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樓主: 李天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印度佛教歷史概要 ( 1-29)

[複製鏈接]

41

主題

0

好友

4227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7#
發表於 2018-7-10 05:10:0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05:13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7】

有一个佛教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位小僧人出家多年,依然常常想起在家的年迈父母,他为此感到困惑而且内疚(为何我摆脱不了这些俗念?难道我终究是个无法放下红尘俗世的凡夫)?

为了摆脱思念的糾缠,他准备了一根小针,每当想起父母时,就用针刺一下自己,希望借用痛苦来忘掉思念亲情。

当他的师傅发现了这件事情,将他叫到跟前来:(你用这个方法可以忘了思念父母吗)?
小僧摇摇头说:(不但没有,还与日俱增,也许因为害怕想起父母,结果父母的挂念反而一直擱在心里)。

师傅继续问:(为什么你害怕想起)?
小僧不安地说:(每当想起兩老孤苦无依,便有各种情绪涌上心头,真的很难平静下来静心修行)。

师傅听后却微笑着说:(很好、很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世間唯行善與盡孝不可等)。
这时这位师傅跟小僧人说:(我马上给你还俗回家善尽孝道,直到父母离世,否则不可以再次出家)。

多年后,小僧人的父母都相续离世了,他回到寺庙要求出家,这时他问师傅:(师傅,当初你为何要我还俗回家)?
师傅反问他:(你现在可忘了父母)?
小僧人笑了笑:(亲情岂能说忘就忘?但不刻意去忘,也不刻意去想,因此可以说没忘,却也可以说忘了)。

故事中小僧人的心境转变,正是他从原本的压抑情感,到最后把想做的事情完成的呈现。

许多人在这方面用错了方式,假设:他的师傅不曾给小僧人还俗回家侍奉父母的責任,只怕再过十年,甚至一辈子,这份遗憾仍然留在小僧心中,反而成为他日后修行的障碍。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年轻人,遇到感情波折的问题就痛不欲生,有些人跑去出家,或伤心难过,但无论出家或是伤心难过,问题难道解决了吗?绝对不会,事实上,问题仍然存在。

我曾经见过一个人到寺庙里要求出家,原因他刚离婚了,他说他已经看破红尘,决定出家修行,但出家不到一个星期就吵着要还俗了,他说,寺庙虽然称为佛门清净地,但他却无法清净,又要念经又要打坐,让他很心烦气躁。

我却知道让他心烦气燥的不是这些问题,而是他的内心无法平静。

修行的心境并不在于身体出不出家,而是内心能否明白自己现在所遭遇的一切,都是生命中的一个过程,一个经历,再从这些事物去产生感触、思考、进而超越,得到自己独一无二的体验。

佛法对于情感方面的看法,就是六根接触六尘的效应,绝不是叫我们不碰不沾,杜绝后患,相反的,希望我们在这个红尘世间能够勇敢的去体悟,并从中体悟出(为与不为),(觉醒与沉迷)之间的差异。

所谓摆脱情感问题,并不是要我们冷酷无情的对待,而是在教导我们,认清自己身为人,就确实会有生离死别,悲欢离合的情感反应,然后,问明白自己为什么需要?这样,才能够明白因由的进一步看清、超越这些情感问题的束縛。

情感问题绝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助人解脱的必经之路。如果没有情感世界就没有解脱的可能,毕竟,解脱是因超越情感世界而来。


在佛陀弘法时代可说是百家争鸣,多姿多彩,大体上可以综合成为六十二种见解,其中有下列的诸项疑难很流行:
(1)世界是常住。
(2)世界是无常。
(3)世界是有边。
(4)世界是无边。
(5)身体与灵魂是合而为一。
(6)身体与灵魂是分开。
(7)人格成就者(如来)死后还存在。
(8)不存在。
(9)存在又不存在。
(10)不存在又非不存在。
以上诸项问题叫做(十难)。

之后又有(十难的变形出现):

(一)既是常住也是无常。
(二)既非常住,也非无常。
(三)既是有边也是无边。
(四)既非有边,也非无边。
再加这些合称为十四难(这些显然是十难的变形)。
揭示(十难)的经典,巴利文与汉譯合计有二十种,光是汉譯的(十四难)就有六部,还有叙述其中一部,再加上变形的内容者,共有五十三种之多。

佛陀有过多次被人问到这些难题,但是,佛陀常以(无记)对付,也就是不作答。

那么,为什么不回答呢?
原因是,这些都是说不完的形而上学问题,佛陀说:(我以不肯定答说的方式让你们明白我所以不肯定说的原因………我不肯定答说(世界是常住)之类的问题,为何我不肯定答说任何一个答案呢?原因是,这种问题根本与目的无关,既不能当作清静修行的基础,也不能让人厌离世俗性事物和欲情,更不能使人制御烦恼,或使人内心平静,获得智慧,以至涅槃境界)。

还有些佛经提到一则有趣的比喻(毒箭)。

假如有人被毒箭射伤叫苦不迭。这时候,他的亲友们就要送他去找医生,不料,受伤者却说:(到底射我那个人是王族呢?婆罗门呢?庶民或是奴隸呢?如果不弄明白,就别把这支箭拔出来。

如果不明白对方的姓名,也别把箭拔出来。

如果不明白对方是高个子、或矮个子、中等身材、还有他的皮肤是黑色、黄色、或金色、他是何方人氏?他用的弓是普通、或强劲的呢?
弦、箭和羽毛的材料是那一种?
箭的形状怎样呢?
若不弄明白这些,那就别拔出那支毒箭。
这一来,受伤者还没有弄清楚以上的答案时,就一命呜呼了。

