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3073|回復: 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政治解說: 擺脫外力要靠自己

[複製鏈接]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4-5-14 17:27:0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14-6-8 19:54 編輯

香港書難讀 造次者必敗

香港回歸後沒多久,外交部副部長姜恩柱接替周南,出任香港中聯辦主任。回歸後香港是中國特別行政區,直轄中央政府,香港在「全國一盤棋」中成了「地方」,到此地擔任中聯辦主任的中央部委官員算是「外放」,成了「大吏」,這和九七前「香港工作」基本上屬於「涉外工作」有了很大的不同,複雜了很多。

外交官出身的姜恩柱很明白這一點。他十分清楚香港既有延續多年的「外交工作」、「國際城市」、「涉外事務」的複雜性,又有「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極為特殊的「地方工作」的複雜性,這兩大方面的複雜性是交織在一起的,更為複雜,如入迷宮。要摸清情況、正確而又有效的開展工作殊為不易。首先要謙虛謹慎,要認真鑽研,刻苦學習,調查研究。為此,姜恩柱身體力行,甚有體會。他在五年後「退休離任」時給接替者、在港工作的官員以及港人留下了一句肺腑之言:香港是一本很難讀懂的書。

這句話,香港人記得很清楚,也希望在港朝廷官員們記住,「認真讀書」。然而,姜恩柱之後,朝廷駐港機構的官員們似乎忘記了前任的叮嚀和體會,懶得「讀書」,好發指示,自以為是。其實姜主任的體會和叮嚀並非他個人的東西,而是毛皇帝早就教導的: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要「先當學生,後當先生」,「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

在朝廷駐港機構中,文宣部門的工作很吃重,對香港「市面」和人心影響甚大。過往的文宣主管都是作風嚴謹、低調實幹之人。後來「空降」了一位「海派」官員,十分敢說、愛說,自鳴得意。可惜他成了毛皇帝早就批評過的那種人:「下車伊始,就哇喇哇喇地發議論,提意見,這也批評,那也指責,其實這種人十個有十個要失敗,因為這種議論或批評,沒有經過周密調查,不過是無知妄說。」

柳扶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沙發
發表於 2014-5-14 17:40:38 |只看該作者
人事處弱 制度挺立 貴在自強

李克強總理最近外訪活動頻密,首次帶夫人亮相國際舞台。內政和經改方面也不斷發出自己的聲音,相當進取和活躍,一掃一年來的「頹風」,官媒對他的宣傳也在加大力度。他過去在遼寧工作時的老部下也調升國務院住建部部長,令人感到過去一年縮手縮腳的李克強「筋骨」動了起來。

政治手腕不夠老辣
貴為國務院總理、中國二號人物,李克強目前的「狀況」其實還「不到位」,不要說和朱鎔基、李鵬比,就是和他的前任溫家寶比也相差一截。這是由中共十八大前後的權力博弈及安排的大格局決定的,也和習近平、李克強的個人性情有一定的關係。

中共十八大博弈的結果,胡錦濤的「團派」在中共最高層權力核心——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力量薄弱,七位常委中只有李克強是「團派」,原先熱議「入常」的團派大將李源潮、汪洋都「原地踏步」,還是政治局委員。李源潮更失去了中央組織部部長、書記處書記的實權,掛「國家副主席」的空銜。在國務院班子組成中,「江派」和習近平的政治密友——政治局常委張高麗出任國務院常務副總理,可「架空」李克強相當一部分權力。國務院副總理中,只有汪洋是「團派」,劉延東在「團派」和「太子黨」之間,馬凱是溫家寶的人。國務委員楊晶、常萬全、楊潔篪、郭聲琨、王勇都不是李克強的人。

因此,無論在中共最高層權力核心還是自己的「領地」——國務院——李克強差不多都是孤家寡人。

李克強的資歷看似「豐富」,當過河南、遼寧兩個大省的「封疆大吏」,當過國務院常務副總理。但他沒有「基層工作」經驗,他大學畢業後在學校當團幹部,進團中央,出任團中央第一書記後,一下子空降到地方當省委副書記、省長。大凡沒有在基層摔打、在地方中下層官場混過的官員,通常比較「書生」,比較軟弱,政治手腕不夠強悍老辣,不夠「厚黑」,上到龍潭虎穴的峰層會很不適應,葷的素的,軟的硬的,陰的陽的,黑的白的,未必玩得過那些「草莽英雄」。

掌控地方資源命脈
從政治局常委會、國務院組成班底來看,李克強確乎極為弱勢。不過,從中國官制和政務系統、國務院權力運作的遊戲規則來看,「禮絕百僚」的相國大人還是權柄極重的。大家知道,國務院和黨中央有個很大不同,並非實行「集體領導」、「集體決策」,而是實行「總理負責制」。國務院凡有重大決定由國務院常務會議開會討論,參加者是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和秘書長。國務院常務會議一般每周一次,涉及到有關工作事項的各部委首長在會議室門外「恭候」,向總理等匯報,一位匯報完了離場,下一位進來。許多工作事情就是總理一人拍板決定。因此按照中共官媒的說法就是「國務院的所有權力集於總理一人」。

