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1991|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登陸彗星 Q&A (影片)

[複製鏈接]

227

主題

1

好友

1911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4-11-14 23:46:1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lenlan 於 2014-11-15 15:28 編輯

Comet Catcher: The Rosetta Landing (Documentary 2014) 講述登陸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bnAwdss7oM

登陸彗星/Q&A

http://udn.com/NEWS/WORLD/WOR3/9063574.shtml

【聯合晚報╱本報訊】
2014.11.14 03:49 am

美國太空總署曾在2001年讓一台太空探測器登陸小行星,但彗星結構比小行星鬆散,還會釋放對太空船有害的氣體和灰塵。此外,由於彗星和地球相距5億公里,在德國的控制中心無法下達任何即時指令,所以羅塞塔號和費利號一旦收到登陸指示,皆可以自主登陸。
歐新社

Q:登陸彗星有多難?
A:美國太空總署曾在2001年讓一台太空探測器登陸小行星,但彗星結構比小行星鬆散,還會釋放對太空船有害的氣體和灰塵。此外,由於彗星和地球相距5億公里,在德國的控制中心無法下達任何即時指令,所以羅塞塔號和費利號一旦收到登陸指示,皆可以自主登陸。

費利號從羅塞塔號脫離時不容許絲毫差錯,1英吋(2.54公分)的誤差就可能讓費利號偏離降落目標250公尺遠。

Q:登陸過程很驚險?

整個登陸過程發生好幾次問題。首先,費利號11日未能成功醒來,科學家用大家很熟悉的方法修復問題:重新開機。

降落推進器顯然出問題,沒有在降落最後階段使登陸器緊貼地面。固定的鉤子也沒有射出,結果登陸器彈跳了一下才停住。

Q:費利號的任務?

科學家把太陽系的大約1兆個彗星比擬為時間膠囊,一直維持宇宙誕生初期的樣子。這次任務可能協助證實組成生命的有機物質和水,是由彗星帶到地球的。

Q:如何收集資料?

登陸器上有10種科學儀器,包括測量光線、電磁和熱力的裝置;在上空環繞彗星飛行的母船上另有11種儀器。登陸器將為人類從未貼近看過的彗星表面拍攝大批照片,並在地面鑽洞採樣分析。

Q:任務有哪些危險?

隨著彗星接近太陽,釋出的物質會大量增加,恐對登陸器及母船構成危險。等彗星達到最接近太陽的近日點,高溫可能損害登陸器。不過,登陸器即使系統全部關閉,應該還會附著在彗星上。母船繼續伴隨彗星飛行,直到壽命在2年後終結。

【2014/11/13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飛左十年, 究竟做左d咩?見下圖.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7

主題

1

好友

1911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沙發
發表於 2014-11-14 23:50:2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lenlan 於 2014-11-15 15:30 編輯

Comet Catcher: The Rosetta Landing (Documentary 2014) 登陸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bnAwdss7oM飛左十年, 究竟做左d咩?見下圖.



=======================================
人類文明跨前一步 菲萊號登陸彗星
2014年11月14日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236068

「我們登陸了!」這5個字,不但是對科學家過去25年所付出心血的最大回報,更象徵人類文明再跨前一步。歐洲太空總署(ESA)的菲萊號登陸器(Philae),由母船搭載下在太空飛行了逾10年,終於傳回喜訊——它已降落在科學家選定、距地球5.1億公里的「67P彗星」上,成為人類史上首個「登彗」儀器。儘管菲萊號降落時遇上連番故障,未能穩定地軟著陸,又偏離降落地點,但仍無減科學家興奮,期待它固定好位置後,傳回彗星資料,協助解開天體形成甚至宇宙起源之謎。

如洗衣機大小的菲萊號,於2004年3月由母船羅塞塔號探測器(Rosetta)搭載升空,至今年8月6日終於趕上「67P彗星」,進入其軌道,前後總共飛行了64億公里。至前天,羅塞塔號在該彗星上方釋出菲萊號,讓它往彗星「直奔」,ESA的科學家經歷了擔驚受怕的7小時後,終在本港時間昨凌晨12時05分確定菲萊號已成功著陸,ESA位於德國達姆施塔特(Darmstadt)控制中心的人員,都激動得振臂歡呼,互相擁抱,有份參與計劃的英國科學家泰勒(Matt Taylor)說︰「實非言語所能形容,總之美好極了」。

推進器及魚叉裝置齊失靈

為確保菲萊號安全著陸,專家特別作出多重保險。菲萊號頂部有推進器,負責把它平穩地「推」往彗星地表,機身底部又設有魚叉裝置,可射出並勾住彗星表面,以固定機體——可惜,這兩大法寶齊齊失靈,未有發揮作用,令菲萊號降落時撞向地表,一度彈起,其後才再降下,項目負責人烏拉梅克(Stephan Ulamec)說︰「今天我們不止一次,而是降落了兩次」。如今菲萊號只能靠3隻機械臂上、可鑽進地表的冰錐來固定位置,令人擔心它隨時「甩手」飄走。

助分析彗星 已傳回首張照片

但ESA仍然樂觀,指菲萊號雖然稍為偏離原定著陸點,但已傳回不少數據,而它首張傳回的照片,是在降落前夕、在彗星約3公里上空拍攝。菲萊號配備最少10套儀器,可分析彗星的化學成分、溫度及密度等,其間羅塞塔號會繼續監察該彗星,整個探測任務預計在明年12月結束。
要完成今次「世紀降落」不但耗時久(25年前構思)、耗資大(約125億港元),更極易「埋門脫腳」,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地球科學專家根格(Matthew Genge)有此比喻︰「這是太空科技史上最艱難的降落,就像在大風的日子,閉上眼,把一個氣球降落在市中心內。」
心裡激動的還有烏克蘭天文學家丘尤莫夫(Klim Churyumov)——全名為「67P丘尤莫夫—格拉西緬科」的彗星,正是由他及該國另一名天文學家發現,「我們於1969年首次看到它的光芒,如今我們降落在它身上,這任務是何其奇妙,何其傑出啊。」ESA署長多爾丹(Jean-Jacques Dordain)發表激昂演說時,稱「這是人類文明跨前一大步」(It's a big step for human civilisation)。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獲得的消息,從「羅塞塔」號探測器(Rosetta)上分離出來的「菲萊」登陸器(Philae)成功觸及彗星表面後已經處於穩定狀態。

正在科學家們就如何進行下一步行動進行辯論之際,登陸器傳回了圖像。

歐洲空間局(European Space Agency)技術人員說,登陸器第一次接觸彗星表面後可能又彈回上空數百米。

先前,登陸器上的腳叉沒有按計劃伸出將其固定在彗星地面,行蹤未卜,讓科學家焦急地等待。
傳回來的數據顯示,登陸器至少與彗星表面接觸了三次。

在靠近彗星表面過程中,菲萊還發回了一些彗星照片。

科學家希望,「羅塞塔」號探測器通過分析彗星的表面來深入探究45億年前太陽系形成的根源。

羅塞塔號衛星承載菲萊登陸器用了10年在太空飛行了64億公里,到達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

菲萊登陸器相當於一台洗衣機大小。它在周三從羅塞塔號上發射,經歷了7小時的行程才最終到達彗星。

(編譯:董樂/責編:橫路)




141112222303_commet_624x351_na_nocredit.jpg (41.09 KB, 下載次數: 72)

141112222303_commet_624x351_na_nocredit.jpg

0001-523x506.png (125.26 KB, 下載次數: 73)

0001-523x506.pn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11-25 07:13 , Processed in 0.017171 second(s), 22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