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羅地網

標題: 希腊式佛教艺术-巴米扬大佛 Buddhas of Bamiyan [打印本頁]

作者: yc_ray    時間: 2015-3-10 12:04
標題: 希腊式佛教艺术-巴米扬大佛 Buddhas of Bamiyan
巴米扬大佛(波斯语:بت های باميان‎,拉丁转写:but hay-e bamiyaan)是阿富汗巴米扬省内的两尊具珍贵意义的立佛像,在巴米扬谷的一处山崖凿成,最有可能约于5至6世纪时建成,位于首都喀布尔西北约230公里、海拔约2500米处,是希腊式佛教艺术的经典作品。
佛像主体乃自沙岩山崖凿成,而一些细微部位由泥和干草的混合物造成,铺上灰泥表层,表层被绘画以突显脸部、双手及袍的折叠处,但这一表层实际上在很久前已经被侵蚀掉。佛像手臂下半部由同样的泥和干草的混合物造成,并以木架支撑。脸部上半部相信是以巨大木面具造成,在照片中见到的多行洞孔就是那些用以稳定外层灰泥的木栓的空位。
buddha1.jpeg
巴米扬地处丝绸之路上,是往来欧洲、波斯、中国和印度间的商队途经之地,当地曾有数所佛教寺院,为一宗教、哲学、希腊式佛教艺术中心,自2世纪起,至9世纪伊斯兰教徒入侵时,为佛教的一个宗教地点。
那些寺院的僧侣住在凿于巴米扬的山崖的小山洞内,过著苦行僧式的生活,有些僧侣在其居住的山洞内加添宗教雕像及精美、色彩鲜艳的壁画。
两尊巨大立佛像中的东大佛高37米,西大佛高55米,为世上最大的雕刻立佛像(中国四川的乐山大佛虽然更高,但它是坐佛像),它们是多年来的文化地标,当地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中国佛教僧人玄奘在约630年时曾经过巴米扬,在其所著的《大唐西域记》形容当地(书中称为梵衍那国都城)是一个兴盛的佛教中心,“伽蓝(佛寺)数十所,僧徒数千人”。书中记载“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指的是西大佛,而它的东面有“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指的是东大佛。
一尊跟巴米扬大佛风格接近的坐佛像坐落于中国甘肃省的炳灵寺石窟内,今天仍存在。

破坏与重建
佛像被毁后的遗址(2005年)
巴米扬大佛前后对照
当Mahmud of Ghazni在12世纪征服阿富汗时,巴米扬大佛及那些壁画未有受破坏。其后多年来,一些穆斯林的偶像破坏者损坏了佛像的一些细微部位,主要是面部特征及双手。莫卧儿帝国君主奥朗则布(Aurangzeb)曾试图用炮火摧毁大佛,因为他认为正统伊斯兰信仰反对任何形式的偶像。
Taller_Buddha_of_Bamiyan_before_and_after_destruction.jpg
2001年2月26日塔利班领导人穆罕默德·乌马尔下达灭佛令,宣称要毁掉所有的佛像,包括巴米扬大佛。国际社会不断对塔利班发出警告和劝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3月1日下午特别召集伊斯兰会议组织的54个成员国的代表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松浦晃一郎指出,塔利班当局为了保持伊斯兰教的纯洁性而摧毁包括古代佛像在内的所有雕像的做法是行不通的,这不仅是阿富汗历史的一次倒退,而且也不可能使伊斯兰教取得进步,他们必须马上停止这种破坏文物的行为。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特使本德雷利3月1日亲往喀布尔,向塔利班转达了联合国以及成员国对其破坏文化遗产的关切,但塔利班没有向本德雷利作出任何保证,放弃灭佛计划。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政府3月1日发表声明,对塔利班当局的灭佛决定表示震惊。声明说,阿富汗的文物古迹是具有历史价值的无价之宝,欧盟强烈呼吁塔利班领导层“不要执行这一决定,因为它将使阿富汗人民丧失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些信奉佛教的国家如尼泊尔、泰国、斯里兰卡等国家对塔利班发出了警告。尼泊尔外交部发言人阿查里雅3月2日说:“我们强烈谴责塔利班的罪恶行径,并呼吁国际社会联合起来,保护佛教文物。”印度、俄罗斯等国也对塔利班进行了谴责。作为塔利班少数几个支持者之一的信奉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也于3月1日表示不赞同塔利班的做法,呼吁阿富汗塔利班政府表现出容忍精神,并在这方面尊重国际感情。信奉伊斯兰教的埃及政府发言人也表示,塔利班的行为违背了伊斯兰教的宗旨,“伊斯兰教尊重其他文化,即使某些文化的礼节与伊斯兰法有所冲突。”
尽管如此,塔利班在动用大炮、坦克后,最终于3月12日用炸药将大佛炸毁。在大佛被毁前,探索频道的摄影记者大卫·亚当斯在此地拍摄了探险旅行类纪录片《地球行脚》中的一集,成了大佛最后的影像。
虽然两尊大佛的外型已几乎全毁,但其大约轮廓及一些特征仍可在山崖凹入处被辨识,游人仍可探索那些僧侣住过的洞穴及连接它们的通道。在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国际社会正帮助重修那两尊大佛。


作者: maharaja    時間: 2015-3-16 11:38
可惜可惜,被炸掉了。




歡迎光臨 天羅地網 (http://139.162.60.118/)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