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4044|回復: 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 蒼生大醫

[複製鏈接]

632

主題

1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6-5-17 07:54:4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wu_peace 於 2016-5-26 06:51 編輯


*
做現代的蒼生大醫 ~ 凌鋒教授 談「大醫精誠」

http://www.stroke.idv.tw/mainland/theory/theory/ling.html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2

主題

1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沙發
發表於 2016-5-17 07:58:09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

* 孫思邈《大醫精誠》原文 & 白話譯文
http://www.farflunginf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796&extra=page%3D2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2

主題

1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板凳
發表於 2016-5-19 00:37:27 |只看該作者

* 一生為人類奉獻的史懷哲醫生

人們認識「非洲叢林醫生」史懷哲博士(Albert Schweitzer,1875年1月14日-1965年9月4日),很多是透過諾貝爾和平獎的榮譽(一九五三年十月三十一日獲頒諾貝爾和平獎)。實際上,他同時在音樂、哲學、神學、醫學、四種不同領域都有卓越成就和創意的表現,終其一生,圓融地結合神奇的才能貢獻給神、貢獻給人類,積極又徹底實踐了無私無我的最高境界的人道精神。

史懷哲具有高的音樂天賦,七歲時便寫了一首讚美詩,並為合唱曲的旋律編寫和聲;八歲時,腳還踏不到踏板就開始彈奏教會的管風琴。十八歲時,在斯特拉斯堡修習哲學與神學時,琴藝獲得法國著名的管風琴泰斗魏多(Charles-Marie Widor,1844-1937)賞識,破格收他當學生。二十三歲拜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的高徒杜勞特曼(Marie Jaell Trautmann)學習鋼琴。史懷哲在二十五歲時已是斯特拉斯堡尼古拉教堂的牧師,同時也研究著音樂理論,並開始管風琴演奏的事業。他同時也是一位即興風琴的高手。

二十六歲時他已在斯特拉斯堡獲得哲學與神學博士學位外,成為一位年輕的神學家,並且在32歲出版了他首部著作《歷史耶穌的探索》,獲得很高的名譽。史懷哲的哲學信念是由全面洞察直接面對的事實開始,這樣的哲學信念啟發他的是人道精神的覺醒,他說自己「與許多也想活下去的生命一起存活」。對他來說,「倫理」必須包含真實地對每個想活下去的生命表示同樣的尊敬。他認為西方文明因為慢慢放棄肯定生命為倫理基礎,所以腐化了。

史懷哲的生命觀、世界觀就是以尊重生命與付出為堅定的信念,從哲學的洞察到實踐,史懷哲以刻苦的、堅忍的行動,同時融合了自己的才能,持續不絕地實踐生命的信念。

二十一歲那一年(1896年)他下過決心:「三十歲以前要把生命獻給傳教、教書與音樂」、「三十歲以後…把個人奉獻給全人類」。當他看到非洲的有關尋求醫療人員的支援時,喚起了內心的許諾,決定以一個牧師與醫生的身分進入非洲關懷生命。史懷哲從頭投入醫學,不畏艱苦,花了七年的時間取得醫學博士學位。接著前進非洲,奔赴蠻荒在赤道非洲喀麥隆的蘭巴倫納(Lambarena)建立醫院,展開身心靈一體的的醫療工作長達三十五年。

破雞舍充當傳教辦事處,也是他最初義診的地方。患有心臟病、肺病、精神病、脫腸、橡皮病和膿傷的患者很多,熱帶赤痢、痲瘋、昏睡病、日晒症及疥癬等病症更是普遍流行,不過最難對付的強敵卻是土人對病痛的錯誤觀念,以及慵散、偷竊和浪費的習性。在叢林中,他親自和土人一起建醫院,自製磚頭、配藥方、墾荒地拓農場。同時他的醫院也是寵物之家呢!史懷哲日以繼夜醫治他們的身體,關懷他們的靈魂。他是土人的嚴父、兄長、工頭和密友。土人喚他「歐剛加」──神人。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對土人的愛是不存偏見、真心尊重,而且先他後我、絕無私心。

