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3-11-11
- 最後登錄
- 2024-3-20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13105
- 精華
- 0
- 帖子
- 3476
|
1. 袁國勇辭任校委, 因無力處理政治. 究竟何為「政治」呢?
不少西方語言中的「政治」一词(法語politique、德語Politik、英語politics),都来自希腊语πολις,这个词可以考证出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在《荷马史诗》中,最初的含义是城堡或卫城。古希腊的雅典人将修建在山顶的卫城称为“阿克罗波里”,简称为“波里”[4]。城邦制形成后,“波里”就成为了具有政治意义的城邦的代名词。政治成为了城邦公民参与的统治和管理活动。
中文里的“政治”一词很早就有使用。《尚書•毕命》有“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周礼•地官•遂人》有“掌其政治禁令”。这时一般都是将“政”与“治”分开使用,各有其不同的含义。
在中国古代,“政”一般表示:
• 朝代的制度和秩序,例如“大乱宋国之政”
• 一种统治和施政的手段,如“礼乐刑政,其极一也”
• 符合礼仪的道德和修养,如“政者正也,子帅以政,孰敢不正”
• 朝廷中君主和大臣们的政务活动,如“其在政府,与韩琦同心辅政”
“治”在中国古代则一般表示
• 安定祥和的社会状态,如“天下交相爱则治”
• 统治、治国等治理活动,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古代的这些“政治”的含义,与西方和古希腊的“政治”含义完全不同,很大程度上政治只是一种君主和大臣们维护统治、治理国家的活动。
孙中山认为应该使用“政治”来对译,认为“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他的这一说法在当时的中国非常具有影响力。孫中山認為,「政治」譯成英文是Politics,有三個意思:「一個是國政,就是政府中所行的國家大事;一個是黨爭,就是政黨中彼此所用的詭謀;一個是說是非,就是像以前所舉的家庭是非之例。」
中国古代的政治和西方包括古希腊的政治含义有很大不同。中国古代的政治很大意义上是君主和大臣管理和统治国家的活动。这种政治被宣扬为上承天命,因而施行善政才能上合天意,而恶政则违背天道,会受到惩罚。
中国古代的政治贯穿了个人的日常生活,道德是衡量政治活动的标准。在这种政治下,缺乏制度上的规范,政治的运作更多依靠道德规范。
2. 讀中學時,老師曾提及香港是塊「復地」,水深港闊, 有利通商, 由一個名不經傳的小漁港,成為國際有名的大都會. 身為香港人真係與有榮焉. 香港人須要的是安居樂業, 真係帝力於我可有哉! 「鬥爭」not a cup of HongKonger tea (不是香港人杯茶).
3. 博士談到「香港教育」,使我想起在小學放學時(屬基督教),校長例必站在門前,每位學生經過必要向他鞠躬說「校長再見」才走得;其後讀女子中學(屬天主教), 放學時有位修女例必站在梯口, 每位學生經過必要向她鞠躬說「Miss香再見」才走得;我想禮貌就是這樣練成的.
4.《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比喻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如何樹人呢? 當與教育有關. 香港學生在學校接受的教育多是填鴨式的,考試以背誦為主. 思考欠奉; 除了在學校接受的教育外,人也可以自我教育, 此類教育就是自發性地學習,可透過閱讀不同種類而有益的書籍獲得. 有一對聯是啟發我閱讀興趣的. 便是「萬官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