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CarmenNg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俄聯盟: 華府戰略轉移 中美關係生變

[複製鏈接]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1#
發表於 2014-5-14 17:49:04 |只看該作者
普京下周訪華 商戰略合作  14/5/2014

【本報綜合報道】中國外交部昨日宣布,俄羅斯總統普京落實將於本月二十日至廿一日應邀訪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上海舉行的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簡稱亞信峰會)。俄國克里姆林宮指普京訪華期間,將與中方領導人討論一系列雙邊問題,並將簽署經貿、能源等領域合作文件,預計此次訪華標誌兩國進入全面合作夥伴關係發展和戰略合作的新階段。

中越近日在南海爆發衝突,圖為中方海警船(右)向越南船隻發射水炮。

另外,中國海事局網站昨發出通知,稱「因國家重大活動需要」,上海海事局轄區及東海部分水域將本月十七至二十七日期間實施臨時交通管制。

而中國海軍新聞發言人昨證實中俄兩軍定於五月廿日至廿六日在中國長江口以東的東海北部海域舉行聯合軍演。雙方將出動各艦艇十四艘、潛艇二艘、定翼飛機九架,以及直升機、特戰分隊兵力參加演習。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2#
發表於 2014-5-20 16:31:30 |只看該作者
中俄今起聯合軍演 釣島爭議勢再升溫

【本報綜合報道】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主權爭議持續之際,中國與俄羅斯今起在東海舉行為期一周的聯合軍演,地點接近中日有爭議的釣魚島附近,或令爭議再升溫。演習前夕,日本宣稱將在釣魚島附近多個島嶼部署自衞隊,以應對中國日益頻繁的海洋活動。

俄羅斯編隊前日抵達上海。(互聯網圖片)中俄今日至下周一,在中國長江口以東的東海北部海空舉行「海上聯合2014」軍事演習。據悉,今次是兩國海軍在釣魚島西北海域首次聯合軍演,雙方將會出動廿多艘艦艇及輔助船,中國將派出有「中華神盾」稱譽的鄭州艦參演,俄方則派「航母殺手」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

兩國艦艇將混編,進行超視距攻防演練,潛艇和水面艦艇將首次進行自主對抗。俄方船艦前日已抵達上海軍港準備,雙方軍人互相上船參觀。據俄新網報道,今訪華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聯合軍演開幕式。

日稱擬在釣島附近增設部隊
而共同社昨引述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為加強自衞隊在沖繩附近的西南諸島防衞,日方計劃在一八年前,完成在鹿兒島縣奄美大島部署陸上自衞警備隊,並在宮古島、石垣島增設部隊,預計各地部隊規模為四百人。


俄方官兵向中方海軍官兵講解艦上的設備。(中新社圖片)

中方海軍官兵參觀俄方光榮級導彈巡洋艇011艦。(中新社圖片)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3#
發表於 2014-5-25 00:15:23 |只看該作者
中俄關係新發展

這幾天,關於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發生了三件大事,顯示出兩國的深入協作和緊密戰略夥伴關係。

首先,兩國在東海進行軍事演習。俄羅斯出動了六艘大型軍艦,基本上把駐遠東的主要軍力都已經傾巢而出。

至於中國,則派出北海、東海和南海艦隊,共十四艘戰艦共同參與。這除了顯示出高規格的合作之外,更重要的,是兩國戰艦這次是採用「戰略混合編制」的形式,體現出兩軍的深度協作。其實這次軍演的規模,已經足可以是一個戰鬥編制。當年英國派兵到福克蘭群島,也就是差不多這個規模。

其次,「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簡稱「亞信會議」)在上海舉行。亞信會議最初由哈薩克倡議成立,意在建立一個有關安全問題的多邊論壇,讓亞洲國家增強互信,現有二十六個成員國。會議原本只是由一些相對細小的國家組成,所以影響力有限。可是隨着中國和俄羅斯的加入, 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俄羅斯自從前蘇聯瓦解之後,便沒有了像華沙公約這樣的國際聯盟夥伴,而中國也一直缺少這類型的國際合作,所以亞信會議對於兩國來說,都有助增強這方面的國際話語權。

而且,像美國和日本等國,都只是以觀察員的身份參加,意味着會議把美國排除在外。第三,經過十多年談判兩國政府和企業分別簽署了「中俄東線天然氣合作項目備忘錄」和「中俄東線供氣購銷合同」。這次中俄合作最重要的意義,在於三十年期限的銷售合同。明天續談。

李浩然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4#
發表於 2014-5-25 16:45:52 |只看該作者
美國政策與中俄回應

通過對天然氣的合作, 中、俄兩國的利益共同體關係被凸顯。這次協議的天然氣量約佔中國消費總量的百分之二十二,並且是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史上最大的合同。

之所以在這個時候達成這樣的合作,中、俄雙方都有各自的需要。對於中國來說,隨着美國推行重返亞洲政策,所面對的是新一波的圍堵,包括日本、越南和菲律賓的挑釁。對於俄羅斯來說,烏克蘭事件使其受到來自歐洲的壓力。