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史懷哲夫婦曾因德國人的身份而被拘禁,也被關過法國俘虜營,因此感染赤痢和日晒症,夫婦倆飽受病痛的折磨,也經常面臨饑荒和資金短缺。三十五年間,史懷哲前後進出非洲十三次多是為了非洲醫院募款籌辦演奏會。除了開演奏會,他也設計、改造、挽救毀壞的管風琴,將所得用來蓋非洲蘭巴倫納的醫院,不斷擴充設備,重建醫院,以便照顧更多的病人。他的熱情終於引起主教和世界各國愛心人士的迴響。

史懷哲醫生是用生命實踐基督真理的信徒,他的心靈與行動的力量已經超過人類形容偉大的語言。


http://www.epochtimes.com/b5/8/9/4/n2251674.htm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2

主題

1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地板
發表於 2016-5-21 09:22:4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u_peace 於 2016-5-21 10:24 編輯

* 揭秘清代醫神葉天士:不僅治病還治窮

     
   

葉天士無疑是響當當的古代名醫。不過葉天士畢竟不像華佗、扁鵲那樣家喻戶曉,我們還是有必要說一說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拜師

公元1666年,葉天士生於江蘇吳縣(即今日蘇州)。其高祖葉封山是從安徽歙縣藍田村遷居蘇州的。中國古代,子承父業是最為常見的職場現象,尤其是手藝方面,往往傳子不傳女。連女婿都沒份兒,一般外人即使成為了得意弟子,也很難得到全部的真傳,所以,隻有子承父業才能保証技術不被帶入土中。葉天士的祖父葉紫帆是名醫,而且是著名孝子、道德模範﹔父親葉陽生也是名醫,據說喜歡飲酒賦詩、收藏文物。然而,葉陽生五十歲就去世了,當時葉天士才十四歲。葉陽生去世後,葉家很快家貧,難為生計。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將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為了生計,喪父的葉天士便開始行走江湖、行醫應診,他拜了父親的門人朱某為師,由於有幾代行醫的遺傳基因、外加勤奮好學,葉天士的水平很快超過了朱先生。 到十八歲時,葉天士先拜過十七位名醫為師,其中包括周揚俊、王子接等當時的醫學權威,由此得到了“師門深廣”的讚譽。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不知道葉天士有沒有讀過韓愈的《師說》,不過他拜師確實是按照這個去做的。當時山東有位劉名醫擅長針術,葉天士想拜他為師,但沒有門路。有一天,來了一位姓趙的病人,一問竟是劉名醫的外甥。他說舅舅治不好他的病,所以只好來找葉天士了。葉天士看了一下,開了幾帖藥,沒多久就治好了。如果換了別人,恐怕早就洋洋得意了,什麼名醫?還不如我。但葉天士卻明白術業有專攻,劉名醫治不了外甥的病,並不代表他醫術不行。
來通過趙某介紹,葉天士化名拜了劉名醫為師,由此精通了針術。

海納百川,名醫的成長之路往往就是不斷地吸納他人所長的過程。


        
成名

        
像所有活躍於民間的中醫一樣,葉天士也是全科醫師。可是相比於遙遠的扁鵲、華佗,葉天士畢竟生活在十七世紀中
期,醫學門類已經漸漸細分了。葉天士最擅長治療時疫和痧痘,是中國最早發現猩紅熱的人。他在瘟病學上的成就最為突出,是病學的奠基人之一。

        
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葉天士生在蘇州,明清兩代,江南地區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人口越來越稠密。隨之而來的是流行性疾病頻發……就氣候而言,江南湖河渚泊,地處潮濕,因而多
病。於是,病學派逐漸成為了吳門醫派主流。明清時期達到鼎盛,並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居世界領先地位。葉天士生在蘇州,讓他有機會選擇了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

        
縱觀中國歷史上的名醫,除了擁有一些高精尖的絕活之外,無一例外都有治療疫病的能力。疫病傳染速度快,擴散面廣,找到一種治愈疫病的方法,就可以拯救無數蒼生。不僅善莫大焉,而且對於自身名氣的傳播很有幫助。曾有這樣一個傳說:有一次,葉天士的母親患病,他使出渾身解數卻治不好,又請了許多名醫朋友,也不見效。最
人告訴他:街有個章醫生,常自誇醫術比你高明。可是他的診所卻門庭冷落……抱著試試的想法,葉天士請來了章醫生,竟治好了母親。從此,葉天士逢人就說:“章醫生醫術比我高明,可以請他看病。”

