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4394|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梅蘭芳表演藝術研究

[複製鏈接]

386

主題

3

好友

2485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4-12-15 14:35:4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梅兰芳表演艺术研究

  胡芝风


1、梅派艺术是戏曲史上的里程碑

梅兰芳先生是一代艺术革新的代表者。当年在京剧南北两派竞争中,在京剧的表演程式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旧时代,梅兰芳先生破除“门户之见”,致力于南北艺术的交流。而且,他与京剧南派代表周信芳先生、盖叫天先生友谊深长,三位艺术巨匠在艺术上,都能客观地相互学习借鉴,梅先生称他们的艺术友谊为“三位一体”。因此,梅派艺术兼有北(京朝)派京剧遵循传统、恪守规矩的风范,和南(海)派开拓创造、改良求新的精神。梅兰芳先生开创了京剧革新的成功之道,为全国各戏曲剧种的演员学习、效仿,有的成为其剧种的创新代表者,被观众冠以“某某剧梅兰芳”的称誉。
梅兰芳先生的创新,涉及剧本主题、歌舞内涵、技艺品格、舞台美学思想等舞台艺术全方位。他无论演出传统戏和新创戏,都十分重视剧本的主题、情节、台词等,通过翻新或修正,使这些戏在思想性、艺术性上,具有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在表演艺术上,对身段、表情、唱腔、化妆、服饰等,进行美的创造,使艺术形象光彩照人;梅兰芳先生还创造了“花衫”这一新的旦角行当。这是对当年京剧舞台上重唱不重做,或者重做不重唱的悖逆;对旦行的扮相,改造旧剧的“清水脸”,面部运用油彩和夸张的眼圈,尤其创造了“贴片子”,取代了“尖鬓方脸”,头部发式上,他创造了“古装”的发髻和服饰,使旦行的扮相美感有了飞跃;在乐队伴奏中,增添了二胡、笙等乐器;在舞台形式上,他用底幕和侧幕代替了传统的“出将入相”的门帘,并将伴奏乐队的位置移至边幕。凡此种种,打破了旧舞台沉闷和单调,净化和美化了舞台面貌,为舞台渗入了明丽、清新、雅致、活泼的艺术因素,适应观众求新的审美心理。纵观近百年来,众多流派的竞争激烈的历史年代中,梅派戏的保留剧目,在数量上和艺术质量上,都是首屈一指。梅派拥有众多的观众群体和业余的戏迷。梅先生一生收了102个徒弟,我很幸运蒙恩师不嫌,收为小徒弟。一个艺术流派拥有众多的观众接受和有这么多的弟子,这与梅派的平易近人的艺术审美亲和力是分不开的。梅兰芳先生也是最早把戏曲艺术介绍给世界的艺术家,他在1919年到1935年之间,曾三次访日,一次访美,一次访苏的演出,使我国的戏曲从此屹立于国际戏剧艺术之林,在国际上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戏曲史上晶莹的里程碑。

2、梅派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

欧阳予倩先生赞誉梅兰芳先生是“美的创造者”。美国著名戏剧家斯达克·杨看了梅先生访美演出的《费贞娥剌虎》后说过:“梅兰芳不在单纯摹拟女性一姿一态,他旨在发现和再创造女性的姿态和情感的,表现意志的力量、优雅的魅力、活泼或温柔的性格等本质上的特征。”(斯达克·杨:《梅兰芳》,梅绍武译)梅派表演将我国历代妇女忠厚、勤劳、善良、正直、英勇、刚烈的传统美德,体现为形象的本质美:端庄、大方、典雅、秀丽、柔顺等,达到真与美的和谐,这是梅派表演艺术的核心。
梅派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粹。王国维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古今中外艺术巨匠的传世佳作,无不以“自然”取胜。梅派表演就是被誉为自然天成,形简意深,平易近人。梅派的“简”,并非简单,“易”也非指轻易:其内在气质,体现为和谐、蕴藉,简洁而丰满,平易而深邃;其外部风格,表现为典雅、大方,高雅而不深奥,含蓄而不晦涩,达到平中见奇,淡中有浓,雅而不艳,香而不郁。艺术上达到“藏锋敛气”、“寓绚烂于平淡之中”的最高境界,戏曲界公认梅派艺术“易学难精”,其道理就在于此。
梅兰芳先生的表演艺术在早期、中期、后期,有着不同的侧重:他早期塑造的人物大多年青活泼,较多地体现了“花衫”行当的色彩;中期塑造的人物形象,性格一般庄重妩媚,较多地渗有青衣的稳重表演风范;后期的梅派戏,其中的刻画人物趋向深沉、壮美,在表演上,形体动作比较凝炼,于静中见美。所以梅派艺术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演程式是有变化的。

