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樓主: CarmenNg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港事: 【50年代英國欲在香港推動民主,卻被中國武力威嚇...

[複製鏈接]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41#
發表於 2014-12-4 17:58:45 |只看該作者
對強權的無懼 文: 雲海

一直以來,每一個政權對人民的設定,就是不斷製造恐慌、恐懼,人類文明中當然有些黑暗面,但人民不斷一步步的向政權挑戰,才有機會真正享有自由;有些社會走前些、有些慢些。

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希臘,就有一齣著名悲劇上演,它叫《安提戈涅》,是一個教育大眾甚麼叫法制的劇目,向上蒼大膽提問,到底甚麼是「法」!

劇目根據傳說而寫成,內容是昔日有一位小姑娘叫安提戈涅,她有一位哥哥,在一場爭取民權、反對國王的抗爭戰爭中戰死!其後憤怒的國王克里奧頒下法令:將叛軍陣亡者暴屍城下,更令全國人民無論誰都不准為此哀悼、不能殮葬,任憑烏鴉野獸啄食他們。若有人違反法令,就當場用亂石把他砸死!當時國王的命令就是法律,沒有人不聽從,即使那是不人道不可理喻的法律,也沒有人走出第一步向強權說不!

但安提戈涅卻不怕強權,走出來勇敢地推開一眾衞兵的阻擋,在所有人的眼前,來到她哥哥的屍首面前,按傳統進行拜祭並安葬了哥哥。小女孩的行為感動了在場人士,士兵沒有把她即場處死,只帶她去見國王。

國王怒問:「你知道你犯了法嗎?」她說:「你的說話也能算是法律嗎?宙斯並未宣布過這樣的法律,正義之神也從未定下過這樣的法律要人們遵守,因此,我也不認為你說的話是有法律效力的。」之後她跟國王辯論,指出違反人性公理的法律不是法律,指這是「惡法非法」!

即使她最終也被國王處死!但「惡法即非法」的概念卻因此而植根歐洲,成為後來西方文明的基礎!那些今日在香港大大聲講法治的人,先看看二千年前的個案吧!國王殺了一個年輕女孩,殺不掉所有年輕人!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42#
發表於 2014-12-5 13:17:21 |只看該作者
英國的錯誤  文: 陶傑

中國不准英國國會代表團來香港調查「中英聯合聲明」三十年執行狀況,往英國人臉上打了一巴掌。

中國這巴掌打得響,是英國政府縱出來的。英國缺錢使,中國總理帶着三百億美元的訂單來救濟,指定條件,要見英女皇。本來,「與英女皇喝下午茶」,是很有尊嚴的一回事,不是應該用錢買的。英國人玩自嘲,而自嘲是一種幽默和嘲諷,但中國不明白。中國人正在沉緬在「萬邦來朝」的自戀之夢裏,他們覺得付了錢,就可以碰到英女皇的手,滿是骨髓裏同時擁有的崇洋之夢。

付錢的就是大爺,「萬邦來朝」可以,「萬邦來查」,查甚麼?查香港的民主發展,大陸的人權,還有甚麼聯合聲明的執行狀況,這就給你一耳光。

英國這一代政客,現在才知道上了當,但「聯合聲明」已經簽署,人貨兩訖,發現上當,太遲了。

英國的外交,一百年來,也有很懵懂的地方。譬如一八九八年跟清國簽署「租借」香港九十九年。那時你說要借三百年,慈禧太后也可以。這一點,中國許多人心裏都知道。

大錯鑄成還有糾正的機會。一九○九年,港督盧吉寫信給英國殖民地部,建議交回英國佔領的威海衛,交換清國將新界永久割讓。
盧吉是一個很高瞻遠矚的領袖,他創立的香港大學,替中國人啟蒙,為中國人培植理性,國際校譽一直流芳到今日,但是殖民地的官僚不把盧吉的建議當回事,將盧吉的信投進廢紙箱。
一百年前交通不便。如果盧吉可以像後來的衛奕信、彭定康,坐飛機到倫敦述職,可以見首相,向英國首相提出此議,用一個下午茶來直接面陳,首相會同意的。