因此,總理大人在國務院,在國務院掌控的幾十個國家部、委的「條條」領域是享有巨大權力的。而國務院各部委的「條條」領導同時掌控着各地方政府許多「塊塊」的命脈和資源。例如各地方的大型項目、財政、撥款、金融、能源等都要受制於國務院的決定、調撥、統籌。因此,國務院總理對地方黨政經濟各方面都有極大的影響力。

這是國家制度賦予總理的權力,能不能運用得好,發揮得好,要看總理個人的能力和性情,要看他的智慧和手段。

這些年來,最強勢的總理是朱鎔基,溫家寶也很會用盡遊戲規則。現在要看李克強了。

東方椰林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板凳
發表於 2014-5-14 17:44:51 |只看該作者
分權與分憂

國民黨新替換三個副主席,都是現任市長,馬英九這一着,牌面是權力世代交替,讓中生代分權;實際是自身民望跟全黨氣勢衰憊,而不得不為之舉。

三個地方首長納回黨內分權,試圖用地方人氣,拉拔自身跟黨的氣勢,既表示不是獨攬大權,又可重塑黨團結和諧的形象。

三個副主席,胡志強是台中市長,已宣布尋求連任,若連任自然留在地方,但選輸的機會不小,到時候於地方人氣不高,於黨內人脈不夠,便未必卡得上位,目前看只是個掛名副主席。郝龍斌是台北市長,但兩任做完,勢必卸任,按傳統台北市長做完,下一步便是大選,郝的時間點剛剛好;但郝的外省籍和父親郝柏村的深藍背景,似乎成了絆腳石,要競逐大位,外間並不看好,反而適合當個搭配人選。

新北市長朱立倫,前路有較多選擇,既可尋求地方連任,又可作大位之想,似乎連朱本人也拿不定主意。一來新北選民基數最多,反映朱的人氣最旺,二來朱屬本省籍,始終較得台灣人信任;從個人考量,如果留在地方,連任機會高唱入雲。如果放眼大位,則年底新北市長國民黨要另提人選,按執政黨如今氣勢,則除朱立倫外,他人難言穩勝;而大位之爭,朱的對手可能是蔡英文,不過五五之爭,到頭來朱有可能地方、大位兩失。更大的問題是,朱如果不爭大位,則兩年後大選,國民黨更有可能失卻執政地位。

近來不斷的社會運動,不斷打擊馬英九民望和國民黨氣勢;弔詭的是如今社運暫時停擺,更多的是因為元首丁母憂。

民間放總統一馬,不全因為總統分了權,也有為總統分憂的想法!

徐傑昌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地板
發表於 2014-6-2 23:33:02 |只看該作者
【鄭松泰批支聯會妄顧本土利益 李卓人認幫新移民無問題】

《熱血時報》節目主持人鄭松泰博士,今晚(6月2日)接受《D100》節目《風波裏的自由 Phone》訪問,與主持人鄭家富、吳志森,以及另一嘉賓、支聯會主席李卓人討論六四晚會問題。鄭松泰再一次呼籲香港市民,在今年六四要放棄支聯會,改到尖沙咀文化中心進行集會。

鄭松泰認為,要求極權政府去平反六四,就等於給機會中共去逃避人民審判的責任,與其要求平反六四,倒不如直接要中共倒台。

鄭松泰再三解釋,不去維園,舉行一個立根本土、屬於香港人的六四晚會的理由:「支聯會過往嗌嘅口號,最大問題就係平反六四嘅睇法,因為喺我哋眼中,根本中共大陸政權就冇合法性,因此呢類口號本身就係一個空談。再者,喺呢廿幾年來,從政治現實狀態去睇,無論係支聯會核心成員,又或者係民主黨及其他泛民政黨,口講就話要結束一黨專政,但其實就愈嗌愈細聲。不過同時間呢班泛民,包括蔡耀昌、劉慧卿、何俊仁,幾次香港民主關鍵時刻,都係出賣香港人,包括與中聯辦密室談判,以及替新移民爭取綜援。」

不過李卓人就認為鄭松泰將所有事「撈埋嚟講」,認為支援新移民是沒有問題,並指於維園晚會站台的人,都會有不同的角色,如果單純一個人有問題,就將責任推向支聯會是不公道。

全文︰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6-02-2014/15852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5#
發表於 2014-6-3 16:20:03 |只看該作者
【鄭松泰:用常識來思考,為何今年悼念六四要轉場?】

當我們回顧泛民政黨的行徑時,支聯會主席李卓人和一些拒絕思考的民主派人士往往會對你說︰「唔好將啲嘢撈埋一齊嚟講。」

好,那就不說民主黨每每在政改如何出賣選民,蔡耀昌貴為民主黨副主席和支聯會副主席,居然在香港人飽受自由行、單程證黑箱審批、港共治港的情况下,跑到聯合國歪曲事理說香港人歧視大陸人,並要求港府為新移民立反歧視法。
⋯⋯以上種種,只說明一個道理︰我雖堅持台下燭光,但香港卻因我而死,因為維園的燭光只成為了台上偽民主派的養料。也就是說,如果你認同偽民主派,六四請你去維園悼念。

但假若你重新思考,不再「死牛一面頸」,開始思考立足本土,以香港為家,立志保護香港每一代的話,六四,我們尖沙咀文化中心見!

