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205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你想去除煩惱嗎? 作者:瑪欣德尊者

[複製鏈接]

169

主題

2

好友

382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6-5-15 00:21:3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今天,很高興能在這裡跟諸位一起探討佛法。

  剛才看了大家準備的問題,大家都把問題問到點子上了。從這些問題的內容來看,都不外乎是關於如何去除煩惱、如何克服負面心理等的問題。這也說明了大家的問題已經觸及到了佛教的核心:去除煩惱!而不是關於求神拜佛、佛菩薩保佑……等跟真正的佛教無關的問題。關於去除煩惱,我想在這裡先跟大家探討一下心理健康的問題,或者說,讓我們大家來了解一下佛教跟心理治療有什麼區別。

  我們生而為人,都希望擁有健康。雖然如此,我們有時還是會生病,患了疾病,就要看醫生。談到看醫生,多數是去治療身體上疾病,例如頭痛、感冒、發燒、肚子痛等。無病無痛是指身體的健康,然而,真正的健康不單指身體的健康,還要有心理健康,不僅身心要健康,道德也要健康,唯有這樣,才能算是真正健康的人。

  只要沒有病痛,就可以說是身體健康。相信許多人都有無病無痛、身體健康的時候。但是講到心理健康,那就比較難說了。怎樣才能算作心理健康呢?樂觀、開朗、積極、進取、沉穩、平靜、寬容等等,相當於現在所說的情商高、性格好。如果我們內心經常感到焦躁不安、積鬱不歡、疑神疑鬼、情緒失控、行動混亂,或者自私、虛榮、患得患失、勾心鬥角、憤世嫉俗、玩世不恭等,心理就不健康,也即是說,負面的情緒和不好的心態是心理方面的疾病。

  如果一個人身體患了疾病,就應該去醫院看醫生。如果遇到了生活上、事業上、感情上的重大挫折或解不開煩惱,就應該去找心理醫生。就好像看身病時醫生會問哪裡不舒服等一樣,心理醫生通常也會諮詢患者有什麼感覺?是否覺得壓抑、煩躁之類的,然後會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進行心理疏導和藥物治療,雙管齊下。有時也會教你用宣洩、啟發、暗示、催眠、轉移感情等方法來解決。心理治療有一個好處就是,通過治療之後,這件心事能較快地得到解決。然而,世俗人每天都要面對很多不同的問題,經受不同的壓力,一旦又碰到相似的經驗,心理出現類似的問題,再去看心理醫生,用第一次的方法照本宣科就不管用了。



  現在,在很多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經濟越發達,人們的精神壓力就越大。例如在美國、新加坡、台灣等地,許多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焦慮症。有些人仇視社會,有些人不滿現實,有些人有虐待傾向,有些人有破壞傾向,有些人心理變態,有些人精神分裂,情況嚴重的還會造成神經錯亂,甚至自殺。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到極點所造成的。

  佛教也是注重治心的,或者也可以說是一種心理治療法吧。然而,佛教往往不會管你心理出現什麼問題,也不管你現在的情緒怎麼樣,心裡到底是焦慮、抑鬱、失落,還是積怨之類的。傳統上,佛教寺院是對外開放的,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前來實踐和體驗佛法。當你來到寺院之後,比庫(巴利語bhikkhu的音譯。即在佛陀的教法中出家、受具足戒的男子。中國古代依梵語bhikùu音譯為比丘,即俗稱的和尚)們會叫你先放下世俗的雜務,放下一切外緣,給你受三皈依和五戒,讓你在道德上先做個有品行的人。然後教你放鬆身心,讓你的心平靜下來,再給你一個特定的目標,例如專注呼吸,讓你只是單純地覺知呼吸,什麼東西都不要想。當你的心平靜達到某種程度時,再教你如何將心回到當下,如何清醒、理智地觀照身心,如實地了知當下的身體狀態,清楚地覺知心理的活動。經過一段時間這樣的心靈訓練之後,當他再度回到自己的家庭、社會,進入凡塵俗世時,由於學會了了解自己當下的身心狀況,他的心將會超越很多,待人處世也會灑脫很多,不會再因為外在的因素而給自己製造太多的痛苦。

  所以,雖然佛教和心理治療的共通點都是治心、去除心理的問題,但彼此在方法上和功效上還是有區別的。心理治療有點類似西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佛教類似中醫,注重治本。

  好,現在我們再來談談佛教。一講到佛教,很多人會認為佛教是一種宗教;也有人認為佛教是一種文化;佛教是一門科學;或者佛教是一種生活。這些都對,但不完全對。

  那到底什麼是佛教呢?