失去香港。主要是英國犯的連串錯誤。威海衛一樣無條件交回,香港得到了一批隨英國人南遷香港的忠誠的山東警察,以致香港人得到了一個兩年前他們擁護、認為比唐唐好的梁振英。這就是命了。哈哈,恭喜。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43#
發表於 2014-12-10 18:45:5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14-12-10 18:49 編輯

大香港史 - 簡史 (1839-1941)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857 年 開埠 16 年 先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856 年, 開埠 15 年,清英爆發亞羅號戰爭, 應廣州總督諭,廣州民眾縱火焚燒英人居室、洋行,事態波及本埠致市民拒與英人貿易,且警告不從之商人,其中規模較大為裕盛辦館。裕盛辦館包辦維多利亞城麫包供應,下至商人上至總督,若有意加害在港英人,確是便利。

1857年1月15日,維多利亞城居民食用由裕盛承包之早餐後,屙嘔肚痛,包括總督夫人在內為數約四百人。此事乃開埠以蒞規模最大之食物中毒案,加上亞羅號戰爭因素, 埠內均認為裕盛辦館老闆張亞霖落毒、企圖謀殺, 總督責令香港警察拘捕張亞霖, 惟警察到達裕盛辦館方知張亞霖已搭船前往廣州。未幾,香港水警於澳門附近水域攔截,遞解張氏回港受審。

審訊期間,雖張氏否認落毒,亦示意不解麪包何解含砒霜,檢控方亦未能提供證據,涉案市民與檢控方以張氏畏罪潛逃為名,上呈總督寧枉勿縱,判處企圖謀殺罪名成立。然而,由於此案轟動全城,英國大狀、名必列啫士研究下,覺張氏無辜,挺而為張氏辯護上訴。經必列啫士細查, 砒霜乃運送麫粉間,員工無意中沾上,故麫包毒素濃度稀薄,此外裕盛辦館員工質街坊亦做證,張氏於年前已計劃遷往廣州,則必列啫士提出,若張氏有意犯案,必使砒霜濃度足以致命、亦不會事先張揚潛逃路線與計劃,必列啫士引用「疑點利益歸於被告」原則,法官最終判處張亞霖罪名不成立,即日釋放。檢控方不服上書總督推翻裁決,總督未幾宣佈尊重法庭裁決,謝絕無理指控,實踐法治精神。

我埠香港,早於1857 年,開埠不足廿年,已經成就不論膚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為紀念此紳士,港府特以其名,命名維多利亞城 (上環區) 其一街道,即今日之必列啫士街。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44#
發表於 2014-12-12 17:01:15 |只看該作者
《周易》占卜香港現象   文: 王亭之
     
有一位署名「忠實讀者」的網友在「坎坎胡」網,要求王亭之為香港目前的局勢占一卦。王亭之對於身外事從不主動自占,必須有人來問才作占卜,奇怪的是,王亭之身邊弟子甚多,卻多日以來無一人來問卦,反而這次是等到「街外人」的網友來問,因此王亭之便立即占卜。

占得蠱之九二,爻辭是:「幹母之蠱,不可貞」。在這裏王亭之無法用卦符表達,只能用文字,讀者若懂《周易》,可據王亭之的文字自行畫卦符來理解。

蠱的卦象是上山下風,山上的濕氣影響山下的風,所以山風便容易令東西發霉、腐爛、變壞,是之為蠱。所以結合目前香港的情形,在下的學生實為在上的人所蠱。

再研究九二爻,依虞氏易例,說是二五失位,所以「不可貞」,那便即是說「母之蠱」的力量很大,很難加以糾正。那麼甚麼是「母之蠱」呢?那便是今次事件的源頭。源頭不在佔中三丑,亦不在賣港四奸,實在他們的後台老闆。

