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樓主: CarmenNg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禍港實錄: 林忌揭正苦疑放寬強國特權車左軚車亂港

[複製鏈接]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31#
發表於 2015-2-18 11:24:07 |只看該作者
門外談香港發展創新科技的困局     文: 李怡       

財委會就成立創科局的撥款申請,今天屆死線,在泛民拉布下能否通過存變數。筆者對科技,可說是門外漢。但就以常識來說,設立創科局仍有幾個問題想不通,如果泛民就這些問題在立會提問,未知羅范椒芬是否就認為提問者該天誅地滅?

設立創科局據政府說法是要提升香港的競爭力。這目的當然沒有人反對。問題是如何提升?設立一個機構,總先要問要做甚麼事?比如我們開一間公司,目的是賺錢或推廣文化或某種公益,但做些甚麼事才可以達到目的,必須加以說明。梁振英曾經被問及創科局有何提升競爭力的策略,他的回答是要待創科局成立半年後,才能提出有關策略。

那是違反常識的回答,不是要先研究出一個長遠提升競爭力的策略,才需要設一個局去執行嗎?怎麼會先設立一個執行局才去提出策略?如果提不出策略,或策略不可行,是否就把這個局撤銷?若請一個人去做局長,負責任的人也會問政府有甚麼事要他去推動。不能只說要提升競爭力,而沒有具體策略,除非是為了要安排自己的親信。

以創新科技提升競爭力,有兩個關鍵要素,上游是研發,下游是以研發成果投入生產轉為產品。即使在正常的社會環境下,要這兩方面一起發展,都需要大量資源投入,要最高層政策配合,還要有得力人士全力推動。

台灣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建立新竹科學園區,得力於被稱為創新科技之父李國鼎在蔣經國的支持下,全力推動。政府投入巨資,開闢良好的科研環境,吸引台灣留美科學長才回歸,研發成果免費提供給企業家使用,造就電子代工的量產,供應世界各國。政府則從工業盈利中抽稅。

香港競爭力下降,不是因為沒有創新科技。香港大專院校在亞洲排名不低。一些大學研究出的科技成果也受國際重視,問題是有關技術卻沒有受到香港企業家垂青,幾乎所有成果都轉讓到外地,成為其他地方的應用科技產品。

比如科技大學十多年前研發出微型電子顯示器,研究團隊花了兩年時間找尋合作生產夥伴,遍尋不獲,最後把技術轉讓給台灣公司,該公司為Google生產Google Glass(谷歌眼鏡),香港研發成果竟成為台灣品牌。其他如理大研發的電動環保車,科大研發的自動導航模型直升機,電腦水墨軟件等等都是如此,本地研發的技術成為外地的產能,而香港本地卻錯失了發展高科技產品的商機。

因此,問題不在於沒有上游的創新科技,而在於創新科技未能成為下游產品。本地企業家沒有意願投資於高科技產品,一是由於地價太高,二是高科技產品的投資較大、風險較高而收成期太久,三是由於投資地產、金融和近年應大陸自由行旅客消費而設的行業太容易賺錢,而使商人對投資高科技產品興趣缺缺。

十多年前,香港廠商常掛在嘴邊的話是:「Low tech撈嘢,high tech揩嘢」,意思是投資低技術層次的產業才能賺到錢。近年更由於大陸旅港人流暴增,而大陸假貨黑貨猖獗,使香港發展成為周邊大陸人民的購物生活圈,超市擠滿大陸客,藥房、金舖林立,富貴移民炒高地價,加上政治特權向大陸投資者傾斜,香港的市場漸扭曲,公平競爭的環境變色。這種大環境的轉變,只有使商人對於需要長期投資的高科技產業卻步。

要提升香港競爭力,如不能有全面策略去改變這種「Low tech撈嘢,high tech揩嘢」的投資環境,是不可能的。而全面策略又首先要扭轉特區政府全面倒向大陸的施政,這更是不可能,尤其在梁共政權治下。

香港上游科研有成果,有賴於大學不受政治干預,能獨立自主,以及思想觀念的自由開放。梁共政權未見有改變下游環境的任何策略,而近日對大學的言論自由、學術自由的打壓和對行政的赤裸裸干預,恐怕連上游的研發都受影響。

在禮崩樂壞、謊言遍地的政治環境下,奢言以創新科技去提升競爭力,若是真有此意就是儍,若是假有此意則是詐。從種種迹象和梁特的施政往績來看,毫無疑問是後者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32#
發表於 2015-3-26 19:23:2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15-3-26 19:28 編輯