  佛教,巴利語Buddha-sàsana。Buddha, 古音譯為佛陀,意思是覺悟者、覺悟的人。覺悟什麼呢?覺悟了世間、人生的真理。覺悟靠什麼?靠智慧。如果一個人透徹地了解人生,完全地覺悟世間,就叫做覺者。第一位覺悟了人生、世間真理並把它宣說出來的人,我們就稱他為佛陀(buddha)。Sàsana的意思是教導。所謂的佛教,就是因為佛陀透徹地覺悟了人生、世間真相後,再教導我們去認識這個世間,了解人生的真相,使我們也有智慧達到覺悟,所以這種教導方法就稱為佛教,即佛陀的教導,覺悟者的教導。


  我們現在所說的佛陀,是專指公元前六世紀時中印度釋迦國的喬達摩佛(公元前624-544年,巴利語Gotama的音譯。佛陀的家姓,通常用來指稱佛陀,我們現在的教法時期是苟答馬佛陀的教法時期。中國古代依梵語Gautama音譯為喬答摩、瞿曇等。也常依他的族姓稱為“釋迦牟尼”(Sakyamuni ),意即釋迦族的聖賢)。現在所說的佛教,也專指苟答馬佛的教導。苟答馬佛到底教導了些什麼呢?他所覺悟並教導的世間、人生真理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我們所處的這個世間是苦樂參半的,或者說人生是苦多樂少的,大家認不認同?人生肯定有苦,有苦必有樂,但有樂之後必有苦。一個人就算能呼風喚雨,享盡榮華富貴,到頭來還是會衰老,會生病,最終會死亡。我們經常要跟自己不喜歡的人、事、物在一起;卻不能經常跟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即使在一起最終也要分離。自己有很多的理想,有很多的願望,但卻不是想得到就可以得到的,世間上有太多的東西是現實不到的。總言之,只要有這副身心,就不可避免地會有各種各樣的缺陷和遺憾。所以我們說,人生是不圓滿的,是充滿缺陷的,是苦多樂少的。

  為什麼會有這些現象呢?因為有煩惱!

  煩惱,在一般人的觀念中,通常是指內心的煩悶苦惱或焦慮不安。不過,在佛教中所指的煩惱,包含的範圍要大得多,它不單指煩躁、苦悶、焦慮,還包括貪婪、執著、自私、傲慢、虛榮、妒忌、吝嗇、錯誤的見解、懷疑、猜忌、生氣、憤怒、憎恨、殘酷、反感、愚昧、無知、麻木、散亂等等。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負面情緒、不好的心理狀態。

  修學佛教的最根本目標就是要去除這些煩惱。如果一種方法不能斷除煩惱,那就不是佛陀的教導!佛陀不是叫你去求長生不老,不是叫你去求升天成仙,也不是叫你去求財、求名、求利、求官、求子、求對象、求升學、求保佑、求平安… …不是這些,這些都不是佛教!

  佛陀教導我們要真正認識自己的身心,去除自己的煩惱,這才是佛教!如果只是為了求這個求那個,那麼我們又何苦要出家呢,何苦要修行呢?真正的佛教不是叫大家有所求,有所求本身就是一種煩惱。佛陀是教導我們斷除煩惱,包括斷除有所求的心。

  或許有些人會這樣說:“我為什麼要學佛呢?我為什麼要修行呢?你們佛教說人生是苦,有生老病死苦,但我就覺得很快樂。我還年青,沒必要把自己想像得很老;我還健康,沒必要無病裝病;死亡對我來說也還很遙遠,所以我認為沒必要學佛。即使想學,也等我老的時候再打算。”

