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羅地網

標題: 20180223郭博士開示:佛說佛醫經白話文本 [打印本頁]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2-23 23:47
標題: 20180223郭博士開示:佛說佛醫經白話文本
本帖最後由 容燥兒 於 2018-2-23 23:49 編輯

此乃佛醫經白話文本,非常珍貴,爭取要一代一代人存閱,可免枉死橫死之厄,
得享天年❗

郭博士醫學資料推介:

http://libwri.nhu.edu.tw:8081/Ejournal/4082001402.pdf

Screenshot_2018-02-23-23-48-56.png (968.18 KB, 下載次數: 245)

Screenshot_2018-02-23-23-48-56.png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3-1 01:25
《佛說佛醫經》的病因論與養生觀*
黃國清*
摘要
《佛說佛醫經》所述代表印度佛教的醫藥觀念。本文自病因論、
養生論、業果論三方面探討此經思想。在病因論方面,此經結合印度
傳統醫學與佛教學說,指出體素失去均衡、負面心理情緒、飲食作息
不當、抑制生理需要、不避危險情況、不善言行舉止等都是有害身心
安樂的因素,從較寬闊的視角思考全人健康問題。關於養生論,主要
對四季飲食和生活作息予以指點,述說由此達致體素均衡以保持健
康。《佛醫經》最後部份,給出戒行的指導,特別偏向飲食、多欲的禍
患,及其對治方法的說明。不僅消極地持戒不犯,更應積極通過無相
布施、慈悲護命等實踐來對治煩惱,尋求今世與來世的康樂。
關鍵詞:佛醫經、印度醫學、佛教醫學、病因、養生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3-1 01:26
《佛說佛醫經》的病因論與養生觀
黃國清
一、引言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遭逢的課題,從古到今人類在面對這些生理
限制的挑戰中累積了眾多醫療知識,印度、中國和歐洲各自形成系統
的醫學理論與實務。古代印度除了阿育吠陀(Ayur-veda,生命之學)的
醫學傳統,佛教典籍中也保存許多古代醫藥資料,這些醫藥觀念與印
度醫學既有交涉,又有其獨特之處。關於佛典醫藥文獻的性質,有學
者指出嚴格說來大藏經中並無一部純粹的醫典,所謂的「論佛醫書」,
不過是涉及醫藥的內容稍多一些。1這批醫藥文獻的內容非如世俗專門
醫學那樣體系嚴整與論說精詳,療治層次止於一般常見疾病,並富含
宗教教義和咒術,還有習自傳統和生活經驗的養生觀念。如果站在主
流醫學觀點,認為既有更精深專業的古代醫典,即沒有探討論醫佛典
的必要,則可能忽視佛教醫學可提供的健康指導。佛教醫療觀念所含
攝的範圍較專門醫學(以生理疾病的療治為主軸)為大,不僅將超出
某種檢驗標準的身心異常狀態視為疾病,甚至將一般的生理變化和需
求(老化、飢餓、睡眠等),任何層次的心靈染污(貪、瞋、癡等),
以及過往行為(業)所招致的今生苦痛,都當做須加對治的個體不圓
滿狀態,側重疾病的預先防範,及身心問題的徹底解決。2探索佛教醫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3-1 01:26
學的價值,除有助於了解古代佛教的醫藥文化,也讓我們獲致一種更
為整全的健康理念,並能借鑑和吸收佛教古德的醫療養生經驗。
本文研究一部專論身心問題與治療方法的佛典《佛說佛醫經》,署
名「吳天竺沙門竺律炎共支越譯」。只是這部吳國譯經的經名不見於現
存最早經錄梁代僧祐的《出三藏記集》,首先著錄於隋代法經的《眾經
目錄》,歸入卷 5「佛滅度後撰集錄第七二分‧西方諸聖賢所撰集一」,
經題為「佛醫經抄」,譯者標為「吳世竺律頭炎共支謙」。3隋‧費長房
《歷代三寶記》卷 5 著錄「佛醫經一卷」,其下註明:「(天竺沙門竺律
