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12687|回復: 3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禍港實錄: 林忌揭正苦疑放寬強國特權車左軚車亂港

[複製鏈接]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
發表於 2014-9-2 18:56:11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18-5-24 20:42 編輯

貪曾遺禍!哈羅開學大塞車

備受前特首「貪曾」曾蔭權爵士眷顧的哈羅香港國際學校(下稱哈羅)昨正式開學,大批接載學生的私家車經青山公路近青盈路「小迴旋」轉入校園,上課前一小時高峰期車輛數目達四百二十架,導致青山公路來回「大塞車」。有區議員批評曾蔭權在任時夾硬批建不合標準迴旋處方便哈羅,導致區內受塞車困擾三年,「由黃金海岸去舊咖啡灣應係三分鐘車程,依家要二十分鐘!」哈羅則聲稱會減發駛入校園私家車許可證數量,但措施要下學年才執行,意味仍要「塞多一年」!


大受富豪歡迎的哈羅香港國際學校昨正式開學,校園完成校舍擴建工程,學生人數會由九百一十五人增加至一千五百人。

青山公路車龍密集
昨大批家長駕車送子女回到屯門青盈路的校舍,青山公路青山灣段在早上七時半已湧現大量私家車及校巴,由於在青盈路的小迴旋有讓路管制,往九龍及屯門方向的兩條行車線均需讓路予轉入青盈路的車輛,約七時四十五分,兩條行車線車龍密集,往屯門方向的路段更是全塞。屯門區議員朱順雅表示,昨七時半至八時半共有近四百二十架車轉入青盈路,數字兩年間暴增,料與哈羅收生人數急升有關。

屯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主席蘇炤成直斥,曾蔭權當年執意加建迴旋處是塞車禍根。一二年運輸署曾派員到區議會交代,為便利學生上學而加建迴旋處,大部分區議員憂造成擠塞群起反對,惟當局力排眾議堅持工程,「等於無諮詢過一樣」。蘇稱,曾蔭權為哈羅一班「富貴家長」開方便之門,興建的迴旋處卻不符合標準,更因轉彎空間太窄,容易釀成交通意外,「有好多拱起嘅位,唔小心隨時成架車彈起!」他指沿路設有油站,曾建議車輛兜入避車處轉線駛入校園,哈羅及政府卻無反應。

減駛入證明年執行
運輸署發言人回應指,暑假期間曾與哈羅及警務處代表開會,哈羅於會上承諾將駛入校園的私家車許可證由二百五十張減至一百五十張,但措施卻要延至一五年學年才會執行,意味區內居民於平日出門需繼續忍受「大塞車」情況至少一年。哈羅於截稿前未有回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31#
發表於 2018-5-24 20:41:58 |只看該作者

林忌揭正苦疑放寬強國特權車左軚車亂港,又怒斥唐琳涉庭內影相?!((風波裏的維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LhucB5f1hM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30#
發表於 2015-4-4 14:39:48 |只看該作者
康文署又種錯樹 官僚敗家罪難恕

上海迪士尼樂園即將開幕,好多人擔心會同香港搶客。查實香港迪士尼有個獨一無二嘅「景點」,上海根本冇得比。乜嘢景點咁巴閉?之唔係甩皮甩骨嘅病樹囉。

唔係亂噏o架。迪士尼樂園外面嘅神奇道,種咗七十二棵由澳洲運嚟嘅加拿利海棗,原本諗住裝飾門面,綠化環境,點知樹木一直飽受蟲害,部分甚至要被移除。而剩低嘅亦唔好得去邊,唔係樹葉枯黃,就係布滿一點點黑色真菌,有啲更加出現被白蟻侵蝕嘅痕迹添,總之就係爛嘅爛殘嘅殘。負責栽種嘅康文署話喎,起碼有四棵樹因受真菌同細菌感染而要移除。

唔講唔知,原來呢個問題已經持續十年有多。○四年當局為配合迪士尼樂園開幕,斥巨資購買咗一批加拿利海棗,平均一棵值十萬元,當時已經有樹木專家指出,類似樹木內地同台灣都有,價錢平好多,質疑係咪物有所值,結果不幸而言中,未等到樂園開幕,已經有十六棵病死。而相同品種嘅海棗,家陣已經漲價到三十萬元一棵,問你怕未。咁都未算,承辦商搞到一鑊泡,今個月約滿依然獲得續約,康文署所託非人,你話係咪混帳吖!