3、梅派表演的技巧美

梅兰芳先生对表演艺术的改革视点,着眼于表演手段的综合运用。他认为演员要唱、做、念、打全面发展,并且技艺要精湛,以适应表演各种性格的人物,并使戏曲载歌载舞的基本特征,得到充分的体现。用梅兰芳先生的话来说:“我对舞台上的艺术,一向采取平衡发展的方式,不主张强调某部分的特点”。所以,梅派艺术体现了梅兰芳先生对表演全方位“和谐美”的追求。

(1)梅派的唱功:
韵味是艺术家对角色的气质与神韵的捕捉,是角色性格感的体现,既有外在的形式美,又有丰富的精神内涵。韵味并非演员体验情感的直接产物,而是需要通过艺术家的独特的润腔技巧产生的。
梅派的唱腔风格,与其表演的整体风格是一致的。梅兰芳先生说:“唱的方面,不但要字正腔圆,还要提高到魏良辅所说的字清、腔纯、板正的境界。”所以,他认为唱功不仅要“字正腔圆”,还应深发到“字清腔纯”。梅派唱腔的旋律通顺而不拗口,润腔不求花梢之巧,不以奇特取胜,而力求吐字的字头流畅、字尾收韵力度适中;顿音力度强而不刚;尾音呈抛物线式甩音;装饰音的下滑音与主音的音距较大;喉阻音多用实阻音;音量的大、小变化含蓄;音色柔和、宽甜、明亮;节奏旋律节奏变化,采取渐变式;行腔的特点是繁腔简唱;共鸣比较“靠前”,抬硬口盖;口型不张大嘴,竖咽壁。所以,梅派的润腔从容舒展,明快大方,犹如书法中的撇、捺、勾、顿等,笔法工整有力,棱角蕴含在圆润中。因此,他的唱腔无论是长腔、短腔,无论是柔美婉转之调或是昂扬激越之曲,他的润腔离不开纯、净、美三字。(注1)
梅派唱腔艺术是随着时代的审美,以及他本人声音生理变化而不断发展的。梅先生早年嗓音比较细而高,以演青衣行当为主,在此后创造“花衫”这一新行当的过程中,嗓音逐渐宽亮,吸收了王瑶卿的新腔,在保持陈德霖唱腔刚劲的基础上,渗入娇柔甜美的韵味,显得刚柔相济,活泼清新;步入中年后的梅先生,创编了一大批的“古装歌舞戏”,如《天女散花》、《洛神》、《西施》、《凤还巢》等,设计了不少新的唱腔旋律和新的板式,如“反四平调”、“四平调”等,并且,还吸收昆曲的“吞”、“吐”、“抖”、“擞”等润腔技巧,使唱腔韵味旧中有新,新中有旧,音色圆、亮、甜、脆,自成一家,为“梅派”独特的唱腔艺术奠定了基础;梅先生后期随着年龄进入晚年,嗓音增宽,调门略降,然行腔有法,显得醇厚宽亮,他的唱腔也更加丰富,润腔艺术已臻炉火纯青的境地,含蓄中满溢激情。所以,学习梅派唱腔,应该全面地了解梅先生各个时期的唱腔和发音的发展进程,以真正地掌握梅派唱腔的内在精神。

