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3-9-18
- 最後登錄
- 2015-1-18
- 閱讀權限
- 50
- 積分
- 886
- 精華
- 0
- 帖子
- 253
|
宗教信仰加以解释。近代先以为它们是自然现象的化身,后以为是社会现象的体现,以后由于考
古发掘的文物不断出现,对神话传说中所反映的历史事实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作品中有几首诗
对神提出怀疑,
显示了印度最早的哲学思想。
《梨俱吠陀》
作为上古历史文献资料,
是人类宝贵的
遗产。
作为文学作品,
《梨俱吠陀》
包含了人类早期的一些清新朴素的诗歌作品。
有不少诗在艺术上
已有相当水平,
不是原始的简单歌唱。
书中的诗已有
15
种格律,
可见当时文学创作的发展。
诗的
格律是以每节诗中的音数整齐的句作单位的。
4
个
8
音句构成一节的格律广泛流行,就是一般所
谓
32
音一节的。当然,其中也包括一些内容贫乏、词句呆板的作品,例如一些赞美布施的诗。
《梨俱吠陀》长期靠口传,后有了写本,
到
19
世纪才由欧洲人第一次刊印。现有数种语言全
译或选。
印度的神话相当隽永,情节往往极端离奇而引人入胜。但同时,
印度神话
也是出了名的纷繁
复杂,虽颇具体系,但来源复杂,且经过多层面貌的历史演变,往往又变幻莫测,扑朔迷离。可
将其分为:远古文明时期(不可考)
、
、大史诗时期、往世书时期。公元前
1500
年至前
600
年左右
问世的《吠陀经》
,是印度古文明中最为重要的经典。吠陀的本义是知识、学问。
《吠陀经》记录了各式圣歌、宗教、礼仪、风俗、思想、和哲学,在这里,印度神话初次较
为系统地组合起来。
其中最为古老的吠陀集
《梨俱吠陀》
,
内容大多是对自然神明的颂歌,
目前所
知的吠陀神话体系基本就建立在《梨俱吠陀》的记载上。雷神因陀罗、火神阿耆尼、水神、死神
阎摩、太阳神苏利耶、月神苏摩和风神伐由那都是这一时期被人吟咏、歌颂的神。
吠陀文化后期
,
印度产生了
,
种姓制度的出现是权利更为集中的一个体现。公元前六世纪左右,
印度进入列国时代,经济发展、战争频繁、思辨深邃,是这个时代的三大特征。这一时期,旧的
神话不断被编辑,新的神话又不断产生。宗教方面,出现了佛教与
耆那教
,而这两大教派又各自
繁衍着不同的神话。公元前四世纪,印度最大的两部史诗
——
《罗摩衍那》和出现,在这里,因
陀罗等神的地位被削减,印度神话转折进入大史诗时期。
因陀罗(
Sakra-devanamlndra
)
,
梵文音译为
“
释迦提桓因陀罗
”
。其中
“”
的意思是
“
能
”
,为姓;
“
提桓
”
意为
“
天
”
;
“
因陀罗
”
意为
“
帝
”
;合起来即是
“
能天帝
”
或
“
天帝释
”
。在佛教的经典里,为了和
其他诸天的称谓统一,就把天字挪到了最后,称为
“
帝释天
”
。是印度教和婆罗门教中的雷帝,是
佛教里的天帝(天龙八部之首)
。
因陀罗在吠陀神话时期可算是最受崇拜的
,
在最古老的吠陀经典文献《梨俱吠陀》里,有许多
歌颂他的,他被看成是唯一的主神,统治一切,被尊为
“
世界大王
”
。而此时梵天等
三大主神
还没
有出现。
这也反映了古印度人对雷电的崇拜和敬畏。
吠陀神话中的因陀罗,
是和大地神的儿子
(真
正的
“”
)
,
出生于还处在混沌的世界中。
他自降生起就嗜饮苏摩酒,
并因此而获得了强大无匹的力
量。同时他的身体骤长,连天、地而神都因为惧怕这种力量而向不同的方向逃离。天与地因此被
分开,永无再会之日(与盘古
“
开天辟地
”
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
成长起来的因陀罗,正赶上众神与巨蛇争斗时期,众神不是
弗栗多
的对手,只好请力大无穷
的因陀罗帮忙。因陀罗乘机开出条件:要承认他为众神之王,并把众神一半的力量借给他。众神
无奈,只得答应。于是因陀罗获得了众神的力量和
“
万神之王
”
的称号。他连饮三大觞苏摩酒,拿
上,英勇出战。
经过一场惊天动地的恶战,因陀罗终于消灭了弗栗多,并且劈开山崖引来了
“”
,从水中诞生
了太阳。于是,
因陀罗辟天地、分三界、引水创日,完成了创世的功业
。而对于众神那里借来的
力量,因陀罗开始耍无赖
——“
欠债的是大爷,老子就不还了!
”
众神也无可奈何,只能忍气吞声。
此后,因陀罗把世界分为四个部分:
自己统治东方的天国、弟弟太阳神的大儿子阎摩统治南方的
冥府、其兄长海神婆楼那统治西方的大海、财神俱毗罗统治北方的夜叉国
。因陀罗
“
万神之王
”
的
地位从此完全稳固。直到婆罗门时期的来临。
印度神话的历史进入婆罗门时期,
以其他三部吠陀经
(
《裟摩吠陀》
《夜柔吠陀》
《阿闼婆吠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