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羅地網

標題: 思考的價值 [打印本頁]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7-7-5 12:12
標題: 思考的價值
111111111

Screenshot_2017-07-05-12-08-57.jpg (423.03 KB, 下載次數: 518)

Screenshot_2017-07-05-12-08-57.jpg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7-7-5 12:13
222222222222

Screenshot_2017-07-05-12-09-01.jpg (449.23 KB, 下載次數: 409)

Screenshot_2017-07-05-12-09-01.jpg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7-7-5 12:13
33333333333

Screenshot_2017-07-05-12-09-05.jpg (637.4 KB, 下載次數: 436)

Screenshot_2017-07-05-12-09-05.jpg


作者: Yul    時間: 2017-7-5 12:57
凡一切成功的人類行動都必然以正確的知識為先導,所以我們要研究它(因明)。——法稱
作者: 陳柱民    時間: 2017-7-5 15:34
(上文有續)

人也藉由思考,而發展和安排人為記號,預先提醒自己結果,以及達成或避免這些結果的方式。就像思考讓野人和野獸有所區分,思考的特質也讓文明人和野人有所不同。野人在河中沉船,以後就會注意到某些事物是危險的徵兆;文明人則會有意地製造這些標記,以避免危險,他會事先架設浮標作為警示,並建造燈塔作為指引。野人以豐富的閱歷解讀天候徵兆;文明人設立氣象台,以人為的方式取得徵兆,並且在只能使用特別方法,才能偵測到的徵兆出現之前,就發布資訊。野人解讀某些模糊的跡象,熟練地在荒野中找到方向;文明人建造高速公路讓所有人使用。野人學會偵測並尋找火源,因此發現了生火的方法;文明人則發明了能夠永久亮燈和取暖的設備,隨時可以使用光和熱。

文明開化的精髓就在於,我們特意建起紀念碑和紀念堂,以防遺忘;我們特意在各種意外事件和緊急狀況發生前,先建立偵測意外發生和記錄意外本質的設備,以預防有害事物發生,或至少能保護自己,降低意外事故和緊急狀況所帶來的影響,並保障及增加對我們有利的事物。所有人造設備都是精心設計由改造自然事物而來,如此一來,比起在原本自然狀態時,這些設備就更能夠指出隱藏的、尚不存在以及遙遠的事物。

最後,思考賦予自然事物的地位和價值,遠遠不同於無法反思者的看法。對於不懂得這些字句是語言象徵的人來說,這些字句只是塗鴉、是光和影的奇怪變化而已;對認為它們象徵其他事物的人來說,根據一個字使用時所傳達的意義,每一個字都有它明確的獨立性。自然物體也一樣。對某些人來說,椅子可以用了坐下休息或是社交聊天,但是對另一些人而言,卻只是一件被聞、被咬或用來跳上跳下的物品;知道一顆石頭過去歷史和未來用途的人,和只是單純直接感覺石頭的人,他們對石頭的看法是不同的。要說不會思考的動物能夠體驗事物,那只是出自於禮貌。大多數事物對我們的意義,都是由其本身所擁有的特質組成,而這些特質則是其他事物的象徵。

英國邏輯學家范恩先生曾說過,狗是否看見彩虹,和牠是否了解所在國家的政治憲法,對狗來說,真的有所謂嗎?牠睡覺的狗窩,以及牠吃的肉也適用相同的原則。牠想睡覺時就去狗窩,牠餓的時候,聞到肉味和看到肉色就雀躍不已;除此之外,牠還以什麼方式看到一個物體?牠當然不會認為一間房子是永久的住所,並有著永久住所的特性和其他關係,除非牠能夠認為當前的事物,就代表著未見的事物,除非牠能夠思考;牠也不認為牠吃的是肉,除非牠能夠因為知道那是某種動物的某個關節,提供了養分,而聯想到它的特性。

物體若沒有了這些意義特質,無法說明那還剩下什麼,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這樣的物體,和我們所感知的物體十分不同。再者,在思考和感受事物,或是將事物視為其他事物的象徵時,這是有無限可能的。過去需要哥白尼或牛頓的智慧,才能理解的物體特質要素,在現代,孩子很快就能了解。

思考力量的各種價值可以引用約翰・史都華・彌爾的話來總結:
推論,被稱為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每個人每天、每小時、每分鐘都需要查明他並未直接觀察到的事實:不是只為了要累積自己的知識,而是因為這些事實本身對他的利益或是工作很重要。法官、軍方指揮官、導航員、醫生、農業家的職責不過是判斷證據並照此行動......因為他們判斷得好或壞,影響到他們履行責任使命的成敗。這是唯一一個頭腦永遠不休息的工作。
作者: 楞嚴小伙子    時間: 2017-7-5 17:08
本帖最後由 楞嚴小伙子 於 2017-7-6 06:51 編輯