炎) 共支越出。非全典,從大經略,見《寶唱錄》。或云『佛醫王經』。」
4《出三藏記集》卷 4 載有「佛醫王經一卷」5,歸為「新集續撰失譯
雜經錄第一」,肯定此為翻譯的經典,但不知譯經時的相關資訊。不論
《佛醫王經》與《佛醫經》是否為同本,《佛醫經》為漢譯的經典或抄
自譯出的經典,6經中所述可代表印度佛教的醫藥觀念。本文將自病因
論、養生論、業果論三方面來探討這部經典的思想,釐清其與印度醫
學的關係,及闡釋經中的特殊觀點。
二、包羅廣泛的病因論
佛陀常用醫師治病的例子來譬喻四諦真理:苦諦形同生病狀態;
集諦如同疾病原因;以滅諦為治癒狀態;視道諦為治療方法。一個人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3-1 01:27
若不承認自己生病,將不去探求病因所在,則無法運用正確的對治方
法,從而恢復健康狀態。因此,明了病因可謂療治疾病與預防疾病的
重要基礎。7
印度傳統醫學的病因論所涉範圍廣泛,著名醫典《遮羅迦集》
(Caraka-samhita)以較抽象的方式說:三類(疾病)原因是對於感官—
對象、行為或時節的過度使用(overuse)、不足使用 (underuse)和錯誤
使用(abuse)。感官和對象指眼、耳、鼻、舌、身五根與色、聲、香、
味、觸五境;行為包括身、口、意三業。至於時節的問題,印度氣候
主要分為寒、熱、雨三季,各具冷、熱、雨的特色,若某季的特性太
過(如寒季過冷)為過度,特性不顯(如寒季不冷)為不足,發生相
反性質(如寒季反熱)為妄用。氣候違反常態,是引發疾病的重要原
因之一。由於內外在因素造成生理與心理的失衡為疾病,就其來源與
部位可分內生的(身上的體風、膽汁、黏液三體素的失衡)、外來的(動
物、毒物、風、火等所致)、心理的(由所求者不得或不欲者反得而起)
三類。8另一部阿育吠陀重要典籍《妙聞集》(Suwruta-samhita)在卷 1
第 1 章說為人類帶來「苦」者即是疾病,並將疾病分為外來的(外傷)、
軀體的(由飲食或體素的失衡所引起)、心理的(忿怒、憂傷、恐懼、
歡樂等心理擾動所引發)與自然的(飢、渴、老、死、睡眠等因素)
四類。9《妙聞集》第 1 卷第 24 章又將身心之苦分為依內(由自身所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3-1 01:27
引生)、依外(由其他動物所引生)、依天(由超自然力和自然力所引
生)三大來源,並可細分為七個細類:生殖力(父精、母血的問題)、
胎育力(母親於懷胎期間不養生)、病素力(生理和心理的病素失衡)、
外傷力(來自武器、猛獸等)、時力(出於寒暑風雨)、超自然力(如
鬼神、咒術等)、自然力(飢、渴、老、死、睡眠等)。最先三種為依
內苦,第四種為依外苦,後三種為依天苦。10「苦」意為不完滿的狀
態,凡能造成身心個體的不完滿者,都歸為致生病痛的因素,甚至包
括飢渴、睡眠等自然生理現象,及心理面的愛憎憂喜等情緒反應。
印度醫學以體風(vata;vayu)、膽汁(pitta)、黏液(kapha;wlesman)三
體素為生理疾患的主要致病因子,或加上血液為第四種體素(如《妙
聞集》)。此外,身體健康還取決於七元素(七界;七種體組織)和排
泄物是否維持正常狀態。11三體素由地、水、火、風、空五大要素組
成,體風素相應於風和空,膽汁素與火相配,黏液素由地和水構成。
佛教經典除了沿用三體素說之外,更有專以地、水、火、風四大種為
致病因素者。《佛醫經》即屬後者,經中說:
人身中本有四病:一者,地;二者,水;三者,火;四者,風。
風增氣起;火增熱起;水增寒起;土增力盛。本從是四病,起
四百四病。土屬身;水屬口;火屬眼;風屬耳。火少寒多,目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3-1 01:28
冥。12
「地」為肉體部份的主要構成要素。「水」與口有關,事物需與水混合,
舌頭始能嚐其味道。「火」生光明,並有令眼睛發揮見物功用的性能。
「風」可傳聲,與耳朵聽覺有關。13各要素的過多或缺乏而失去平衡,