其實,中、俄兩國都曾經顯示出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建立密切關係的意願。中國在江澤民時代,就曾經大力發展與美國的關係,而普京也曾經表達出與北約建立緊密關係的興趣。可是正是美國對兩國的政策,最終使中、俄面臨巨大的壓力而選擇加強相互的戰略合作。在這個當代三國演義關係當中,可以說是美國一手把這個天秤推向了對立。

美國的政策受很多因素影響,其中包括在前蘇聯瓦解之後,美國成為了世界上的唯一超級大國,經強大國力推動而形成的單邊主義。在意識形態上一直視中、俄為異類,始終無法從根本上展開與兩國的深入合作。相反,隨着俄羅斯的復興和中國的發展,美國的相對實力正在減弱,但是外交政策上卻沒有相對應的調整。對美國單邊主義的不認同,已經反映在建立「亞信會議」這一類美國體系以外甚至是排除美國影響力的國際平台。而當中的成員國,有不少是像印度這一類奉行獨立外交方向和伊朗這種與美國敵對的國家。

李浩然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5#
發表於 2014-5-26 12:53:21 |只看該作者
中俄結盟攪局

■5月21日,習近平和普京在上海見證《中俄東線天然氣合作項目備忘錄》的簽署。 新華社  

近期最矚目的國際新聞要數泰國政變,一眾政客包括前總理英祿被捕,軍頭巴育上場當代總理,實施戒嚴。然而這根本在預期之內,對區域局勢不會有影響。畢竟泰國政治僵局已達臨界點,沒有政客有意願及能力退讓,只剩下軍隊有能力收拾殘局,待到近幾天才動手已有點遲。不幸的是,軍隊出手只能治標,終究仍要還政於政客及政黨。假若他們依然像過去七、八年那樣不肯依體制及憲法處理分歧,泰國軍人干政將像輪迴轉世般不斷重現,成為泰國政治的永咒。

真正左右亞太區以至全球大局的,是中俄就天然氣供應問題達成為期三十年的長期協議,價值更高達驚人的四千億美元。從能源版圖及地緣政治來看,中俄協議有幾方面的重大影響。
俄國是資源大國,普京治下能迴光返照擺脫九十年代的衰落,靠的是能源價格顯著回升,石油從每桶二十美元回到一百美元以上,天然氣價格更因減礦及環保原因上升幾倍,倚賴出口資源的俄羅斯因此大賺一筆,有餘錢可以整軍頓武並豪花500億在索契辦冬奧。

只是,俄羅斯過去長期倚賴歐洲市場,普京肯定擔心因烏克蘭及其他區域爭議成為制裁目標。現在,俄羅斯在東方找到長期大「客仔」,而中國這個客仔對俄羅斯擴大在東歐的政治軍事影響力沒有任何異議。有了這個協議,俄羅斯對歐盟倚賴將大減,可以放手在烏克蘭以至波羅的海等傳統勢力範圍擴大影響力。

而對中國這個能源消耗大國來說,俄羅斯天然氣雖無法完全取代從中東、非洲輸入石油、天然氣,但至少是個長期穩定的供應來源,不用太倚賴中東、非洲,更不用擔心南中國海一旦局勢變得緊張而影響能源供應。要知道中國大部份能源運輸都經過馬六甲海峽、南海,假若中越、中菲以至中美因南海爭議起甚麼齟齬,中國也不用擔心被握住咽喉,找不到能源補充。

更重要的是,中俄的天然氣協議進一步強化其戰略合作,削弱美國及西方主導全球局勢的能力。過去一、兩年,中俄在多個國家爭議問題上已有互相呼應支持的情況。以敍利亞為例,中國就積極支持俄羅斯,反對國際社會軍事介入敍利亞;克里米亞公投加入俄羅斯,中國更不管向來高舉的尊重各國領土完整原則,以棄權票變相支持俄羅斯吞併這片烏克蘭領土。今次天然氣協議強化雙方在地區的戰略位置,令她們有條件對西方更強硬,向來由美國、歐洲主導的世界秩序將受衝擊。

要知道俄羅斯在釣魚台、南海主權爭議上雖無直接利益,但在關鍵時刻出聲出手支持中國,增強中國在外交上的聲勢,對美國的重返亞洲政策,對日本爭取擴大影響力都有反制作用,隨時令局勢更為不穩定。

歷史上看,中俄是地緣政治對手,俄羅斯及其前身蘇聯更是中國的心腹大患。現在俄羅斯把注意力集中在東歐腹地及制衡美國,兩國成了親密夥伴。這份親厚能否維持三十年誰也不敢說,但未來幾年肯定令美國及西方大國頭痛不已。

盧峯
資深傳媒人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9

主題

0

好友

3462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6#
發表於 2014-5-26 13:08:26 |只看該作者
中俄綑綁一起, 禍福難料〈國情揭露〉2014-05-21-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XCQgJ6X6A&feature=youtu.be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7#
發表於 2014-5-26 13:46:02 |只看該作者
中國牽手俄羅斯 皆因美國太霸道

