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2977|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京劇大師梅蘭芳的關門弟子 - 胡芝風

[複製鏈接]

35

主題

0

好友

340

積分

中級會員

Rank: 3Rank: 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4-12-4 15:28:2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nevalone 於 2014-12-4 15:56 編輯

wupic


簡介:

胡芝風,1956年畢業於上海南洋模範中學,同年就學清華工程物理系。1959年底獻身京劇事業,到廣州京劇團主演。1960年到蘇州京劇團任主演後兼團長。1985年至1987年到中國藝術研究院深造,後調該院從事戲曲表演、導演理論研究和導演工作。

胡芝風自幼愛好藝術,曾學鋼琴、芭蕾,幼攻京劇花旦、青衣、刀馬旦,師從魏蓮芳楊畹農、方傳會、朱傳茗、吳繼蘭、薛蘭芬、王福慶、包幼煤、劉君麟等,並拜梅蘭芳為師,演出梅、荀、尚各流派劇目及昆劇。由自己改編、導演主演新編古代戲的代表劇目有《李慧娘》、《百花公主》、 《白蛇傳》等。《李慧娘》在國內外演出600余場,由於勇於探索,善於創新,戲曲革新取得成績,1980年獲文化部嘉獎,並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成同名戲曲電影片《李慧娘》,獲文化部1981年“最佳戲曲電影片獎”,同年,赴香港演出,1982年,出訪意大利演出,被意大利文化界稱為“最美的藝術”。


1956年,胡芝風從上海考入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讀了2年多大學課程後,因酷愛京劇藝術,難捨已學會的三四十出傳統戲,決定改行做一名京劇演員。經京劇大師周信芳介紹,不久,她得以拜梅蘭芳大師為師。她跟記者說,從1959年到廣州京劇團算起,她從藝已將近半個世紀了。


更多:http://baike.baidu.com/view/1456688.htm

台上的風采:

   胡芝风京剧《李慧娘》——救裴 : http://youtu.be/6RA_V2C0Cus   
芝风京剧《李慧娘》——贾似道杀慧娘 : http://youtu.be/A2WNN3dGnIw   
  胡芝风京剧《李慧娘》——遇明判 : http://youtu.be/csg3qLLDkP4


戲裏戲外:

wupic2

wupic5



胡芝風:為中國戲曲做點小事
2013-01-11 10:19:56   來源:蘇州日報


wupic3

wu_so_news2.jpg

wu_so_news3.jpg



 胡芝风自幼爱好艺术,曾学钢琴、芭蕾,幼攻京剧花旦、青衣、刀马旦,师从魏莲芳、杨畹农、方传芸、朱传茗等,并拜梅兰芳为师。由自己改编、导演并主演新编古代戏的代表剧目有 《李慧娘》、《百花公主》、《白蛇传》等。

  1985年至1987年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深造,后调该院从事戏曲表演、导演理论研究和导演工作。1993年发起成立了“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现任名誉会长。1995年创办《中国演员报》,2008年创办《中国演员》杂志。曾任第七届至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缘起姑苏

  一座美丽的城市,不仅要悦目,还要悦耳,苏州就是这样一处让人们在声色中流连忘返的所在。她不仅拥有堪与自然山水相媲美的园林景色,还有一唱三叹的水磨昆腔,以及被誉为“世界上最美声音”的苏州评弹。

  声音让这座城市灵动、立体。提及苏州,怎么也绕不开昆曲和评弹,这两种美丽的声音几乎成了苏州的符号,再无其它。也许是这先入为主的观念,在我多年前采访苏州中兴国剧社社长蒋国芬之前,竟一直以为苏州应是没有京剧的,甚至无知到竟不知苏州京剧团在上世纪80年代的红火,当然也不知当时以一出创新剧目《李慧娘》而红遍大江南北的胡芝风,就是当时苏州京剧团的团长。

