我一個人很厲害,不是我一個人能 夠承辦事情,要眾因緣啊!

  其次,解析「主宰」,我能夠主宰一切嗎?我能夠讓我這個色身不老、不病、不死嗎?我能夠不吃飯嗎? 能夠不呼吸嗎?我能夠讓我最敬愛的家人、親人不老、不病、不死嗎?我能夠隨心所欲、要怎麼樣就能怎麼樣嗎?你慢慢的去解析,如果你能夠主宰一切,要怎麼樣 就能怎麼樣,你就可以推翻佛陀所講的「無我」的這個真理實相。空海很認真的去檢驗、去思惟、去求證,發現釋迦牟尼的智慧,實在是非常的高超,他講出了非常 深的真理實相,一般的宗教很少能夠觸及、很少在解析「無我」,而佛陀竟然能夠看得這麼的清楚。

  所以,當我越深入去了解,我越佩服佛陀。因此,「無我」不是抽象、不是想像,也不是拿來跟人家爭 辯,不是說我懂很多、很會引經據典,我懂得比你多、可以辯贏過你……,如果你拿「無我」要去辯贏過別人,你的「無我」就只是知見啊!因為你是用「我」在宣說「無我」,用 「我慢」在駁倒別人。

  如果真的來到「無我」的世界,你是不與眾生諍、不與世間諍啊!「入空戲論滅」。真的來到「無我」的 世界,你絕對不會跟眾生比大比小、比高比低的,你只有慈悲善待一切眾生、協助有緣人啊!眾生有苦,我們就協助。

  再來,如果要去體會「無我」,你還可以從一些角度去體悟:我這個色身是不是真的需要仰靠大地、流 水、陽光、空氣、還有虛空?佛經裡面所講的,我們這個色身是由四界,就是地、水、火、風這些所組合而成,如果再講更具體詳細的話,包括空,地、水、火、 風、空,就會有「識」的產生。所以,如果擴大到六界,就是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跟識,但是這些都不是名相,你不要又一直在五蘊身心裡面鑽研:我這 個身心是由地界……,地是什麼?地是肌肉、地是骨頭、地是堅硬,那這樣……,我體會、我看到地界了,但是你卻否定大自然的這個地球,這個地界跟我們有什麼關係,你認為學佛不要去 看那些,學佛跟那些沒關係,我們就五蘊身心裡面去鑽研、去解析就好……。

  如果你只是在五蘊身心裡面,要透視「無我」、要解析「無我」的話,空海所經歷過的是,那是不可能 的!因為你是用一個「我」在解析「無我」,但是一般學佛者不容易覺察到這一點,因為「四念處」的這些修法,包括以前在五蘊身心裡面要去解析「無我」,我也 都下過很多功夫,但是就算下過很多功夫,生命修到奄奄一息,還是發現……奇怪!,怎麼還是會有「我慢」?怎麼還是會有不安?這個「我」怎麼還是不知究竟歸依處在哪裡?

  當後來有一些因緣讓我體悟到之後,深深的發現你要真的體悟「無我」,一定要看到活生生的佛法,一定 要看到整個大自然跟我們的密切關係,如果你能夠去體會每天我這個色身,不錯!一樣是具足地、水、火、風、空,但是這些元素材料從哪裡來呢?你如果能夠去看 到我身體裡面的地界,原來是來自這個大自然的地界、這個土地,你吃稻米、吃那些瓜果,就是那些植物吸取土壤裡面的養份,轉換土壤裡面的那些鐵質、鈣質、礦 物質,把它們轉換,再加上光合作用,然後結出纍纍的果實跟青菜、蔬菜之後,我們再間接吃土壤,也就是我們吃這些五穀、蔬菜。

  但是在這樣一個轉換的過程,眾生就不容易看到我們的身體的骨頭跟肌肉,是來自於土壤的轉換,只是一 個轉換,眾生就看不到,所以你以為我的這個生命跟地球、土地沒關係,佛陀明白的告訴我們這個生命,就是由土地組合而成、由水份組合而成,這些土地、這些水 不是我所創造出來的,不是我修行很厲害,我能夠發明、發揮出來的,這些都是大自然本來就存在啊!這個「我」要成長,都是每天不斷的要吸取土地的營養,然後 你的肉體、骨頭,才能夠繼續健康的存在著。你每天要吸取大自然的水份,我身體裡面的水份才能夠繼續保留著,我才能夠有足夠的水份;喝水,你就是在喝大自然 的甘露水,我這個生命能夠存在,就是要整個大自然的養育,這就是緣起。這個生命要存在、這個「我」要存在,就是要這麼多的因緣。