王亭之知道,英國人在確定須交回香港之後,實在諸多部署,例如改變立法會的制度,港督開始要在立法會每年發表一篇報告,甚至創立區議員制度,改變教育司署的權力,如是等等,那便是今日之蠱的一部份。在彭定康手裏,還創立了傳媒一些組織,以便控制傳媒,此外還極力推廣「香港文化」,即是去中國化的文化。在彭定康之前,已經在美術界實行香港化,將呂壽琨捧成爵士,他的弟子控制香港藝術組織,其後,則是準備推出「香港音樂」,所以香港電台大捧林樂培,在彭定康手裏,則捧「香港語音」,由劉殿爵的「時奸」開始,延續至回歸後的何文滙,香港電台便是他們的電台。彭定康時的香港電台大捧政府,回歸後的香港電台,雖然是政府組織,但卻是政府的對頭人,董建華一上場,諷刺他的節目便不斷出現,這些情形亦正是蠱。

王亭之還可以證明,英國、美國人都想搞一份報紙,專門針對中國與回歸後的特區政府。1993年王亭之準備離港赴加拿大,在上機前一晚,一個傳媒人於半夜敲門來訪,叫王亭之留下,因為搞報紙的事已水到渠成,準備買廠房、買機器、買寫字樓,計劃聘王亭之為總編輯、徐東濱(王延芝)為總主筆、李怡為副總主筆兼新聞採訪主管。王亭之坦白地問他,辦這份報紙有甚麼目的?來人說,當然是先提高公信力,然後對付共產黨。他同時透露外國人給出來的利益很大,整間報館的股份就歸我們幾個人所有,等於每人送一筆錢,而且還可以月月支高薪,因為每年都有津貼。王亭之回答他,對有政治目的的報紙沒有興趣。如若不然,恐怕香港老早就有一份「雪梨日報」(王亭之吸煙多,所以日日食天津雪梨)。

這些通通都是「母之蠱」,香港人最慘的是,偏偏受其蠱惑,所以才有今次中央及特區政府碰到的難題。

若依卦象,蠱之九二與九五相應,二五都失位,是故「不可貞」(無法糾正),不過跟據虞氏易,若二、五爻變,則「貞而得中道」。二、五爻變便成風山漸卦,山與風易位,風居於山頂,那便不受山氣之蠱。漸卦的卦象,是一爻一爻地漸進,所以《彖 辭》說:「進得位,往有功也;進以正,可以正邦也」。

所以今次若想「正邦」,並不是解決佔中、佔總、佔角、佔窿而已,即便佔領的人全部解散,若想香港繼續繁榮,還須循序漸進地去解蠱,這件事,中央其實有責任,假如習近平為香港目前的局勢發表一篇談話,將英國人留下來的「蠱」、美國人助長的「蠱」(這些都是「母之蠱」)逐項指出,同時指出他們民主的虛偽性,指出他們搞顏色革命帶來的禍害,然後真誠地表達中央對香港的誠意,並且呼吁香港的傳媒以及教育界,為香港的前途着想,對香港特區政府不可加以誇大來攻擊,凡事須公平對待,因為真正的自由與民主不存在偏見,這篇談話應該可以感動一些人。然後,特區政府還須繼續作長期的工作,這樣才能變而得正,可以正邦。
王亭之這樣解卦,完全依虞氏易例,沒有個人的偏見,只是說老實話。當年想請王亭之辦報紙的事,已隱藏21年未說,今天說出來,實在是為香港的大局着想,希望一些人知道「母之蠱」的真實情況。

2014年10月7日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45#
發表於 2014-12-16 18:42:15 |只看該作者
北京應接受再啟蒙    文: 劉銳紹