精神支持 1次


作者: 楞嚴小伙子    時間: 2017-7-5 18:00
本帖最後由 楞嚴小伙子 於 2017-7-6 06:52 編輯

精神支持 2次
作者: Yul    時間: 2017-7-5 19:13
佛教邏輯的範圍和目的
“凡一切成功的人類行動都必然以正確的知識為先導,所以我們要研究它①。”這是法稱給知識論所劃定的範圍與目的②。人的目標或是肯定的、或是否定的⑧,或者是欲求的、或者是回避的某物。預期的行動④在於達到所欲而避開非所欲。正確的知識⑨是成功的知識,即是說,它跟隨有決心或判斷@,後者便會引導成功的行動⑦。那使人誤入歧途的認識,即欺騙有知者的希望和欲求的認識便是錯誤的認識⑧。錯誤與 疑惑①是正確知識的反面。疑惑是雙重性質的。它可能是根本無知的懷疑,因為它全然沒有決心和判斷。這種疑惑便不會引起預期的行動。但它也可能包含了對成功②的企望或對失敗③的了解,這60就會象正確的認識一樣,引導判斷和行動。農夫並不能確信豐收,但他指望有好收成並采取行動④。他妻子並不知道有行乞僧人要來,不知道會不會要施舍給他為別人準備的食品,但她預料他不會來,所以罐子熱在火爐上⑨。
法稱的這個知識論定義與現代心理學所認可的定義相差不遠。心理學被定義成精神現象學。精神現象的特性就是“對將來的結果的尋求及對所欲達到的目標的手段選擇。”印度的這門學科只限於研究精神的認識現象、真理與謬誤,限於人類知識範圍。內心的情感成份不在研究之列。從認識的現象定義看,總得說認識活動中存在著(雖然它可以是微妙難言的)情緒,或者是欲望或者是厭惡⑦。這一點在佛教的認識理論中自有特別的意義,因為那稱作我(ego)的本質被認為是由情感成份構成的。而詳細的分析這些情感並估量價值也就構成了佛學另一分支的內容,而不在認識的真理與謬誤的討論中考察。
作者: chriswong    時間: 2017-7-6 02:31
宗:思考能結束衝動及擁有預知能力。
因:計劃,計算及深思熟慮。
喻:預測下雨天對未來的行動。

宗:思考不能結束衝動及擁有預知能力。
因:需訓練由定到緣起。
喻:每個人都有思考,即每人也能預知未來?


作者: 楞嚴小伙子    時間: 2017-7-6 02:38
要多謝天網地網既人 事 各種因緣
絕路的重生 不想活的又如見到光明
思想轉 命運的確轉了 精神也好了
作者: 陳柱民    時間: 2017-7-6 09:21
文章道出思考方法的開展方向, 沒有談到目的, 也就是並未觸及思考成果是為了自利還是利他的問題。

文章重點說, 人的自主能力, 完全取決於思考能力, 思考力愈低, 則行動便愈趨向感官的條件反射, 最終便因隨波逐流而令生命每況愈下。

而思考力是要通過訓練來加強, 就像做運動鍛練身體一樣。文章是從一本叫做《我們如何思考》的書節錄出來 (Google 圖書有電子版), 相信書中會提供很多方法以提升思考能力。例如「一個能反思的人是根據(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他間接意識到的某種遙遠目標而行動」。

文章又述說「自然的語言」,這有似人們說的「天地在說法」。「對會思考的人來說,事物是他們過去的紀錄,就像化石訴說著地球以往的歷史,並且預示著他們的未來」。

文章另一個論點是,文明人會把模糊的概念具體化:「野人以豐富的閱歷解讀天候徵兆,文明人設立氣象台」、「野人學會偵測並尋找火源,文明人則發明了能夠永久亮燈和取暖的設備」等。

文末寫下本節重點:每個人每天、每小時、每分鐘都需要查明他並未直接觀察到的事實。而且,重點不在「知」,而在「行」,因為天天都有此實際需要。
作者: Rondey    時間: 2017-7-6 10:42
文章道出思考的重要性。
稍覺可惜的是,沒有教導讀者如何思考,如何使思考更精確、所觸的層面更廣。
思考是兩刃器,可以救人,可以殺人,最重要的還是本心,正所謂心歪則才曲。
作者: 楊灝貽    時間: 2017-7-6 12:17
思考可以制止毀滅性衝動唔簡單
可以叫停個想自殺/攬埋人一齊自殺嘅談判小組, 都要成TEAM人做野
表面一個人去, 其實一個人唔掂

作者: 楊灝貽    時間: 2017-7-6 12:32
本帖最後由 楊灝貽 於 2017-7-6 12:41 編輯

要搵方法加強中捨心, 培養幽默感
反省經驗, 同保持更新要用嘅知識
同自己創造有利思考嘅條件, 方便自己用到知識同經驗

作者: 陳柱民    時間: 2017-7-6 16:40
Rondey 發表於 2017-7-6 10:42
文章道出思考的重要性。
稍覺可惜的是,沒有教導讀者如何思考,如何使思考更精確、所觸的層面更廣。
思考是 ...

文章原是段取一本書:
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 ... hl=zh-TW&num=19
作者: Rondey    時間: 2017-7-6 21:19
陳柱民 發表於 2017-7-6 16:40
文章原是段取一本書:
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gfgmDwAAQBAJ&hl=zh-TW&num=19

Thanks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7-7-24 09:40
感謝楊生意見分享





歡迎光臨 天羅地網 (http://139.162.60.118/)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