  是的,生老病死苦對於有些人來說確實沒有很深刻的體驗。然而,生老病死苦是現實人生的現象,它們只是結果,並不是原因。佛陀教導我們修行並不是從結果著手,而是從因下手。如果“平時不燒香,臨急抱佛腳”是沒有用的。就好像一個人平時不注意身心健康,花天酒地、暴食暴飲、生活紊亂,等到身罹絕症時才臨渴掘井已經太遲了。一個社會不推廣衛生保健,只知道建造醫院、診所;一個國家不提倡民風、道德,只知道設立警察、監獄,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同樣的,人生是現實,苦是結果,而導致苦的原因是煩惱,煩惱才是元兇。要解決人生的根本問題,要脫離諸苦,唯有從煩惱下手。斷除煩惱才是佛教修行的目標。只要一個人有病,就有治病的必要。只要一個人有煩惱,就有修行的必要。

  佛教的下手之處就是煩惱。如果一個人沒有煩惱,他就沒必要學佛,也沒必要修行。佛教對他完全沒有意義。就好像我身體很健康的話,就無須看醫生,無須吃藥。但是,正因為人有煩惱,有各種各樣負面的心理、不良的心態,容易緊張,容易焦慮,容易執著,容易斤斤計較,容易患得患失,內心充滿了自私、虛榮、苦惱等等,這些煩惱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痛苦。如果想要獲得內心的平靜,獲得真正的快樂,就要想辦法去除這些煩惱。

  想要去除煩惱,必須先了解煩惱,以及煩惱產生的原因,這樣才好對症下藥。雖然煩惱多種多樣,但都可以歸結為貪、嗔、痴三大類。

  什麼是貪?貪就是指想得到東西,心黏著對象。

  什麼是嗔?嗔就是心厭惡對象,不喜歡、討厭、反感。從憤怒、凶狠、殘酷,到憂鬱、煩躁,都屬於嗔。

  什麼是癡?痴是心對目標的愚昧、盲目、無知。

  這些煩惱是怎樣產生的呢?

  根據佛教,我們所謂的世間不外乎兩大類:一類是自己的身心,一類是外境。自己的身心是什麼呢?是指眼、耳、鼻、舌、身和意​​(心識)。眼睛所看的是顏色、光等。耳所聽的是聲音;鼻所嗅的是氣味;舌所嚐的是味道;身體所碰觸的是觸覺,如軟的、硬的、滑的、粗的、輕的、重的、冷的、暖的,還有痛、癢等。意所思維的是各種各樣的現象。

  離開了眼、耳、鼻、舌、身和意​​,離開了顏色、聲音、氣味、味道、觸覺,以及所想的東西,就無所謂的身心,無所謂的外境,也無所謂的世界。

  生活在這個世界,不外乎是自己的身心和外界的互動。眼睛看到好看的、美麗的東西,會產生愉悅的感受,認為對像是好的、是美的,接著會喜歡、愛著。若這種喜歡的心理進一步加強,會產生想要得到、擁有對方的心理。這種心理就是貪。

  同樣的,當我們聽到悅耳的音樂、別人的讚美,聞到清香、吃到美味的食物、觸摸到異性細滑的皮膚等等時,貪欲很容易就生起。

  當一個人見到不喜歡的東西,聽到難聽的聲音,聞到很臭的氣味,吃到難吃的食物,或者天氣酷熱難耐的時候,就會產生厭惡的感受(苦受),認為對象是不好的、是壞的,內心會排斥、反感。若這種排斥的心理進一步加強,就會生氣、惱怒,甚至會想要以粗暴的方式來對待,這種心理就是嗔。

  然而,無論貪也好,嗔也好,都包含了痴。痴就是無知、不了解,不了解事物、身心、世間的真相。因為有痴,貪、嗔才會產生。

  總之,貪婪、追求、執著、痴迷,還有邪見、傲慢、虛榮等,都是屬於貪。發脾氣、煩躁、妒忌、焦慮、憎恨等,都屬於嗔;麻木、愚蠢、無知、恍惚等,屬於痴。所有的煩惱都可歸類為貪、嗔、痴。