全國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張榮順說,香港人應接受「一國兩制再啟蒙」。我聽後十分感慨,因為京官們早已扭曲鄧小平所說的「一國兩制」,只按眼前政治需要解讀《基本法》,實際上背棄承諾。如今,還說「香港人不明白『一國兩制』」真諦和《基本法》立法原意,來一個顛倒是非。

當年我在體制內工作,從鄧小平第一天談「一國兩制」,我就參與採訪。其後中英談判時我長駐英國,起草《基本法》時我長駐北京,與當時的京官接觸甚多,一直看著「一國兩制」的孕育和執行過程,當年的採訪筆記仍在手中。今天,看見京官以偏概全,為我所用,以為強權可以壓倒一切;或者以為香港人善忘,胡亂編述就可以嚇唬或騙倒香港人,能不心痛欲絕嗎?也許,鄧小平的骨灰也要從大海裡飄回北京,跟京官們說:「你們扭曲了我的意思。」

說到底,這是因為京官仍沿用封建王朝的思維來管治現代社會,尤其是政治問題。所以,他們應該接受現代文明、民主政治的再啟蒙。而香港人要做的,就是更多關注中國變化,尤其是民間社會的轉變;不知道這些變化,或者用舊眼光看待今天中國的民間力量,那就找不到方向。

經過「雨傘運動」,香港人看到高牆不容易推倒。不過,高牆雖在,但可以翻牆跨越,方法很多。我素來相信,民族的生命總比政權長。我無意打倒甚麼,推翻甚麼,但高山橫亙,阻不了細水長流。道理就是這麼顯淺,關鍵是每個人(包括當權者)怎樣選擇而已。

按此形勢推斷,「一國兩制」將會愈來愈變形,「兩制」的空間將愈來愈窄,官方主導的愛國教育將會加速,《基本法》二十三條可能提早到來。此刻,香港將面對一種政治拖後腳的力量,但同時面對一個偉大的使命,就是努力防止香港急速下滑。千萬不要讓我的憂慮變成事實:「一國兩制」不是死在外國人手上,而是死在自己人手上。這樣對香港無益,對整個中華民族也無益。

人性是會沉淪的,但也會甦醒的。消極者會說:珍惜香港的夕陽餘暉吧。但我說:不妨變作雄雞,喚醒黎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46#
發表於 2014-12-18 12:31:51 |只看該作者
人心問題  文: 李純恩


這日看人寫評論文章,說香港回歸十七年,人心未歸,長篇大論,其實那位前港澳辦的陳佐洱先生近來每次碰到記者都如此講,無甚新意。

今時今日,口口聲聲都在說地球村,那還有什麼人心歸不歸之說?人心所向者,就是好好過日子,誰能令人好好過日子,大家都喜歡他,反之,則敬而遠之。天底下,最勉強不來的便是人心。想要人心所向,說難,難,說容易,也容易。關鍵所在,就是你首先要讓人家覺得好。

人家覺得你好,自然想跟你親近,想跟你在一起,趕也趕不走。反之,爹親娘親呼喚死了,人家也走避不及。這就是硬道理,明白這個道理,便知道為什麼有時百般籠絡都得不到人心,問題不在人心,在你自己。人家不跟你好,不是人家不好,是你不好。

這種事情大可順其自然,千萬不可勉強,勉強沒幸福,勉強了大家尷尬。正巧前兩天有個北京朋友來港「血拼」,跟他吃飯說起香港「人心回歸」問題,北京人有些不明白,覺得香港人到今天還記掛英國人有點不應該。我便問他,如果有一天美國和日本無條件無限制讓中國人移民,你說中國會走掉多少人?他張嘴結舌答不上來。我說,這就叫人心,所以,還是那句話:不要光說香港人心有問題。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47#
發表於 2014-12-19 12:53:36 |只看該作者
道義居英權  文: 陶傑
  

特府的政制局長說,香港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之後,英國對香港已經「無主權、無治權、無監督權、不存在道義責任」。

