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7881|回復: 27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政府太混帳 : 浪費資源 2,000公屋劏房丟空 房署懶理

[複製鏈接]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4-5-10 21:48:1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14-6-7 12:19 編輯

80億郵輪碼頭慘變水世界
斥資八十億元興建的啟德郵輪碼頭啟用近一年,但執漏工作遲遲未完工,黑雨過後,繼續串演「吸濕大笨象」!本港連日天氣不穩,前晚黑雨個多小時,記者昨午到郵輪碼頭觀察,發現「水漬」處處,露天觀景草坪上的保安室、公園辦事處及清潔用具儲物室外,即使已堆滿沙包抗洪,但室內地方仍被雨水滲入,保安員要着水靴辦公。在客運大樓二樓B區離境大堂,昨午有工人揭起雲石地板用吸水器吸積水,水桶陣又出現。有郵輪碼頭員工笑稱:「啲水都唔知邊度滲出嚟,好過舊年啦!」
郵輪碼頭去年五月交吉前曾經歷一場黑雨,承建商其後報告指客運大樓有一百零四處地方嚴重滲漏,要以水桶陣迎戰,貽笑大方。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本周三(七日)書面回覆立法會指,滲漏地方跟進工程及測試工作大致完成,經歷今年三月底的惡劣天氣後見到工程效果大致良好。
外牆鋁板縫隙闊滲水
言猶在耳,可是到翌日晚上、即前晚,郵輪碼頭再一次不敵黑雨洗禮。記者昨午往郵輪碼頭觀察,當時九龍東一帶雨勢仍然頻密,在已對外開放的露天觀景草坪,有外判商員工正在洗手間外更換外牆鋁板,據指,可能是由於鋁板與鋁板之間的縫隙太闊,前晚暴雨雨水從縫隙滲入洗手間,於是昨急急補漏。
記者繼續向前行,水桶陣終於再現。位置接連的保安室、公園辦事處及清潔用具儲物室,門外均放有數個體積不一紅色膠桶,地下同時放置一層綠色沙包,雖然其後有人把大閘拉上,但從外觀察仍見到三個地方的室內位置有曾被水浸痕迹,估計是雨水從坑渠倒灌入室內,有保安員甚至要穿上水靴辦公。


「啲水搞掂咗啦!」對於何解水浸,保安員大都三緘其口,有在郵輪碼頭工作的工人則向記者稱,昨午見到有清潔外判商員工要不斷從清潔用具儲物室「舀水」,但未知是前晚黑雨後遺症還是昨午再次水浸,而該名工人稱,水浸情況比去年已有所改善。
需揭起雲石地磚吸濕
露天地方滲水,室內地方也遭殃。客運大樓二樓B區離境大堂目前未對外開放,入境處出入境櫃位仍在趕工,但昨午未見有大型建築工程,反而見到兩名清潔女工揭開雲石地磚,用類似吸塵機的吸管在「吸濕」,以免在雲石地磚下走線的電線光纖被浸壞。
啟德郵輪碼頭去年六月啟用至上月,共有廿一次郵輪停泊,約四萬七千旅客人次經碼頭入境,四萬六千人次出境,而可幸在本月一日有郵輪停泊後,最快到今年九月才再有郵輪停泊,否則水桶陣勢再成笑柄。
旅遊事務署回應稱,該署與建築署、碼頭營運商及碼頭承建商於前晚及昨晨,派員到郵輪碼頭視察,發現碼頭大樓有個別地方滲漏,已即時跟進,包括確保平台花園雨水渠暢通,並確保各通風窗口已妥善關好,建築署會繼續檢視滲漏位置及跟進。
記者朱先儒 石國威 趙婉嫻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沙發
發表於 2014-5-10 21:49:31 |只看該作者
搭車難 上網廢 殘缺配套趕客

【本報訊】啟德郵輪碼頭開幕近一年依然「甩甩漏漏」,多項設施未達預期,除旅遊巴上落客要收費,加上的士「唔願入」致千名遊客無車搭等交通不便問題外,食肆欠奉、上網被閹等天殘地缺配套,如同趕客,影響香港形象,難怪現時唯一一艘以本港作為母港的國際郵輪「處女星號」早前亦選擇於海運碼頭啟航,更指以香港作為母港的半年裏,沒有計劃在啟德泊岸。