即引發生理疾病,風多起氣病,火多發熱病,水增成寒病,地多則肥
胖;不足則為相反方向。若火少則無法與水達成均衡而寒性明顯,會
影響到眼根的作用;其餘可類推。
佛教產生自印度文化背景,其醫藥保健觀念與印度醫學有密切的
聯繫,《佛醫經》亦反映此種關係。該經說明人類生病有十種原因:
一者,久坐不飯;二者,食無貸;三者,憂愁;四者,疲極;
五者,婬泆;六者,瞋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
九者,制上風;十者,制下風。14
前兩個原因有關飲食問題。第一是飲食不規律,禪坐過久,該用餐時
不食。肚子餓是一種生理信號,應適度補充,否則對身體有損。除了
禪坐,世間人因工作、俗務而不正常用餐,也應可包含於此項。其次
是飲食不節制,過度飽食。第四是過於勞累,超出身體負荷,會積勞
成疾。第三憂愁、第五婬泆(恣縱逸樂)、第六瞋恚是屬心理層面的問
題。第七忍大便、第八忍小便、第九制上風(呵欠、打嗝等)和最後
制下風(放屁)是對各種生理要求的壓制。除了飲食與心理的原因,
印度醫學還認為包括排泄在內的各種正常生理要求也有其作用,若加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3-1 01:28
以抑制會導致身體病痛。然而,印度醫學中所言及的不可抑制的生理
性需求範圍較大,諸如射精、睡眠等亦含攝其中,此與佛教醫學主張
禁欲、精進的實踐有所區別。15
《佛醫經》又從一種與佛教修行生活相結合的方式來說明壽命不
應盡而盡的情況。人唯有適切養生與行為正當,始能享有此生應得的
壽量。壽命減損有九種原因:
一、不應飯為飯;二為不量飯;三為不習飯;四為不出生;五
為止熟;六不持戒;七為近惡知識;八為入里不時不如法行;
九為可避不避。如是九因緣,人命為橫盡。16
「不應飯為飯」意謂食用不適合自己的食物,如吃自己不喜歡的食物,
或是不配合四季攝取適當的食物,還有已經用過餐後又再吃(指違反
戒律的飲食規定,有害修持,留下不良業力)17。「不量飯」為不知節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3-1 01:29
制,飲食過多。「不習飯」,如到其他國家水土不服,不知慢慢適應,
驟然飲食。「不出生」意謂先前飲食尚未消化就吃,或服用吐藥未吐盡、
服用下藥未泄盡就飲食。「止熟」同於前述抑制大小便和上下風。「不
持戒」就是違犯五戒,因而違法犯紀,遭受法律制裁、仇家報復,或
憂愁恐懼而死。「近惡知識」為接近惡友,受其影響而不明善惡,從而
造作惡業,減少壽量。「入里不時不如法行」,夜行為鬼物所乘,或聚
落中喧鬧爭鬥時,或官吏追捕犯人應避開時進入聚落,為入里不時;
進入他人房舍妄視不可視、妄聽不可聽、妄犯不可犯、妄念不可念,
是為不如法行。「可避不避」,意為不知躲開惡獸毒蟲、水火坑阱、車
馬奔馳、醉漢惡徒等。18除了類同前一段所述的飲食不當問題(但此
處說明更詳)、抑制生理需求之外,又加上行為不當的幾項,這與佛教
的戒律、因果觀念相關,人生的遭遇與業力有密切關係,善行導向樂
果,惡行招致苦果。最後的「應避不避」一項,通於印度醫學所言的
外來(偶然)傷害。
就病因論來看,除了相通於印度醫學的飲食問題、外來事物、心
理情緒、抑制生理需求等造成身心苦痛的諸種原因外,佛教作為一個
宗教傳統,也特別關注錯誤行為帶來的影響,一個人的過去業力與今
生行為,是身心安樂、得享天年的有力決定因子。佛教因此強調戒行
修善,反映在《佛醫經》中者是將不守戒律、接近惡友、不如法行和
其他不懂養生的行為並列,作為壽命縮減的原因。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3-1 01:29
三、隨順季節的養生觀
地、水、火、風的均衡與否影響到身體健康狀況,而一年中季節
的嬗代,氣候不同,會造成各種體素的增減,如何因應季節變換而採
取調節措施,是隨順自然的養生原理。玄奘《大唐西域記》說明印度
一年六時(三季每季各分二時)或四季與月份(陰曆)的對應為:「正