但是,這位譚局長是前「港英」政務官過渡來的。英國對香港,今日確「無主權、無治權、無監督權」,但他沒有說的一樣,是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前「港英」政務官,都偷偷摸摸地收藏着英國人撤走前賜與的「居英權」。

居英權之設計,人人皆知,是預防有一日共產黨在香港掀起大清算,榮獲居英權的香港華人,包括英治時期的政務官在內,可以逃跑,帶家小安全回歸英國。

居英權即是英國對香港之道義責任。現在這位局長宣佈,英國在九七後對香港已經「不存在道義責任」了,那麼他可否率領全體擁有居英權證書的特府政務官,將英國人臨走時悄悄塞給你的那張紙頭拿出來,燒掉,然後公開宣誓:為斷掉英帝國主義的這點「道義責任」,終身不會向英國政府再申請領回(因為英國人很周到,他知道你有一天做了中國政府的人,會被迫昧着良心公開反英,所以英國容許你為了演戲,騙共產黨,可以公開放棄居英權一次,以後回復正常人性時,再偷偷領回)。

英國對香港沒有道義責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可以這樣說。前「港英」政務官今日這樣講,就有問題了。當然,或許是中國逼譚局長講的,要將前港英高官的居英權的問題暴露出來。

也到了政務官表態的時候了。以中國文化傳統,改朝換代,不可以做「貳臣」;南宋覆亡,遺裔畫家趙孟頫,為忽必烈和蒙古人畫像,做了元朝的官。明朝結束,明福王的禮部尚書錢謙益投降滿清,又做了清廷的禮部侍郎。

這種兩頭通吃的文官,連乾隆也鄙視,覺得錢謙益侍奉兩朝,是「反側貪鄙」之輩,下令作「貳臣傳」,將錢把入另冊,以致後來錢謙益無人掃墓,三百年背負惡名。

「港英」的政務官,當然不是有趙錢的才華,而是要忠實執行指令者。「貳臣」並非大奸大惡,他們只是想生存而「搵食」。但是政務官若暗中有居英權,「貳臣」批判起「前朝」最好勿太高調,否則英中兩國,心底都看不起你。

「港英」時代,政務官和警隊,聲譽良好,今日警隊形象已經完了,政務官今天摸摸英國人留下的那張紙頭,都不想打草驚蛇,希望政務官出身的譚局長,不要也將AO的名聲葬送掉,要為許多同僚,顧全大局才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48#
發表於 2014-12-20 21:15:5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14-12-20 21:20 編輯

蛇鼠一窩究可哀 誰為前朝養禍胎 (轉載)

古人說,「廉者,政之本也,民之惠也;貪者,政之腐也,民之賊也。」一向以廉政和法治自詡的香港,近年烏煙瘴氣,廉潔指數每況愈下,主要原因就是從政者其身不正,貪腐醜聞不絕,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正是典型例子。

許仕仁貪腐案經過馬拉松式聆訊及陪審團連續五日商議,昨日終於作出裁決,許仕仁八項控罪中五項罪名成立,包括藉公職作出不當行為等,等待他的將是牢獄之災。自作孽,不可活,身為特區政府前二號人物,許仕仁揮霍無度,貪污腐化,他本人固然身敗名裂,港府以至整個香港的形象也嚴重受損。

敗壞綱紀 官商勾結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許仕仁案不是個別的,也不是偶然的,前特首曾蔭權爵士禍港七年,敗壞綱紀,蛇鼠一窩,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曾蔭權本人被踢爆連串官商勾結醜聞,淪為香港史上第一個被廉署調查的特首;前廉政專員湯顯明亦被揭發涉及貪腐等連串醜聞,成為第一個被自己手下調查的廉署一哥;如今許仕仁更淪為首個涉貪而面臨判囚的前政務司司長,可以說是一個比一個醜。曾蔭權政府創下多個不光彩的「第一」,而部分反對派立法會議員被揭發收取壹傳媒老闆黎智英政治黑金而無申報,更成為香港廉政及法治之恥。

日前反貪組織「透明國際」發表今年度清廉指數,香港得分及排名雙雙下跌,僅居於全球第十七位,創下八年新低,被排名第七亦是亞洲最廉潔國家的新加坡愈拋愈遠。香港廉潔不再,法治蒙塵,不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的結果嗎?