  2012年一个秋天的午后,在信孚里的巷口遇到了原苏州市艺术学校(苏州昆曲学校)校长夏莉莉,聊了许久,话题自然离不开戏曲。不知怎么,就说起了京剧。于是从夏校长的口中,我对当年的苏州京剧团,对《李慧娘》,对胡芝风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激起了我对这位为了京剧艺术,毅然离开清华大学的传奇人物进一步了解的欲望。“你去找钱璎老局长,她最了解胡芝风。”在夏校长的引荐下,我走进了钱璎先生的家。1980年10月下旬,就是在时任苏州市文化局局长的钱璎的带领下,胡芝风主演的《李慧娘》走出苏州闯进天津,连演10场,座无虚席。

  提及胡芝风,钱璎先生赞誉不绝,用到最多的词就是执着、创新。钱先生为我大略讲述了胡芝风的传奇故事,提供给我一些关于胡芝风的材料,并不辞辛劳为我联系,让我得以在2012年10月的一天顺利赴京,与这位梅兰芳先生的关门弟子有了一次愉悦的对话。

  对话北京

  一本杂志和两位老人

  苏周刊:胡老师,您好。听说您现在主要精力都在编辑《中国演员》杂志?

  胡芝风:2008年之前,我先生陈牧为中国戏曲表演会学主编《中国演员报》,我没有多去参与,那时还没退休。我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的研究员,照院里的规定,退休前每年要发表4万3千字以上的论文,没有精力管他《中国演员报》。2008年末我退休,感觉肩上的压力轻了,就开始介入这个杂志。这两年我也磨练出当编辑的感情来了(笑)。

  苏周刊:整个杂志就靠你们夫妇两个人?

  胡芝风:是的,只有我们两个人,因为没有经费去请别的人。还有呢,这个杂志带有些专业性,难以物色到合适的人才。《中国演员》杂志内容包括戏曲及各种表演艺术门类的编、导、演、舞美、音乐等,各方面的稿件我们都给刊发,专业的、业余的、老中青的都给发。有的文章是有专业性的,比如说一出戏怎么好,里面有内行话,像翻的什么跟头啊,走的什么台步啊,这样的文章都得仔细修改。如果只懂文字,就不知道作者哪里写错了,哪里没写明白。

  还有一些写表演的文章,有时候作者写不清楚,需要与这个剧团联系,请他们寄个演出光碟给我,我仔细看后,对照作者的来稿,对文章进行补充、丰富。每篇文章平均要修改、校对五六次。

  苏周刊:您先生之前是做什么工作的?

  胡芝风:我先生解放前是新华社四野的战地记者,解放后在《长江日报》当记者,老新闻工作者,86岁了,这个编辑工作很辛苦,但他对这个工作有感情。排版也很辛苦,每一期要排九次版左右,排版师傅离我们比较远,每次他先骑自行车到公共汽车站,然后坐公共汽车到排版的地方。等到审稿的那几天,他中午就去,晚上才回来。瞧(拿出最新一期杂志的排版样稿),这已经排了六次,明天再去就排第七次了。排完了稿子拿回来我改,他也一起在改。你看,有的文章改得像大花脸,但就是这样改,还是会挂一漏万。

  耄耋翁媪甘当戏曲义工

  苏周刊:为什么跑那么远去排版?

  胡芝风:因为便宜。附近也有,但是贵不少。再说附近做排版的小年轻也没这个耐心。我先生下午一点左右到那个给我们排版的师傅家,排版排到下午五点多钟,你想排也不大行了,他的孩子放学了。他是外地来打工的。我先生每次去在那儿一坐就是一下午,大家都不容易吧。

  苏周刊:稿源够吗?

  胡芝风:差不多吧,到了两个月了,稿子就差不多齐了,还有些多。排版的那九天等于冲刺,他要跑到排版师傅那里去,比较远。北京你知道,看着好像很近,你走走看,起码半个钟头。

  排好版拿回来,吃了晚饭我来改,往往改到大半夜。有时候我出差,他已经排了三天版,积累在一起,稿子就多了。看着看着,不知道怎么就天亮了。

  苏周刊:感觉辛苦么?