(2)梅派的念白:梅派的念白,无论韵白或京白,在稳重的节奏感中显示音韵感。音韵之间的过渡比较园,音色宽厚、圆润,讲究音色美,与唱腔有异曲同工之妙。梅派念白的音韵处理:起伏严谨,阴平高念,上声上挑,去声低念,比如“鼓角凄凉”两个阳平字在一起,则第二个字常常低念;再如《穆柯寨》中的“战马冲开进阵图”中的“冲开”均为阴平,“开”就念成“凯”;再如《霸王别姬》中的“清秋光景”的“清秋”两字均为阴平,“秋”就念成“酋”;上声与阴平相联,则阳平低念,如“好一派”的“好”就低念,“一”就高念;阳平则比较灵活,如“云敛晴空,冰轮乍涌”中的“云”、“晴”、“轮”、“乍”四个阳平字,梅先生处理为“云”平念,“晴”稍往高念,“轮”作平念,“晴”则往低念,构成跌宕起伏的音乐感,而且字音不显“倒”,达到吟诵美和音色美。梅派的念白“叫头”如《宇宙锋》“爹爹呀!”、《玉堂春》的“苦哇!”和《打渔杀家》中的“孩儿舍不得爹爹!”等,末一个字的尾音的甩音音调,都挑得很高,犹如一个抛物线,音色高而亮。董维贤先生形容梅先生的念白“好象甜菜中的‘拔丝山药’,越是高音越甜越润”,是很贴切的。京剧有的上场“引子”,后半句采用吟唱,并没有规定音调。李渔说:“……宾白之文,更宜调声协律。” 比如梅先生念《霸王别姬》中的引子:“明灭蟾光金风里,鼓角凄凉”的后半句吟唱“鼓角凄凉”这四个字的音调时,与伴奏的“小开门”曲牌音乐调门一致,显得协调动听,这需要耳音特别准,是难度比较大的技巧。
梅派的念白的音调和语气,讲究刻画人物性格。比如,《贵妃醉酒》中的“丽质天生难自捐,承欢侍宴酒为年,六宫粉黛三千众,三千宠爱一身专”和《穆柯寨》中的“巾帼英雄女丈夫,胜似男儿盖世无,足下钭踏葵花蹬,战马冲开百阵图”,这两段念白,前者音韵起伏大于后者,节奏慢于后者,而且“三千宠爱”的“爱”字,格外有一个波浪式顿音,“一身专”三字都放慢节奏,并且“身”字提高声调,使杨玉环的娇贵、持宠得意的心情得到充分的表露。而穆桂英的末一句,则将“战马”的“马”字拖长翻高,接着在打击乐“冲头”之后,再念“冲开百阵图”,其中“百”字念得很短,与“阵”字紧连,而“阵”字由低往上挑,透露出一位巾帼儿女的英姿飒爽的性格。再如《四郎探母》和《十三妹》,都是京白,但铁镜公主的念白节奏稳重,讲究大度,念出了铁镜公主娇贵的身份,平和中蕴含俏皮,而十三妹则念得刚劲爽脆,强调力度和节奏感,表现了侠女的英雄豪气。总之,梅先生通过念白,刻画人物的性格和传达人物心声,达到“务使心曲隐微,随口唾出,说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的艺术高度。