同样道理、如果有人说:(师尊倘若不肯解答我的问题,世界是常住,或不是常住?那么,我就不想向师尊修习清静行)。
兩者的情况完全一样,这一来,由于完成修行的师尊不肯作答,致死那个人死了。
所以,佛陀排斥这种脱离实践,无益身心清净的争论。

(三法印):
(法句经)里面有这句偈语:
一切存在物是无常的。
一切存在物是苦。
一切存在物是无我的。

由此可见,用智慧观照时,才会厌离诸苦,而才是迈向清净之道。
所谓三法印,即佛法被印证之意,不仅出现于(法句经)上,也在原始佛教经典上屢见不鲜。

汉譯是: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
不久,在三法印后再加上一句:涅槃寂静。
这意谓涅槃是柔和平静的世界,这一来反而成为四法印,不过,后人把(一切皆苦)除去,才变成其余的三法印。
三法印就是强调其间(一切皆苦)。

这显然是正视(苦的现实)的态度,等于三法印的出发点。它通常是指(苦、集、灭、道)等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如果详加调查初期佛教经典时,肯定这句就是谈(苦)。

如果再追根究底,那么,我们必须思考佛教到底是怎么起来的?这个起自佛陀的成道。
但若再往上追溯时,根源在佛陀的出家(当时还没有成佛)。

那么,出家又因何而起呢?诚如许多佛陀传所说,佛陀出身为王子,从小就没有在物质和肉体上吃过苦头,反而生长在安定祥和的环境,每天过着应有尽有的快乐生活,那么,他为何舍弃地位,抛弃妻儿和一切,跑去出家呢?

佛陀传记添加(四门出游)的故事。

原来他在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看到老人、病人、死人和出家人,结果引发他深刻的反省,以致走向出家的这条路上。
只有老、病、死等,眼睁睁等(苦)恼的问题。

不论肉体多强健,生活多么快乐,环境多么舒适,老、病、死所象征的(苦)对于一切芸芸众生都不能避免,苦就是这个情状。

天下人类或一切众生所拥有的东西,縰使不愿意、不希望,或想尽办法逃避也逃避不了,仍然不能永远常在,而这就是(苦的实状)。同时,这是佛陀觉悟的内容,若再追根究底,那也是他出家的根源。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0

好友

4227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6#
發表於 2018-7-10 05:06:5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05:08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6】

一九七九年若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除了照顾贫穷、弱势的人们,她更专注于为那些快要死亡的穷人服务。她会去接回那些被遗弃在水沟旁、垃圾堆、马路边奄奄一息的人们,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程能够得到最适当的照顾,她并没有给他们金钱或精致的享受,而是让这些可怜的人得到温暖和安慰,她给了这些人应有的爱和身为一个人的尊严。

据说在她照顾下死去的人们都带着笑容离开,这些人完全忘了之前遭受的痛苦,他们感受到(特蕾莎修女)安详温暖的爱心,心满意足地离开这个世界。

1997年9月,当(特蕾莎修女)去世时,印度政府为她举行国葬,全国哀悼两天,成千上万的人冒着倾盆大雨走上街头,为她的离去流下了哀伤的眼泪,他就是被誉为“活圣人”的特蕾莎修女。

1979年授予她的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词说:“她的事业的一个特征就是对最孤独的人、最悲惨的人、濒临死亡的人得到尊重,都从她的手中接受到了不含施舍意味的同情,接受到了建立在对人的尊重之上的同情。”

泰国圣僧(龙婆坤)在泰国建造了四百多间佛寺,还有医院、学校、救火局、警察局………他自己本身却一生人连拖鞋也没有穿,无论在森林修行或是从森林出来之后弘扬佛法,到处帮助穷人,就是赤脚走路,全泰国人民都非常尊重的一位慈悲老和尚,泰皇也被他的行善而感动了,专程乘直升机过去Wat Ban Rai 参拜这位慈悲老和尚,还特别建造了一座博物馆记念他老人家,这是泰国有史以来唯一国家建造博物馆记念的僧人。
记得有一次,他老人家问我:(Jack,你知道我们来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吗)?

一时之间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只好很尊敬的问师傅说:(师傅,徒儿不知道该怎样做?愿师傅教导)。
(龙婆坤)很慈悲的跟我说:(Jack,记住,我们来这个世界就是为了贡献)。
我永远都会记得恩师的训话。

当我们帮助人的时候,要知道我们并不是在帮助人,或为了能够得到任何目的与利益,而是顺着内心与生俱来的自然需求,发至内心的慈悲喜舍,我们并没有因为贡献了而失去任何东西,它不像一般的反光总是弱于光源,相反地,它回到我们身上的时候,反而会更加的辉煌灿烂。

这更加辉煌灿烂的光,并不是祈求有任何实质上的赞扬或金钱,而是感受到困苦者的全心感谢,以及烦恼被拔除后的轻松自在。
其实,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身边作出贡献的人无处不是,慈悲无所不在,甚至,我们也可以变成慈悲与贡献的一份子。



大体来说,初期佛教的资料有经藏、律藏和论藏,为了要明白佛陀思想,最重要的是经藏,其他可以来自律藏,而论藏属于注解,不妨放在一边。
经藏收集了佛陀及佛弟子的言行,而律藏主要是教团规範。但是,眼前编輯的情状是以阿育王前后为主,直到纪元前后为止。