  再來,空氣,一般人很難體會到說一分鐘的空氣,是這麼的有價值,五分鐘的空氣比五百萬都更有價值。 失去了五百萬,你不會死亡,你只是會痛苦、哀傷、不捨,但是難過幾天之後,你的生命還是活著,你也還可以。就算你全部的家產都喪失掉了,也還是可以重新東 山再起、重新來過,你的生命還不會死掉,除非你自己自暴自棄。但是只要五分鐘,沒有新鮮的空氣讓你呼吸,絕大多數的人都要死掉,超過三分鐘沒有新鮮的空 氣,大部份的人就會變成植物人。

  所以我們要靜下來解析,平常自認很厲害,我學問很高、我很聰明、我IQ很 高、我辦事能力很強,你看這都是我行、我很厲害啊!你能不能看到這背後都需要整個大自然的支撐、大自然的養育?需要很多的因緣具足,我才能夠活著,因為有 大自然的支撐,我這個生命活著、有這個主體,我才能夠去做其它事情。但是我們卻常常忘恩負義、常常忘本啊!如果你體悟不到「無我」,就請你自己練習看看, 把你的鼻子跟嘴巴都捏起來,看你能夠憋氣多久?

  真的要去練習,如果你學佛學了幾十年,還體悟不到「無我」,還體悟不到大自然的風界跟我們身體的空 氣,有多麼重要的密切關係,如果你體悟不到的話,請你把鼻子跟嘴巴捏起來,不要呼吸,看你能夠活多久?看這個「自我」多麼厲害,如果你很厲害,你就不要呼 吸而又能夠活著,如果你認為你的修行境界很高、神通廣大,你能不能自己無中生有,創造空氣出來?你生命不需要大自然的這些空氣,我靠我的神通,我就能夠變 化出無邊的無量的空氣出來?

  如果能,你的神通能夠變化出這些,那你的神通就有用;如果沒有的話,那一些神通跟生命的存在關係不 大,我們只是做一些助緣。如果你認為你的神通很廣大,你能不能去看到?很多都只是雕蟲小技,能夠看到這些,當你有神通的時候,你不會增長「我慢」的,你會 擅用一些工具去協助眾生,你也會知道能夠幫助眾生的,也是很有限,只是一些助緣,而生命存在的主要因素,都是整個大自然在支撐啊!

  大地、流水、空氣都分析過了,再來看看火、火界,我們身體裡面的火界,要清楚的認識出來,那不是無 中生有。火界講的就是太陽,我們生命能夠存在,跟太陽完全是密不可分,沒有太陽把陽光、把能源輸送到地球來,我們地球所有的植物跟動物欠缺能源,生命就會 全部都枯萎掉,你能不能去體會?火界就是來自於太陽,太陽默默的在燃燒自己,不只照亮眾生,而且把生命的能源、燃燒自己,把自己生命的能源來供養地球上的 植物、動物,而我們曾幾何時好好的去感恩太陽?感恩這個大自然的養育?

  所以,大家靜下來好好去解析、好好去體悟,什麼叫做「無常」?什麼叫做「緣起甚深」?如果你能夠體 會到「緣起甚深」,佛陀就跟我們講「若見緣起則見如來」,如果你真的能夠徹證「無常」,又體悟到「緣起甚深」,你就能夠來到解脫自在的世界,因為你會體會 到什麼叫做「無我」的真理實相。



上一頁 目 錄 下一頁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2

主題

1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板凳
發表於 2014-11-25 07:43:12 |只看該作者


小妹在佛學方面只是一名自學的慕道生 ( 初級生 ) , 對於這麼長篇的論述 , 真要花點時間細心去研讀一下 。

謝謝 NMP兄 之詳盡分享 !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3

主題

0

好友

3539

積分

論壇元老

hklam007

Rank: 8Rank: 8

地板
發表於 2014-11-25 08:31:39 |只看該作者
Thank you very much.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5