消防新頭盔 熱熔似葡撻

消防處斥資逾二千五百萬元購買逾九千頂最新款法國製新頭盔,正式分配前線人員入火場不足一個月,不過,在前晚旺角一場火警後新帽變成焦點,事緣有前線人員在網上廣傳一個在火場用過後,表面油漆變焦黑、「起泡」破裂和帽徽熔化,有消防員指新頭盔「普通」火場溫度中熱熔起泡,笑指變「葡撻頭盔」、「用完即氣(棄)」,質疑其在火場中的耐用程度。有立法會議員憂新頭盔是否足以保護前線人員安全:「保唔到命又點樣救人」,會去信要求消防處解釋。消防處發言人稱,前晚火場溫度高達攝氏四百度或以上,頭盔外層油漆因高溫膨脹而剝落屬正常。

消防員新頭盔變色起泡,清潔後外層仍見啡黃。旺角東海大廈火警發生後,在消防前線人員間流傳一輯頭盔圖片,據稱是參與救火的前線人員用過,圖片可見頭盔清潔前,帽上代表旺角局的「MK」英文字母烤到脫落,頭盔近面罩頂端位置熱熔起泡,而頭盔正前面印有消防徽號熏黑幾乎熔化掉,並有多處如氣泡般的凸起。而清潔後的照片可見原本鮮黃色的外層有如「烘燶」般變啡黃。



前線人員指舊款更耐用
據悉,新頭盔上月廿八日起才全面使用,相片一出隨即引發前線人員議論紛紛,有人覺得「新不如舊」,認為舊款頭盔比新款更耐用,亦有人揶揄是頭盔的外形如「葡撻」,笑稱「一次性」及「用完即氣(棄)」,但亦有人認為不影響人員安全,舊頭盔遇高溫亦會變色。

消防處職工總會主席聶元風就指火警級別並不反映現場溫度,有曾入火場的同事反映指現場「分煙層」壓低至腰間位置,反映現場溫度很高,即使蹲着前行頭部仍陷濃煙之內,新頭盔長時間接觸極高溫,若同事戴舊頭盔入火場「熔嘅程度一定更厲害」,又指是次穿戴相中頭盔入火場的同事無受傷,足證發揮到保護功用,而且熔的位置是外加組件,不影響整個結構,亦無變形。

消防處發言人表示,佩戴該頭盔的屬員前晚在火場最前線逗留約十至十五分鐘,當時分煙層已經下降至離地約一米,火場溫度可高達攝氏四百度或以上,外層油漆因為高溫膨脹有剝落屬正常,而頭盔內層包括面屏及護目鏡絲毫無損,而屬員救火期間頭部並無異常受熱,顯示頭盔發揮極強抗熱保護功能。

發言人續稱,已即時找承辦商並獲證明該頭盔結構無受影響,部門會交承辦商詳細檢查,確保該頂頭盔功能無損才再使用,而新頭盔可抵禦攝氏九百至一千度高溫達十秒,以及可抵禦輻射熱達一百八十秒。

有消防員於救火期間受傷送院。(張曉楠攝)

王國興:消防處須交代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覺得「好震驚」,認為頭盔一定要抵受到高熱才可保護前線消防的人命安全,指新頭盔經歷「一般家居火警」就變燶起泡,「遇到更高級別火警時點算」,消防處必須交代;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委員涂謹申則指,單看相片已令人十分驚嚇,「仲話係新頭盔,咁先驚,畀人覺得唔知可以捱得幾耐」,消防處有必要向前線人員講解清楚新頭盔的耐燃度及時間,讓他們掌握危險程度,必要時離開火場,不作無謂犧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33#
發表於 2015-3-26 19:25:2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15-3-26 19:27 編輯

消防屢「入錯貨」枉花10億公帑

消防處近年經常被指「入錯貨」,包括購買「射水無力」消防車、「車身過高」救護車及「行唔郁」的豪裝指揮車,○五年引入第三代消防調派系統又事故頻頻,估計消防處過去十年最少耗費近十億元公帑購買車輛及設備,但被批評支出與功能不相稱。


新流動指揮車因過重須改裝才能在道路行駛。(資料圖片)