通常,佛陀是不同场合、时间和对象而说(学术名词叫观机逗教),而且几乎都是对话,向一大群对象说,或让他们说,自动列举许多比喻回答,而使对方能够理解。佛陀自己倒不曾发表过特定的教理,或有什么讲演,且无意建立特定的思想体系。

凡曾经接触过佛陀的人,因时因地不同,都综合了自己对佛陀的言行举止,佛陀最后二十五年左右幸好有阿难侍候,才能留下不少(阿难)的记忆资料。

佛陀入灭后,大迦叶召集500名佛门的卓越弟子,在王舍城郊外,各自道出自己的记忆而综合起来,尤其,阿难谈论(藏经),优婆离谈(律藏),而举行一次所谓经典结集,不过,当时成立的所谓经典不能保证原原本本承传后世,且后世流传的经藏与律藏更不能保证是当年所聚集的全部(尤其律藏不乏后世附加的内容)。縱使当时收集了许多圣典,但也一定在当时和后来遗漏了不少。

经藏的谈论经历好几代,其间,据说也曾从九部、十二部等形式开始编輯,然而那些在今天也只留下名称而已。其间为了方便记忆,有些被简化、或韻律化,或把同一件事情反覆说明,甚至附上其他内容,或整理成系统。

例如:宇井伯绶博士在这方面作了详细的整理,一般人说佛陀成道时有十二因缘说,其实那只是(缘起),在(阿含经)各处都提到很简单的缘起说,且没有达到十二支。

所以,若说佛陀当时已经悟到(十二因缘),显然是后世的说词,画蛇添足,不胜枚举。

佛陀出家在于他发现人生的许多问题,结果,他找到了最基本很究竟的解决之道,一言以蔽之,他发现了(法),若人生不能依据自己的意志得到解脱,自然就会(苦恼),之后思考如何解决它,不管怎样,反正初期经典列述许多内容,无疑出自后世经典编輯者的想法。

流传到今天的经藏,以巴利文本最完整,但汉譯也含有古老的内容,故一定要参考对照。幸好在巴利文五部中有四部可以跟汉譯四阿含相应。
不过,其间有不少无法相符的部分。汉譯四种(阿含经)各来自不同部派,断断续续弄成四部(只有杂阿含经有其他譯本)。

巴利文(长部)~汉譯(长阿含经)=由较长文章组成。
巴利文(中部)~汉譯(中阿含经)=中等长度的文献。
巴利文(相应部)~汉譯(杂阿含经)=大部份为短小经文。
巴利文(增支部)~汉譯(增壹阿含经)=被以上编輯漏掉部份。

尚有巴利文里有所谓小部,也包括十五部经典,其中也有一部相当于汉譯的经典。
在小部里特别重要的有:法句经、经集、感伤偈、如实语、长老偈、长老尼偈、本生谭。
以上这些都不能等闲视之。

巴利文印度古代中西部一带的方言。但是佛陀常用摩竭陀国语,等于现代的一般用语。摩竭陀话是古代印度中部,毋宁说是印度东部的方言(现在没有一个地方沿用摩竭陀话的原版)。

随着佛教的扩大,摩竭话的文献就跟着转为巴利文语了(摩竭陀语和巴利文比较接近)。

若要追溯巴利文佛经的来源,便要提及阿育王时代,那位阿育王的儿子(玛希达长老)把佛教传到(锡兰)的缘故,虽然,当时也是口诵传承,但怕重要的经典会消灭,便在纪元前一世纪左右抄写下来。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0

好友

4227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5#
發表於 2018-7-10 05:03:2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05:05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 5】

当我们选择要理解清楚印度佛教历史之前,我们要留意一个问题,我们所看的这本印度佛教历史的作者是谁?有些大乘法师也在写印度佛教历史,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信仰而歪曲了历史真相,例如:他们在内容里介绍得很清楚,大乘佛法是佛陀入灭后几百年才出现的宗教,但是到最后他们却说大乘佛法被承认了,那么,问题出现了,

请问:是谁批准的?

这么重要的问题,相信除了(释迦牟尼佛)有资格批准之外,谁也没资格批准,那不是前后矛盾吗?在歪曲事实真相吗?

所以我们不可以看这些有宗教偏见人士所写的历史书籍,我们要选择看日本人写的、英国人写的、或是德国人写的,他们没有宗教偏见,只会把所记载的事情保持中立态度写出来,读者就不会被误导了。

活在世间的人们,最苦的,莫过于自己陷入苦海中而不自知。

佛陀是人,也曾经是个和我们一样被烦恼和焦虑所困挠的人,他能发展出不可思议的究竟智慧,彻底让自己从妄想和痛苦中解脱出来,也就是说,人,是觉悟解脱者的前身,可以透过人生经历体悟到无常的变幻莫测…………一切都只不过是暂时性的存在,而佛陀就是我们的生命导师,他教导我们如何增长智慧,看清实相,让我们从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

佛陀的教诲只想站在现实的立场来解决现实中的苦恼。这意味着佛陀的教诲无疑是面对现实主义。

这里所说的现实主义者,并非跟今天现实社会,那种功名利禄主义结合的东西,也不是迷恋现实的现实主义。完全不是这些,而是引导彻彻底底活在世上满怀苦恼、受困于欲望的人,如何在现实世界里面,完成怎样消灭苦恼,超越欲望,当然不是靠祈求或是头脑在妄想,而是如何能够看透生命本质,然后自己努力实踐,全力以赴。