  胡芝风:怎么说呢?旁人看着是很辛苦,但是自己太投入了,就不觉得辛苦。反正就是愿意去做,很喜欢,很担心它弄不好。每次到了排版的最后一天,排版的小伙子,三十几岁,他就拿了一卷什么东西来,我也看不懂。付完排版费,再给印刷厂打电话,就怕哪几张是彩页,哪是封面,说不明白,他(丈夫)再把这一卷东西送到印刷厂。

  印好后他再花十天时间把这些杂志运到邮局,寄往全国各地。原来只有一千多份,现在两千多份,为了节省学会的经费,信封上的地址都是自己贴。

  苏周刊:两千多份杂志都要靠陈先生一个人运到邮局去?

  胡芝风:以前都是他骑自行车去邮递,现在印数多了,就交托给邮局了,但比以前增加了开支。

  把点滴时间攒起来用

  苏周刊:整个杂志的审稿、编辑、排版、校对全靠你们了,碰到您出差,杂志怎么办?

  胡芝风:我带着电脑,上网可以收稿件,改稿子。如果没有电脑的话,恐怕我们这个事情做不出来。你要在稿子上改,改完了还要打字,太慢了,人手不够,那样肯定做不了。现在用电脑方便。

  我有时去机场的路上、火车上,都可以上网收稿子,改稿子,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时间攒起来用。这样呢,就不耽误我出差。如果要出差,稿子齐了我们就提前出刊,提前排版。这次我去香港出差了半个月,出去之前排了一部分,前天刚回来,接着排。

  苏周刊:做这个杂志你们真正是以苦为乐,做的时候有什么烦恼事吗?

  胡芝风:有时候琐事很烦,比如照片寄来了,但照片没有注明剧名、演员名,只能反复打电话求证。这些小事也要做细致,让读者更满意。

  我们这个杂志,是希望内容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正面的提示,也希望大家能喜欢看。有的杂志全本是彩页,我们经费没有条件,但是我们觉得干净一点也好,免得彩色上面印字有时候看不清楚。除了内容上把关,我们还注意版面不要呆板,布局弄得“活”一点,美一点。但由于我们没有聘请美编,自己排版,限于水平,还是有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让我们有些安慰的是,有些读者给我们来信,说愿意看我们的杂志,有些内容在别的杂志上看不到。我们就很高兴了,所以就尽力去做吧。

  把杂志送给喜欢看的人

  苏周刊:您这本杂志上有广告吗?

  胡芝风:只有一个广告(呵呵),是我的喜欢唱京戏的徒弟出的。封面、封底、彩页收点印刷费,不多,因为搞戏剧的单位和个人都很不容易。

  苏周刊:没有企业赞助?

  胡芝风:没有,企业没有,我不好意思向人开口。就是靠我们的剧团理事单位,大家“捧柴火焰高”,多少不论,刊物能生存,能“活着”就好(笑)。

  苏周刊:有人订阅吗?

  胡芝风:有的。现在读书的人少,看杂志的不多,还有,不管是个人还是团体,每年要他寄几十块钱订费来,他也记不住。“学会”办《中国演员》的目的,是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希望大家喜欢读,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有选择的赠送。经费来源就是大家“捧柴”,这些钱就用来排版、印刷、发行……反正印一百份也是印,印一千份也是印,有选择的发给大家看,经费用在这里是有意义的。

  苏周刊:您通过“学会”团体会费所得的收入,大部分用在扩大印刷量上了。

  胡芝风:对,是这个意思,希望更多的人看到。所以我对杂志的质量要负责,希望记者看了杂志了解我们的戏曲、戏剧以及各门类的表演艺术的价值,大家互相有个交流,有个精神的传递。咱们不跟别的杂志比,只闷着头做些小事。但是事再小,也要负责任。就像以前我唱戏,习惯了要认真,要细致,即使到农村野台演戏,也要认真,不能有一点马虎。所以有时杂志的版已经排了九趟,老陈说,今天你不要改了好不好?(笑)我说,你别让我看出毛病来,看出毛病来一定要改。因为只有把好质量关,才会有人喜欢看你的杂志。

  事情虽小,当成学问做

  苏周刊:办了这本杂志,您还有时间做其它喜欢的事吗?