主題

0

好友

1568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5#
發表於 2014-11-25 09:38:42 |只看該作者
禮佛的深義

    禮佛的深義

  在禪修期間,每天都會有早晚課禮佛,我們的早晚課跟一般傳統的方式,稍有不一樣的地方,方式雖然有 所不同,但事實上本質是相同的。因為每位佛教徒都是希望能夠學習佛陀,也能夠向佛陀看齊,而早日成佛、解脫自在、普渡眾生,所以今天就跟大家深度解析禮佛 的深義。

  一般的佛教徒或是一般百姓,大部份都把佛、佛陀,當做一般民間信仰的神在朝拜、崇拜、祈求。如果事 業不順利,就想透過拜拜、拜佛、禮佛,然後祈求事業能夠順利;如果比較欠缺錢,很多人就想透過禮佛、拜佛,能夠多賺一些錢;如果太太生不出小孩子,也會向 佛陀祈求幫助能夠生個龍子龍女;媳婦生不出小孩,做婆婆的會婆婆媽媽的關心,也會暗中去祈求,祈求媳婦能夠早日生個小孩,讓她能夠抱子抱孫…。

  但是,如果我們把佛陀當做是一般神佛這樣看待、在拜,就像是把鑽石當玻璃珠在玩,不是說一般神祇不 好,一般我們誠心誠意向神祇祈求,只要出發點是正確、是善良,龍天護法、很多的善神都會協助我們的,如果你的出發點不純正,是不應該向諸佛菩薩、諸神祈 求。佛陀所要告訴我們的,不是有什麼慾貪不滿足,你來求我就幫助你,不是這樣的,因為這樣只能夠一時的救濟、濟急,而且也只是一種治標。佛陀所希望的是讓 你從根本解決而能夠治本,並且讓你能夠開智慧,不是在沒有打開智慧情況之下,然後一直在盲目的祈求。因此,我們要了解禮佛的深義。

  以前在我國中時期的鄉下沒有佛教,只有民間的信仰,當我看到一般民間很多人所在崇拜的媽祖,有這麼 多人在向她祈求,那時候我也發出一種願力,希望將來能夠像媽祖一樣保佑蒼生,能夠協助眾生解除痛苦。後來也接觸到民間信仰的保生大帝,他是屬於偏重在醫治 眾生的病痛、疾苦方面,看到來自台灣北、中、南部全省不少人,到村裡廟宇向保生大帝求醫、求神、求治病的良方,當時看到這些情況,也發願將來能夠像保生大 帝一樣,濘夠幫助眾生解除病痛,願默默的為這世間多付出。

  以空海在成長的過程中,看到這些諸神,一方面是感恩,當然那時候也會拿香來拜,但是在我內心裡面, 就是有一種見賢思齊的心,就是要向他們看齊、學習,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當後來漸漸成長到大專時期,接觸了佛法、佛教之後,慢慢了解佛教的深奧,以及佛 陀的偉大,我同樣發願要向佛陀看齊、學習,希望將來能夠跟佛陀一樣,大慈大悲憫眾生,能夠宣說無上微妙法,協助眾生出離苦海。

  所以,在空海成長的過程裡,遇到這些世界級的偉人,空海不是自卑也不是「我慢」,而是虛心學習、感 恩他們,然後學習他們的智慧、效法他們的精神,向他們看齊、學習,希望將來也能夠跟他們一樣,今天跟大家分享禮佛的深義。當空海在拜佛的時候,一方面是感 恩佛陀,我也希望以後各位在禮佛的時候,真的能夠體會到禮佛的深義,而不是一般盲目的崇拜。也不要認為那只是一個雕像、塑像,為什麼要拜那些,這是偶像崇 拜、是迷信。這種觀念是一半對、一半錯,錯的是:也許這裡面有很多我們的「我慢」,讓我們的腰彎不下來,讓我們的頭低不下來。

