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羅地網

標題: 《穹頂之下》 [打印本頁]

作者: jackychan    時間: 2015-3-2 20:23
標題: 《穹頂之下》
前央視主持人柴靜自費拍攝、聚焦空氣污染的深度調查視頻《穹頂之下》在網絡上曝光。這也是柴靜辭職後首度公開亮相。數日內視頻播放過億,youtube的播放也已經突破33萬。《穹頂之下》乃一條關於霧霾是什麼?它從哪兒來?人們怎麼辦?與大陸空氣污染嚴重的片段。柴靜自費過百萬拍這片,全因自己女兒因空氣問題而患癌而有所啟發。 片段說明大陸的空氣污染60%以上來自煤和油的燃燒,霧霾問題很大程度上是能源問題。大陸煤炭消費量在2013年就超過了全世界其他國家用煤量的總和。車的增速也是歷史罕見。作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不得不同時面對數量和質量要求這兩大挑戰。片段也指出大陸燃煤和燃油大概存在消耗量大、相對低質、前端缺少清潔、“端排放缺乏控制四大問題。片段也指,大陸未來只能向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的方向去,不走唯GDP道路,整個國家的治理體系、能源戰略、產業結構都會隨之改變,會對普通人的生活產生巨大影響,未來的創造者是抓住先機的人。          著名傳媒人石扉客推特上這樣評價柴靜的《穹頂之下》:「用中國傳播史上的奇觀與裡程碑上的案例來形容柴靜霧霾片,基本不算誇張。《穹頂之下》的轟動出世,也引發陰謀論猜測,因為包括人民網在內的中國大陸門戶重點推介,這個尺度大、觸及人們心靈的紀錄片,在過去兩年網絡“嚴打”下,能出來就是奇跡,這次是官網力推,自然讓人浮想聯翩。此片的一個效應就是加速前環保局長周生賢的查辦。      這則調查紀錄片的上線,也是柴靜離職後首度公開亮相。此前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柴靜也透露,這並不是一個計劃中的作品:「當時因為孩子生病,我辭職後打算用相當的一段時間陪伴她,照顧她,所以謝絕了一切工作邀請。」。而對於這則調查視頻,柴靜透露乃自費拍攝,差不多花了100多萬,主要靠自己之前出書的稿費擔負。      柴靜表示:「我深感作為傳媒人的一員,也有責任,因為當時我在北京,但我渾然不覺。我做過不少污染報道,總覺得好像看到煙筒,看到廠礦才會有污染,所以生活在一個大城市裡就無知無覺。人都是從無知到有知,但既然認識到了,又是一個傳媒人,就有責任向大家說清楚。不聳動,也不回避,就是盡量說明白。因為如果大家低估了治理的艱巨和復雜,容易急,產生無望的情緒。如果太輕慢,不當回事,聽之任之,更不行。所以盡可能公開地去說明白,也許可以有很多人像我一樣有改變,為治理大氣污染做一點事。我拜訪了國內外多家研究大氣污染的學術機構,去了一些污染嚴重的現場調研,調查了背後的執法困境。接觸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改委能源所、工信部產業司、環保部等職能機構,也去了倫敦、洛杉磯這些曾經污染嚴重的城市,想找到一些空氣污染治理的教訓與經驗。」 片段連結: - See more at: http://news.memehk.com/posts/2015030203#sthash.CTWO9feu.dpuf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bK4KeD2ajI

作者: 葉雅圖    時間: 2015-3-2 22:52
多謝分享
作者: goldenma    時間: 2015-3-2 23:23
在中國點擊超過一億
作者: jackychan    時間: 2015-3-3 07:18
那種'霾'的味道在香港很少人察覺, 但是有的, 而且常有, 不過較東莞淡得多. 但味道是熟悉的. 每次回東莞的感覺很辛苦, 很難呼吸.
可想而知在更深入的地區的人受著甚麼苦..

作者: soho888    時間: 2015-3-3 14:08
唔改革制度,根本上冇救.
作者: look4astar    時間: 2015-3-5 06:38
很擔心柴静的安全,揭露了太多既得利益者的惡行!
作者: hkvcdso    時間: 2015-3-5 09:15
科技、經濟越進步就等同戰爭、死亡就越近?
作者: Nelsonlai    時間: 2015-3-10 16:49
一個只打著共產主義旗號的中國,完全沒有走共產主義的黨,天天跟你說「為人民服務」,本身已是徹頭徹尾地「自欺欺人」,

還不停地每天去講大話,為了他們個人利益,歪理當真理,自以為事,這樣的共產黨,這樣的黨員,大家還能希望他們會做些什麼好的東西出來呢!


所以中國有現在這樣的情況,絕對是正常不過!
  只可以說中國十幾億群眾沒有福氣啊!!!

作者: Nelsonlai    時間: 2015-3-10 17:12
非常欣賞和尊重柴靜,他是還有「良知」的中國人,出錢又出力,做那麼多工作去揭露,

中國共產黨的無能加自私,最起碼為群眾發聲,非常難得啊!




歡迎光臨 天羅地網 (http://139.162.60.118/)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