話時話,康文署種樹亂點鴛鴦,搞到亂象叢生,市民早已見怪不怪。當年喺天水圍栽種八棵大型樟樹,點知因為唔夠地方生長,加上泥土同水分唔配合,結果要連根拔起。最離譜係同一錯誤竟然連犯兩次,補種嘅葉欖仁同樣需要寬闊空間,有專家估計最多只有五、六年壽命,分分鐘又要推倒重來,根本就係浪費公帑。

港產官僚做嘢求求其其,連種樹都烏龍百出,敷衍塞責固然係原因之一,更重要係唔使自己出錢,又點會肉赤吖。好似民航處咁,豪擲十幾億元購入新空管系統,由於驗收馬虎,結果問題多多,延誤咗三年幾仲未啟用,民航官僚唔追究不特止,反而向承辦商追加款項修補系統。消防處一樣咁混帳,入錯貨成為家常便飯,有人計過數,該處過去十年入錯貨涉及嘅公帑近十億元。申訴公署同審計署話就話年年炮轟政府部門管理混亂,浪費公帑,可惜官僚意見接受,態度照舊,唔到你唔服。

所以話,善財難捨,冤枉甘心,港府官僚一方面藉口「審慎理財」,一毛不拔,另一方面洗腳唔抹腳,敗家成性。相對於成個政府嘅浪費,康文署種錯樹只不過係冰山一角嘅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29#
發表於 2015-3-26 19:25:2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15-3-26 19:27 編輯

消防屢「入錯貨」枉花10億公帑

消防處近年經常被指「入錯貨」,包括購買「射水無力」消防車、「車身過高」救護車及「行唔郁」的豪裝指揮車,○五年引入第三代消防調派系統又事故頻頻,估計消防處過去十年最少耗費近十億元公帑購買車輛及設備,但被批評支出與功能不相稱。


新流動指揮車因過重須改裝才能在道路行駛。(資料圖片)

消防處○八年斥資七千萬元由海外購入一批油壓升降台消防車,驗收時因發現油溫過熱令水泵力度不足,滅火水柱軟弱無力,其中一架的消防喉更在訓練時突然斷開,需即時停用正服役的三輛新消防車,並終止與供應商的合約,結果遭對方入稟要求賠償。翌年,消防處引入二百多輛新救護車,首批約七十輛卻因車身過大,無法通過高度限制三米的通道,處方急急補鑊,要求供應商更改餘下新車的高度,並改闊部分救護站大閘遷就。

流動指揮車過重唔用得
消防處一二年亦被揭發斥資七百多萬元,為沙田消防局購入俗稱「變形金剛」的新流動指揮車,但因加裝廁所及伸延會議室,令車身重量超出法定的十六公噸,未能在道路行駛。該處○五年斥資逾七億元引入的第三代調派系統亦時常「瓜柴」,被外界轟搵市民命較飛。一一年耗資一億七千多萬元引入的數碼化無線通訊系統,一三年又連續壞機。此外,當局購置的新抗火手套及耗資八千萬元購入一萬三千套俗稱「黃金戰衣」的抗火外套,亦被前線消防員詬病。


消防處第三代調派系統接連失靈。(資料圖片)


消防處的「黃金戰衣」被指太焗。(資料圖片)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28#
發表於 2015-3-26 19:23:2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15-3-26 19:28 編輯

消防新頭盔 熱熔似葡撻

消防處斥資逾二千五百萬元購買逾九千頂最新款法國製新頭盔,正式分配前線人員入火場不足一個月,不過,在前晚旺角一場火警後新帽變成焦點,事緣有前線人員在網上廣傳一個在火場用過後,表面油漆變焦黑、「起泡」破裂和帽徽熔化,有消防員指新頭盔「普通」火場溫度中熱熔起泡,笑指變「葡撻頭盔」、「用完即氣(棄)」,質疑其在火場中的耐用程度。有立法會議員憂新頭盔是否足以保護前線人員安全:「保唔到命又點樣救人」,會去信要求消防處解釋。消防處發言人稱,前晚火場溫度高達攝氏四百度或以上,頭盔外層油漆因高溫膨脹而剝落屬正常。