上月千人等的士亂象,令郵輪碼頭貽笑大方。

至今仍未有餐廳商店
啟德郵輪碼頭首個泊位去年六月十二日開放,至今近一年,但連接花園和地面的十部升降機和六條扶手電梯部分竟仍未開放,更天台公園內指示欠清晰,早前更曾鬧出指示圖左右倒轉笑話,已難以接受,但碼頭至今仍未有商店、餐廳或茶座進駐,最令不少假日觀光客大失預算,而天台公園雖貼有提供政府Wi-Fi上網貼紙,但要成功搜尋Wi-Fi卻絕不容易。
啟德郵輪碼頭網頁聲稱擁有地理優勢,事實卻是僅得一架專線小巴和一條假日運作的巴士線接駁碼頭。
東方報業集團早前更踢爆遇上有郵輪停泊,碼頭營運商會向旅遊巴徵收二百五十元上落客費,間接迫令旅遊巴在街口和迴旋處沿路上落客,險象環生,而的士站長期沒有的士,早前載有二千旅客的澳洲郵輪瑪麗皇后二號訪港,就出現千名旅客在碼頭排長龍等的士逾兩小時情況,令港蒙羞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板凳
發表於 2014-5-10 21:53:42 |只看該作者
大型基建多甩漏 港府監工不力

【本報訊】高鐵工程延誤、啟德郵輪碼頭滲漏問題不絕,有立法會議員鬧爆港府在大型基建工程上監工不力,致重重延誤,更有滲漏「斷唔到尾」,憂慮郵輪碼頭最快下月將有酒樓開業,甚或有大型婚宴舉行,「但係(港府)做極跟進工程,都仲係無辦法解決滲漏問題」,擔心情況持續不僅損害本港旅遊業國際聲譽,更會趕絕市民到訪,令郵輪碼頭淪為「大白象工程」,促請港府盡快到立法會解釋滲漏原因和監工情況。

啟德郵輪碼頭最快今年九月才再有郵輪泊岸。(資料圖片)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本周三(七日)回答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提問時,聲稱啟德郵輪碼頭大樓已大致完成跟進及測試滲漏,並聲稱經歷過本年三月底惡劣天氣,證明工程效果大致良好,可是連日大雨連場再令郵輪碼頭滲漏現形。
促盡快找出漏水「元兇」
多名旅遊界人士對碼頭再漏水感驚訝。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表示,港府日前才反映郵輪碼頭滲漏情況有改善,質疑滲漏問題在於港府監工不力,他將會要求港府詳細交代工程進度和時間表,並且盡快找出漏水「元兇」,以釐清責任誰屬,「點解做完跟進工程都會漏水,港府到底有冇監工呢?係咪工程公司有問題?」
旅遊業議會主席胡兆英稱,業界一直希望啟德郵輪碼頭可成為世界一級指標,期望港府可盡快解決問題。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地板
發表於 2014-5-12 19:26:20 |只看該作者
2000萬起雙胞升降機 路政署大嘥鬼

僅僅四十七秒腳程竟興建兩部升降機,路政署樂做大嘥鬼!鑽石山龍蟠苑外有天橋橫跨龍蟠街與鳳德道,港鐵正為天橋加建升降機進行前期工程,但原來路政署亦正因應「人人暢道通行」計劃,於約七十米外再加建一部功能完全相同的升降機,估計涉款逾二千萬元。面對各方指摘,路政署仍堅持繼續興建。立法會議員與區議員皆要求當局須以實際情況考量,合適地調配資源,保障公帑使用得宜。

兩升降機相距腳程僅47秒「我哋一直都好想呢邊有部升降機可以上天橋,唔使下下要走到去商場嗰邊或者等過馬路!」居於鑽石山悅庭軒的陳小姐指家中有老有嫩,家人不時要穿越非常繁忙的龍蟠街,加上附近設有長者中心,長者橫過龍蟠街時往往險象環生。陳小姐指願望實現無期的同時,「對岸」卻正計劃興建兩部升降機連接天橋,不滿政府資源嚴重重疊。
當區區議員譚香文指,港鐵早已決定於龍蟠街建升降機連接地面與行人天橋,現正進行前期工程,惟路政署卻於早前突以加建無障礙通道為由,決定在同一天橋加建兩部升降機,「原本起升降機冇問題,但係路政署其中一部升降機同港鐵嗰部撞晒地點,變成幾乎喺同一個位有兩部!」

•        譚香文指路政署其中一部升降機選址不當,要求遷至悅庭軒外惠及更多居民。

路署辯稱改位置不可行記者曾與譚香文到場了解,發現兩部擬建升降機位置只相距四十七秒步行時間。反觀龍蟠街車流不絕,過路行人皆要「左望右望」多時才能橫過。即使行人改以荷里活廣場外的交通燈過路處橫過,仍需橫過交通繁忙的公共交通交匯處出入口,同樣涉及安全問題。譚香文說:「其實只要將其中一部要起嘅升降機搬去悅庭軒隔籬,問題就可以解決,唔使額外用資源,又有多啲居民受惠!」