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漸熱也。三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盛熱也。
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雨時也。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茂時
也。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漸寒也。十一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
日,盛寒也。如來聖教歲為三時: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熱時也。
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時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時
也。或為四時,春、夏、秋、冬也。春三月,謂制呾羅月、吠舍佉月、
逝瑟吒月,當此從正月十六日至四月十五日。夏三月,謂頞沙荼月、
室羅伐拏月、婆羅缽陀月,當此從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秋三月,
謂頞濕縛庾闍月、迦剌底迦月、末伽始羅月,當此從七月十六日至十
月十五日。冬三月,謂報沙月、磨袪月、頗勒窶拏月,當此從十月十
六日至正月十五日。」19根據《妙聞集》,六季與體素增減的關係可如
下表:20
季 節 雨季 秋 初冬 嚴冬 春 夏
體風素 鎮靜 蓄積 增大
膽汁素 蓄積 增大 鎮靜
黏液素 蓄積 增大 鎮靜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3-1 01:30
就北印度而言,21玄奘所言的漸熱、盛熱、雨時、茂時、漸寒、盛寒
大抵對應於春、夏、雨季、秋、初冬、嚴冬。「蓄積」意謂某種體素處
於累積傾向;蓄積過多則成「增大」,失去均衡;「鎮靜」是體素處於
消減傾向。因此,在夏季體風素增大時,在飲食和活動上就應採取能
緩解該體素者;其餘依此類推。
《金光明經》沿用印度醫學的體素說,但所述的是四季的調養,
義淨譯本述說如下:「病有四種別,謂風熱痰癊,及以總集病,應知發
動時。春中痰癊動,夏內風病生,秋時黃熱增,冬節三俱起。春食澀
熱辛,夏膩熱鹹醋,秋時冷甜膩,冬酸澀膩甜。於此四時中,服藥及
飲食,若依如是味,眾病無由生。食後病由癊,食消時由熱,消化起
由風,准時須識病。」22風、熱、痰癊即體風、膽汁、黏液三體素。《金
光明經》所述與《妙聞集》有所差異。根據玄奘的季節配法,春季從
漸熱(春時)跨到盛熱(夏時)之半,《金光明經》說此時黏液素增大
(《妙聞集》為鎮靜),並蓄積體風素。夏季跨盛熱後半和雨時,春天
蓄積的體風素增大,並蓄積膽汁素。秋季由茂時(秋時)跨到漸寒(初
冬)之半,膽汁素增大。冬季則三種體素均有(《妙聞集》為黏液素的
蓄積和增大)。又在飲食和消化的過程中,剛用完餐時黏液和食物混
合,若調合失當易生黏液病;其後消化時需火的成熟作用,易發膽汁
病;消化完成後需風的循環與排泄作用,易起風病。了解體素在不同
時間點的增大與減少,是四季飲食養生與診斷服藥的重要指導原則。
《佛醫經》也將一年區分為四季,配合的月份日期非從十六日開
始,與玄奘所言約有十五日的差距。各季所配月份、顯著要素,及其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3-1 01:30
解釋理由如下:
春,正月、二月、三月,寒多。夏,四月、五月、六月,風多。
秋,七月、八月、九月,熱多。冬,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有風有寒。何以故春寒多?以萬物皆生,為寒出故寒多。何以
故夏風多?以萬物榮華,陰陽合聚,故風多。何以故秋熱多?