消防員新頭盔變色起泡,清潔後外層仍見啡黃。旺角東海大廈火警發生後,在消防前線人員間流傳一輯頭盔圖片,據稱是參與救火的前線人員用過,圖片可見頭盔清潔前,帽上代表旺角局的「MK」英文字母烤到脫落,頭盔近面罩頂端位置熱熔起泡,而頭盔正前面印有消防徽號熏黑幾乎熔化掉,並有多處如氣泡般的凸起。而清潔後的照片可見原本鮮黃色的外層有如「烘燶」般變啡黃。



前線人員指舊款更耐用
據悉,新頭盔上月廿八日起才全面使用,相片一出隨即引發前線人員議論紛紛,有人覺得「新不如舊」,認為舊款頭盔比新款更耐用,亦有人揶揄是頭盔的外形如「葡撻」,笑稱「一次性」及「用完即氣(棄)」,但亦有人認為不影響人員安全,舊頭盔遇高溫亦會變色。

消防處職工總會主席聶元風就指火警級別並不反映現場溫度,有曾入火場的同事反映指現場「分煙層」壓低至腰間位置,反映現場溫度很高,即使蹲着前行頭部仍陷濃煙之內,新頭盔長時間接觸極高溫,若同事戴舊頭盔入火場「熔嘅程度一定更厲害」,又指是次穿戴相中頭盔入火場的同事無受傷,足證發揮到保護功用,而且熔的位置是外加組件,不影響整個結構,亦無變形。

消防處發言人表示,佩戴該頭盔的屬員前晚在火場最前線逗留約十至十五分鐘,當時分煙層已經下降至離地約一米,火場溫度可高達攝氏四百度或以上,外層油漆因為高溫膨脹有剝落屬正常,而頭盔內層包括面屏及護目鏡絲毫無損,而屬員救火期間頭部並無異常受熱,顯示頭盔發揮極強抗熱保護功能。

發言人續稱,已即時找承辦商並獲證明該頭盔結構無受影響,部門會交承辦商詳細檢查,確保該頂頭盔功能無損才再使用,而新頭盔可抵禦攝氏九百至一千度高溫達十秒,以及可抵禦輻射熱達一百八十秒。

有消防員於救火期間受傷送院。(張曉楠攝)

王國興:消防處須交代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覺得「好震驚」,認為頭盔一定要抵受到高熱才可保護前線消防的人命安全,指新頭盔經歷「一般家居火警」就變燶起泡,「遇到更高級別火警時點算」,消防處必須交代;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委員涂謹申則指,單看相片已令人十分驚嚇,「仲話係新頭盔,咁先驚,畀人覺得唔知可以捱得幾耐」,消防處有必要向前線人員講解清楚新頭盔的耐燃度及時間,讓他們掌握危險程度,必要時離開火場,不作無謂犧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27#
發表於 2015-2-18 11:24:07 |只看該作者
門外談香港發展創新科技的困局     文: 李怡       

財委會就成立創科局的撥款申請,今天屆死線,在泛民拉布下能否通過存變數。筆者對科技,可說是門外漢。但就以常識來說,設立創科局仍有幾個問題想不通,如果泛民就這些問題在立會提問,未知羅范椒芬是否就認為提問者該天誅地滅?

設立創科局據政府說法是要提升香港的競爭力。這目的當然沒有人反對。問題是如何提升?設立一個機構,總先要問要做甚麼事?比如我們開一間公司,目的是賺錢或推廣文化或某種公益,但做些甚麼事才可以達到目的,必須加以說明。梁振英曾經被問及創科局有何提升競爭力的策略,他的回答是要待創科局成立半年後,才能提出有關策略。

那是違反常識的回答,不是要先研究出一個長遠提升競爭力的策略,才需要設一個局去執行嗎?怎麼會先設立一個執行局才去提出策略?如果提不出策略,或策略不可行,是否就把這個局撤銷?若請一個人去做局長,負責任的人也會問政府有甚麼事要他去推動。不能只說要提升競爭力,而沒有具體策略,除非是為了要安排自己的親信。