  貪、嗔、痴三種煩惱,佛教稱為三不善根,即一切煩惱的根本。

  所謂的煩惱,其實都是基於內心和外境這兩方面的關係產生的。光有心而無外境,煩惱不會產生;光有外境而無心,煩惱仍然不會產生。這是一對的關係:內心與外境的關係。貪嗔癡三種煩惱簡單來說都是這一對的關係:

  當心黏著外境,喜歡對象,想擁有、佔有對象時,叫做貪。

  當心不喜歡外境、排斥對象時,叫做嗔。

  因為不了解外境的本質,認為對像是好的,是可以得到快樂的,是可以滿足自己的,這叫做痴。

  當我們明白了這一層關係:見到好的就想得到,見到不好的就想排斥……煩惱就這樣產生了。

  煩惱又可依其表現的輕重程度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面叫做違犯性煩惱。違犯性的煩惱是一個人不良心理已經表現在他的行為上了。比如一個人暴怒到要殺人或者殺生;由於貪心而去偷別人的財物,去搶劫;打架,罵人、騙人、搬弄是非;為了往上爬而不擇手段打壓別人;沉迷於追求異性、玩弄感情、吃喝嫖賭。心裡的煩惱已經顯露在身體的行為、語言上,稱為違犯性煩惱。這種煩惱是最粗的煩惱,已經在燃燒人的身心了。

  第二個層面叫困擾性煩惱,即一個人的煩惱只浮現在心裡,還沒表露出來,還沒有付諸行動。這包括貪婪、執著、傲慢、自負、憎惡、煩躁、散亂、沮喪、麻木等。例如你很討厭一個人,恨死他,但既沒有採取行動,也沒有說出來,只是在內心憎恨、厭惡他。又如你感到很焦慮、煩躁不安,但還不至於做出衝動的事情來。雖然在語言和行為上並沒有表露出來,但內心已經被不良的心理、不好的情緒所佔據,這叫做困擾性煩惱。

  第三個層面叫潛伏性煩惱。潛伏性的煩惱是指沒有表露於行動、語言和內心的煩惱。也即是說,現在沒有煩惱,但並不等於說已經完全沒有煩惱了,它們只是以潛伏性的狀態存在著。例如:當大家在做一件好事、善事時,生起的心稱為善心。生起善心、做善事時可能不會感到煩躁,沒有煩惱,但是只要遇到適合的條件,煩惱立刻就跑出來了。譬如現在大家很歡喜地坐在這裡聽佛法開示,暫時將工作放在一邊,沒有煩惱;但聽完之後,一回到辦公檯,看到一大堆還沒有完成的文件,立刻又心煩了,是不是?有些修行人可以靜止不動地坐在那裡入定好幾個小時,甚至幾天幾夜,他的心很快樂地安住在定中。在他入定的期間,入定多長久就享受多長久的禪定快樂,完全沒有雜念,更不用說煩惱了。但是當他出定後,當他看到了漂亮的東西、聽到悅耳的聲音、吃到美味的食物等等,內心難免會產生貪愛,這證明他的煩惱還沒有完全被斷除,只是在定中被定力鎮伏住而已。就好像草一樣,到了冬天,所有的草都死了,乾枯了;但只要根還在,一到春天,它又開始發芽了。又好像拔草一樣,只把草拔出來,但根沒有被拔掉,有機會它還是會生長出來。煩惱只要沒有被連根拔除,它就以潛伏性的狀態存在著,叫做潛伏性煩惱。

  作為佛教,即覺悟者的教導,目的就是為了斷除這三個層面的煩惱。

  應該怎樣斷除這些煩惱呢?

  佛教將去除煩惱的方法叫做修行。

  修行,又叫禪修,巴利語叫bhàvanà。bhàvanà是什麼意思呢?是培育!培育什麼呢?培育戒、定、慧!戒是指道德、品行。定是指心的平靜。慧,是智慧。大家認為道德品行是好還是不好啊?大家喜歡道德敗壞,還是喜歡品德高尚呢?內心的平靜是好還是不好啊?大家喜歡煩躁,還是喜歡心平靜呢?有智慧好還是不好啊?大家喜歡智慧,還是喜歡愚癡呢?