  胡芝风:有时被邀请导演和讲课,“学会”的活动、我都要去做,只能攒时间去做。1985年至1987年我来北京学戏曲理论,后来借调留在北京,1989年正式调进研究院做理论研究工作,写了几本书。所以导演和讲课就会有条理性。这个杂志工作让我不能集中精力去写论文和整理自己的作品,只能写些小评论。反正今天能有时间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事情。

  苏周刊:作为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的会长,在办这本杂志之余,您还要为学会的各项活动操劳,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学会的活动情况吗?

  胡芝风:谈不上操劳。“学会”成立于1993年。那时著名戏曲理论家、导演阿甲先生对我们说,搞戏曲的少文化,搞文化的不懂舞台,成立“学会”可以起到一个沟通作用。这也是我们“学会”的宗旨。

  “学会”成立时,注册资金10万元,由理事们凑的。按规定“学会”要有一个固定的办公地点,要付房租;每年要搞一两次活动,都需要经费,但是这10万元是不能动用的,民政部每年要查,只能多不能少,“学会”才有可能生存下去。

  前几年有些剧团很穷,来找我帮他们导戏。我也不跟人家讲价钱,最后他们高兴送我多少报酬就多少。从小到大我对经济没有看得那么重。再说,我自己都有工资。现在很多地方排一出戏动不动就要花上几百万,叫“打造”。我就只是做点小事,不过事情虽小,我都当成学问做。我导演的戏中有12个得梅花奖的,真的比较欣慰。

  苏周刊:真心希望您能有空回到苏州,为苏州演一台戏。

  胡芝风:我在苏州工作了20多年,对苏州我充满了感情,不过现在唱不了了。这几年到各处导戏,嗓子高音有困难。另外,我的腿以前演出《红灯照》的时候受过伤,加上我导戏、讲课,长时间久站骨关节容易疲劳。所以,不去想演戏的事了,只希望学生把戏演好。

  往事如风

  为艺术放弃清华读书

  胡芝风似乎注定了是中国戏曲界的一段传奇,在她还在读小学时,就开始痴迷于戏曲的唱、念、做、打,她的父亲胡选斌特意为她请了周信芳、魏莲芳、方传芸等近十位京剧、昆曲名家教授技艺。

  1950年,胡芝风考入南洋模范中学,1956年高中毕业时,17岁的胡芝风收到了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寄给她的入学通知书。于是,她背着一捆刀枪把子跨进了清华大学的校门。

  在清华的那些日子里,聪明的胡芝风不仅学习刻苦,而且京剧表演也没有放弃,她参加了清华京剧社,每天在体育馆练功。虽然在北京也请了老师学戏,但她总觉时间不够。到了大学二年级结束后,胡芝风意识到自己爱艺术甚于一切,她把自己的想法向校方作了汇报,清华大学的领导经过慎重研究后同意她到广州京剧团实习一年,并告诉她如果不适合当演员可再回清华读书。1958年底胡芝风在广州京剧团实习了一年,1959年底清华大学正式批准了她的辍学申请。中国也许少了一个科学家,但却诞生了一个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家。

  梅兰芳的关门弟子

  胡芝风正式“下海”前,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认为胡芝风是个奇才,有灵气,大有发展前途,于是他对胡芝风说:“你今后要成为优秀演员,还需要提高气质,要有名师指点。”

  在周信芳的举荐下,1959年12月,胡芝风与父亲来到北京护国寺大街1号梅兰芳的家。梅先生和夫人从客厅的耳房走了出来,梅兰芳笑眯眯地对胡芝风说:“我收到周先生的来信,知道你为了当演员割舍了大学深造,决心可真不小呀!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学生了。”

  拜师那天,梅兰芳和夫人先带胡芝风乘小车到王府井中国照相馆拍了师徒合影,接着他们又一起去到丰泽园饭庄。首都戏曲界的知名人士和老前辈济济一堂,欧阳予倩、荀慧生、俞振飞、言慧珠、徐兰沅、马彦祥、张梦庚等都前来祝贺。客人到齐后,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介绍:“这是我的小徒弟,大学生胡芝风……”