以創新科技提升競爭力,有兩個關鍵要素,上游是研發,下游是以研發成果投入生產轉為產品。即使在正常的社會環境下,要這兩方面一起發展,都需要大量資源投入,要最高層政策配合,還要有得力人士全力推動。

台灣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建立新竹科學園區,得力於被稱為創新科技之父李國鼎在蔣經國的支持下,全力推動。政府投入巨資,開闢良好的科研環境,吸引台灣留美科學長才回歸,研發成果免費提供給企業家使用,造就電子代工的量產,供應世界各國。政府則從工業盈利中抽稅。

香港競爭力下降,不是因為沒有創新科技。香港大專院校在亞洲排名不低。一些大學研究出的科技成果也受國際重視,問題是有關技術卻沒有受到香港企業家垂青,幾乎所有成果都轉讓到外地,成為其他地方的應用科技產品。

比如科技大學十多年前研發出微型電子顯示器,研究團隊花了兩年時間找尋合作生產夥伴,遍尋不獲,最後把技術轉讓給台灣公司,該公司為Google生產Google Glass(谷歌眼鏡),香港研發成果竟成為台灣品牌。其他如理大研發的電動環保車,科大研發的自動導航模型直升機,電腦水墨軟件等等都是如此,本地研發的技術成為外地的產能,而香港本地卻錯失了發展高科技產品的商機。

因此,問題不在於沒有上游的創新科技,而在於創新科技未能成為下游產品。本地企業家沒有意願投資於高科技產品,一是由於地價太高,二是高科技產品的投資較大、風險較高而收成期太久,三是由於投資地產、金融和近年應大陸自由行旅客消費而設的行業太容易賺錢,而使商人對投資高科技產品興趣缺缺。

十多年前,香港廠商常掛在嘴邊的話是:「Low tech撈嘢,high tech揩嘢」,意思是投資低技術層次的產業才能賺到錢。近年更由於大陸旅港人流暴增,而大陸假貨黑貨猖獗,使香港發展成為周邊大陸人民的購物生活圈,超市擠滿大陸客,藥房、金舖林立,富貴移民炒高地價,加上政治特權向大陸投資者傾斜,香港的市場漸扭曲,公平競爭的環境變色。這種大環境的轉變,只有使商人對於需要長期投資的高科技產業卻步。

要提升香港競爭力,如不能有全面策略去改變這種「Low tech撈嘢,high tech揩嘢」的投資環境,是不可能的。而全面策略又首先要扭轉特區政府全面倒向大陸的施政,這更是不可能,尤其在梁共政權治下。

香港上游科研有成果,有賴於大學不受政治干預,能獨立自主,以及思想觀念的自由開放。梁共政權未見有改變下游環境的任何策略,而近日對大學的言論自由、學術自由的打壓和對行政的赤裸裸干預,恐怕連上游的研發都受影響。

在禮崩樂壞、謊言遍地的政治環境下,奢言以創新科技去提升競爭力,若是真有此意就是儍,若是假有此意則是詐。從種種迹象和梁特的施政往績來看,毫無疑問是後者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26#
發表於 2015-2-8 18:24:00 |只看該作者
選出去年最嘥公帑三甲

港府仍未能糾正「大花筒」的陋習。107動力昨公布二○一四年十大浪費公帑事件選舉,逾八成半參與評選的受訪者認為,政府向十八區區議會各撥款一億元發展地區重點項目,為去年浪費公帑之冠,第二位是三條鐵路線包括西港島線、南港島線及高鐵香港段工程合共超支百億元,得票率也高達八成。107動力稱,傳媒積極揭發類似事件,有助提高港府運用公帑的透明度。

107動力於去年十二月以問卷形式訪問組織會員,收回六百五十二份有效問卷,他們從十八則浪費公帑的候選新聞,選出十則最關注的新聞。除十八區區議會各得一億元發展地區重點項目及新鐵路嚴重超支外,三條海底隧道分流計劃擱置,浪費七百萬元研究經費,也有近八成得票率,躋身三甲。召集人何民傑稱,傳媒有助提高市民對公帑運用的關注,令公眾監察公帑是否用得其所,保障納稅人血汗錢。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25#
發表於 2015-2-7 15:30:33 |只看該作者
未曾動工已超支 體育園淪大白象