以萬物成熟故熱多。何以故冬有風有寒?以萬物終亡熱去,故
有風寒。23
風、熱、寒大抵對應於體風、膽汁、黏液三體素,膽汁素屬熱性,黏
液素為寒性。春天因萬物自寒中出生,所以寒多。夏天萬物繁榮生長,
陰陽相合而生風。秋天萬物成熟,所以火多而生熱。冬天萬物消亡故
生風;熱去故起寒。這種解釋應非印度本有,似乎援引中國醫學思想
來說明理由,24可謂中印觀念的融合。《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
論》言:「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夏三月,此
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
地氣以明。……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25春天
陽從陰中復生,萬物開始生長。夏季天地陰陽相交,萬物繁茂秀美。
秋天萬物華實已成熟,平定下來。冬季萬物生機潛伏,陽氣內藏。此
段文句可能為《佛醫經》的解說所本。
四季各有不同的凸出要素,為了達成身中要素的平等均衡,攝取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3-1 01:32
相應的食物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佛醫經》明顯重視這方面的養生指
導。有關四季飲食宜忌的概略為:
春三月有寒,不得食麥、豆,宜食粳米、醍醐諸熱物。夏三月
有風,不得食芋、豆、麥,宜食粳米、乳、酪。秋三月有熱,
不得食粳米、醍醐,宜食細米、糗、蜜、稻、黍。冬三月有風
寒,陽興陰合,宜食粳米、胡豆羹、醍醐。26
由於印度風土氣候與中國差別甚大,植物生長條件有別,加上文化上
對食物性味功效的認知差異,不宜直接將中國本草典籍的藥物性味套
用在印度飲食上。又一類食物(如米、豆)裏面還可再加細分,細類
的性味作用不一定相同,增加分析的難度。查閱印度醫學手冊《醫理
精華》第三章「食物與飲料的法則」,相關食品的特性和功效概述如下
表:27
食品 性味功效
穀類:
大麥
小麥
稻米(總言)
28
性涼、(產生)許多風和許多糞便、取膽汁和
痰。
性涼、重、味甜、能壯陽、驅風。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3-1 01:33
大稻米(粳米?)
葦米
白殼米
野生小米(細米?)
味甜、生精、多油脂,產生少量的風和糞便。
更能壯陽。
可驅痰和膽汁。
是甜的,性涼而輕,可去三液。
性燥、導致乾燥、增風,去痰和膽汁。
豆類:
大豆(黑豆)
綠豆
扁豆
多油脂、性重、熱、壯陽、多糞便殘渣、軀
風。
性澀、輕、味甜,去痰和治多血證(即止血)。
味甜、性涼、導致便秘、但去痰和膽汁。
乳類:
牛奶
奶酪
多油脂,性重,去風和膽汁,且長壽。
增力,軀風,壯陽,增膽汁和痰。
蜜 蜜去三液,……(但也)有人說,它能增風。
另外,為了分析的方便,根據一份當代阿育吠陀醫學的整理,相關食
品(可查得者)與三種體素增減的關係如下表:(” −”表非增非減的均
平狀況)29
食 物 體 風 膽 汁 黏 液
大麥 − 減 −
小麥 減 減 增
豆類(1) 增 增 減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3-1 01:33
豆類(2) 增 減 增
糙米 減 增 增