  苏州主演《李慧娘》

  1960年,丹桂飘香的季节,胡芝风前往苏州,挑起了苏州市京剧团的大梁,一干竟是25年。

  1962年,胡芝风在上海观看了上海京剧院表演艺术家李玉茹演出的《红梅阁》,她对剧中人物李慧娘“一见钟情”,她马上用速记记下全部内容作参考,回苏州后开始改编,并创造性地将各种地方戏的表演以及芭蕾舞融入京剧舞蹈身段表演之中,她饰演的李慧娘形象更加生动鲜明。“文革”后,胡芝风在主持《李慧娘》的二度创作时,从主题到人物塑造都重新进行了增删,把舞台审美节奏、整体美以及观赏性进行了全面革新。1979年5月《李慧娘》在常熟首演,一举轰动。

  1980年10月下旬,在著名文学家阿英的女儿、原苏州市文化局局长钱璎的带领下,《李慧娘》闯天津,连演10场,座无虚席。同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电影《李慧娘》,该片获文化部最佳戏曲片奖,胡芝风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

  退出舞台潜心理论

  1987年,身为国家一级演员的胡芝风,参加了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理论班的进修学习。结业后,胡芝风割舍了25年的舞台生涯,来到中国艺术研究院,走入了戏曲表演、导演理论研究和戏曲导演研究的新领域。

  她先后出版了《艺海风帆》、《胡芝风谈艺》、《戏曲演员创造角色论》、《戏曲艺术二度创作论》等多部著作,发表了改编的《李慧娘》、《百花公主》、《双玉蝉》等多种剧本,以出色的研究成果被评为研究员。

  作为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的会长,胡芝风带领学会举办各类戏曲学术研讨会,还为各地戏曲团导戏,至今已有12位主演经她辅导获得梅花奖等国家级奖项。

  近年来,这位自称为“姑苏女儿”的艺术家,不辞劳苦出版著作、发表演讲,为繁荣中国的戏曲艺术积极奔走呼号。2000年始,她每年应邀到香港演艺学院教学、排戏,由于她的出色教学成绩和全身心投入的工作精神,2012年6月被香港演艺学院授予“荣誉院士”。这位桃李满天下的优秀表演艺术家,不愧是被人们称誉为民族戏曲而生的人。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

主題

0

好友

340

積分

中級會員

Rank: 3Rank: 3

沙發
發表於 2014-12-4 15:35:37 |只看該作者
梅蘭芳的女弟子胡芝風


文/曹麗薇


身在清華園,心在戲曲藝術性格爽朗、言語乾脆的胡芝風,雖年過花甲,但仍在電腦桌前、排練場上地努力耕耘。作為中國戲曲表演學會的會長,胡芝風帶領學會舉辦各類戲曲學術研討會,還為各地京劇、河北梆子、蒲劇、晉劇、粵劇、豫劇、甬劇等戲曲團導戲,至今已有10多位主演經她輔導獲得梅花獎等國家級獎項。作為連續四屆的全國政協委員,戲曲藝術研究專家,她出版著作,發表演講,為繁榮中國的戲曲藝術積極奔走呼號,作為國家一級演員,優秀戲曲表演藝術家,她到世界各地演出,培養海內外學生,使世界更多地瞭解中國戲曲。這位桃李滿天下的優秀表演藝術家,被人們稱譽是為民族戲曲而生的人。


那一天,她正在家向前輩藝術家朱傳銘學習崑曲《斷橋》,郵遞員匆匆趕進門送來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寄給她的入學通知書,頓時,家裡像開了鍋一樣熱鬧。弟弟、妹妹興奮得樓上樓下地跑,母親激動地漲紅了臉,跑到練功房來問:“真要上北京了?”外婆耳朵不好,一個勁地問妹妹,妹妹大聲地在她耳邊嚷:“姐姐考上清華大學了!”朱老師既高興又惋惜地對胡芝風說:“考取清華大學不容易,不過你唱戲也是有前途的,你已經學會了三四十齣戲,不當演員很可惜……”胡芝風是中國戲曲界的一個傳奇人物。她從小就是個戲曲奇才,上小學時就開始痴迷於戲曲的唱、念、做、打,為此,她的父親胡選斌特意為她請了近十位京劇、崑曲教師。1956年,她的人生軌跡出現了轉折。那一年,17歲的胡芝風從上海南洋模範中學畢業參加了高考,她一邊在家等待錄取消息,一邊還在學戲。

