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4204|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阿弥陀佛的真相「龚天民」(摘录)

[複製鏈接]

131

主題

4

好友

400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4-2-8 11:58:2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阿弥陀佛的身世神话荒诞无稽

在佛教中,只有释迦牟尼一人确曾出现于印度社会,有其生平历史。除他以外,其它任何佛及菩萨都无在地球上的丝毫历史可查,不过都是大乘佛教徒的某种幻想所成而已。关于阿弥陀佛的情形亦是如此,由于阿弥陀佛没有一点点在地球上做过人的历史,因此大乘佛经作者把阿弥陀佛的来历编了一些故事,但这些记载却内容各异,杂乱无章。在佛经中至少有六处,分别记载阿弥陀佛的身世及其所谓出家成佛的原因。如看这些原典,较能明白真义,但有几处的佛经甚长,自首至尾多至数千字,如全部照抄,祇是徒增篇幅,对读者亦无多大益处。为节省阅读时间及篇幅起见,特抄录南宋沙门宗晓所编「乐邦文类」中所载已经编辑缩短之佛经。本人曾经与原经仔细对照,觉其内容均同,倘无不合之处,故照引如下:(原载大藏经诸宗部四)

一、阿弥陀佛原为「大通智佛」王子说。法华经:「化城喻品曰,过去有佛名大通智胜。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子,皆以童子出家而为沙弥。尔时彼佛说是经已,即入静室八万四千劫。是时十六菩萨、知佛入室、各升法座,为四部众广说分别妙法华经,一一皆度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众生。是十六菩萨所化众生,世世所生与菩萨俱。十六沙弥今于十方现在说法,乃至云,西方二佛,一名阿弥陀,第十六我释迦牟尼、尔时所化众生,汝等诸比丘。及我灭度后未来世中声闻弟子是也。若如来自知涅盘时到,便集诸菩萨及声闻众,为说是经」。「台宗明法华本迹……弥陀尔时乃为第九王子。」

二、阿弥陀佛原为「无诤念王」,其长子为观世音说。悲华经:「往昔过恒河沙阿僧只劫有世界,名删提岚,劫名善持,有转轮王名无诤念,主四天下。有一大臣,名曰宝海,是梵志种时生一子,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常光一寻生时,有百千诸天,来共供养,因为作字,号曰宝藏。其后出家,剃除须发成菩提道,还号宝藏。如来广为圣王说于正法,王请如来及诸圣三月供养。王有千子。王及千子,如是供养满二百五十岁,各各向佛及比丘僧,悔诸不及。尔时如来,即入三昧放大光明,现十方世界,或有世界五浊弊恶,或有世界清净微妙等。王白佛言,诸菩萨等,以何业故取净世界,以何业故,取不净世界。佛言菩萨以愿力故,取清净土,离五浊恶,复有菩萨,以愿力故,求五浊恶。王言,我今真实欲得菩提,不愿取不净佛土。我已先于十岁之中,端坐思惟,庄严清净佛土。我今发愿,愿成道时,世界之中,无有地狱畜生饿鬼,众生皆作金色,人天无别,无有女人等。一化生寿命无量,世界清净有臭秽,所有宫殿,种种庄严,如第六天。余佛世界,若有众生,闻我名者,修诸善本,欲生我界,愿其命终,必定得生,唯除五逆诽谤圣人破坏圣法等。

轮王发深愿已,佛即告曰,大王汝见西方过百千万亿佛土,有尊音王如来世界,清净庄严,悉如大王所愿,如是四佛出现,入灭过一恒河沙阿僧只?,入第二恒河沙阿僧只?,是时世界转名安乐,汝于是时,当得作佛,号无量寿如来等(龚按:无量寿如来即阿弥陀佛)。尔时宝藏如来寻为第一不日旬太子授记曰,汝观天人三恶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今当字汝为观世音,无尽寿佛般涅盘已,彼土转右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种种庄严安乐世界所不及也,汝成菩提道,号偏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

三、阿弥陀佛原为一国王,出家成「法藏」比丘说。无量寿经:「过去久远锭光佛出世,如是次第至十三佛,名世自在王。彼佛世中有一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弃国弃王而作沙门,号曰法藏,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佛说法言,譬如大海,人以升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得其妙宝,有人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何愿不得,佛因广说二百一十亿佛剎天人之善恶国土之鹿妙。