    一、培養感恩的心

  跟各位同修互相勉勵的就是,以後我們在禮佛的時候,第一、我們能夠培養感恩的心。為什麼要培養感恩 的心呢?因為在這娑婆世界、在這地球上,釋迦牟尼來人間,從一位平凡的凡夫,然後用生命去找法、去修行,當他大徹大悟之後,上到彼岸,他不辭眾生、悲憫眾 生、倒駕慈航,告訴眾生一條清清楚楚的解脫之路,讓黑暗中的世界、苦海中的眾生,能夠因循著這一條清楚的解脫之路,而逐漸邁向解脫,登上彼岸、出離苦海。 所以,當我體會到這些的時候,我真的由衷生起感恩之心,在空海拜佛的過程不是拜偶像,而是充滿著感恩,感恩善知識,就像在黑暗中的燈塔指引我們一條解脫之 路,所以感恩的心是禮佛的第一個意義。

    二、見賢思齊的心

  第二層意義就是,我們說要學佛、成佛,是真的要把那些變成動詞、實際去做,而最具體的就是在禮佛、 拜佛的時候,我們要有這一種見賢思齊的心,禮佛、拜佛就是為了成佛,就是為了向釋迦牟尼佛看齊,向人間、人類偉大的智慧者看齊,讓我們能夠大徹大悟,讓我 們能夠早日遠離顛倒夢想的世界。所以,在四弘願裡面的「佛道無上誓願成」,是真的要去實踐,不要以為此生此世要成佛是「我慢」,不是的!你不成佛,那才是 在「我慢」的世界,或是在「卑慢」的世界打滾,真的成佛、真的解脫,是來到完全沒有「我慢」的世界,我們要向佛陀看齊、學習,來到完全沒有貪、沒有瞋、沒 有痴、沒有「我慢」的世界,內心的清靜、祥和,對這世間就是只有慈悲,對一切眾生就是慈悲善待一切眾生,所以我們學佛的第二層深義就是見賢思齊。

    三、培養慈悲心

  禮佛、拜佛是幫助我們培養慈悲心,當佛陀成佛之後,一樣用生命去弘法,他放下王子、放下將來國王的 繼承權、放下世間的一切名利,然後到處弘法度眾生,超越宗派、超越種族、超越國界,內心裡面所想的是為普天下的眾生,心懷天下眾生,希望眾生早日出離苦 海,佛陀這一種自度、度人,自利、利人的這一種慈悲精神,值得我們看齊、學習。問問我們自己跟佛陀差多少?如果有不足的地方,我們就看齊、學習,學習佛陀 大慈大悲憫眾生,以慈悲心善待一切眾生,跟眾生廣結善緣,這就是禮佛的第三層意義:長養我們的慈悲心。

    四、培養柔軟心

  禮佛可以培養我們的柔軟心,心雖然是無形,一般眾生的心是僵化、僵硬的,一般眾生的心常常不是自 卑、就是「我慢」,我們要學習佛陀心的清淨,如果你在禮佛的當下,能夠見賢思齊,向這些世界的智慧者、解脫者看齊、學習,承認我們自己的不足,承認我們自 己的貪、瞋、痴,承認我們自己的臉黑,當你懂得把腰彎下來,把頭低下來的時候,就是你邁向光明大道的轉捩點,也是邁向解脫的分水嶺。一個人如果腰彎不下 來,頭低不下來,要仔細去分析背後是不是「我慢」在作祟,禮佛可以讓我們培養柔軟的心,培養感恩的心、培養慈悲心,禮佛能夠讓我們照見不足,讓我們身心更 柔軟,這是禮佛的第四層意義:培養柔軟心。

    五、開發我們的明覺

  禮佛當下可以開發我們的明覺,有的人制定一天要禮多少拜、禮拜多少次,這樣才叫做禮佛,這樣功課才 做完,有的人發願一天要禮拜一千拜,所以就拚命的朝著那個數目努力在拜,拜下去馬上起來然後再拜,一二三…一直在那裡拜,在還沒有拜到九百九十次之前,他的心是緊的,因為覺得還沒有到達目標,離目標還很遠,所 以他要趕快努力用功。因此,在禮佛的當下,很難安住在每一個當下,你是為了達到那個數目的那個目標而在禮佛,你這樣當下錯失掉很多的體悟,錯失掉很多的覺 察,真正的禮佛不在於次數的多少,而在於我們由衷的發出來一種禮敬、一種感恩。在禮佛的當下,動作不要快,不在於次數的多少,也不在於姿勢,要怎麼樣禮佛 才叫做正確?是沒有絕對標準,就算你姿勢正確,但是如果身心不柔軟、沒有誠心,這樣的禮佛功效也不大,我們要的是實質的意義、真正的意義。