本港基建工程甩漏多多,問題叢生,特別係延誤超支,更加係家常便飯,市民早已見怪不怪。勢估唔到嘅係,家陣居然發展到「未動工,先超支」,真係唔到你唔服。

話說立法會尋日討論啟德體育園區最新進展,民政事務局話喎,受內外因素影響,項目將會延誤九個月,預計要到年中立法會工務小組及財委會通過撥款後,下半年至可以展開前期工程。唔使問阿貴,工程滯後,造價梗係水漲船高啦,當局最新估價係二百五十億元,足足比原本估算嘅一百八十億元多一大橛。你知喇,家陣反對派政客阻撓施政無所不用其極,工程可唔可以如期獲得撥款,實在令人懷疑,萬一好似創科局咁受到阻滯,最後埋單計數可能遠遠唔止二百五十億元o架。

話時話,今時今日港府拖拉成風,基建延誤超支已唔係新聞,準時落成先至係新聞。呢,港珠澳大橋、西九文化區、高鐵呢類大型項目固然不在話下,連原本計劃同非政府機構合作興建嘅青年宿舍,同樣一拖再拖,其中上環項目更要拖到一八年至落成。所以話啫,旨意港產官僚解決房屋問題,為青年人提供安居之所,真係蚊都瞓蛇都死。

講番啟德體育園,其實體育界人士早喺十年前已提出,期間一度傳出政府有意將園區改建房屋,引發體育界強烈反彈,當局先至唔敢亂嚟。最離譜嘅係,項目十畫未有一撇,淨係委聘營運顧問已涉及四千萬元,納稅人未見官先打三十大板,簡直係冤哉枉也。

本來呢,遲到好過冇到,興建體育園係體育界嘅心願,亦係港府嘅承諾,最怕當局經營管理不善,最終淪為大白象,咁就弄巧反拙喇。係人都知,本港體育運動唔算普及,呢類大型體育設施符唔符合成本效益,實在令人懷疑。例如紅館咁,如果唔係租畀人開演唱會,怕且早就執笠咯。又例如耗資十一億元嘅將軍澳單車館,話就話係畀專業運動員集訓同比賽嘅,結果使用率不足兩成,加上當局對工程無監無管,驗收求求其其,結果開張半年就要封館三個月進行「優化工程」,四百幾萬元費用又係納稅人埋單。唉,基建工程唔係超支就係得物無所用,呢度浪費幾十億,嗰度唔見幾百億,識印銀紙都唔掂啦。

始終都係嗰句,港產官僚食嘢唔做嘢,做嘢打爛嘢,興建體育園究竟係好事定係壞事,根本冇人知。正如有人話齋,與其好大喜功,不如集中精力解決民生問題好過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24#
發表於 2015-1-2 16:28:58 |只看該作者
單車新館多甩漏 多少公帑付東流    文: 功夫茶

奧運金牌得主李麗珊有句名言︰「香港運動員唔係垃圾。」冇錯嘞,港產運動員喺國際賽事屢獲殊榮,梗係唔係垃圾喇,不過咁,港產官僚就唔同喇,話就話推廣體育,但做嘢甩甩漏漏,笑話多多,直頭係垃圾中嘅垃圾。

係咁嘅。為提升單車運動員水平同埋推廣單車運動,港府耗資超過十一億元,喺將軍澳興建咗一座有世界級單車賽道嘅單車館,舊年四月底至開張,點知十一月就因為賽道木板不平,要封館三個月進行「優化工程」。唔使問阿貴,大拿拿四百二十萬元嘅工程費用,當然又係納稅人埋單,加上工程期間其他體育設施暫停使用,場租又唔見三十幾萬。有立法會議員就講得啱嘞,如果當局做好驗收工作,就唔會搞成咁。

話時話,單車館啟用不足一年,保養期仲未過,工程費唔係應該由承建商負責嘅咩?