法藏闻说,皆悉睹见,发起胜愿,其心寂静,志无所着,重白佛言,唯垂听察。如我所愿,当具说之。设有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法藏说四十八愿已,大地震动,天雨妙华,法藏诚谛不虚,超出世间,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教化安立无教众生,住于无上正真之道,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安乐世界,其国七宝奇丽,超十方界。无有须弥日月大海溪渠井谷等,亦无四恶趣,亦无春夏秋冬,不寒不热,常和调适,其诸冠生功德善力行业之地,故能尔耳」。

四、阿弥陀佛原名「不思议胜功德」,又名「持火」说。一向出生菩萨经:「佛言,我念过去广大无量无边阿僧只劫,有佛号宝功德威宿?王,彼佛将入涅盘,为众广说法本陀罗尼,时有轮王,名曰持火,王有太子,名曰不思议胜功德,生年十六,从彼如来闻是佛本,即于七万岁中,精勤修习,未曾睡眠,亦不偃侧,端坐一处。不贪财宝及以王位,不乐自身,得值九十亿百千那由他佛,诸佛说法,尽能闻持修习,厌家剃发而作沙门,作已复于九万岁中,修习此陀罗尼,复为众生,分别显示。一生之中,力精教化,令八十亿百千那由他众生得发道心,积功累德,住不退地。尔时不思议功德比丘,岂异人乎,即阿弥陀如来是也」。

五、阿弥陀佛原为「月上转轮圣王」之子说。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佛在瞻波大城,法会说西方安乐世界阿弥陀佛。看人能持名号,临欲终时,彼佛大众,住此人所,令其得见,见已欢悦,所生之处,永离胞胎秽欲之形。宝莲华中,自然化生,其国号清泰圣王,其城纵广十千由旬,于中充满剎利之种。

阿弥陀佛父,名月上转轮圣王,其母名殊胜妙颜,子名月明,奉事弟子,名无垢称,智能弟子,名曰揽光,神足精进,名曰大化。魔主名曰无胜,有提婆达多名曰寂静。若人诵此鼓音声王大陀罗尼,十日十夜,六时专念敬礼彼佛,坚固正念,悉除散乱,念念不绝。十日之中必见彼佛,并见十方如来及所住处,唯除重障钝根之人所不能睹」。

六、阿弥陀佛原为第三比丘,在「空王佛」所学道成佛说。观佛三昧海经第九:「我念昔曾空王佛所出家学道,时四比丘共为同学,习学三世诸佛正法。……得三昧已诸佛现前授我记别,东方有国,国名妙喜,彼土有佛,号曰阿赊,即第一比丘是。南方有国,国名曰欢喜,佛号宝相,即第二比丘是。西方有国,国名极乐,佛号无量寿,第三比丘是。北方有国,国名莲华庄严,佛号微妙声,第四比丘是(大藏经集部二、六八八页)。