现实的实践只有靠觉醒与自救,这才是一切的根本,也是基础。

然而,无论某些经典里如何神化佛陀,他依然不是神、不是万能的上帝,佛陀也不会教导我们念什么佛菩萨的名字,就会有神仙或是有佛菩萨从天而降来打救我们,而是要我们知道如何自救的真理。

他深深的体会到,每个人都能够像他一样,从痛苦烦恼中解脱出来,而解脱的那把钥匙不在他身上,更加不会在其他的佛菩萨身上,而是在我们自己手上。

很可惜很多人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宁可相信一些挂上(佛教)名字的神话故事,却否认了真正佛陀的教法,眼见许多自认为是(佛教徒)的人士,却对自己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的一生事迹有如坐井观天,对佛陀的教法完全误解,豈不是学佛越学越糊涂了吗?

佛陀是教导我们自救的觉悟者,只要我们愿意接受佛陀的教诲,先从自己的梦幻泡影中醒过来,把自己的成见先放下,睁开沉睡了几十年的眼睛,从新认识佛陀一生的事迹,了解清楚印度佛教历史流程,我们就不会浪费时间,盲目探索,甚至越走越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初转法轮

佛陀说法叫转法轮,(轮)是指一位帝王统治世界的象征,法轮即是最高的真理。还有轮也意味到处能行,而转动这个轮,也意味最高真理要公诸于世。佛陀说法即是转动一切法轮,而最初说法称为(初转法轮)。

关于初转法轮,也有一部单独的经典叫(初转法轮经),这方面的传承资料多达二十种以上;其间都几乎记载中道、四圣谛、八正道、无常、无我、苦等三法印的说法。

初转法轮是一次契机,之后佛陀才开始向芸芸眾生宣言教法。直到八十岁入灭以前,他的教化地区都以恒河流域为主的中印度一带,实际上持续了四十五年之久。

波罗奈城有一位长者的儿子叫(耶舍),听了佛法收益良多。不久皆同五十位朋友来听教,最后,他们都纷纷出家做佛陀的弟子。

佛陀离开波罗奈城,前往自己成道的地方伽耶,结果在那里遇到拜火教的首领(优楼频罗迦叶、那提迦叶、迦耶迦叶)等三兄弟。他们后来各自率領五百名、三百名,和二百名弟子投奔佛陀,统统成了佛弟子。

之后,佛陀到了摩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国王频婆娑罗王也皈依佛陀,并捐赠一座竹林精舍,它位在王舍城入口的外侧(频婆娑罗王不久被儿子阿闍世幽禁,但后来连阿闍世也做了佛教徒)。

当时,王舍城住了一位外道叫(珊闍耶),也属于六师外道之一。他拥有兩百五十位婆罗门徒众,其中有舍利弗、目连兩人。
一天,舍利弗被五比丘之一的(阿说式)譯名为(马胜)的仪态端庄所吸引,便问他师法何人!对方答说释尊,用时简述佛陀的教法:
(诸发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舍利弗一听也开了法眼。马上告知好友(目连),兩人偕同五十位门徒走访佛陀。结果也都成为佛弟子。舍利弗的智慧超群,目连以神通第一著称。兩人都比佛陀先入灭,但他们都有伟大的影响力。

不久,大迦叶也加入佛团了,他过著简朴纯洁的生活,被称行法第一。佛陀入灭后,他召集经典编輯会议,功不可没。

接著,佛陀回到故乡(迦昆罗卫城)也让释迦族五百人皈依。包括他那位同父异母的弟弟(难陀),
自己出家前生下的儿子(罗睺罗),
理发师(优波离),堂弟(阿难)等人也出家跟随佛陀。从此以后阿难侍候佛陀长达二十五年之久,忠心耿耿。

当时有一个大国叫(乔萨罗国)跟(摩竭陀国)对立,而释迦族原来隸屬于(乔罗萨国)。佛陀走访(乔罗萨国)后不久,国王(波斯匿王)也成了虔誠佛教徒。

该国首都舍卫城有一位(须达多)长者,他乐施好善,故被称为(给孤独长者)。他向波斯匿王的祗陀太子买下一大片土地来捐赠给佛陀,那就是(袛园精舍),简称为(祗园)。

虽然,佛陀到处游化,马不停蹄,没有一个固定住处,只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和舍卫城的(祗园精舍)住得最久。尤其雨季的安居也多半住在这兩处。

至于有无女佛弟子,则不大清楚。但依经典记载,则有佛陀的姨妈(摩訶波闍波提),妻子(耶输陀罗),须达多长者的长媳(司嫁达,波斯匿王的夫人(未利),等都成了尼僧,或虔诚的在家女信徒。

佛陀一生走动的范围,大体上在菩提伽耶,从王舍城到帕特拉、迦尸城、迦毘罗伟这条线,西从波罗奈、舍卫城、柯桑毘一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0

好友

4227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地板
發表於 2018-7-10 05:00:5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05:02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4】

原始佛法一直以来都是被人误以为与现代社会已经完全脱节的宗教,只适合森林里的僧人修行。

我会把原始佛法带入现实生活中,让大家能够体会得到,我们该怎样面对生活上的种种挫折与犹豫?如何发挥佛法的智慧。

另外一个原因,我要考虑到的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兴趣看历史,即使是有兴趣看历史,若是整本书只是介绍佛教历史,相信看1/2次就已经完全了解,没必要再重覆去看,历史只是告诉我们真相,不会让我们增长智慧,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只是介绍历史真相而已。