事實上,近年官商勾結愈演愈烈,高官醜聞不絕,除了因為吏治腐敗,更因為當局執法雙重標準,涉貪的達官貴人往往被高高舉起輕輕放下,而普羅市民則是動輒得咎,即使涉及一元幾毫也隨時被告上法庭。竊鈎者誅,竊國者侯,不僅是對法治的最大傷害,也是導致深層次矛盾不斷惡化的主要原因。

歷史上,官商勾結的例子多不勝數,鄧通、石崇、胡雪巖都是當中的佼佼者,而戰國時代的呂不韋更是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他通過「販賤賣貴」成為當時的首富,然後通過金錢與美女將一個落魄潦倒的秦國宗室子弟推上國君寶座,自己則以相國、亞父之位掌握實權。在呂不韋看來,最「一本萬利」的是政治,最「奇貨可居」的是政權,操縱政治,挾天子以令天下,才能永遠保障既得利益。

當今的既得利益集團儼然就是呂不韋翻版,他們同樣以金錢、美女、名譽、地位等利誘政客,培植代理人,從曾蔭權接受私人飛機、私人遊艇、豪華住所「款待」,到許仕仁及湯顯明捲入連串貪腐醜聞,再到反對派政客接受黎智英政治黑金,手段大同小異。可以見到,延後利益是官商勾結的主要方式,當權者在位時運用權力關照商家,商家則投桃報李,在其卸任後予以回報,梁展文事件就是其中一個例子。當年曾蔭權曾公開批評公務員事務局對梁展文事件處理得不好,原來五十步笑一百步,他自己的食相更加難看,更加無恥。港府用民脂民膏「高薪養廉」,原來養的竟是一班貪得無厭、恬不知恥的蠹蟲,可謂莫大的諷刺。

皇天無親 唯德是輔
以史為鑑,可知興替。縱觀中國幾千年歷史,吏治清明、百官廉潔的時代,必可創造繁榮盛世,即使有少數官員貪污腐敗、欺壓百姓,也必然受到法律制裁,例如文景之治、光武中興、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等。相反,若是官員腐敗、文恬武嬉,那麼,亡國之日也就不遠了,例如唐、宋、元、明等末代皇帝的時代,都是貪腐之風極盛,成為亡國的主要原因。

來到近代,國民黨之所以敗退台灣,正是因為官場腐敗;毛澤東之所以能夠創立新中國,正是因為官員清廉。可惜的是,自從內地改革開放後,官場逐漸變質,為人民服務變成為人民幣服務,以致貪污成風,道德淪落,瀕臨亡黨亡國邊緣。直到中共第五代上台後才全力反腐,拍蒼蠅打老虎,連「刑不上常委」的官場潛規則也打破,令人耳目一新。

反腐無疆界,香港雖然實行「一國兩制」,但打擊貪污並沒有兩制之分。過去香港是內地反腐榜樣,現在恰恰相反,如果不是內地反腐風暴席捲港澳,港府會不會依法處理許仕仁案,實在令人懷疑。最莫名其妙的是,許仕仁案已有結果,但廉署調查「絕代雙貪」多時依然毫無進展,而黎智英向反對派秘密獻金的調查同樣無聲無息。實際上,曾蔭權「貪遍省港澳、歎盡海陸空」,影響惡劣,性質嚴重,對香港廉政和法治的傷害並不亞於許仕仁案,當局一拖再拖,遲遲不執法,除了令人質疑官官相護,亦勢必進一步損害香港形象。特首梁振英昨日委任多個廉政公署諮詢委員會成員,其中審查貪污舉報諮詢委員會新主席為譚惠珠,但願新人事新作風,可以為反腐帶來一番新局面。