消防處○八年斥資七千萬元由海外購入一批油壓升降台消防車,驗收時因發現油溫過熱令水泵力度不足,滅火水柱軟弱無力,其中一架的消防喉更在訓練時突然斷開,需即時停用正服役的三輛新消防車,並終止與供應商的合約,結果遭對方入稟要求賠償。翌年,消防處引入二百多輛新救護車,首批約七十輛卻因車身過大,無法通過高度限制三米的通道,處方急急補鑊,要求供應商更改餘下新車的高度,並改闊部分救護站大閘遷就。

流動指揮車過重唔用得
消防處一二年亦被揭發斥資七百多萬元,為沙田消防局購入俗稱「變形金剛」的新流動指揮車,但因加裝廁所及伸延會議室,令車身重量超出法定的十六公噸,未能在道路行駛。該處○五年斥資逾七億元引入的第三代調派系統亦時常「瓜柴」,被外界轟搵市民命較飛。一一年耗資一億七千多萬元引入的數碼化無線通訊系統,一三年又連續壞機。此外,當局購置的新抗火手套及耗資八千萬元購入一萬三千套俗稱「黃金戰衣」的抗火外套,亦被前線消防員詬病。


消防處第三代調派系統接連失靈。(資料圖片)


消防處的「黃金戰衣」被指太焗。(資料圖片)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34#
發表於 2015-4-4 14:39:48 |只看該作者
康文署又種錯樹 官僚敗家罪難恕

上海迪士尼樂園即將開幕,好多人擔心會同香港搶客。查實香港迪士尼有個獨一無二嘅「景點」,上海根本冇得比。乜嘢景點咁巴閉?之唔係甩皮甩骨嘅病樹囉。

唔係亂噏o架。迪士尼樂園外面嘅神奇道,種咗七十二棵由澳洲運嚟嘅加拿利海棗,原本諗住裝飾門面,綠化環境,點知樹木一直飽受蟲害,部分甚至要被移除。而剩低嘅亦唔好得去邊,唔係樹葉枯黃,就係布滿一點點黑色真菌,有啲更加出現被白蟻侵蝕嘅痕迹添,總之就係爛嘅爛殘嘅殘。負責栽種嘅康文署話喎,起碼有四棵樹因受真菌同細菌感染而要移除。

唔講唔知,原來呢個問題已經持續十年有多。○四年當局為配合迪士尼樂園開幕,斥巨資購買咗一批加拿利海棗,平均一棵值十萬元,當時已經有樹木專家指出,類似樹木內地同台灣都有,價錢平好多,質疑係咪物有所值,結果不幸而言中,未等到樂園開幕,已經有十六棵病死。而相同品種嘅海棗,家陣已經漲價到三十萬元一棵,問你怕未。咁都未算,承辦商搞到一鑊泡,今個月約滿依然獲得續約,康文署所託非人,你話係咪混帳吖!

話時話,康文署種樹亂點鴛鴦,搞到亂象叢生,市民早已見怪不怪。當年喺天水圍栽種八棵大型樟樹,點知因為唔夠地方生長,加上泥土同水分唔配合,結果要連根拔起。最離譜係同一錯誤竟然連犯兩次,補種嘅葉欖仁同樣需要寬闊空間,有專家估計最多只有五、六年壽命,分分鐘又要推倒重來,根本就係浪費公帑。

港產官僚做嘢求求其其,連種樹都烏龍百出,敷衍塞責固然係原因之一,更重要係唔使自己出錢,又點會肉赤吖。好似民航處咁,豪擲十幾億元購入新空管系統,由於驗收馬虎,結果問題多多,延誤咗三年幾仲未啟用,民航官僚唔追究不特止,反而向承辦商追加款項修補系統。消防處一樣咁混帳,入錯貨成為家常便飯,有人計過數,該處過去十年入錯貨涉及嘅公帑近十億元。申訴公署同審計署話就話年年炮轟政府部門管理混亂,浪費公帑,可惜官僚意見接受,態度照舊,唔到你唔服。

所以話,善財難捨,冤枉甘心,港府官僚一方面藉口「審慎理財」,一毛不拔,另一方面洗腳唔抹腳,敗家成性。相對於成個政府嘅浪費,康文署種錯樹只不過係冰山一角嘅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35#
發表於 2018-5-24 20:41:58 |只看該作者

林忌揭正苦疑放寬強國特權車左軚車亂港,又怒斥唐琳涉庭內影相?!((風波裏的維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LhucB5f1hM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6-14 11:03 , Processed in 0.027258 second(s), 18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