要如何将佛法带入现实生活中?就是我们每一刻,每一个当下,而不是只有静下心来念佛号、抄经、举办法会做这些与佛陀教导毫无关系的事情,而是我们在这个红尘世间如何处事待人,去体验人生各种不同的滋味与感受,进而从中得到智慧和体悟,这才能领悟到佛法的本质,才能增长智慧,即使读者每隔一段时期重覆再看文章时都会有不同的感触,不同的启示,之后才介绍佛教历史。

那么,这本书的每一篇文章我将会分为两段介绍,前面一段与大家分享在现实生活中要如何运用佛法面对问题,后面一段才介绍印度佛教历史就会有双重意义。

我曾经见过一些人,学佛学了几十年,最后却得了憂鬱症,有些甚至做出违反佛陀教义的行为而不自知,使到自己终生愧疚,耿耿于怀,这就是“误把馮京当马凉”的下场。

去年有一位网友写信息给我说,他在网络看见一篇报道;有一位禅宗的老法师,他一生人讲经说法,而且还写了几本关于禅宗的书籍,但是到了晚年却突然间反常。

老法师说,他很后悔做了很多不该做的事情,现在已经是为时已晚,无法弥补自己的错误,从现在开始不再讲经说法,而且把自己所写过的书籍全部拿去烧掉,即使谁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都不愿再说,Jack,你知道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我回答说:(知道,这位老法师到了晚年才发现印度佛教历史的真相,原来自己这几十年来所弘扬的都是非佛所说,都是违背佛陀教义的事情,在误人误己)。

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在说谁?在这里我不便直接把这位老法师的名字指名道姓的写出来。

这件事情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当一件事情发生矛盾时,而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真相之前,最好不要乱说话,谁是谁非是要证据确实来证明,并不能只看外表、猜测、或是谁的口才好,误听一面之词,我们一定要彻底地了解真相,有事实证明才作出决定,这是处事待人的基本原则。
学佛亦复如是,当我们还没有彻底了解清楚印度佛教历史流程之前,千万千万………不要劝人学佛,或是讲经说法,也许你并不是造福人群,而是在误导众生,导致严重性的破坏佛陀教义。然而,当一天你发现真相时,即使后悔一辈子也难以弥补你的过失,可想而知任何事情的真相是何等的重要。


六师外道。

在原始佛法的经典上,估计这些新兴思想共有六十二家,同时提到他们的概略内容。还有一种耆那教也跟佛教在同一时代出现,且一直发展下去,他们说当时有三六三种见解,以下不妨介绍一下最重要的六位思想家,他们算是一大群思想家出乎其类,拔乎其粹者(佛教称他们为六师外道)。

(1)富兰那Purana Kassapa 出身奴隸家庭,逃离主人的途中,衣服被抢走,从此以后过着祼体生活了。依他看,凡是剝夺别人的生命、让人悲痛、折磨别人、侵犯别人家庭、盗窃、驱逐、通奸、撤謊等行为,一点儿也不算作恶,且也没有恶报这回事;反之,布施,克制自我,说话诚实等行为,既不会生善,也没有善报。他是一个极端的道德否定论,或无道德论者。

(2)阿耆多Ajita Kesakambalin 彻底唯物论者。他认为只有地、水、火、风四种元素才是实在,而人类也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只要生命存在一天,这四种元素就能结合一天。一旦生命终止,这些元素也跟着分解掉。人死了什么都没有,当然连灵魂这种东西也不存在。因为死后一了百了,既无善业,也无恶业,所以无任何果报可言。若渴望果报而行布施或祭祀,统统都没有用。与其这样,不如追求现在的利益与快乐才对。他的主张跟唯物及快乐主义紧紧相连,故叫做现世主义~刹那主义。这种想法到处都有,也一直存在著。在印度,这派叫顺世派。

(3)迦旃延Pakudha Kaccayana 他主张七项要素,即是除了阿耆多的唯物论及四种元素之外,再加上苦、乐、生命(灵魂)等精神性要素。依他看,这些要素既不能制造什么,也不能生出什么,乃是不变与安定的存在,但不是七种元素的集合。例如砍杀一个人,只不过是刀剑穿插于这七种要素的间隙,一块一块掉下来。可见这也跟道德否定论或快乐主义相通的。

(4)未伽梨Makkhali Gosala 他加些要素的数量,主张十二要素说。不过,他的思想出自一种宿命论,故在这方面馳名。他说一切既非有,亦非无,全部是无缘无因,到处都无控制力,也无意志力,一切变化都由某个人来决定,縱使想作恶或为善,也都难逃既定的命运安排,一切努力最后都会无效,只会随着轮回在转动。据说他属于阿吉维卡教。这个定义是:(严谨地遵守生活法的规定)。实际上却在苦行。这支教派一直存续很久,依据后期的书上记载:连上述那位富兰那和伽旃延也属于这一派。后来,这个宗派被耆那教吸收进来了。

(5)珊阇耶 Sanjaya Belatthiputta 他是很出名的怀疑论者。例如有人问他:(有没有来世的存在呢)?
他答说:(我既不认为有,也不以为似乎有,也不以为跟它不一样,也不以为不是,也不以为非不是)。
由此可知没有肯定答案,始终是未定状态,结果是一种不可知论。佛经上说他的论点为(滑溜论),像鳗鱼一般捉不住或滑溜溜……但他对于形而上学的问题,在建立判断终止方面会有某种意义。

