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陳柱民 於 2019-2-18 14:06 編輯
紅花:紅藍黃藍多色彩 朝露未晞忙採摘 步瑞蘭 王聰聰 守望本草 2017-01-29
紅花原產於西域,名閼氏(燕支),東漢末年,紅花在漢地廣泛種植,作為染料,取代了漢地的傳統染料茜草。
古時種紅花主要用作顏料、化妝品,又名胭脂花。紅黃藍,色彩炫目啊。其實,其花色黃、紅,初生葉片像菘藍,得名黃藍花、紅藍花。
《齊民要術》的種紅藍花篇,有種花、收花、去黃色收紅色、做胭脂等。
李時珍曰:“初生嫩葉、苗亦可食,其葉如小薊葉,至五月開花,如大薊花而紅色。”
夏季開花,花色由黃轉為鮮紅時摘取陰干。花美堪啖,讓我先嘗嘗,“啊!火辣辣地,像吃姜。”
紅花開花時間約48小時,花瓣由黃變紅時,花色最鮮美,24-36小時最佳,之後變暗紅色而凋萎。
摘取紅花時,用三個指頭抽出其筒狀花冠。
它又名刺紅花。紅花的葉子邊緣和花托上有很多刺,硬而扎手。紅花整株植物在陽光下變硬,陰濕時變軟,而清晨露水未乾時,刺最軟,所以摘紅花須在清晨露水未乾時。
朝露未晞,跟著高陽太守賈思勰大人去花田,看看男女老少搶收紅花的場面吧。收回紅花,一起來淘澄胭脂膏子,為自己的腮頰、口唇上彩。
紅花作藥用始於北宋《開寶本草》:“主產後血暈口噤,腹內惡血不盡、絞痛,胎死腹中。”
咀嚼紅花後,整個舌頭火辣辣地,如吃生姜,故紅花性溫熱。紅花色紅如血,而入血,味辛辣如姜,渾身生刺,故能活血通經,止痛散腫。其可散可通,用於產後血暈口噤,腹內惡血不盡絞痛,胎死腹中,瘀血腫脹疼痛諸多病症。
火辣辣的紅藍花,染紅了洞房花燭夜,染紅了金榜題名時,染紅了舉國沸騰的春節元日,滲入中國人的血液裡。中國紅,來自綠刺叢中那朵紅黃色的絨花。
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為菊科紅花屬一年生草本。高(20)50-100(150)釐米。莖直立,上部分枝,全部莖枝白色或淡白色,光滑,無毛。全部葉質地堅硬,革質,基部無柄,半抱莖,邊緣具鋸齒或全緣,極少有羽狀深裂的,齒頂有針刺。頭狀花序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花序,為苞葉所圍繞,苞片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頂端具針刺,邊緣有針刺,或有篦齒狀針刺。
總苞卵形,直徑2.5釐米。總苞片4 層,綠色,邊緣無針刺或有篦齒狀針刺,全部苞片無毛無腺點。小花紅色、桔紅色,全部為兩性,花冠長2.8釐米,細管部長2釐米,花冠裂片幾達檐部基部。
瘦果倒卵形,長5.5毫米,寬5毫米,乳白色,有4 棱,無冠毛。花果期5-8月。
原產中亞地區。現我國黑龍江、遼寧、吉林、河北、山西、內蒙古、陝西、甘肅、青海、山東、貴州、四川、西藏,特別是新疆廣有栽培。 紅花中含有紅色素與黃色素兩種色素,黃色素溶於水,而紅色素溶於堿性溶液。後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了種紅花、收紅花,由紅花中提取紅色素的全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