  禮佛有真正禮佛的功效,而不是拜個形式,所以我們在禮佛的時候,你慢慢的拜,而且每一個動作、每一 個過程,你都清清楚楚,要合掌、要彎腰、要屈膝,手、膝著地,雙手按在地上、翻掌以及五體投地,在這整個過程,你都保持清醒明覺、不疾不徐,在整個動作裡 面,充滿著安祥、充滿著柔和。如果你能夠這樣去拜,就算這半個小時,只有禮佛十次,那也都是相當的值得。以前半小時,可能你要禮佛六十次,一分鐘禮佛兩 次,但是現在就算在三十分鐘內,禮佛只有十次,而你能夠保持那一種清醒明覺,這個效果是比前者更大的。

  而且在禮佛的當下,這是開發我們的「身念住」,你身體的每一個動作,都要清清楚楚的覺察,包括要起 身的時候,也不是馬上囫圇吞棗的起來,這個反方向的動作過程,一樣我們保持清醒明覺,所以當下,你不但能夠見賢思齊、培養柔軟心、長養慈悲心,而且當下也 是開發我們的「身念住」,開發我們身體各種動作的明覺,這樣你的禮佛會更有意義。如果你的身心更穩定、覺察力又夠高,你當下又可以去看到動作之前的起心動 念。

  當你覺察力夠的時候,包括我要合掌、要屈膝、要彎腰、要伏在地上,這整個過程都去看到動作之前的起 心動念;要起身的時候、要翻掌,頭頸部要起來、腰要挺直,膝要起來,這個過程一樣都是有意識之流、有意念在引導,你能不能清楚看到?如果你能夠看到,你也 是當下「身念住」、「心念住」都在開發。所以,大家要能夠深深的體會禮佛的意義,而且朝這方面去做,這樣不但能夠身心越來越柔軟,而且明覺也會不斷的開 發,就算你在禮佛,也一樣可以處處見法。