        
江南出才子,出文人。正因為如此,葉天士有了許多免費宣傳者。有人說康熙皇帝為感激葉天士治好了他的搭背瘡,御筆題匾“天下第一”﹔更有傳說某神仙變身凡人來看病,葉天士號脈
在病歷上寫了幾個字:“六脈調和,非仙即怪。”神仙驚嘆不已……

        
名醫之名,離不開名醫自身努力,也是眾多外在因素迭加所致。

        

收徒

        
葉天士的師傅眾多,徒弟也眾多。前者對於他成為一代名醫至關重要,
者則讓他享有了身持久的榮耀。

        
相傳華佗曾有過著作,想傳給獄卒未遂,結果付之一炬。相比之下,葉天士幸運得多。他一生中並沒有親筆寫出醫學巨作,可是死
卻漸漸著作等身。這些作品都是他的學生以及人搜集、整理而成的。其中顧景文和華岫雲貢獻最大。

        
相傳葉天士去世之
,顧景文將老師葉天士在洞庭湖上泛舟時口述的醫學觀點,整理潤色成《溫熱論》,以老師的名義制作成冊,流傳於世。華岫雲則對老師生前的醫案加工整理,分門別類,分析處方原理,並一一寫上按語,形成了《臨証指南醫案》一書,來成為中醫經典名著。除此之外,還有《葉天士醫案存真》《未刻本葉氏醫案》等許多著作,都是葉天士的徒弟、人整理編纂而成。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一般都是高徒沾名師的光出名,而葉天士顯然收了一群好徒弟。要不是有如此多的著作傳世,葉天士或許也只是個傳說中的名醫。他的學說在身
二百多年中,不僅沒有漸漸失傳,而且不斷與時俱進,最終形成了中醫史上一個重要的醫學流派——“葉派”,直到近代,依然在醫學史上佔據重要的地位。

        
拜師不拘泥於門派,收徒不刻意留一手。正是這種胸懷,讓葉天士的醫學成就釋放出最大的光芒,造福了許多代人。

        
思想有多遠,就能走多遠,葉天士的思想造就了他的成就。他實現了“一個人死了,他還活著”的奇跡,他的生命因為思想的傳承而得到了永生!

        

人文素養

        
醫生並非官位,沒有官威,按說平易近人是本分。可是現代醫生和患者之間往往有距離感,且不說是不是能給患者一個笑臉,連寫的病歷一般人都看不懂。相比之下,古代名醫卻很重視“接地氣”,他們具有很好的人文修養,這使得他們的醫術得到了更好的發揮。

        
關於葉天士看病,流傳著許多故事。說某窮漢去找葉天士看病,說他身體無恙,只是窮困潦倒,看有沒有辦法治窮病?要是換成一般醫生,不是將這“無賴”罵走,就是報警告他砸場子。而葉天士卻給了他幾顆橄欖,告訴他回家種下,明年就不窮了。第二年,橄欖樹隻長出了葉子,沒開花沒結果,窮漢覺得脫貧無望。不料,不久,前來買橄欖葉子者絡繹不絕,原來葉天士知道有一種時令疫病,藥方裡需要橄欖葉作為配料,於是才讓窮漢去種樹。

        
醫生不僅治病,還治窮,聽起來太誇張。不過這反映出一種心態,群眾希望醫者有父母心。如果有了父母心,自然工作不分份內份外,醫術也會得以精進。

        
到了近代,隨著國民素質的提高,中醫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質疑甚至非議。比如魯迅先生《父親的病》中寫了其父求醫經歷:第一位名醫藥方裡有“經霜三年的甘蔗”﹔第二位名醫用藥更為奇特,“蟋蟀一對”,旁邊小字“要原配”……結果魯迅的父親被治死了,好好一個家也治窮了。

        
醫者醫術不精,外加沽名釣譽,就很容易成為一方殺手。對此,葉天士曾對子孫遺言:“醫可為而不可為,必天資敏悟,讀萬卷書,而誇可借術濟世。不然,鮮有不殺人者,是以藥餌為刀刃也。吾死,子孫慎勿輕言醫。”

        
接地氣、父母心、責任感,對於一位良醫,這些甚至比醫術更為重要。


http://history.people.com.cn/BIG5/n/2014/0425/c372327-24944636.html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11-25 23:43 , Processed in 0.024136 second(s), 19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