  佛陀教導我們需要培育的就是這三樣:

  第一、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第二、修定——致力於內心平靜;

  第三、修慧——培育智慧。

  這三種方法是一種次第的關係,即循序漸進的關係。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應嘗試讓自己的心平靜;內心平靜了,應進一步提升智慧。

  所以,不要認為修行就是枯坐蒲團、不吃人間煙火。所謂的修行,不外乎修習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靜、智慧。

  煩惱根深蒂固,想要斷除煩惱不是說想斷就斷、輕而易舉的,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煩惱由粗到細分三個層次,而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個階段。修行的三個階段分別可以去除三個層次的煩惱,即:

  1. 通過持戒去除違犯性煩惱;

  2. 通過修定去除困擾性煩惱;

  3. 通過修慧去除潛伏性煩惱。

  一、想要去除違犯性煩惱,必須持戒,培育道德品行。道德品行很重要。道德品行雖然不能防範一個人的心,但能規範一個人的行為:有些事情不可以做,就不去做;有些事情可以做,就應該去做。

  道德品行,佛教稱為戒。許多人將“戒”片面地理解為消極的禁戒,認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然而,“戒”的巴利語為sila,含有行為、習慣、品質、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規範、好品德、良善的行為、佛教的行為準則等。是從“戒”的原意來看,它是主動地培育好的行為習慣,養成良善的品德、素養。一個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不會去做損人利己,甚至是傷天害理、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有道德、有戒行的人,就不會做對他人會帶來傷害、對自己會受到良心譴責的事情。

  例如:出於對生命的尊重,我們不應該殺生。任何有生命的東西都貪生怕死;自己不喜歡被人傷害、被人殺害,為什麼要對其他的眾生施暴、要殺害別人呢?正是因為自己不希望受傷害、被殺害,所以不應該傷害、殺害其他眾生。這是對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自己不希望所擁有的財物被偷、被搶,所以不應該去偷、去搶、去佔有別人的財物。自己希望有個幸福的家庭,維持家庭的和諧,夫妻和睦相處,所以不應該在外面亂搞男女關係,拈花惹草、紅杏出牆。自己不喜歡被別人欺騙,希望自己所講的事情被別人相信,所以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不應當說假話、騙人的話。

  總之,當一個人想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首先要有德行。有了品德、戒行,就不會在言行上做出傷害他人、危害社會的行為,就不會成為違犯性煩惱的奴隸。通過持戒、培育品德,可以去除違犯性的煩惱。

  二、想要去除困擾性煩惱,去除內心的煩亂,就應該修定。定是什麼意思呢?定就是內心的平靜。佛陀曾教導我們很多讓內心平靜的方法,叫做“業處”,即心工作的地方,讓心通過專注於單一的目標來達到內心的平靜。

  為什麼讓心專注於單一的目標就能夠達到內心的平靜呢?

  舉個例子來說:假如一個人沒有工作,他就可能遊手好閒,甚至到處惹事生非。如果幫他找一份工作,讓他安下心來上班;只要他有工作做了,就不會無所事事、不務正業了。我們的心也是這樣,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引導方向,它就會隨順著自己的喜好,追逐欲樂、飄浮不定。讓它專注於一個特定的目標,它就能夠逐漸平靜下來。這就是培育定力的原理。佛教是從事心靈工作的,教我們如何引導這顆心、善用這顆心,讓它朝好的方向、善的方向發展。

  在這裡,我想教大家兩種修定的方法,讓我們的心專注於特定的目標來培育平靜。

  第一種方法叫入出息念,即通過專注呼吸來培育定力。當你回到家之後,可以抽一個時間段,半個小時、四十五分鐘或者一個小時都可以。在這個時間段裡,不要看電視,不要開電腦,把手機、電話都關掉,找個安靜的地方,例如自己的房間、書房坐下來。找一個舒適的坐墊坐著,墊大約高四指,或者更高一點,把臀部墊高一點,這樣的話可以保持身體重心的平衡,而且容易坐得久。然後保持上身正直,不要彎腰、駝背,也不要繃得太直,要自然地平直。