•        龍蟠街車流量高,要安全橫過必須要靜候時機。

•        長者盼建得其所
李伯:「我隻腳唔係幾好,過龍蟠街好危險,有升降機可以上落(天橋)就最好。」

•        周婆婆:「有升降機梗係好,我成日都去長者中心,過馬路要等好耐先過到。」

路政署發言人承認,早已得悉升降機選址約七十米外會有由港鐵加建的升降機,而該署加建的升降機則是位於橫跨鳳德道的天橋,有關工程屬「人人暢道通行」計劃下、由黃大仙區無障礙設施工作小組選出之優先推展項目。
發言人又稱,據悉港鐵曾考慮於悅庭軒外加裝升降機,但受現有行人天橋及道路限制,技術上並不可行。 但發言人未有透露建造一部升降機的所需費用,而根據立法會文件顯示,因應工程造價上升,每台升降機的造價估計逾二千萬元。
議員促再諮詢 善用資源「起呢啲設施一定要由實際出發,一陣起咗冇人用都係嘥錢!」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委員陳恒鑌認為,路政署應再次與區議會及地區團體諮詢及商討,了解地區需要再作最後決定,好讓資源得以最有效地運用,而非擺出勢在必行的官僚姿態。陳又指出,增建升降機計劃原意討好,但二千萬亦是一龐大數目,為讓金錢用得其所,路政署應作主導,與港鐵及區議會商討及協調,以研究最有利市民的方法,以決定安裝升降機的最合適位置,避免資源錯配,造成浪費。

記者林永發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5#
發表於 2014-5-12 19:27:30 |只看該作者
東江水5年貴26% 水費勢加一倍 去年水塘滿瀉 間接嘥2.46億元

【本報訊】本港向內地購東江水年年加價,去年開支增至37億元。政府研究加水費逐步收回成本,以每立方米食水成本8.6元計,目前最低水費長遠須加價一倍。政府雖計劃引進海水化淡,但佔總供水量不足一成,所以將來仍需繼續購東江水。本港每年花錢買水,水塘卻因連場大雨而流走大量食水,去年便流走4,000多萬立方米食水,間接浪費2.46億元。
記者:麥志榮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日在立法會特別財委會上表示,水費已19年未加過,水費水平相當低,全港現時有約14%用戶不用交水費,加費目標是希望逐步收回成本。水務署署長林天星表示,本港食水連同東江水,每立方米成本為8.6元。

海水化淡產量僅佔5% 根據水務署資料,現時住宅水費首12立方米免費,之後按使用量收每立方米4.16元至9.05元;若要全部收回成本,最低收費水平便須逐步加價一倍。
有議員關注過去五年購買東江水成本累積升幅達26%,高於通脹,希望能以海水化淡,減少購買東江水。

林天星表示,水務署已經聘請顧問,研究於將軍澳興建海水化淡廠,研究將在明年初完成,目標是2020年投產,但初期產量只佔總供水量5%,第二期產量亦只佔9%,而且海水化淡的食水,每立方米成本達12元,高於東江水價,所以本港將來仍需繼續購買東江水。
東江水價格是根據有關協議的機制釐定,視乎內地供水成本、內地物價指數及人民幣滙率而調整,近年每年升幅約5至6%,政府經濟師曾經審核認為升幅合理。現行的東江水協購將於今年底屆滿,本港已經開始與內地商討新協議,暫未有結果。

料今年開支39.6億元 本港購買東江水是以包額方式,即水務署雖可按水塘存水量,減少輸港的東江水量,以免東江水因水塘滿瀉而流走,但買水開支不會減少。去年因為本港雨量多,輸港東江水量為五年來最低,只有6.12億立方米,但開支照樣增至37.433億元,預計今年開支會再增至39.6億元。同時,本港各水塘去年亦因大雨而合共流走了4,000萬立方米食水,是五年來最高;若以東江水成本來計算,即等如間接浪費了2.46億元。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6#
發表於 2014-5-12 19:30:27 |只看該作者
振英一上場 張志剛連續三個財政年度獲撥款超過200萬元

【本報訊】炮轟鍾庭耀領導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調查方法偏頗的張志剛,由他擔任總裁的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在梁振英一上場後,連續三個財政年度獲撥款超過200萬元,研究題目卻是「傳媒時事輿情研究」。立法會議員馮檢基炮轟,梁振英擺明是向「自己友」張志剛輸送利益,由公帑埋單。