即係咁,發展單車運動無可厚非,問題係專業運動員始終係少數,唔係個個都係黃金寶或者李慧詩,如果普羅大眾享用唔到設施,當局係咪應該檢討吓資源點分配呢?呢嗱,單車館啟用以嚟累計開放約三千小時,只有五百多小時有人使用,你話係咪浪費資源吖?鬼咩,普通市民根本用唔到專業嘅單車賽道,有咩法子唔長期養蚊吖。

好嘞,專業單車道市民就話用唔到啫,單車館對出嘅公園佔地超過五公頃,草坪、人工湖、兒童遊樂場一應俱全,一家大細單車遊總可以喇啩?唔好意思,原來場內嚴禁踩單車喎,問你服未。

咁就好笑嘞,單車館公園居然唔准踩單車,正如泳池唔准游水咁,仲有冇再荒謬啲呀。大拿拿十幾億元嘅工程,甩皮甩骨唔在講,市民更加得物無所用,淪為大白象,你話納稅人係咪冤過竇娥吖?

講起大白象工程,其實單車館只係小兒科咋。今時今日基建工程,唔係延誤超支就係溶溶爛爛,好似造價達八十億元嘅啟德郵輪碼頭咁吖,啟用以來醜聞多多,蝦碌不斷,每次打風例牌淪為澤國,配套設施到依家仲係天殘地缺。仲有西九文化區,洗濕咗個頭騎虎難下,最後仲分分鐘爛尾收場,市民都唔知搵邊個算帳。

港產官僚大事做唔到,小事做唔好,連興建單車館都搞出個大頭佛,真係唔到你唔服。功夫茶有個建議,反正丟空,不如物盡其用,畀班官僚一顯身手,喺鑊形單車道鍊番轉好過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2

好友

138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2

23#
發表於 2014-12-30 23:09:28 |只看該作者
點睇又浪費又唔合乎經濟。

係怕得罪呀爺,定又係枱底數收呢?

相信又係明知錯,做錯咁就啱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22#
發表於 2014-12-30 18:29:46 |只看該作者
【港人現以260倍市價買東江水,源於緩解國企財困】
《附錄》買東江水8年來枉付50億!

〔看清以下事實〕:香港政府於2006年提交予「立法會」的文件亦證實,『每次東江水有大工程,港府均會提供貸款。更表示若果購水的成本低於預計水平,將會影響粵方的財政狀況,及債務重組方案的還款承諾。』

2008年10月28日在香港「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的一份《關於東江水供應的檔案》顯示:『香港用水量沒有顯著的增加,使香港水塘儲水充足,出現水塘滿溢的情況,在1998年至2003年期間已把約值30億港元的多餘東江水排入大海。』這事件引發「傳媒大幅報導」,稱此舉為「倒錢下海」。《維基解密》亦踢爆,『2009年粵西大旱,香港卻天天倒水入海,港府建議減少供水以紓解國內旱情,但當時遭粵方「婉拒」。』

【1975年,香港已擁有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海水化淡廠】
曾幾何時,香港的水務工程曾傲視全球。1957年,香港首創利用海水沖廁,至今仍是全球唯一全面使用海水沖廁的城市。1968年,全球首個於海中興建的水庫「船灣淡水湖」落成,獨步世界。1978年,第二個海中淡水庫「萬宜水庫」建成。1975年,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海水化淡廠,樂安排海水化淡廠投入運作,年產8,000萬立方米淡水。

不得不提,現在負責香港供水的是國企「粵海投資」(下稱粵投),擁有對香港供水專營權30年,由2000年算起,還剩下16年。1998年金融風暴時,粵投面臨財困,中央向粵投「注入」香港供水業務,此舉不但令它浴火重生,還因此成為優質企業,股價長升不跌,2012年,供水業務為它貢獻了52%利潤。

【比馬來西亞售予新加坡的水價貴逾200倍】
事實上,香港處於亞熱帶區,降雨量比北京、上海等地多數倍!香港除了有25個水塘和水庫之外(未計算私人水塘在內),還早在1975年已有「樂安排海水化淡廠」運作,現在其成本已下降約95%,而且工廠早已北移,沒有再不斷增購東江水這個必要。如果按2010年實際輸入6.81億立方米未經處理的東江水計算,實際水價為每立方米3.36港元,比馬來西亞售予新加坡的水價(每千英制加侖0.03馬幣)已經是「貴逾200倍」。因此,香港人也不想買那些「東江屎水」!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6-14 04:24 , Processed in 0.033430 second(s), 20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