白米、黃米 減 減 −
牛奶 減 減 增
(硬、軟)乳酪 減 增 增
蜂蜜 − − 減
玉蜀黍 增 減 −
透過如此的比對,得知《佛醫經》所說大致相應於印度醫學的觀點,
是古印度人飲食生活經驗的累積成果。例如,大麥、小麥性涼,會減
少膽汁素,一般豆類亦如此,不宜在春寒季節食用。稻米有性涼、性
溫兩類,或增膽汁,或減膽汁,應配合季節選取。牛奶和酪都有驅風
作用,適合在夏季體風素增大時食用。
除了有關四季飲食的指導,《佛醫經》還涉及同一種身體活動在不
同時節的不同生理影響。在中國,《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言及四季保
養原則:春三月由陰轉陽,尚有寒意,萬物生機萌發,應該入夜即眠,
早些起身,披散頭髮,解開衣帶,舒緩身體,在庭中放開步子,使情
志舒發。夏三月天地之氣旺盛相交,萬物繁茂秀美,同樣要早臥早起,
不厭惡白天較長,使情志平和。秋三月萬物成熟平定,天氣勁急,地
氣清肅,要早睡早起,與雞鳴同步,保持情志安寧,以緩和秋天的肅
殺之氣。冬三月陽氣收斂,萬物閉藏,人應早睡晚起,天光亮才起床,
不要擾動身中的陽氣,使情志潛藏。30相對於《黃帝內經》對四季睡
眠的分明指點,《佛醫經》中只見含糊的說法: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3-1 01:34


同樣是睡臥,有的季節體風素增多,有的季節膽汁素或黏液素增多。
關於睡眠與季節、體素增減的關係,《遮羅迦集》說:因種種身心活動
而使身體瘦弱(表示體風素增加),而習於睡午覺,則應採行午覺,可
使身上的要素和氣力達到均衡,讓黏液滋潤身體各部份,使壽量變得
穩固。在夏季,變得乾燥,風的強化和夜的縮短,建議午睡。在夏季
以外其他季節的午睡,使黏液和膽汁失衡,因此不宜午睡。身上黏液
素過多者,日間絕不應睡覺。32其原理是說睡眠不足會增長體風素,
使人身體消瘦粗燥;反之,睡眠過多則增長黏液素,因此,要隨順季
節體液消長和個人身體狀況調節合適的睡眠時間。
《佛醫經》提醒人類應該配合四季的體素增減來養護身體,透過
調節體素均衡以達到健康的目的。雖然經中所述甚為簡略,祇以四季
飲食和睡臥的宜忌為代表,但想表達的觀念應是整體的,有賴閱讀者
自行去充實。
四、守戒安樂的業果論
印度重視身心健康,以其為成就人生目標——義務(dharma)、財
富(artha)、快樂(kama)和解脫(moksa)——的基礎。《遮羅迦集》說明人
生的壽量與快樂深受過去世業行(karman)所決定,生命根植於良好的
行為,死亡來自相反的行為。欲朝向健康,應逐漸採取與時、地、個
人特質相反的飲食和調整(以達到均衡);捨棄對任何事物的過度使
用、不足使用與錯誤使用;限制一切超出節度之事,並且不抑制任何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3-1 01:35
自然生起的生理驅力;避免魯莽的行為。33《佛醫經》中也表達出類
似的觀念,在九橫死因緣之後,言及飲食養生與持戒避禍可獲得兩種
福樂:一、得長壽;二、得聞好語,得久行道。34佛教醫學的追求目
標同樣落在整體的身心安樂,長壽無病是現世的安樂;得聞善言佛語,
長期修道還關涉到來世的安樂,最終達致圓滿的修行理想。佛教倡導
因果業報觀念,強調身心的苦痛憂愁與過去行為有緊密連結,能否少
欲知足、守戒行善影響身心安樂頗巨,這是《佛醫經》利用最後一部
份論說戒行和離貪的理由。
五戒的首戒是不殺生,殺生行為是極大的罪惡,依據因果相應的