(6)尼乾陀若提子Nigantha Nataputta 意谓(出身拿达族尼乾陀派的人)。原名叫做华尔达玛那 Vardhamana,据说他已经开悟了,所以尊称他为玛哈维拉 Mahavira 伟大英雄之意,或耆那(Jina 胜利者之意)。他改革了尼乾陀派,之后才以耆那教的姿态发展下去。
后来,耆那教跟佛教同时发展,成为婆罗门系统以外的两大宗教。对印度文化和思想有多方面的影响。耆那教的传统、术语、思想等方面有不少跟佛教相通。

这位(玛哈维拉)比(乔达摩.佛陀)大约晚二十年出生,出家后专心于苦行,并在苦行中开悟。结果,在当时混乱的思想界里,他从一种相对主义与不定主意中,把观点限定在:(从某一观点看)这方面,他把一切区分为灵魂与非灵魂两种。后者又分为活动、静止、虚空和物质等四类,合计为五种实在体。

耆那教的最大特征,在于它的认真实踐。尤其重视不杀生、真实语、不盗、不邪淫和无所有等五项大戒。其中第一项不杀生戒,不分在家与出家都要严格来遵守。

换句话说,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不能被杀或被伤害。因此,信徒就不能从事跟这有关的职业,以免犯戒。縰使从事农业,由于泥土中有诸多小虫,杀虫可能性极高。故使耆那教徒頗不爱农耕。

这一来,他们就全心全力放在商业方面,又因能奉行真实话的戒条,诚挚不欺、讲究信用,结果经商很成功,也都能致富。

在出家人里,有人彻底信受五戒的最后一条(无所有戒),身上一无所有,甚至连耆那教的圣典也摔掉了,他们被称为祼行派。有人压抑这种过分偏激的情形,就勉强披上一枚白衣,也维护着圣典,故被称为白衣派。

他们怀念开山祖师尼乾陀的苦行,修行人尤其彻底实踐断食,甚至称赞断食致死程度。透过这些实踐,耆那教才能维持到今天,縰使为数不多,至少能给予印度民众极大的感化,例如不杀生的和平信条。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0

好友

4227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板凳
發表於 2018-7-10 04:57:4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04:59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3】

二千五百多年以来,多少人感恩佛陀的伟大智慧而奉献一生,雕出了如何壮观的大佛像、或者乐意捐款建造许多的佛庙,制造佛像、菩萨像……等等,在全世界的佛寺不计其数,然而,就算有那么多人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佛教的尊敬,事实上,是否真正的在弘扬着佛陀的教义?或者无意中在破坏着佛陀正法而不自知?

就是因为我深深了解佛法是教人看清实相、教人觉醒、教人解脱的方法,所以才会在网络里写佛法来告诉大家,应该恢复佛陀教义本来面貌,而不是把佛法当着是安慰剂,止痛药,或是盲目的膜拜。

然而,现在年代的佛法已经变质让人误以为只有烧香拜佛、素食放生、念佛号、举办超度法会…………等等的宗教仪式才是佛法,甚至有许多人还认为我在刻意批评这些问题,

在这里我再次强调,我不求名,不求利,我在网络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佛教网友,把我写过的文章印成书本免费赠送给大家,分文不取,寄到府上,我们只希望还佛陀一个公道,将佛陀教义发扬光大,流传后世。

我并不是刻意批评任何佛教徒的信仰系统或是存心破坏某些人的财路,我之所以会在网络写佛法,完全是看到太多人误解了佛法,最大原因是没有真正的了解清楚佛教历史流程。

老实说,我把佛教历史真相写完之后,我并不在乎有多少人否认,或有多少人认同,至少我完成我该做的事情,我问心无愧,既然我们选择学佛,我们就要彻底的理解清楚佛教历史记载的是什么?佛陀曾经说过的是什么?修行目的到底是什么?

是为了要解脱轮回,而不是盲目的膜拜,或是跟别人辩论到底谁的看法才是正确的等等?那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我们身为佛陀弟子应该要给自己一个原则,我们只会接受佛陀的教导,而不是要听一些毫无历史根据的神话故事或某某法师的高见。
也许我这样说会被千夫所指,但我仍然会一字一字的写完我该写的文章,虽然有许多人会不满意我的做法,相对的,也有许多人赞成我这样做。
我相信,假设佛陀在世也会赞成我这样做,将历史真相告诉世人,因为有许多的佛教理论确实不是佛陀所说的,是后人歪曲了历史真相,误导了无数众生。


阿利安人定居印度。

印度文明起于阿利安人侵入和定居以后,阿利安人进入印度河上游所谓五河一带,一方面继续过游牧生活,另一方面慢慢从事农耕,并开始定居在那里了。

阿利安人可说是宗教民族,他们有一本赞叹的歌集——吠陀(Rg,Veda)内容都是歌颂本族人一向尊敬的诸神,共有1017首赞歌和11首补述。这些大概完成于纪元前1200~~800年前后。但在纪元前1000~~800年前后才编輯成现在的形式。直到3000年后的今天,他们还沿襲背诵方式,很严格的传乘到现在。

期间被赞叹的诸神,虽然是模擬自然现象而来,殊不知其中最活躣那位因陀罗,后来进入佛教里成为帝释天。其他诸神为数不少,为了要给予最高的赞叹,致使诸神的个性都不太明显。