    六、了悟究竟皈依處在哪裡

  禮佛的最後一個意義,就是讓我們能夠了悟究竟皈依處在哪裡?涅槃彼岸在哪裡?如果你能夠體會到整個 宇宙、整個大自然,跟我們生命的息息相關,佛陀所指引的究竟目標在哪裡?如果你能夠體會到你的內心會對整個大自然,會充滿著感恩的心,你禮佛的當下,不但 感恩佛陀,你也會感恩整個大自然,也會感恩眾生恩啊,因為這個小我的存在,真的需要整個大自然,眾多的因緣,以及世間非常多的因緣,這個小我才能夠存在 啊,如果你能夠這樣體會,你這個「小我」會溶入整個法界、「大我」裡面,你會來到安祥,解脫自在的世界啊,好!禮佛的深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 謝謝!,祝各位法喜充滿!,謝謝!,四念處修行法要第28集, 主講人:空海法師,好!各位同修,大家好!,我們繼續來跟大家分享,如何才能體證到「無我」,體證「無我」,這個已經是來到見法最深的地方,不是見到佛 性、自性事情就解決,不是這樣啦,真的是要體悟到「無我」,而且要做到「無我」啦,你就會像諸佛菩薩一樣解脫自在啊,那我們現在來跟大家分享,怎麼樣才能 夠體悟到「無我」,除了前幾天跟大家分享的,要去徹證「無常」之外,從六根跟六塵的接觸當下,每一個當下去體悟「無常」法流之外,因為你體悟無常法流,你 會體會到沒有一個實體的存在,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存在,它是一直的都在流動生滅變化,那這個流動生滅變化,它就會讓你對那個「我」的根深地固的觀念,慢慢 的溶解、慢慢的溶解,再來,你如果能夠進一步去分析,這個「我」要能夠存在,需要哪些的條件?哪些的因緣?這個要深入到生命核心來探討,我這個生命能夠存 在,需要哪些的因緣條件?如果說有「我」,那這個「我」到底是怎麼來?這個「我」要能夠存在,到底需要哪些條件?佛教講說,如果這個「我」你要承認它,單 獨能夠存在有「我」的話,那它一定要符合常、恆、一,常、一、主宰,它要符合常、恆常,再來就是「一」再來是「主宰」,這個「一」就是說,你不需要其他的 因緣,你可以完全一個人,單獨主宰、單獨決定,我要怎麼樣就能夠怎麼樣,包括那個「一」一個人、一個因素,你都不需要其他的因素,包括你又能夠主宰一切, 如果這三個你能夠做得到,能夠維持常恆,能夠維持獨一、個體存在,能夠主宰一切,那這樣的話,這個「我」,它才能夠存在,才能夠成立,如果這三個,你一一 的去檢驗,那是不可能存在的話,那你就能夠體悟到什麼叫做「無我」,所以第一個,我們前面講「三法印」的第一個法印「無常」,那就是在告訴我們,你要追求 一個常恆的「我」,那是不可能的,那是因為你沒有了解實相而已,如果你真的去徹證大自然存在的運轉法則,大自然存在的實相,當你一一去檢驗去求證之後,你 發現真的一切都在流動,所以你就知道,這個常…常 恆的這個法印,這個現象、這一種夢想,那是不存在的,再來,我們來解析這個「一」,就是說,我只要靠我一個人,我就能夠成就一切,就能夠承辦一切,我要吃 飯,我只要動個念頭,喔!這些米啊飯啊菜啊,全部都自動的 湧現出來,我不需要農人種田,我不需要農人去種菜,我不需要別人來煮這些飯菜,我不需要那些瓦斯、柴火都不用,我只要一個念頭飯菜全部都出來,你能不能這 樣做到,如果可以,那表示你不需要眾因緣的協助,你只要「一」、一個,你就可以解決一切,空海檢驗過,我是承認我不可能這樣,我需要很多的因緣協助我才能 夠存在,所以當我在吃一餐飯的時候,我就是感恩,感恩眾因緣,包括說我們要能夠有衣服穿,要有多少的因緣配合,我們才能夠有這些衣服可以穿,我們要能夠承 辦一件事情,背後要有多少的因緣的協助、護持,我們才能夠承辦一件事情,包括說,你今天能夠在這個莊嚴的禪堂來打坐,你背後要有多少因緣的支撐、支持,你 知道嗎?你有深度去解析嗎?