(3)梅派的做功:
由于梅先生具备武戏基本功,并吸收昆曲的表演,他的一招一式,举手投足,显得细腻、舒展、优美,达到高度的形式美。梅先生创编的新戏中,大多伴随一定的舞蹈,比如《天女散花》中的飘带舞,《贵妃醉酒》中的扇子舞、《霸王别姬》中的双剑舞、《廉锦枫》中的钓杆舞、《黛玉葬花》中的铲锄舞等。而且,十分注意唱与舞的布局,动静有致,完整和谐,使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中浑然一体。
梅先生的身段美讲究性格化,他塑造的女性形象,从身份上说,有宫庭贵妇、闺阁淑女、将门巾帼,也有侍女丫环、农妇村姑、荆钗使女,还有神女天仙。从年龄上分,有女童、少女及中年妇女等。根据人物所处的规定情境和具体思想感情,作不同的艺术处理。比如,梅派的步法讲究腰、肩的配合,还常常在款款台步中,间以“并”步,显得既稳重又不呆板,透出古代女性婀娜多姿的韵致。“顿步”是梅派独特的步法,是前脚上步后,后脚随之靠向前脚跟,人体由稍蹲至踮脚,他根据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规定情境,走出不同的内在韵味。比如,在《凤还巢》“慢板”中的顿步,走得洒脱,表现程雪娥庆幸自己有了理想的未婚夫;而在《霸王别姬》的“南梆子”中的顿步,则步履缓滞,表现虞姬在深夜巡营时的沉重心情。梅先生的指法很丰富,比如《宇宙锋》里,表现赵艳容装疯:在扯她父亲赵高的胡须时,用的是兰花指,在比划“牛头马面”时,用的是“八”字手势,在金殿装疯时念的“我生员么,是不跪的哟”,则用的是生行的反手指。梅派指法还有一种,是运用食卷曲,与大指相点碰,显得格外秀气。梅先生还要求身段与性格要符合,记得梅先生在教授我《穆柯寨》时,对穆桂英出场这段戏,他说要避免半蹲的身段,因为穆桂英是一寨之主,得意洋洋地检阅众喽兵,而且扎了大靠如果亮半蹲式,在满台喽兵中会显得不够威风,使我从中深刻地认识到,身段要服从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性。
“眼为心中苗”。众所周知,梅先生年青时为了练眼神技巧,特地养鸽子,随着鸽子的飞翔训练眼神。梅派眼神的特点,节奏比较稳,眼睑含蓄、沉稳、多用收光。而在感情的爆发点上,眼神的交待特别清楚,表现角色的精神世界。比如,在《凤还巢》中,程雪娥偷看了穆居易后,十分中意,用含情脉脉的眼神回眸一笑,表现她暗自羡慕的微妙心态;在《二堂舍子》中,用闪烁不定的眼神,表现王桂英舍子救孤的矛盾心情,当王桂英放走沉香,又把他叫回,用呆滞的眼神看着沉香,表现了王桂英的内心痛苦;在《贩马记》中,用微嗔的眼神,表现李桂技见赵宠写状磨蹭而焦急的心情;在《穆桂英挂帅》中,用灼灼有神的眼神,表现穆桂英“我不挂帅谁挂帅”的豪迈气派。其他如《贵妃醉酒》中杨玉环的醉眼、《宇宙锋》中赵艳容面对其父赵高装疯的疯眼,背转身来的痛苦眼神等,都与人物性格密切结合,突现角色的精神面貌。  
    梅派的做功技巧可归纳为以下特点:一是讲究身段的“稳”,突现端庄、大方;二是讲究身段节奏的起承转合,使身段韵致感,富有诗意;三是善于用服饰、道具结合形体,构成造型美和舞姿美;四是面部神情包括眼神比较含蓄,讲究分寸感,不作过分夸张的表情,各种情绪的神情都注重保持美感。

(4)梅派的武功:
梅先生除了向王瑶卿、王凤卿等学过武功戏外,还向名武生钱金福学过《镇潭州》等武戏。梅先生曾回忆向钱金福学习的收获:“钱老也教过我把子,他的特点是脚步简便,没有废步,手里交待清楚好看,亮相稳重而有脆劲。”梅先生结合自身的艺术气质,无论徒手武功还是手持刀枪把子,不追求火爆、刚猛,都是在流畅、婀娜之中显示矫健,身段含有一种内在的意蕴,亮相力度不求刚、硬,而是柔中有脆,神韵非凡,有一种内在的意蕴讲究“武戏文唱”,打出人物感情。比如,《花木兰》中,花木兰与敌方的开打,武中透遒劲;《樊江关》中,薛金莲与樊梨花的对剑,打出薛金莲的娇、骄二气;而《十三妹》中,十三妹与大和尚的“夺刀”,则打得干净利索有力度,表现十三妹忌恶如仇的性格;再如《穆柯寨·穆天王》中,与焦赞、孟良打得轻松不在意;与杨宗保打得妩媚传情;与杨六郎打得干脆利索,打出不同的感情层次,展现戏剧冲突和人物性格