善護念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

主題

4

好友

400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沙發
發表於 2014-2-8 11:58:44 |只看該作者
综观以上诸佛经,我们对阿弥陀佛身世能作以下结论:
一、阿弥陀佛有三父:(1)大通智佛(法华经);(2)持火(一向出生菩萨);(3)月上转轮圣王(鼓音王经)。一人有三父,岂不希奇?阿弥陀佛究属谁子?
二、阿弥陀佛自己的名字有三个:(1)名无诤念;(2)名不思议胜功德;(3)原名不详,但为第三比丘;(4)原名不详,但出家后名法藏。阿弥陀佛究竟称何名字?
三、阿弥陀佛出家时的地位有三说:(1)为王子时出了家(法华经,一向出生菩萨经);(2)为转轮王时出了家(悲华经);(3)弃了王位后纔出家(无量寿经)。阿弥陀佛究竟在未登王位时?正做王时?或退了王位后纔出家?
四、阿弥陀佛学道时的佛共有五位:(1)大通智佛(法华经);(2)世自在王佛(无量寿经);(3)宝功德威宿劫王佛(一向出生菩萨经);(4)空王佛(观佛三昧海经);(5)宝藏如来佛(悲华经)。各经作者都祇举了一佛,阿弥陀佛向他学道,但现在竟多至五佛,阿弥陀佛到底向谁学的道而纔成佛的?以上诸问题,佛教徒绝对无法解答的。
再者,如佛教徒相信阿弥陀佛曾为王出家成佛的这套神话故事,我们便要问:(1)他的国土曾位于地球上的何处?(2)他的国家与人民生存于历史上的那个时期?(3)他的国土的情形如何?以上的诸问题,我敢百分之百的说,没有任何佛教徒能答复出来。因为阿弥陀佛的所谓「做王,出家,成佛」等的故事,原是一套神话。由大乘佛经作者幻想编造出来的「空中楼阁」罢了,那有甚么阿弥陀佛的存在呢?根据佛教教义,任何人必须经过修行悟道的阶段,然后纔能所谓成佛(因果)。据说,没有人生来便就是佛的,因此,对于阿弥陀佛也必须为他编出一个出家修道,然后纔成佛的故事不可。结果,弄巧成拙,故事矛盾百出,杂乱无章,竟把他描写成有三个亲生的父亲,这笔烂帐不知从何算起?但可怜的是中国一般佛教徙,他们祇知道阿弥陀佛「曾为法藏比丘」的这个故事,其它的都不知道。因为佛教祇规定了专讲此故事的「无量寿经」为净土宗所尊奉的经典,其它不提,信徒因此都被蒙在鼓里直到今日。
以上引用的六部佛经,都称是释迦牟尼佛说,但为何有这样大的差别呢?只有两个可能:一、说经的释迦本人头脑欠清,思想紊乱,东扯西拉,胡说一阵。但这点,似难成立,因尚未发现释迦的头脑有疾病之处。二、大乘佛经原由许多无名作者,在不同地点及不同时代,凭自己思想及传说,参考佛教教义,伪称佛说,写下了经典的。以上所引六经作者亦都在相同情形下,以神话资料、传说、幻想等为基础写下了他们各自的作品。并加上「佛说」的帽子。因此,互相说法不同,各论各的,彼此冲突矛盾,这就是「大乘非佛说」的原因及滑稽的结果。这些经典如仅读一本尚能勉强看得过去,(是一个神话故事),但如把它们放在一起仔细阅读比较研究,阿弥陀佛的身世便成为荒诞无稽,莫名其妙的了。

问郭博士:博士觉得龚先生的文章可信吗?上网search过,好人(唔知係咪佛棍)都批判他的文章!
善護念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8

主題

1

好友

1855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板凳
發表於 2014-2-12 02:40:12 |只看該作者
小弟見識淺薄,未夠資格回應樓主的問題.
看過的佛教經書和書籍不多,但以粗淺的知識講吓自己的見解.如有錯漏,請各師兄指正.謝謝!

以佛教的理論,眾生係多生多世(長遠的時間)輪迴於不同世界(地球也好,其他星球也好),以不同的眾生(各種生物與其身份)經歷出生老病死.
並不只一期生命,生於一個國土,做一種生物為限.
就像地藏王菩薩本願經中,佛陀講述地藏王菩薩幾生不同身份的經歷.甚至乎同時分身百千萬億到不同世界去度化眾生.
亦有觀世音菩薩以不同身份示現來度化眾生.

以大乘佛教的角度來看,成佛不是一生可以成就的事,是要很多世的修行(身與心)之後才可以成佛.
當中的修行會有很多不同經歷和體會,有進步有退步.
不是只有一個方法或單循一個方式去修行,要看修行人當時的階段,環境,實際情況而用不同方法去修行.

至於大乘佛教的出現,必須對佛教發展史要有多少了解才能知其原因,怎樣由原始佛教發展到部派佛教,再到大乘的如來藏,空有二空.
各次結集的情況,部派分裂的原因, 各部派的主張是什麼? 為何原始經典不包括大乘經典?
如果想大概知道佛教發展史的資料(因我自己也沒有深入去研究,所以不敢說什麼), 可以到公立圖書館找多幾位不同作者和團體的書去求證.

單由樓主提供的文章來看,這位龔先生是以乎對佛教的認識不多,只是以一般普通人的角度去討論佛教理論和經典,逹不到學術研究層面.

至於這位龔先生為何寫這篇文章,可以自己在網上找他的背景,再自行探討他的動機.

p.s. 我都只係在網上查看他的背景,而他的文章真的沒有時間拜讀.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6-3 09:57 , Processed in 0.026422 second(s), 18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