(東方報) 中俄聯合聲明和四千億美元能源大單的簽訂,被輿論解讀為兩國形成了一種類似冷戰時期的準聯盟關係,促使中俄靠近的關鍵因素,無疑是美國對兩國的戰略壓力。

對於北京牽手莫斯科抗衡華盛頓,內地一種意見認為,鑑於俄羅斯歷史上對中國傷害最大,不講道義,和這樣一個國家「結盟」,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持這一觀點者,多為內地信奉自由思想,對美國有好感之人。

其實,評價中俄「結盟」對中國的利弊,固然需要參考歷史,但更多需要考慮現實。國家之間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這話雖然有些絕對,但從人類歷史尤其是有國家之後的歷史來看,大體是脗合的。儘管相同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和社會制度更易使兩國結盟,建基此上的同盟也確牢靠,然而,維繫同盟關係最重要的因素從來是利益,意識形態也可視作利益。因此中俄同盟也是由利益串聯起來,只是這個利益要分兩部分看。

中俄結盟 歷史宿命
一是中俄乃近鄰,且有漫長的邊境線,正所謂,遠親不如近鄰,對於這樣一個有着廣闊國土和豐富能源,武力強大的國家,若中國不與其搞好關係,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現代化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和干擾。這也是江澤民執政時期,極力和俄羅斯劃好陸地邊界的原因,為的是減少自近代以來來自北方的壓力。這個情況當然也適合俄羅斯。

二是美國的戰略擠壓。北京並非有意與莫斯科聯手反美,但華府實在太過分,迫使北京不得不借重莫斯科來化解壓力。從這個角度說,應該反思的是華府而非北京。中國豈會不知傍上美國比跟俄羅斯綑在一起更有利於自身安全和利益,然而,作為一個有強烈基督教使命意識的超級強國,美國決策層注定難以擺脫尋找假想敵的冷戰思維,不會允許一個異質文明崛起來挑戰其霸權。儘管北京聲稱尊華府為老大,習的新型大國關係也暗含中國不挑戰美國霸權,但華府不相信北京甘願屈居其下,勢必要圍堵中國。

中俄、中美走到目前這步是歷史的宿命,沒有大智慧難解中美之間的結構性死結。這種背景下,中俄「結盟」便順理成章。但需指出的是,今日中俄「同盟」並非如上世紀中蘇同盟的關係,正如美國政治學家所言,中俄有一種「不對稱相互依賴」的特點,過去中國依賴俄羅斯多些,現在俄羅斯依賴中國多些,作為正在崛起的大國,中國有着放眼全球的抱負,俄羅斯則日漸式微,因此中俄「同盟」中方的主動權更大一些。而中美雖然呈現低烈度對抗,鑑於兩國有着複雜的利益關係及共同處理的全球問題,不大可能發展成為冷戰時期的全面對抗。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8#
發表於 2014-6-1 20:47:40 |只看該作者
華府戰略轉移 中美關係生變   

美國總統奧巴馬日前正式宣布從阿富汗撤軍,並計劃年底前先將駐阿美軍由現有三萬二千人減至九千八百人,明年繼續減半,直至二○一六年基本撤完。在多番拖延後,美軍撤出阿富汗終於付諸實施。


遏制中國 鞏固地位
事實上,就在美國欲從阿富汗抽身,將戰略重心轉向亞太之際,白宮便處心積慮地在東海、南海煽風點火。美方一邊指摘中國軍機在東海接近日方飛機乃「加劇緊張情勢」,一邊緊鑼密鼓擬在南韓部署高級反導系統,肆意在中國家門口挑釁,奧巴馬更在西點軍校畢業禮上警告北京,美國不會坐視中國在區內的「侵略性」行為,如果南海一旦失控,美國或考慮動武。華府敵視中國、「亡我之心不死」,由此可見一斑。

從奧巴馬「重返亞太」到「亞太再平衡」,無不反映美國對亞洲地緣政治與經濟的關注和野心,其目的自然是為了遏制中國,繼續掌控亞太主導權,以鞏固其世界霸主的地位。

更為險惡的是,美國不僅在軍事上將百分之六十戰略武器部署在西太平洋,政治上拉幫結夥構築對中國包圍圈,經濟上力推TPP談判封鎖中國,更在外交上利用中國與鄰國的領土紛爭和矛盾挑撥離間,不時在東海、南海興風作浪,從而令中國周邊外交,以及中美關係更形嚴峻。

東海、南海都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如今美國加緊戰略轉移,插手東海、南海,無可避免會與中國發生摩擦,甚至衝突,也勢必影響兩國構築所謂「新型大國關係」。中方如何柔中有剛,調適中美關係,既考驗第五代的智慧,亦關係到中國的和平崛起。

王奇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6-1 17:11 , Processed in 0.027838 second(s), 18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