這時,胡芝風的心情也很矛盾,幼小時外婆抱她去看越劇,七八歲時父親這個京劇票友就教會她《四郎探母》中的唱腔“芍藥開牡丹放花紅一片”,父親還帶她到“滬社”票房學京戲武功,並請老師教她彈鋼琴、學跳芭蕾舞。當時她已經學會了《四郎探母》、《穆柯寨》、《貴妃醉酒》、《拾玉鐲》、《鐵弓緣》、《思凡》等幾十齣戲,如果去上大學,多年來培養她學戲的錢就白花了。可父親卻對她說:“你是不是考慮白花了學戲的學費?你不用顧慮,即使你走藝術道路,目的也不應該是為了掙錢。只要是你決心求知,你就安心地去讀書吧。”聽了父親的話,胡芝風的心才踏實了許多。動身的前一天晚上,胡芝風輾轉難眠,趿了拖鞋悄悄下樓,她輕輕打開二樓的練功房門,燈下環顧這孕育著理想、灑滿了辛勤汗水的房間,淚水止不住地湧了出來,房頂的一角被她練功“射箭”而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孔,她從書櫥抽屜里拿出芭蕾舞鞋,坐到隔壁餐室里的鋼琴旁,朦朧的光線下一切都顯得那樣親切,當她看到牆邊放著的行李和一捆刀槍把子的時候,她憧憬著安慰自己:或許在清華也能練功和學戲!

  

走進清華園,胡芝風馬上就感受到了校園內那種人人有理想、個個有抱負的促人向上的氣氛,她所在的116班一共有6個女生,大家分在一個寢室,恰巧6個人都屬虎,為了壯“虎威”,她們找了張年畫沿虎形輪廓剪下來,貼在門上。

在清華的那些日子里,聰明的胡芝風不僅學習刻苦,而且京劇表演也沒有放棄,她參加了清華京劇社,每天在體育館練功。第一學年在學校組織的表演會上,她主演了《穆柯寨》,大受同學歡迎,第二學年她又主演了《霸王別姬》。同學們對她說:“胡芝風,你已經下了那麼多年功夫學戲,為甚麼不去當演員?”“你要是去演戲,准錯不了!” 宿舍里姑娘們的“嘀咕”使她心煩意亂,雖然在北京也請了老師學戲,但她總覺時間不夠,進展不快,她只有在寒暑假回上海時利用這點兒空隙如飢似渴地學戲。到了大學二年級結束後,她意識到自己愛藝術甚於一切,她只能選擇藝術,她把自己的想法向班主任和教務處領導作了彙報,清華大學的領導經過慎重研究後同意她到廣州京劇團實習一年,並告訴她如果不適合當演員可再回清華讀書。1958年底胡芝風在廣州京劇團實習了一年,1959年底清華大學正式批准了她的輟學申請。有人說,中國也許少了一個科學家,但卻誕生了一個蜚聲海內外的藝術家。

  

梅蘭芳欣然收她做“關門弟子”

胡芝風正式“下海”前,京劇藝術大師周信芳認為胡芝風是個奇才,有靈氣,大有發展前途,於是他對胡芝風說:“你今後要成為優秀演員,還需要提高氣質,要有名師指點。”不久,周信芳給梅蘭芳寫信,希望他能收胡芝風為徒。當時梅蘭芳已經不打算再收徒弟了,但當他瞭解到胡芝風是個戲曲奇才,並捨棄了清華大學而“下海”唱戲時,很受感動,欣然同意收下這個“關門弟子”。 1959年12月,胡芝風與父親來到北京護國寺大街1號梅蘭芳的家,父女倆走進了那個鋥光瓦亮的大紅油漆大門。他們向左稍一拐彎,再邁過一道院牆,迎面便是一個大院子,磚地被打掃得乾乾淨淨。對著院子正中是客廳,梅先生和夫人從客廳的耳房走了出來,梅蘭芳笑眯眯地對胡芝風說:“我收到周先生的來信,知道你為了當演員割捨了大學深造,決心可真不小呀!從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學生了。”梅夫人和藹地讓胡芝風叫她“香媽”。

