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393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老子:成為你自己的聖人

[複製鏈接]

698

主題

0

好友

4686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7-7-31 11:29:1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人有認知能力,認知可以展示「區分」與「避難」的作用,最終可以提升到「啟明」 的層次,領悟「道」的真諦,成為老子筆下的啟明者,又稱為「聖人」。
這位聖人有一個特殊身份,即統治者,所以在《老子》書中,聖人是指悟道的統治者。簡單說來,聖人即是道的化身


一般談到「聖人」,我們總認為那是儒家對完美人格的描述,是凡人成為君子之後的至高嚮往目標。
出乎意料的是,古代經典中,使用「聖人」一詞比例最高的卻是道家的《老子》一書。《老子》全書八十一章,有二十四章出現「聖人」一詞,還有十二章出現「聖人」的同義詞,如「我、吾、有道者、善為道者」等。
「聖」字在《尚書‧洪範》的原始含義是「思曰睿」與「睿作聖」,亦即一個人善於深思,因而睿智到極點,以致無所不通曉。《老子》的「聖人」做為悟道的「啟明者」,正合古義。
以下依次說明聖人的角色,他的修練方法以及具體的作為。​


聖人是怎樣的統治者?

道家主張「無為」與「順其自然」,為何會出現聖人這個統治者?
在老子看來,人的社會,即使是小國寡民(第八十章),也同樣會有「統治者」這樣的角色,亦即老子所謂的「侯王、萬乘之主、王公」等。但由於這些世俗的君王未能悟道,甚至背道而馳,以致百姓苦不堪言,造成天下大亂。
既然天下不可能沒有統治者,老子便虛擬了一個「悟道的統治者」,以他為道的化身,為世間所有君王作示範。從這個角度來看,老子是個理想主義者,不但沒有避世隱居,反而積極建構一個理想的社會。
聖人總是與「百姓」或「民」對照使用,因為能夠面對百姓或民,並使治理與教化產生重大效果的人,當然非統治者莫屬。這也是聖人做為統治者的最明顯證據。
譬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第五章)。意即:天地沒有任何偏愛,把萬物當成芻狗,讓它們自行榮枯;聖人沒有任何偏愛,把百姓當成芻狗,讓他們自行興衰。
所謂「芻狗」,是以草紮成的狗,為古人祭祀時的用品;當用之時,備受重視;用過之後,隨即丟棄。這表示在依循自然規律時,完全超然,不必存有個人的好惡。
聖人是悟道者,具有完整而深遠的智慧,所以在治理百姓時能有這樣的表現,就像天地對待萬物一般。所有的一切,其實都在「道」的安排之下,「道」才是唯一的統治者。
從「道」的角度看來,天地也是萬物之一,而聖人也是百姓(人類)之一。差別在於:天地與萬物已經處在「規定好的」位置,但聖人卻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經由某種修練,再悟道而啟明的。
​那聖人是如何從一個凡人修煉悟道的呢?


聖人是怎樣修煉的?

聖人的修煉方法,主要有三步:
第一步:「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第七十一章)
只要把缺點當作缺點,如此時時警惕,就不會有缺點了。
凡人最常見的缺點是什麼?無法做到「見素抱朴,少私寡慾」(第十九章)。亦即凡人無法做到「表現單純、保持樸實,減少私心、降低慾望」,所以修煉中要做到,時時警惕這些缺點。
第二步:「去甚、去奢、去泰」(第二十九章)
亦即去除極端,去除奢侈,去除過度。這「三去」顯然是減法,要消除一切外加的東西。
老子清楚表示:「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第四十八章)聖人是「為道者」而不是治學的人,所以要「為道日損」,減損到最高點,即是「無為」。但為何又說「無為而無不為」呢?
「無為」有兩義,一是無所作為,二是無心而為。後者才是正解。如果真的無所作為,雙手一攤,什麼都不管,變成懶惰主義者,最後怎麼可能會有「無不為」的結果?
至於無心而為,則全然不同。「心」是指刻意的目的,一個人做自己份內的事,該工作就工作,該休息就休息,沒有任何刻意的目的,最後一切事情各就其位、順勢而行,不是和諧圓滿嗎?不就是「無不為」嗎?
第三步:「致虛極,守靜篤」(第十六章)
這一步老子談到的修煉方法,是這三步中最具體的,即追求虛,要達到極點;守住靜,要完全確實。關鍵即是「虛、靜」二字。
何為「虛」?老子說:「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第三章)意即:簡化其心思,填飽其肚子;削弱其意志,強化其筋骨。讓人身強體壯,但心思單純、意志模糊。
「虛」即是單純,有如小孩一片天真,沒有任何成見,然後可以容納一切。虛之後,能空能明,才有可能領悟道的真諦。
何為「靜」?動是有所求而行,自然比不上靜之自安。靜勝熱(第四十五章),靜為躁君(第二十六章),牝常以靜勝牡(第六十一章)。靜為歸根(第十六章),清靜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聖人好靜則民自正(第五十七章)。靜之後,能安也能觀,由此可以看出道的運作方式


​經過修練虛與靜,聖人才可以進而「抱一為天下式」(第二十二章),這個「一」即是道,聖人持守之,以做為天下的準則。在具體表現時,則有「三寶」之說。


聖人應該表現出怎樣的作為?

老子筆下的「我」是「聖人」的代名詞。他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第六十七章)
「慈」是指母親的愛老子主張「道生萬物」(第四十二章),所以道是萬物的母親。
聖人是道的化身,以慈母之心對待萬物,尤其是對待自己的百姓。這種慈愛產生無比的勇氣,所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第二十七章),疼愛人類與既存的一切。
「儉」是珍惜的心態任何一物之存在,皆獲得道的肯定與支持,因此我們沒有理由低估其價值,輕視或浪費之。
在今日,「垃圾變黃金」的例子舉不勝舉,其實天下無所謂垃圾,只有在人類中心主義的功利角度看來,才有垃圾與黃金之別。
老子說「儉故能廣」,意即只要節儉,則可推廣物質使天下都夠用。今日聽來,特別有道理,因為世間的問題不在資源不足,而在分配不均。若能做到「儉」字,世間將更為和諧。
「不敢為天下先」代表謙虛自抑的態度在任何場合都需覺知:沒有誰是不可或缺的。所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不論如何意氣風發、領袖群倫,若是少了老子所說的這份自覺,就根本無從品味人生的可貴。


​如果忽略這三寶,卻想在人間求取「勇敢、推擴、領先」,則注定失敗與滅亡。


聖人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聖人沒有任何執著,總是表現「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第二章,第十章,第五十一章),而這些正是道所展現的「玄德」(神奇的德)。

最簡單的類比是:父母對於子女,能否做到「生養子女而不據為己有,作育子女而不仗恃己力,引導子女而不加以控制」?

同理,老師對於學生,領導對於部屬,是否能做到呢?推而至於我們目前擁有的一切,又該如何?循著此一思路,不難領悟我們應該選擇何種生活態度。

聖人是悟道的統治者,我們今天不必期許在政治上有這樣的聖人,而應該努力使自己成為管理生活的聖人。自知者明,自勝者強,自足者富,人生尚有何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57bcc90102xcw5.html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11-30 15:10 , Processed in 0.016807 second(s), 19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