皇天無親,唯德是輔。香港社會躁動不安,港府施政寸步難行,尤其是經過佔領之亂,深層次矛盾更是空前惡化,當局要扭轉管治困局,挽回市民信心,惟有全力整頓吏治,掃除污泥濁水。許仕仁案的裁決只是一個開端,將「絕代雙貪」以及所有禍亂香港的牛鬼蛇神繩之以法,才能重建廉政與法治,還香港一個乾淨的天空。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49#
發表於 2014-12-23 16:28:15 |只看該作者
【轉 性】    文: 李怡

許仕仁任公職30多年,被同僚上司備極稱道,雖然花錢無節制,但如果幾十年的公務員生涯對收錢沒有戒心,那是不可想像的。轉折點大概是他在自辯時爆出的事:2007年,時任港澳辦主任和政協副主席的廖暉游說許仕仁留任政務司司長,許表示薪酬不夠花,廖就說「睇吓點樣幫你」,不久許收到關雄生轉給他的1,118萬元(大概相當於當時的1,000萬人民幣吧),又說錢來自大陸,與廖暉有關。其後許見到廖暉,廖對他說「我已經幫咗你,你唔好再咁大使」。

⋯⋯事實真相,因法庭沒有(或無法)傳召廖暉,無從作證。若屬事實,那麼不必問廖暉為甚麼要給他錢?廖暉得到甚麼?許仕仁付出了甚麼?這都不重要。由直接管香港事務的中共高官給錢這件事本身,已足以讓一個純品的公務員改變戒慎恐懼的處事,而膽子大起來,對於收其他錢也就肆無忌憚了。直接管香港的廖暉給暗錢,是導致許仕仁轉性的關鍵。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50#
發表於 2014-12-29 15:39:45 |只看該作者
梁特應反思不發牌決定   文: 王永平

一年多前,香港電視的免費電視牌照申請不獲政府批准。政府的官式理由是發出多過兩個新牌照會為現時提供服務的兩個電視台製造惡性競爭,最終損害市民利益。根據不少客觀證據,包括在相關司法覆核案中的庭上證供,這項特首會同行政會議的不發牌決定應該是在梁特首力排眾議下達成。

我曾撰文指出,此決定違反政府一貫鼓勵自由競爭的政策,以及以往在電視牌照上不設上限的規定。市場競爭多或少,只要是合法進行,從來不是政府應該干預的事。

我記得梁特首為決定辯護時,強調原則上可以發出的兩個新牌照會大幅度增加市民收看電視節目的選擇,而政府把市民認為最積極、已投放逾億元製作節目的香港電視拒諸門外,是因為申請者的財力不足。

到了今天,我們還是只能收看兩家現有免費電視台的節目。政府沒有解釋為甚麼原則上可以拿到新牌照營運免費電視的申請者(其背後是實力雄厚的財團)沒有完成出牌手續。無論是政府無心,還是財團無意,政府都欠市民一個交代。

在沒有新競爭者的情況下,無綫的收視率下降,而亞視依然負面消息不斷。最新消息是亞視員工還未收到11月份的薪金。曾被通訊局指干預亞視運作的主要投資者王征已表明不會繼續注資。一方面,通訊局已向政府建議不應延續亞視的牌照,另一方面,高等法院因應兩大股東的爭拗,委任一間會計師行做亞視的經理人。現在亞視的唯一生機是找到願意花數十億元而不怕虧損的買家。

另邊廂,香港電視屢敗屢戰,終於決定在網上播放節目,同時加入網購服務,期望能開創新天地。此舉體現了在強權下不甘認命的香港精神。

常言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梁特首會否反思當年的不發牌決定,然後向市民交代他的最新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6-18 14:59 , Processed in 0.036546 second(s), 17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