  輕輕地閉上眼睛,然後全身放鬆,讓身體處於輕鬆、自然、舒服、適合禪修的狀態。這個時候,應當暫時放下公司的事務,暫時放下生活的煩擾,暫時放下家庭的瑣事,把妄念紛飛的心收回來,不要追憶過去,也不要計劃未來,把所有跟禪修無關的東西、外緣都先放下,決意回到當下,回到這一刻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當身心都處於自然、輕鬆、舒適的狀態之後,再把心念確立在鼻頭、人中或嘴唇上方這一帶區域,嘗試去覺知自己的呼吸。

  不要跟著呼吸進到體內,也不要跟著呼吸出到體外;不要注意呼吸的柔軟、細滑、輕盈、流動、熱、冷、推動等感覺,也不要用眼睛去“看”呼吸,只是讓心覺知進出於鼻端、人中這一帶區域的呼吸就行了。

  覺知呼吸其實是很簡單、很單純的一件事情。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呼吸,呼吸無時無刻都在,只是我們一直都忽略它而已。要覺知呼吸,無須造作,無須刻意,只須嘗試去知道、去關心一直都在這裡的呼吸就行了。這是通過專注呼吸來使內心平靜的方法,叫做入出息念。只要你能經常學習關注你的呼吸,你將會發現:你的情緒更容易控制了,你的內心更容易平靜了。   接著再為大家簡單地講一講散播慈愛的方法。什麼叫做散播慈愛呢?就是學會祝福他人,祝愿他人開心、快樂。
 

  在散播慈愛的時候,閉上眼睛,先祝福自己,希望自己開心,希望自己快樂,要用心感受自己真正地開心、真正地快樂。如果感受自己的快樂有點困難,那可以回想自己過去曾經做過的一件令你很開心的事情,例如幫助他人、樂善好施等,然後感受當時的快樂,並把這種快樂維持下去。

  這樣做大概幾分鐘之後,再選一位你很恭敬、很尊重的人作為散播慈愛的對象,例如你的老師、對你有恩的人等,但必須是同性,異性是不適合的。將你的祝福發出去,用心去祝愿這位善人快樂、幸福,用心去感受對方真的很快樂、很幸福!可以將慈愛散播出去後,就這樣盡可能持續地維持下去。

  能夠對恭敬的人散播慈愛後,可以繼續祝福其他恭敬的人,然後祝福你的家人,祝福你的朋友,祝福公司的同事,祝福所有的人,包括認識的人、不認識的人,乃至一切有生命的眾生。這就是慈愛!在散播慈愛的時候,你的心必定是快樂的、喜悅的、平靜的、柔軟的、寬廣的。她可以很有效地消除煩躁、不安、憂愁、怨恨、不滿等情緒。要經常地學習散播慈愛,經常地學會祝福他人。當你擁有了慈愛,當慈愛成為你內心的素質之後,你將會發現:不但你的心情改變了,你的性格改變了,連你身邊的人、周圍的世界也都改變了!

  無論是覺知呼吸,還是散播慈愛都不難做到,大家都應該嘗試去做。不僅在特定的時間段可以練習,在平時有空時也可以練習。例如回到公司後,如果離上班的時間還早,可以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閉上眼睛,先放鬆一下身心,接著覺知自己的呼吸……還有其他很多種業處,雖然專注的目標有所不同,但方法都大同小異,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三、想要去除潛伏性煩惱,根除內心的煩惱,就應該修慧、培育智慧。唯有通過智慧,才能把煩惱連根拔除。

  這裡所說的智慧,並不是指腦瓜轉得快,理解能力強,記憶力好;也不是指在商場、官場、戰場能打敗對手,青雲直上。這些能力只能叫才華或聰明,不是佛教所說的智慧。佛教所指的智慧,是能夠了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間本質的智慧。

