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wu_peace 於 2016-7-18 14:22 編輯
* 從老子創的11成語,體悟《道德經》精髓
《道德經》只有短短五千言,卻涵天蓋地、盡說人道,可謂字字珠璣、句句精闢,隨便拿出一句都可以作為至理格言和人們的座右銘。而更為精華的則是其中那些老子獨創的成語,可謂老子智慧的概要和精髓,從中完全可以體悟《道德經》的真諦。這些成語,字字都是真智慧,個個都是大境界,值得認真品讀領悟。
一、自知之明
出處為《道德經》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自知,就是要知道自己、了解自己。《戰國策•齊策》中的鄒忌就很有自知之明,沒有被旁人的吹捧搞昏了頭腦,他說:“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自知之明來源於自我修養和自我慎獨。一個嚴於自省和自律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但人要做到這一點,往往是比較難的,要求別人易,要求自己難。
自知之明來源於自我修養和自我慎獨。一個嚴於自省和自律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但人要做到這一點,往往是比較難的,要求別人易,要求自己難。
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避己所短,揚己所長,才能對自己的人生坐標進行準確定位。當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時,也正是進步的開始。
二、慎終如始
出處為《道德經》第64章: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為人處事不能善始善終,原因一般可以歸結於兩個方面。
首先,虎頭蛇尾,開端和過程都很重視、謹慎,而到結尾處卻放鬆了警惕和要求;其次,急於求成,開頭和過程都很認真,眼看將要大功告成,雜念、慾望、貪念便起來了,患得患失,最終前功盡棄。
“慎終如始”帶給我們的啟示,是既要嚴於律己,老老實實地將該做的事情做到最後,又要“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始終保持平和、“虛靜”的心態。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成功三要素:勤奮、堅持加心態。
三、和光同塵
出處為《道德經》第56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和光同塵,就是要含斂光耀,混同塵世,不要標新立異,不要過分張揚自己的特殊之處,融入社會,融入周圍的環境。要不在前也不在後,這樣就能遠離紛爭和恥辱。
“和光同塵”既是對外的處世,也是對內的修身。大凡有道之君子,或德行高潔之士,必有一股清高之氣,不願與人和同,於是流於狂狷。狂者過之,狷者有所不及。
道家聖人處世,要的則是雖然懷和氏之璧,但是外面看過去卻十分樸實,穿着普通的衣服。以及“光而不耀”,雖然有光芒,但是卻不會那麼耀眼,不會過於招搖。這既是處世遠禍的智慧,其實又何嘗不是修行的一種境界呢?
四、知雄守雌
出處為《道德經》第28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知雄守雌,是最為恰切、穩妥地對全面情況進行把握。老子不僅提倡“守雌”,關鍵更在於“知雄”。“知雄”不是仗勢欺人或“得理不讓人”,而是知己知彼,對症下藥;“守雌”不是被動地“任人欺凌”,而是處后、守柔、含藏、內斂。假裝不知,實際上清楚;假裝不行動,實際上是因還不能行動,或需要待機而動。這才是真正的知雄守雌。
五、多藏厚亡
出處為《道德經》第44章: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在老子看來,尋求聲譽、財物與顧全性命是相對不相容的。過於愛名利必定要付出很大的消耗,越大的積藏必遭受越大的損失。
多藏,就是指對物質生活的過度追求。一個片面追求物質好處的人,一定會採用各種手腕來滿足自己的願望,因不義而落入不利的因果,必將招致反噬。
“多藏必厚亡”,並不僅僅指物資方面的損失,也指人的精力、人格、品德方面的損失。貪求私慾者往往被財欲、物慾、色慾、權欲等迷住心竅,攫求無已,終至縱慾成災。
六、禍福相依
出處為《道德經》第58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禍能生福的原因,是當一個人處在危險或災難的時刻,很認真地想求平安,並且能夠深入地體會求得平安的道理,尤其是他能夠心存畏懼恭敬,謹慎自己的言行。