民協立法會議員馮檢基要求政府回應,中央政策組在梁振英上場後,委託不同機構進行的研究課題和開支。結果竟然發現,梁振英以往擔任主席的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現在由張志剛「揸旗」,竟然前所未有地獲公帑不斷資助。

由「左王」兼梁粉邵善波話事的中央政策組,在2012/13起,連續兩個財政年度,委託一國兩制研究中心進行三項研究,包括連續兩年進行「傳媒時事輿情研究」,首年獲批36.8萬元、次年「加碼」獲批77.2萬元,另一項為「國情國策」研究,獲批21萬元。

11項撥款佔4項
一旦預算案經立法會批准,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將再獲77.2萬,第三次進行「傳媒時事輿情研究」。屈指一算,中心在梁振英上場後,共獲逾200萬元公帑進行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獲中策組撥款的研究共有11項,一國兩制研究中心佔去四項、中大港大佔六項,餘下一項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負責,但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在曾蔭權年代,從無獲中策組撥款,以往中策組均是向本港八間大學和少數內地大學批出研究撥款。
馮檢基批評梁振英利用市民的血汗錢,透過庫房向張志剛輸送利益,「擺明係用公帑益自己友」。

馮檢基又表示,該中心進行的「傳媒時事輿情研究」,應該是由月薪18萬元的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和每年耗用逾4億公帑的政府新聞處負責,由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所謂的「時事輿情」是多餘。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7#
發表於 2014-5-12 19:31:16 |只看該作者
街市勁蝕二億 食署亂篤數 太陽報

荃景圍街市約有三百個檔位,但出租經營的不足一成,空置率極高。

(太陽報專訊)食物環境衞生署曾多番被審計署批評管理轄下街市不善,去年全港七十個公眾街市便錄得逾二億元虧蝕。食環署雖聲稱現時公眾街市的出租率有九成,但有政黨發現當中並不包括因進行攤檔整合或改善工程而要凍結出租的空置攤檔,質疑署方「篤數」,將部分出租率低的公眾街市,排除計算整體出租率。食環署答覆本報查詢時,對於是否未有計算部分空置攤檔一事不置可否。

工黨社區幹事趙恩來指,食環署涉將準備進行攤檔整合或改善工程的攤檔,排除計算整體出租率的街市,包括荃景圍街市、筲箕灣街市、洪水橋臨時街市等,當中部分街市被納入進行攤檔整合或改善工程的時期更長達八年。

趙恩來表示,荃景圍街市約有三百個攤檔檔位,但目前僅約二十個攤檔有出租「開檔」,形容是「十室九空」,並指當局於○八年曾承諾研究將該街市最上層騰出改作其他用途,善用資源,但多年來一直毫無進展,促請當局正視。

另外,工黨上月訪問了逾一百五十名荃灣居民,發現約三成人贊成將荃景圍街市最上層改作長者康樂中心,其次是社區會堂。荃灣居民黃先生表示,現時荃景圍街市內的攤檔寥寥可數,且售價較貴,平時要搭車到楊屋道街市買餸,十分不便,期望當局能活化街市。

在荃景圍街市擺檔逾二十年、售賣毛巾的商販梁伯說,一個月只做到約一百元生意,慨嘆:「要用生果金嚟交租」。

食環署發言人無回應是否未有計算部分凍結出租的空置攤檔,只表示公眾街市整體出租率達九成。發言人稱,政府正進行顧問研究,旨在協助政府就改善食環署管理的公眾街市的營運環境制訂建議方案,包括公眾街市的功能和定位、就保育售賣傳統特色貨品提出具體建議措施及其他改善建議。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8#
發表於 2014-5-12 19:32:05 |只看該作者
特首本想耗數百億公帑直接開發 政府極高層與梁唱反調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力主在南沙搞「香港園」,引來部份政府極高層及高級公務員強烈反彈。知情人士稱,梁最初想法是由特區政府動用數百億計公帑直接開發南沙,但有港府極高層強烈反對,認為有違一貫做法,而且在政策、法律、運用公帑、以及利益衝突等層面,均會引發大量爭議,甚至會成為現屆政府另一「政治炸彈」,力拒按梁旨意行事。

知情人士透露,現時政府建議由商界合資,成立一個港資「特定目的實體」(Special Purpose Vehicle,簡稱SPV),直接從內地市政府租用南沙土地搞香港園。其實,SPV已是在政府高層極力反對下,經過修訂的「改良版」。