除了家人的支持體諒、護持之外,除了公司老闆、上司主管,他們的配合、支持之外,再來,這樣的一個禪堂,這樣的一個環境存在, 要凝聚多少的因緣才能夠形成,我們為這整個大因緣、大環境,我們付出了多少,不是邀功而是要問我們自己,我們為這樣的一個禪修,我們付出了多少,如果我還 在那裡,坐的在那裡牢騷一大堆,抱怨一大堆還很多的不滿,這裡也不順遂那裡也不好,這裡也不如意,如果我們還在那裡這樣抱怨,那表示我們都看不到,背後的 因緣,如果你能夠去看到,我今天能夠有因緣,在這裡好好的禪修用功,能夠開發我們的明心,開發我們的覺性,能夠讓我見法,真的這背後要具足非常多的因緣, 這時候你的身心會很柔軟,而且會充滿著感恩的心,當你的身心越柔軟,越有感恩的心,那你的見法力道反而是越強,身心柔軟的時候,你就能夠溶入當下的法流裡 面,所以不要一談到修行,總是在那裡抱持著一個方法,然後在那裡一直要入深定,一直要坐多久才叫做修行,不是這樣啊,如果你觀念知見錯誤的話,你越修,心 反而越僵化,「我慢」反而越大啊,所以如果說你能夠來這裡禪修,你能夠長養你那一種慈悲心,跟感恩的心,那你已經成功了一大半,你的生命品質會不一樣的, 再來,要解析「無我」,剛才我們這個「一」,我們已經解析了,你真的認真去解析,你就知道,不是我一個人很厲害啊,不是我一個人能夠承辦事情啊,要眾因緣 啊,再來再去解析「主宰」,我能夠主宰一切嗎?我能夠讓我這個色身不老、不病、不死嗎?我能夠不吃飯嗎?能夠不呼吸嗎?我能夠讓我最敬愛的家人、親人,能 夠讓他不老、不病、不死嗎,我能夠隨心所欲,我要怎麼樣就怎麼樣嗎,你慢慢的去解析啊,如果說你能夠主宰一切,你要怎麼樣就怎麼樣的話,那你就可以推翻佛 陀所講的「無我」的,這個真理實相,空海都很認真的去檢驗去思惟、去求證發現,真的釋迦牟尼他的智慧,實在是非常的高超啊,他講出了非常深的真理實相啊, 一般的宗教很少能夠觸及,很少在解析的「無我」,佛陀竟然能夠看得這麼的清楚,所以當我越深入去了解,我越佩服啊,所以「無我」不是抽象、不是想像,也不 是拿來跟人家爭辯,不是說我懂很多,我很會引經據典,我懂得比你多,我可以辯贏過你,如果你拿「無我」要去辯贏過別人的話,那你的「無我」都只是知見啊, 因為你是用「我」在宣說「無我」,用「我慢」在駁倒別人,如果你真的來到「無我」的世界,那你是不與眾生諍啊,不與世間諍啊,「入空戲論滅」啊,你真的來 到「無我」的世界,你絕對不會跟眾生比大比小、比高比低的,你只有慈悲善待一切眾生,協助有緣人啊!,眾生有苦我們就協助啊!,再來,如果要去體會「無 我」,你還可以從一些角度去體悟,我這個色身是不是真的,需要仰靠大地、流水陽光、空氣、還有虛空,佛經裡面講的,我們這個色身是由四界,就是地、水、 火、風,這些所組合而成?如果再講更具體詳細的話,包括空,地、水、火、風、空,就會有那個「識」的產生,所以如果擴大到六界,那就是地界、水界、火界風 界、空界跟識,但是,這些都不是名相,你不要把它又在一直在五蘊身心裡面,在那裡鑽研,我這個身心是由地界,地是什麼,地是肌肉、地是骨頭地是堅硬,那這 樣,我體會我看到了地界了,但是你卻否定,這個大自然的這個地球,這個地界跟我們有什麼關係,你認為學佛不要去看那些,學佛跟那些沒關係,我們就五蘊身心 裡面去鑽研、去解析就好,如果你只是在五蘊身心裡面,要透視「無我」要解析「無我」的話,空海所經歷過的是,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你是用一個「我」,在解析 「無我」,但是一般學佛者不容易覺察到這一點,因為「四念處」的這些修法,包括以前在五蘊身心裡面,要去解析「無我」,我也都下過很多功夫啊,但是就算下 過很多功夫,生命修到奄奄一息,還是發現…奇 怪!,怎麼還是會有「我慢?」,怎麼還是會有不安?這個「我」怎麼還是不知究竟皈依處在哪裡,所以,當後來有一些因緣,讓我體悟到之後,啊!深深的發現真的你要體悟「無我」,一定要看到活生生的佛法,一定要看到整個大自然跟我們的密切關係啊, 如果你能夠去體會,我每天我這個色身,不錯!,一樣是具足地、水、火、風、空,但是這些元素材料從哪裡來呢?你如果能夠去看到,我身體裡面的地界,原來是 來自這個大自然的地界啊,這個土地啊,你吃稻米、吃那些瓜果,那就是那些植物,它們吸取土壤裡面的養份,轉換土壤裡面的那些鐵質、鈣質、礦物質,然後結出 纍纍的果實,它們是把它轉換,加上光合作用,結出纍纍的果實,跟青菜、蔬菜之後,我們再間接吃土壤,也就是我們吃這些五穀、蔬菜,但是在這樣一個轉換的過 程,眾生就不容易看到,我們的身體的骨頭跟肌肉,是來自於土壤的轉換,只是一個轉換眾生就看不到,所以你以為,我的這個生命,跟地球、跟土地沒關係,佛陀 都明白的告訴我們,我們這個生命,就是由土地組合而成,由水份組合而成,那這些土地、這些水,不是我所創造出來的,不是我修行很厲害,我能夠發明發揮出來 的,這些都是大自然本來就存在啊,那這個「我」要成長,你都是每天不斷的要吸取,土地的營養,然後你的肉體、骨頭,才能夠繼續健康的存在著,你每天要吸取 大自然的水份,我身體裡面的水份,才能夠繼續保留著,我才能夠有足夠的水份,喝水,你就是在喝大自然的甘露水啊,我這個生命能夠存在,就是要整個大自然的 養育啊,這就是緣起啊,這個生命要存在,這個「我」要存在,就是要這麼多的因緣啊,再來,空氣,一般人很難體會到說,一分鐘的空氣,是這麼的有價值,五分 鐘的空氣比五百萬都更有價值,知道嗎?