原理,這會為造業者帶來短命、病痛和驚恐等果報。初期佛教雖然戒
殺,但未完全禁止食肉,准許食用三淨肉。《佛醫經》將不殺生戒與三
淨肉合併為六項:
亦有六因緣不得食肉:一者,莫自殺;二者,莫教殺;三者,
莫與殺同心;四者,見殺;五者,聞殺;六者,疑為我故殺。
無是六意,得食肉。35
前三點是戒律規定,不自己殺生、不叫人殺生,及不與殺生者有同樣
的心理;後三點是三淨肉,不眼見動物被殺、不耳聞它被殺,及不懷
疑動物是為己而殺。符合這六個條件的肉類始可食用。《佛醫經》的最
高原則是根本禁絕肉食,根據六道輪轉之說,主張動物在累世以來都
做過我們的父母兄弟妻子,怎麼忍心吃食其肉!因此,經中提出四種
除去食肉和貪欲的觀想: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3-1 01:35
佛言:有四飯:一為子飯;二為三百矛斫飯;三為皮革虫生出
飯;四為災飯。子飯者,謂人貪味食肉時,便自校計念:是肉
皆我前世時父母兄弟妻子親屬,亦從是不得脫生死,已得是意,
便止貪,是為子飯。三百矛斫飯者,謂飯隨味念,復念其殃無
有數,能不念味便得脫。又矛斫人為亡身,已生念,復念有若
干受苦,為三百矛斫飯。皮革虫生出飯者,謂人念味,亦一切
萬物憂家中事,便穿人意,意作萬端為出去,是為皮革虫生飯。
災飯者,謂一生死行皆為災飯,如火燒萬物。人所行皆當來惱
身,劇火焚萬物,故言災;所以言飯者,謂人所可意念人,故
言飯也。36
上述內容與《雜阿含經》373 經似有所關聯,該經中佛陀提到麤摶食、
細觸食、意思食、識食四食的觀想方法。對於麤摶食(物質食物),舉
出一個駭人聽聞的譬喻故事,說到一對夫妻與他們摯愛的兒子行經荒
野嶮道,糧食耗盡,飢餓將死,不得已而殺子食肉,此時會貪圖美味
嗎?當然不會。藉由此食子肉想而斷除對食物的貪欲。對於細觸食(皮
膚觸覺),要觀想如同一頭牛生遭剝皮,受到小蟲囓咬及接觸塵土草木
的痛苦,藉以除去對感覺的貪染。對於意思食(希望、意志),要觀想
如同火災的危險,從而棄捨對生命的愛著。最後對於識食(心識活動),
要觀想如同盜匪遭到逮捕,身受三百下矛刺的刑罰之苦。37《佛醫經》
則將四想都導向對肉食和貪欲的觀照,食肉如同食用摯愛親人的肉,
且因此而無法脫離輪迴;貪圖肉食美味,禍患無窮,如同三百下矛刺
之刑;貪著世間,憂慮家中事,萬端思慮從身中飛出,如同剝皮後萬
蟲鑽咬;人所想做的煩惱業行,像火災一樣,燒害自身。總歸一句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3-1 01:36
應該通過這些觀想而禁絕肉食、祛除貪欲,以獲取未來的安樂。
貪圖飲食對健康與修行妨礙非常大。不食肉將會帶來不驚惶恐懼
的好報,因為人想食肉而使動物蒙受屠宰的恐懼。喜好美味而飲食過
多,產生五種過失:
一者,多睡眠;二者,多病;三者,多婬;四者,不能諷誦經;
五者,多著世間。38
過度飲食令人增生睡意,引發病苦,強化貪欲傾向,從而障礙誦經修
道。《釋氏要覽》卷 1 引用《增一阿含經》與《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
等經說到飲食過量的種種問題:「食量:《增一阿含經》云:若過分
飽食,則氣急身滿,百脈不調,令心壅塞,坐臥不安。若限少食,則
身羸心懸,意慮無固。偈云:多食致苦患,少食氣力衰,處中而食者,
如秤無高下。○ 經云:多食人有五苦:一、大便數;二、小便數;三、
多睡;四、身重不堪修業;五、多患不消化。○《大薩遮經》偈云:
噉食太過人,身重多懈怠,現在未來世,於身失大利;睡眠自受苦,