全文︰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6-03-2014/15868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6#
發表於 2014-6-5 13:56:36 |只看該作者
六四集會後 七千人光復廣東道

昨晚遊行將警察剎過措詞,其他電台及報章看不到的震撼場面.

大香港早晨     
第59集:七千人光復廣東道/尖沙咀六四集會總結/本土論述有待發展/從何佐芝病逝看商台前景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prog85&ep=59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7#
發表於 2014-6-6 07:04:14 |只看該作者
毓民特區:另類紀念 開創先河

前日(四日)的「六四慘案」二十五周年紀念活動,維園的燭光晚會有十八萬人參加,與二○一二年的人數同為歷年之冠。人們對此相信不感意外,一來這是「逢五逢十」的紀念年期,二來燭光靜坐是支聯會最強的政治圖騰,要破除迷信,不會是一朝一夕的事。

尖沙咀文化中心的另類「六四」紀念,參加人數由二○一三年的五百多人,飆升至七千人。相信出席的民眾,都是長期對泛民及支聯會不滿,以及本土意識覺醒的市民。兩邊參加的人數皆多,證明港人對中共當年的暴行,並沒有遺忘。另類紀念如果成勢,將給予香港人真正選擇。

維園燭光晚會仍然流於公式化,另類集會則加入本土角度,並指出支聯會在「六四慘案」後未能把港人悲情導引至爭取本地民主的缺失,這是今天港人要認清的歷史教訓!

尖沙咀「香港人六四集會」,亦開創了香港街頭抗爭的先河,那是當集會結束,主事者呼籲民眾和平撤離「自由戰士廣場」,以「自由行」方式,前往陸客充斥的廣東道,那裏是年初反「自由行」抗爭的起點,當晚的「重返廣東道」,是紀念「六四」與本土運動的具體結合。另外,民眾來去如風,後期部分人更化整為零,遠行至佐敦道,令警方不知如何招架。

以上的現象,主流大氣電波電子媒體,出於自我審查,只有一間收費新聞台花上十數秒報道,且搔不着癢處。反而各路網上媒體,都有提供網上直播,可見這是新舊媒體的角力。

毓民踩場 140605 ep595 p1 of 3 6月4日七千港人尖沙嘴高喊打倒共產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oclg-osqkc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0

好友

899

積分

高級會員

Rank: 4

8#
發表於 2014-6-6 17:15:0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heobald 於 2014-6-6 17:17 編輯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 ... 696287290644&type=1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 ... 696287290644&type=1

10285734_904452109581721_5513560794631128050_o.jpg (367.86 KB, 下載次數: 64)

10285734_904452109581721_5513560794631128050_o.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9#
發表於 2014-6-8 19:54:40 |只看該作者
擺脫外力要靠自己

五月三十日,英國駐香港總領事吳若蘭,高調約見五名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討論香港政改問題。事後,「愛國報章」照例以「不得干預內政」的老調炮轟。
據悉,會面期間吳若蘭對泛民議員主動透露,她跟四名港澳事務官員會面後,覺得北京對政改「有得傾」,她認為泛民應多談提名委員會關卡,少談公民提名。

此外,吳若蘭會見的五名泛民議員,除了公民黨黨魁梁家傑之外,單仲偕、湯家驊、莫乃光及梁繼昌四人,被認為有可能會對偽政改方案投贊成票的嫌疑人物。有分析指出,此乃英美勢力借泛民溫和派向北京施壓,反映中共與英美在港「鬥而不破」的格局。此一判斷是否正確,仍需看事態發展。

會面期間,單仲偕表示,對實現普選感到悲觀,因為現時北京鷹派抬頭,加上香港「民粹主義」正盛,中間派處境艱難。吳若蘭對單仲偕的言論表示贊同,又指政改涉及港府管治質素,亦會影響英商在港利益。

吳若蘭透露了英國在香港的底線,只不過是英商利益為先,她認同單仲偕的「極左極右民粹論」,暗示英國對香港民間社運左翼、學運團體及本土派,同樣不以為然,泛民政客才是他們信得過的代理人。

既然吳若蘭見過京官後已提示泛民「少談公民提名」,由此亦可推斷,中英美合力支持偽政改方案,重演二○一○年的歷史,機會頗大!香港人要爭取真民主自治,擺脫外力主宰,還是要靠自己!

黃毓民 立法會議員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6-15 04:02 , Processed in 0.030835 second(s), 21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