  我們需要用智慧來了解這副的身心,了解到我們的身心無外乎是由眼、耳、鼻、舌、身和意​​所構成。眼、耳、鼻、舌、身稱為五根,即五種感官,它們構成了這個肉體之身(色身)。意呢,有六種,即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這六識分別認知六種對象:顏色、聲音、氣味、味道、觸覺和各種現象(法所緣)。眼識能見到顏色,耳朵能聽到聲音,鼻子能聞到氣味,舌頭能嚐到味道,身體能碰觸到觸覺,意識能思維各種現象。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不外乎是自己的身心和這六種對象的互動。

  當我們看到美麗的東西、聽到好聽的聲音、吃到好吃的食物等等時,很容易生起貪心,想要追求這些東西。當心接觸到不喜歡的對象時,心會排斥、抗拒,很容易生起嗔心。由於不了解外境的本質,這叫做痴。貪嗔癡都是不善心,亦即是煩惱。

  我們應當用這樣的方法來了解身心是如何構成的?它們是如何運作的?在什麼情況下生起的是善心,什麼情況下生起的是不善心?應當如何培育善心,如何避免不善心?

  了解身心之後,還必須進一步追查造成身心之因、生命之因。有果必有因。生命作為一種結果,必定有其因的。為什麼會有生命呢?因為有煩惱,有貪愛、有追求,想要這東西、想要那東西,於是會採取行動。這些行為表現在道德上稱為善業或不善業。當這些善業或不善業遇到因緣成熟的時候,就必然會帶來相應的果報。我們的這副身心、每天所遭遇的境遇,就是自己行為的結果。亦即是說,命運的好壞是靠我們自己創造的,我們是自己行為的承擔者。同時,我們也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了知身心與身心之因後,還必須觀照它們都是無常、苦、無我的。包括身心在內的世間所有現像都不是永恆的,一切都在剎那剎那地生滅變易著,這稱為“無常”​​。萬物都在遭受生滅的逼迫,所以是“苦”。因為無常、苦,其中根本不可能有一個所謂的“自我”、“靈魂”、“實體”、“本體”存在,這稱為“無我”。

  如此用無常、苦、無我的智慧來觀照一切的世間,包括自己的身心,他人的身心,無論過去、現在、未來,一切都是無常、苦、無我的。通過觀智如此透徹地觀照,當他的智慧成熟時,就可以斷除煩惱、解脫一切苦。

  因此,通過持戒,能去除第一種最粗層次的違犯性煩惱。通過修定,能進一步去除第二種困擾性煩惱。通過修慧,能徹底去除第三種潛伏性煩惱。所有的煩惱,皆可以通過培育戒、定、慧來解決、斷除。

  修學佛教的目標是為了斷除煩惱,斷除煩惱的方法不外乎戒定慧三學。戒定慧是佛教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修行方法,離開了這些,就談不上所謂修行了。

  大家想要去除煩惱,也必須培育戒、定、慧。要培育這三件事不會很困難,就要看大家做不做,能不能持之以恆。當然,在座都是在家人,有家庭、有工作、有社會責任,在這方面的要求自然不可能像出家人那麼高。對於出家人,品德的要求須做到持戒清淨,足以為大眾之師;平靜的要求須證得禪那;智慧的要求須修到觀智;這些都是專業要求。在家人雖然不能做到很專業,但至少也要達到業餘水準吧!

  由此可見:佛教是佛陀的教導,是強調智慧、覺悟和實踐的教導。不要認為佛教是宗教,要人燒香、跪拜、初一十五吃齋念經等。佛陀教導我們要清楚身心的真相,清楚自己的煩惱,目的就是為了斷除煩惱。佛陀為斷除煩惱指出了一條清晰的道路,這條道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要提升自己的戒行、道德品質,第二要致力於內心的平靜,第三是培育智慧,並通過智慧來斷除煩惱,根除苦之因。沒有了因,就不會有果。沒有了煩惱,就不會有生死輪迴,不會再有苦。這就是佛陀的教導!


本文引用地址: http://free.yes81.net/alh/view-8691.html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5-19 02:31 , Processed in 0.037901 second(s), 19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