而福能生禍的原因,就是當人在居安的時候,不能夠思危,而且還放縱自己奢侈逸樂的念頭,言行舉止驕傲懈怠,尤其多有處事輕率、態度傲慢,甚至欺侮別人的情形發生。
“行善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行惡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禍福會在不知不覺中增減變化,沒有智慧的人,是不容易覺察到的。
七、天道好還
出處為《道德經》第30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有一句非常流行的網絡語: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這就是天道好還。
事物發展到非常強力的狀態之後,勢必逆反,因為物極必反,所以不管不顧地將強力推行到底,一定是“不道”的行為,這種“不道”的行為就一定會很快衰亡、滅亡。
暴力必然引來暴力,只有用柔性的策略才能化解暴力。不要用暴力去解決問題,對人要做到仁至義盡,不要逞強好勝,取得了成功不要居功自傲。不要做過頭之事,要有一份仁慈的心,以人為本,以和為貴。
八、知足不辱
出處為《道德經》第44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知足,不是滿足現狀,不是固步自封,也不是對煩惱的麻木和對矛盾的逃避,而是承認人的時間、精力、智慧和機遇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滿足所有的慾望,也不可能達到完美的境界。
所以,人的要求和行為應該把握好度,適可而止,不要超越可能與應該的範圍。如果一味貪求得不到或無須得到的東西,無休止地奔波忙碌,不僅活得痛苦,還有可能導致全盤皆輸。
九、知止不殆
出處為《道德經》第44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知止需要智慧,要知道何時應該停止、何地必須停止,否則就會過猶不及,出現危險。
現代生活中,有人坦然面對人生,懂得知止不殆,因而終生如意。也有一些人生性耿直,不會轉彎,不知知止不殆,雖然才華橫溢,卻常常遭人嫉妒,往往無辜受敵。也有一些人,炫耀富貴,喜歡顯擺,結果招來禍患。
人的一生中,經常聽到的教導和鼓勵是“不斷進取,奮鬥不止”,很少有人勸告人們“結合實際,適可而止”。進是勇氣,是方向;止是智慧,也是一種方向。漢張良就是因為懂得審時度勢,在劉邦為帝後主動請辭,只求封留侯,才保全了性命。相反,自負的韓信不知何時該止,才最終落得個“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
十、大巧若拙
出處為《道德經》第45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訥。
這一章還很有意思,如果反過來呢?看上去能力特強的人,一定不是最強的;看上去特滿的,一定不是最充實的;看上去特別正直的,一定不是最正直的;看上去技巧最多的,一定不是最聰明的;看上去最能說的,一定不是口才最好的。
而事實就是如此,否則“深藏不露”“真人不露相”這些說法就不會那麼深入人心。金庸武俠小說里很多角色都是如此,越牛的人,越不顯山露水;而且越厲害的功夫,也都越顯得笨拙;比如神一般的掃地僧,比如獨孤求敗的重劍無鋒。
一力破十會,一白遮百丑。高手之所以若拙,是因為他們實力足夠強大,所以才有底氣。需要技巧么?需要。但在實力面前,技巧的作用就顯得非常渺小了。老老實實積累自己的實力,比什麼都重要。
十一、知足常樂
出處為《道德經》第46章: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足常樂不是安於現狀、故步自封,這樣的滿足所帶來的快樂也是不能長久的。要警惕無止盡的慾望,以及追逐慾望所可能帶來的禍患。如何應對呢?那就是“知足”。
當然,無論知足還是不知足,都不能改變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處境,所以由“知足”帶來的“常樂”就不是現實上的,而是一種精神上的對名與利的超越。要達到這種境界,我們就要知道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目的,了解自己的能力,把握自己的機遇。不是自己的別想的太多,是自己的要從容享受,以此來平復自己不切實際的妄想。
煩惱多與“不知足”有關,知足也許不能改變現狀,卻能消除煩惱,而這不正是人無論追求什麼,都所要達到的最終目標嗎?如此才能獲得長久的平安、富足和快樂。用一個“淡”字觀照世間千情百態,才能懂得動靜相宜、取捨有法的道理。
http://b5.secretchina.com/news/16/06/15/61036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