五分鐘的空氣比五百萬都更有價值,你失去了五百萬,你不會死亡,你只是會痛苦、哀傷、不捨,但是你難過幾天之後,你 的生命還是活著,你也還可以,就算你全部的家產都喪失掉了,你也還是可以重新東山再起,重新來過,你的生命還不會死掉,除非你自己自暴自棄,但是只要五分 鐘,沒有新鮮的空氣讓你呼吸,絕大多數的人都要死掉,超過三分鐘沒有新鮮的空氣,大部份的人就會變成植物人,所以我們要靜下來解析啊,平常我認為我很厲 害,我學問很高、我很聰明,我IQ很高我辦事能力很強,你 看這都是我行啊,我很厲害啊,你能不能看到這個背後,都需要整個大自然的支撐,大自然的養育,需要很多的因緣具足,我才能夠活著,因為有大自然的支撐,我 這個生命活著,有這個主體,我才能夠去做其它事情,但是我們卻常常忘恩負義啊,我們卻常常忘本啊,如果你體悟不到「無我」,那就請你自己練習看看,把你的 鼻子跟嘴巴都捏起來,看你能夠憋氣多久,真的要去練習,如果你學佛學了幾十年,你還體悟不到「無我」,還體悟不到大自然的風界,跟我們身體的空氣,有多麼 重要的密切關係,如果你體悟不到的話,請你把鼻子跟嘴巴捏起來,不要呼吸,看你能夠活多久?看這個「自我」多麼厲害,如果你很厲害,那你就不要呼吸,而又 能夠活著,如果你認為你的修行境界很高,你神通廣大,那你能不能自己無中生有,創造空氣出來,你生命不需要這個,大自然的這些空氣,我靠我的神通,我就能 夠變化出無邊的無量的空氣出來,如果能,你的神通能夠變化出這些,那你的神通就有用,如果沒有的話,那一些神通,它跟生命的存在關係不大,我們只是做一些 助緣,如果你認為你的神通很廣大,你能不能去看到,很多都只是雕蟲小技,能夠看到這些,當你有神通的時候,你不會增長「我慢」的,你會擅用一些工具去協助 眾生,你也會知道,我能夠幫助眾生的,也是很有限,是一些助緣,而生命存在的主要因素,那都是整個大自然在支撐啊,大地、流水、空氣我們分析過了,再來看 看火、火界,我們身體裡面的火界,要清楚的認識出來啊,那不是無中生有啊,火界講的就是太陽,我們生命能夠存在,跟太陽完全是密不可分,沒有太陽把陽光、 把能源輸送到地球來,我們地球的所有的植物跟動物,欠缺能源,生命就會全部都枯萎掉啊,你能不能去體會,火界就是來自於太陽,太陽默默的在燃燒自己,不只 照亮眾生,而且把生命的能源,燃燒自己,把自己生命的能源,來供養地球上的植物、動物,而我們曾幾何時,好好的去感恩太陽,感恩這個大自然的養育,所以大 家靜下來,好好去解析好好去體悟,什麼叫做「無常」?什麼叫做「緣起甚深」?如果你能夠體會到「緣起甚深」,佛陀就跟我們講「若見緣起則見如來」,如果你 真的能夠徹證「無常」,又體悟到「緣起甚深」,那你就能夠來到解脫自在的世界,因為你會體會到,什麼叫做「無我」的真理實相,祝各位早日開悟,解脫自在! 謝謝大家!謝謝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

主題

2

好友

387

積分

中級會員

Rank: 3Rank: 3

6#
發表於 2014-11-25 11:59:48 |只看該作者
多謝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2

主題

1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7#
發表於 2014-11-26 06:39:19 |只看該作者



感謝 NMP兄 一再提供佛學資料 ,  讓我等「佛學之慕道輩」能有所跟隨研習 !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11-25 05:54 , Processed in 0.023140 second(s), 18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