亦惱於他人,迷悶難寤寤,應時籌量食。」39愛好美食不僅增強貪欲,
也助長瞋恚和愚癡:
人貪婬人知色味;瞋恚知橫至味;癡人知飯食味。律經說:人
貪味,味復味得生,不得美味。佛言:一、食者為欲斷生死,
亦隨貪不能行道。為得天眼,自知所從來生,去至何所。人不
念死,多食,常念婦人,皆墮百四十惡。中天皆用飯故。犯十
惡,後生便失人形,墮畜生中。既得作人,飢渴血出,瞋恚傍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3-1 01:36
生,於愛內生於貪。40
貪行者、瞋行者、癡行者各有其偏好的味(rasa, 嗜好、傾向、情愛),
貪淫人嗜好美色,瞋恚人愛好虐害之樂,愚癡人貪戀飲食美味。佛陀
開示說飲食只是為了支持身體以成就道業,隨從貪欲則墮入種種惡
行。飲食貪欲會衍生各類煩惱,推動十惡行,嚴重者喪失人身而轉生
畜生道,承受飢渴、鞭笞、驚恐諸苦;即使未失人身,也招感眾多苦
報,並深懷愛瞋的煩惱傾向。
因此,應當捨棄對財物的執著,出於慈悲心,以無所得的布施來
對治慳貪,減輕瞋恚,提升福德與智慧:
佛說有大福,自飢以飯與人,令人得命,是為大福。後生饒飲
食,乏瞋恚。亦無所施,施亦不得。41
如此的實踐,未來可得生活安樂、煩惱淡薄、智慧增上,這才是佛教
所追求的身心整體健全之道。
五、結語
《佛醫經》是部篇幅短小的經典,結合印度醫學與佛教修行的觀
念,提供祛病延年、身心安樂的整體醫療養生指導。全經內容可歸納
為病因論、養生論和業果論三個面向。
在病因論方面,此經結合印度傳統醫學與佛教學說,指出風、熱、
寒(體風、膽汁、黏液)三要素或地、水、火、風四大種的失衡是生
理疾病的主因,了解使體素增減的季節和飲食作息因素及其調節方
法,是預防和療治疾病的根本原理。此外,經中也列示不當飲食方式、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3-1 01:36
負面心理情緒、抑制生理需要、不避危險情況,及不善言行等有害身
心安樂的因素,包羅層面廣泛,有助於從較寬闊的視角思考全人健康
問題。
關於養生論,就生理層面而言,主要對四季飲食和生活作息予以
指點。春季多生寒病、夏季易起風病、秋季好發熱病、冬季有風病和
寒病,各類食品性味作用不同,對風、寒、熱諸種病素或有增益作用,
或有驅逐效用,順著四季調配飲食,可通過使體素達到均衡而預防和
祛除病痛。生活習慣也影響體素的增減,經中只舉睡臥一事為例,說
明各個時節應注意採取不同作息模式。根據阿育吠陀,睡眠不足會增
加體風素,過多睡眠增加黏液素,因此像夏季那樣萬物乾燥、晝長夜
短的情況,藉由午睡生養黏液素有其必要。睡眠如此,相信其他重要
作息活動也有各自的影響。
《佛醫經》的最後一部份,給出戒行的指導,特別偏向飲食、多
欲的禍患,及其對治方法的說明。根據佛教教義,守戒和行善是世人
獲取身心安穩的一般途徑,破戒——尤其是殺生——是身心苦痛和壽
量縮減的主要原因,所以此經中強調不殺生與不食肉,舉出多種去除
飲食和貪欲的觀想方法。貪求美味有害健康,還會強化貪欲,以其由
此衍生瞋恚、愚癡諸煩惱,從而廢棄道業,做作惡行,流轉惡趣。行
善修道增益身心安樂,破戒造惡則會損身減壽,因此,不僅消極地持
戒不犯,更應積極透過無相布施、慈悲護命等實踐來對治煩惱,尋求
今世與來世的康樂。






歡迎光臨 天羅地網 (http://139.162.60.118/)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