管理这些神事的司祭者叫(婆罗门),战士与王族叫(杀帝利),一般百姓叫(吠舍),至于被征服者那群奴隸叫(首陀罗),印度社会逐渐兴起这些阶段差别了。这是馳名于世的(喀斯特制度),起初流行混血现象,分成许多下属喀斯特,到了后代才完全固定化。以致使印度社会出现闭锁性,极度压制了印度社会里面的流动性。

例如:佛教主张一切众生都平等,坚决反对这套(喀斯特制度);结果,(喀斯特制度)本身不但丝毫不动摇,反而把佛教看作很危险的思想,以致严重障碍佛教的兴盛,但在同一个(喀斯特)的成员之间,产生一种连带意识,它能维持原本缺乏国家规制那种印度社会的秩序,互相弥补社会政策的贫困,诸如此类的状况也屢见不鲜。

固定化的(喀斯特制度),靠每个人的出身背景来决定,而如今印度社会仍有不少(喀斯特)与职业结合的例子,规定某些职业不让特定的(喀斯特)参加,且分化的非常细腻。

不消说,婆罗门最受人尊敬,诚如最初期的佛经上说(不是由出生来做婆罗门,而是由他的行为来做婆罗门)。
可见佛教也显然很尊敬婆罗门:(但这句话指喀斯特制度下的婆罗门,也就是否定与生俱有的婆罗门,完全改变婆罗门的内容)。

(吠陀圣典):
阿利安人在纪元前1000年左右开始东进,出入兴都斯坦平原,那里是深受賈姆那河与恒河的滋润地区,所以,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雨量也丰富,具备农耕的最好条件。于是,阿利安人就定居在这里,而放弃原先的游牧生活,专心致力于农耕事业。结果呈现一种自给自足,孤立和闭锁式的农耕社会了。他们的精神支柱是婆罗门教,而它就成了(喀斯特制度)的温床,把婆罗门教放在最高峰了。
吠陀圣典包括上述的(Rg,Veda)以外,再加上(Saman)和(Vajus)兩种吠陀,以及(Atharuan)吠陀,后者是土著的民俗信仰,总共四部吠陀圣典。

这四种是狹义的吠陀圣典,此外又有它的注释文献(祭仪书、森林书、和奥义书)而这叫广义的吠陀圣典,也成了婆罗门教的教科书。

以上四种里,最早的(奥义书)是非常重要的文献,也是最早期的东西,早在佛教出现以前就存在的了。其间,以(BrhadaRanfaka)和(Chandogya)两种奥义书最珍贵。

这些含有《梵》(中性字)与《我》(男性字)两项基本概念。

《梵》原来是神圣而含有咒力的祈祷语言,意谓著某种神秘力。

《我》是一种主体与人格性的原理。本来意谓气息、生机、本体、灵魂、自我、后来成为一种术语(表示万物内在的奥妙力量)。
不过,《梵》与《我》都很难用其他字眼来说明。它既是一,也是全体,既非相对,亦非比较,反正用文字与思考都无法表达,倘若非表达不可的话,那也只能用否定字眼《不、不》(neti,neti)而已。

这一来,一方面可说是宇宙的根本原理,或超越性的《梵》。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形成各个人主体与内在性的《我》,在逐渐说明一体化之际,自然成了梵与我的一致性。

那就是《梵我一如》了。让个人本体提升到宇宙的根本原理上面,到达那种境界的一元论,就是古奥义书哲学的巅峰。
除了《梵即是我》的发现以外,还有一种来自业的轮回思想;而这是在古奥义书上最先解说的教义。

业是(Karman)的譯语:
而(Karman)系由(制造)、(形成)等动词而来,意指我们的行为,及这种行为所留下的一切结果。
换句话说,由行为而生结果,再由这项结果而导致下次行为。
这项循环存在神,人和其他众生之间,以各种姿态投胎转世的思想。
这跟《梵我一体》的思想脱节,也被佛教所采用,而呈现一种独自的发展。

也许阿利安人生活在这个充满生命力的印度,经历几个世代的经验才成就的一套思想(轮回转世的思想也出现在古希腊的华达格拉斯、和安配德库雷斯的学说里,但不是显而有力;在欧洲随著基督教的确立而消失)。

然而,古奥义书所说的业(轮回思想),还是很单纯的内容,似乎只提到善人来自自己的善业,而坏人也由于自己所造诸恶业的缘故,而没有其他丰富的解说。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0

好友

4227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沙發
發表於 2018-7-10 04:54:1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04:56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 2】

人是很容易自欺欺人的动物;
例如:很多所谓的(学佛人),顶多也只是用佛法来包装自己或是催眠自己,根本称不上是真正的修行者。
其实,原始佛法是可以让我们增长智慧,并不是要我们做许多的膜拜仪式来包装,来自欺欺人,然而,整个社会到处可见这种荒谬的现象,没有运用智慧去面对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只会在盲目的膜拜与期待,难道佛法只能够让人膜拜或期待才算是佛法吗?

如果佛法没有这种智慧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解决我们的问题,这种佛法就等于是自欺欺人罢了。

(悉达多)在还没有成佛之前是人,是凡夫,不是神,他跟我们一样有欲望、有失望、有烦恼、有痛苦、有得失、有执着。
(悉达多)是超越了这些种种的世间情绪问题,也就是说,他早已经历尽了当人的痛苦和烦恼,进而超越了凡夫的境界蜕变成为觉悟者。

其实,佛法的功能首先是要帮助我们解决身在红尘世间中的问题,可以让我们开发出智慧面对生活上所有的痛苦和烦恼,如果不从现实生活中去体悟六根接触六尘,去观照我们的贪嗔痴慢,那么,我们该到那里去修学?
在脑袋里幻想?或是在文字游戏里陶醉?