據知,梁振英原本的想法是動用特區財政儲備,由港府直接搞「南沙大開發」。有港府最高層官員對這種亂花公帑投資十分不滿,曾私下稱有人不斷想拿公帑去「買嘢投資」,「有人提議投資去南沙,又提議係咪可以投資去一啲公司」,直指有關想法完全違背政府理財哲學,更戲言:「唔通叫政府去入股新世界(上市公司新世界發展)咩!」
「萬一蝕本邊個負責任?」

據知部份政府高層反對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反對理據是,由港府直接搞南沙大開發,完全違反一貫政策及做事方式。有官場中人指中央以往也要求特區參與中國的西部大開發,又或前海發展,但特區政府都堅守着只限於推動的角色,「好似鼓勵商界去投資、幫佢哋同內地部門解決投資開業問題,從來冇一個政策係政府自己用公帑,走去內地直接投資」,當中涉重大政策改變,「唔係今日講一句要做,聽日就立刻可以做」。另一個問題是政府拿公帑投資內地,亦有違政府一貫理財傳統,「政府公帑一向用喺香港基建同市民身上.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9#
發表於 2014-5-12 19:32:46 |只看該作者
香港園收地或耗千億公帑

【本報訊】港府向內地租地早有先例,實行「一地兩檢」的深圳灣口岸,邊檢大樓連同港方管制區都位於深圳境內,06年起以每年623萬人民幣向深圳租用,由香港海關管理及實行香港法律。若香港園落實由港府出資,以深圳灣模式推算,面積達100平方公里的香港園計劃30年內須向廣東付730億港幣地租,收地成本更可能過千億。

港府06年起租深圳灣地
港府就深圳灣口岸向深圳租用的土地佔地415,654平方米(約0.42平方公里),租期由口岸啟用日至2047年6月30日,首五年每年租金為623萬人民幣,每五年檢討租金,按深圳政府公佈的基準地價升幅調整。除了地租,深圳當年亦向港府徵收一半徵地成本,包括拆遷費、森林植被恢復費、徵地返還用地地價損失成本、新建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等,總額逾6.2億人民幣。

香港園計劃在南沙租用100平方公里土地,即使以06年地價水平,香港首五年每年要向廣東省繳付15億人民幣地租;保守假設廣東地價每五年升一成,2017年至2047年的30年間,香港共須向廣東省繳付578.7億人民幣地租(約730.9億港元)。以深圳灣0.42平方公里的徵地成本推算,扣除填海成本,香港園須用上過千億收地。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0#
發表於 2014-5-12 19:33:21 |只看該作者
青年廣場再減租 年耗3,000萬公帑補貼  

■青年廣場斥資逾8億元興建,被評為「大白象」項目。
何柏佳攝  

【本報訊】董建華政府時期斥資逾8億元興建的柴灣青年廣場,因地點偏僻,長期嚴重虧蝕,租金要大減至五折優惠,又將多個場地轉租給香港藝術學院,才勉強提高租用率,卻已偏離推廣青年發展原意,不能達到自負盈虧原則。
因青年廣場營運流血不止,民政事務局決定把部份場租進一步降至三折優惠,並為青年廣場經費包底,每年用公帑資助一半經費,預計每年花3千多萬元為青年廣場吊命。
2010年啟用的青年廣場,建築費連同顧問費用,總成本逾8億。青年廣場總面積4萬平方米,由主大樓及旅舍大樓組成,青年團體佔青年旅舍使用率只得34%,舉辦活動只有一半與青年有關,店舖和辦公室出租更只得11%是非牟利青年團體,審計署兩年前調查後作出嚴厲批評。

使用率不理想 場租減上減
民政事務局因應審計署報告,檢討青年廣場運作,昨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青年廣場辦公室市值租金應為20.4元,非牟利機構可享五折優惠,但場地使用率仍不理想。
去年推出場地體驗計劃,提供免費時段讓青年人和非牟利體試用設施,但4個月內僅30個使用者試用。現決定將部份場租減上減,租金可低至三折。政府又指推動青年發展難自負盈虧,故更改青年廣場收入目標只須收回成本五成,其餘由公帑承擔包底。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說,青年廣場是一個「大白象」項目,指項目本身概念已有問題,是否要將青年發展集中在一幢建築物內,又設在位置偏遠的柴灣區,對年輕人不吸引,不如在各個地區增加青年發展需要的活動空間。現在,政府每年要津貼數千萬元,只為維持項目存在,是浪費公帑。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6-1 23:56 , Processed in 0.026427 second(s), 18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