4、梅兰芳先生创新的原则——“移步不换形”

梅兰芳先生的艺术人生是创新的一生,梅派艺术是创新的艺术。梅先生演的戏,即使是传统戏,也都是经过慎重的改进。梅兰芳先生有一句名言,叫做“移步不换形”。他认为“京剧改革在技术原则上应该让他保留下来,古典艺术有几千年的传统,更得慎重。改要改得天衣无缝,让人家看不出一点痕迹来,不然的话,就一定会生硬、勉强,这样它所得到的效果也就变小了。俗话说:‘移步换形’,今天的戏剧改革工作却要做到‘移步’而‘不换形’。”(注2)这段话首先指出戏曲艺术需要“移”,“移”者,运动也,戏曲艺术犹如天体万物都是以“运动”形式存在,所以,戏曲艺术的“运动”是必然的,运动即创新。但他又指出,要“移”得“不换形”,我体会“形”指的是戏曲的美学规律及其最基本的程式元素,“不换形”指的是不脱离传统程式的内在规律和组成唱念做打程式的基本元素,也就是“技术保留”,使创新的表演形式,揉化于传统的程式规律之中,达到“天衣无缝”。这是创新必须把握的“度”。因此,创作人员要提高修养,掌握戏曲本身的美学规律、传统程式的创造原则和方法。比如,“卧鱼”和“下腰”仅是“技术元素”,本身并无具体的意义。梅兰芳先生在《贵妃醉酒》中,用“卧鱼”表现闻花,用“下腰”表现喝酒,给予“技术元素”以具体的新的生命,使杨贵妃的苦闷心绪,呈现为美的表现形态。这是梅派“移步不换形”的例子之一。
梅先生的艺术实践告诉我们,具体的表演程式是可以变化的,但是,一些有影响的剧种的一些流传的唱腔和身段很精彩,观众看惯了,听熟了,对它已经有了深刻的印象,改动就要慎重,如果大刀阔斧地把它改得面目全非,观众未必能够接受。所以,创新不能抛弃传统,而是应该尽量挖掘传统,通过改造,发挥其精彩之处,用来为塑造人物服务。
梅派艺术美学内涵博大精深,我对梅派表演艺术特征的理解还很粗浅,作为梅门弟子,当不懈地去探索其艺术的真谛,不断发扬光大,以不负恩师的期望。

(注1)徐兰沅《略谈梅派艺术的“神、味、美”》
(注2)刘彦君《梅兰芳传》第351页。1949年11月3日天津《进步日报》:《移步不换形——梅兰芳谈旧剧的改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2

主題

1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沙發
發表於 2014-12-16 06:45:03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2

主題

1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板凳
發表於 2014-12-16 06:46:00 |只看該作者


** 又見梅蘭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tITJV6aCQ


** [經典回放]  霸王别姬  ~  梅蘭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KZ-RHI7OcY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2

主題

1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地板
發表於 2014-12-16 06:47:11 |只看該作者

** 絕版賞析:《梅蘭芳、楊小樓〈霸王别姬〉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_qDTzGj_rQ



** 梅蘭芳 舞台藝術 (片長 203 分鐘) 珍貴影視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GWwlCm5oZc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2

主題

1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5#
發表於 2014-12-16 06:50:50 |只看該作者


** 周振基博士 介紹 林家聲博士、胡芝風院士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11-27 07:52 , Processed in 0.016716 second(s), 19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