拜師那天,梅蘭芳和夫人先帶胡芝風乘小車到王府井中國照相館拍了師徒合影,接著他們又一起去到豐澤園飯莊。首都戲曲界的知名人士和老前輩濟濟一堂,歐陽予倩、荀慧生、俞振飛、言慧珠、徐蘭沅、馬彥祥、張夢庚等都前來祝賀。客人到齊後,梅蘭芳高興地向大家介紹:“這是我的小徒弟,大學生胡芝風……”隨後,胡芝風並排擺好兩把椅子,請梅先生和梅夫人入座,胡芝風鄭重地叩頭拜師。接下來,梅蘭芳特意讓梅劇團安排胡芝風在中和劇場演出了《穆柯寨》,看到胡芝風的靈氣和表演才能梅蘭芳甚為高興。之後,梅蘭芳又陸續為胡芝風指導《貴妃醉酒》、《天女散花》等劇的表演。

在梅大師身邊的日子里,胡芝風得到了老人家的言傳身教。梅蘭芳講究人物分析,對表現劇中人物的唱腔、身段、技巧的全面掌握和獨到見解,尤其是他的藝術創造精神,給予胡芝風深遠的影響,對她後來塑造李慧娘等藝術形象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她開始領悟到:演員的氣質涉及到她對美的理解,一個藝術家要用畢生精力去提升自己的氣質,去探索美。

主演《李慧娘》,一枝紅杏出牆來

1960年,丹桂飄香的季節,胡芝風前往蘇州,挑起了蘇州市京劇團的大梁。

蘇州是個有著詩情畫意的城市,它小巧玲瓏,巷深院靜,它的雕梁畫棟,小橋流水,更是別有一番古色古香的韻味蘊含其中。也許是緣分吧,胡芝風從上海來此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結果,她在那裡一乾竟是25年,後來兼任團長。

江南水鄉,河汊密布,那幾年,她們時常是在露天搭的台子或船上演戲,四周草叢中的飛蟲被氣燈吸引,成群結隊地往台上撲,她常常一張口唱蟲子就飛到了嘴裡,如果把它吐出來,這個“動作”就要攪戲,她只得把它吞下去。夜間他們經常睡農村的草鋪,有時蛇竟爬到演員的蚊帳上,嚇得他們夜不成眠。對藝術的執著追求,使胡芝風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酷暑嚴寒,甚至在忍飢挨餓發燒啞嗓的時候也不輟演,正是這種堅韌不拔為民演出的精神,使她在舞台的實踐中獲得了難能可貴的表演藝術財富。 1962年,胡芝風在上海觀看了上海京劇院表演藝術家李玉茹演出的《紅梅閣》,她對劇中人物李慧娘“一見鍾情”,她馬上用速記記下全部內容作參考,回蘇州後開始改編,並創造性地將各種地方戲的表演以及芭蕾舞融入京劇舞蹈身段表演之中,她飾演的李慧娘形象更加生動鮮明。正當胡芝風在江南崛起之時,“文革”的浩劫席捲而來,白天她被批鬥,晚上還要照樣演樣板戲,直到1979年中國大地掃除陰霾,她才恢復了排演《李慧娘》。