我们学佛就是学习佛陀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悠悠自在地面对问题,我们可以从(杂阿含经)里了解佛陀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真正想超越的人,应该勇敢面对现实生活中所有的困境和挑战,把自己该负的责任完成,不停地在接受挑战,彻底看清世间一切都只不过是无常、无我、苦,唤醒自己的智慧。

先学会看清世间实相,再来谈如何修行吧,而不是埋头研究经典、念佛号、念咒、素食、放生才叫修行,否则一切都只是挂着(修行)名字让自己心安理得,事实上却做了一大堆无聊的行为罢了,就是因为这些荒謬的盲目行为存在,导致越来越多人误解了佛法,我在网络要告诉大家的是,佛法不是这样的。

(悉达多)也曾经历经了人生阶段才能到达解脱境界,我会从印度佛教历史开始逐渐地介绍,一步一步的告诉你佛教真相,再继续一步一步地让你了解佛陀是怎样的一人,了解事情真相之后,你们才考虑清楚是否要跟随佛陀的教诲走上解脱之道,做一个真正的佛陀弟子,我所写的都可以在印度佛教历史里查询,绝不迷信,绝不神化,
我不求名,不求利,只愿佛陀教义发扬光大,流传后世。


印度佛教史大体有以下几个时代区分:
(1)初期佛教(原始佛教)。
(2)部派佛教。
(3)大乘佛教。

(1)(原始佛教)的名称虽然不够尊敬,其实,(原始)一词倒没有价值判断的意味。且因当时的文献不论如何都能流传到今天。到了部派佛教时代,那些文献才好不容易在各派手上编輯和整理就绪,所以才把那时取名为(初期佛教)。那段时期大概指佛灭后一百年到二百年前后,当时圣典全靠口传方式。大体上巴利文所写的五部,和汉譯四种(阿含经)都是中心资料。

(2)部派佛教虽然依据佛陀的年代,但因佛灭后一百年到二百年前后的事情,造成保守派 (上座部),和进步派 (大众部)的分裂,而部派佛教时代起于那时候,一般称这种情形为根本分裂。因为我们很难想象初期佛教教团会如我们今天所认知那样有系统的中央集权式的团体。
所以,从根本分裂以前开始,很多地方其实都存在形形式式的部派。若跟印度其他宗教比较看来,这种认知或思考无疑很符合现实。
根本分裂之后,就持续著枝未分裂。反正諸部派分出各佛教教团,都曾经整理经藏与律藏,且也选写论藏。因为论就是(阿毘达摩)的譯字。所以,部派佛教也叫阿毘达摩佛教。

初期佛教透过部派佛教的编辑、整理和充实,大体能连续起来。反之,大乘佛教在部派佛教看来,等于異质性的状况出现。致使部派佛教几乎都不把大乘佛教看在眼里。一方面,大乘佛教虽然把部派佛教眨称为小乘佛教,但在部派里完全没有小乘的自称。反正部派佛教大体上跟大乘佛教并存,一直持续到后代。后来,甚至看到部派的一部还跟大乘佛教的一部结合的样子。

(3)关于大乘佛教的起源,到现代也仍无定论。反正从纪元前后开始,就逐渐积极地出现许多大乘经典了。那个时代出现的经典,远比初期佛教时代,在数与量方面都要多和长。本来,经是指(佛说)的东西,初期佛教多半把(佛)放在乔达摩.佛陀身上,但大乘经典的(佛),理论上是乔达摩.佛陀以后五百多年,甚至经过更久的年月。

尽管这样,但是,他们借用初期佛教的体载,采用某种形式~~好像佛陀和阿难、舍利弗、须菩提及其他弟子经常在一起,表现也很活躍的样子;其实,在内容方面大異其趣,因为后者呈现许多菩萨,而那些状况都是初期佛教所没有的。

大乘佛教也能分三期:
初期(龙树等),
中期(无著、世亲等),
后期(陈那、无性、护法等)。

在思想上,在所谓諸种大乘经典之后,出现一群思想家纷纷强调(空)、{如来藏}、(佛性),(唯识)、(佛教伦理学)等思想,在上述一群论师或思想家里,只有世亲写出著名的(俱舍论)(阿毘达摩俱舍论),对部派佛教思想做出非常卓越的总论。所以,他当时已经名闻四海了。

密教在佛教的地位屈居后座,其实,它早在大乘佛法兴起以前,就在佛教里出生和成长了。它逐渐发展和彰显却从中期大乘佛法前后开始,在这以前的佛教称为(显教)。反之,此后他们自称为(密教)=(秘密佛教)。七世纪以后又冠以(金刚乘)之名。这是佛教思想变迁的一种流程,虽然,我们也要考虑民众的信仰、上著的风俗,以及佛教与印度的接触、影响和交流等都是很大的原因。如果这些有变化,那它跟印度教的差异就减少,以致失去佛教的特色。

最后在1203年时,那座状观的维库拉玛西拉寺终于遭到回教军队彻底破坏,致使佛教活动在印度消失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5-30 05:08 , Processed in 0.033882 second(s), 17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