在那個春暖花開的日子里,胡芝風意識到隨著時間的遷移,觀眾的審美視角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於是,她在主持《李慧娘》的二度創作時,從主題到人物塑造都重新進行了增刪,把舞台審美節奏、整體美以及觀賞性進行了全面革新。胡芝風在這出戲的創作中,充分體現了一個戲曲奇才對中國戲曲的獨特理解。1979年5月《李慧娘》在常熟首演,一舉轟動。胡芝風飾演的李慧娘形象在上海、杭州、合肥、青島、大連等地受到熱烈歡迎,所到之處場場爆滿。1980年10月下旬,在蘇州市文化局局長、著名文學家阿英的女兒錢瓔的帶領下,《李慧娘》闖天津,連演10場,座無虛席。一天,戲一完胡芝風就到後台卸裝,在休息室她第一次見到了仰慕已久的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鳳霞,新鳳霞穿著樸素大方,那對動人的明眸和真誠的微笑,和劉巧兒一樣,她一眼就認了出來。沒等胡芝風開口,新鳳霞就以她特有的咯嘣清脆的嗓音說:“你真了不起!你的表演,不但讓人們看到了你的藝術,還看到了你的戲德。” 胡芝風把新鳳霞對她的鼓勵和深情厚義,看作是對戲曲藝術的深情厚義,她更加勉勵自己勤學苦練提高技藝。離開天津後,胡芝風又把劇團開進北京,在吉祥戲院首場演出後,他們被邀又連演一個多月,報界稱贊之:“藝驚四座,譽滿京華。”《人民日報》以《一枝紅杏出牆來》為題發表了近整版的胡芝風主演的《李慧娘》的劇照和介紹,贊揚胡芝風是中國戲曲舞台上一枝艷麗的紅梅。文化部藝術局和中國劇協先後多次召開座談會,同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成戲曲電影《李慧娘》,該片獲文化部最佳戲曲片獎,胡芝風被評為江蘇省勞動模範。

讓中國的戲曲走向世界

《李慧娘》的演出在內地獲得巨大成功後,文化部派團帶著胡芝風的“創新京劇”前往香港。當他們從香港演返回廣州時,劇組在廣州東方賓館剛一落腳,就收到一封署名“韋偉”的晚宴請帖,大家很是驚訝,因為頭一天韋偉還在香港送別,怎麼她又到了廣州?韋偉是20世紀40年代後期費穆導演的電影《小城春秋》的女主角,這位被中國本土戲曲吸引而來的人解釋說:“你們在香港演出任務重,我沒有多禮。現在你們演出圓滿成功了,我特地趕到這裡為你們補席餞行宴,略表心意。” 胡芝風在香港先是演出七場,後來又被熱情的觀眾要求加演了五場,香港報刊發表了200篇文章,稱贊胡芝風主演的《李慧娘》、《百花公主》、《白蛇傳》的創新成就,胡芝風被香港觀眾譽為“胡旋風”。香港同胞的真情,讓胡芝風和她的同事深為感動,胡芝風決心不僅要把民族的戲曲送給港澳同胞,還要把民族的精華送給世界。

此後,胡芝風又飛越大洋彼岸,到歐洲文藝復興的發祥地意大利,為觀眾帶去了《李慧娘》等戲劇,在威尼斯、羅馬等四個城市演出了20余場,成功的演出受到觀眾的歡迎,受到威尼斯市市長里戈的贊揚,意大利國家電視台派著名導演、攝影師錄制專題節目,當地報界贊譽中國的戲曲為“最美的藝術”,並贊譽胡芝風為“震動了意大利和歐洲的明星”。

1987年,身為國家一級演員的胡芝風,參加了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理論班的進修學習,結業時,研究院領導和前輩戲曲理論家認為她既有文化,又有舞台實踐,希望她能充實到戲曲理論研究的隊伍中來。胡芝風考慮再三,終於割捨了25年的舞台生涯,來到中國藝術研究院,走入了戲曲表演、導演理論研究和戲曲導演研究的新領域。她先後出版了《藝海風帆》、《胡芝風談藝》、《戲曲演員創造角色論》、《戲曲藝術二度創作論》等多部著作,發表了改編的《李慧娘》、《百花公主》、《雙玉蟬》等多種劇本,以出色的研究成果被評為研究員。 胡芝風除了在全國各地的大專院校講授中國戲曲外,還應邀到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和奧爾胡斯大學講授中國戲曲表演美學,在香港演藝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介紹中國戲曲藝術的美學思想和舞台表演規律。為了溝通海外華人與祖國的感情,她從1993年至今6次到新加坡為該國的國家戲曲劇團、國立大學及十幾所高、中級學校排戲和培訓學員,她被新加坡敦煌劇坊(粵劇)、平社(京劇)、天韻京劇社等戲曲團體聘請為戲劇顧問、藝術指導,她的敬業精神和出色的表演藝技產生了良好的國際影響。

http://www.chinatoday.com.cn/china/z200311/52.htm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11-25 09:52 , Processed in 0.021622 second(s), 21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