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羅地網

標題: 曾鈺成:引進簡體字製很多問題 [打印本頁]

作者: peterau    時間: 2016-2-15 14:44
標題: 曾鈺成:引進簡體字製很多問題
教育局去年12月發表中文科諮詢文件,提及學生掌握繁體字後應具備認讀簡化字能力,引起反彈。諮詢期今日結束,任教師多年的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於《am730》專欄表示,當人們仍在爭論應否推行「普教中」時,忽然傳出教育局要「強迫學生學簡體字」,「點起了又一個爭論的火頭」。

曾鈺成指出,諮詢文件引起爭議的說法,是作為課程發展一個「基本理念」提出,這樣會引申不少問題。他舉例,假如要把「具備認讀簡化字能力」作為教學目的寫進課程綱要,教師自然要問:「在教學和評核方面需要什麼措施?每個『生字』都要繁簡體一併教嗎?要求學生閱讀一些簡體字的書本和文章嗎?測驗考試加設簡體字的試題嗎?如果都不做,那末提出這教學目的有什麼作用?」
曾鈺成又說,中國語文科一旦引進簡體字,教學上會產生很多不易解決問題,例如「是否容許學生書寫時使用簡體字?如果不容許,怎向學生解釋有些字學識了不准用?如果容許,那末把『前後』寫成『前后』、『水準』寫成『水准』、『示範』寫成『示范』,是否都不算錯誤?」他質疑,課程發展議會起草諮詢文件時,有否考慮過這些問題。
曾鈺成認為,如果教育局覺得學生必須學會認讀簡體字,就應先研究「怎樣有效進行教學」,然後再提出教學目的,直言「如果未經深思熟慮,輕率提出,只會引起思想混亂,正如事實已經證明了」。



http://news.mingpao.com/ins/inst ... 00001/1455496134817
作者: hklam007    時間: 2016-2-15 15:30
曾鈺成先生直言「如果未經深思熟慮,輕率提出,只會引起思想混亂,正如事實已經證明了」。

引起思想混亂---輕則愚蠢, 重則精神病.
曾先生確是善人智人.
誰在領導教育局?
誰急於推此火頭, 放火燒山?

速速現形 快快捉人.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6-2-16 12:04
曾先生可以說以上說話,相信黨內部巳經知道這件令中華文化開倒車,窒礙中國人進步的事。

望這件事,可以早日平息和解決。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6-2-16 12:08
http://m.modia.com.hk/mobile/med ... ?2016-02-15%2F34325

胡燕青的睇法,個人覺得寫這個睇法,包含了浪漫主義。

文字與符號,很好的比喻。

作者: 大樹人    時間: 2016-2-16 12:50
群組收到呢段趣劇咁款的分享。

前陣子在廣州一個飯局認識了一個川音畢業的湖北妹。閒聊間,我問她:妳來廣州都5年了,怎麼一句廣東話都不會說?
她:身邊沒朋友說粵語,而且粵語也沒什麼好學的。
我問:此話怎說?
她很屌的說:大家都講普通話就好了,像粵語這種比較沒文化的方言,都快被邊緣化了,學它幹啥呀?學來有啥用呀!……
作為一個講了幾十年粵語又叫讀過下書的香港人,我對他說的當然是不以為然。我問:言下之意,你是覺得說普通話比粵語有文化有內涵?
她說:可以這麼說!
我笑著說:很好很好,作為湖北人,又是中原地區的中國人,你熱愛中國的文化麼?
她:當然熱愛了!
我:那你認為琴棋書畫、四書五經、唐詩宋詞…這些能代表中國的優秀文化麼?她:可以。
我:你剛說你熱愛中國文化,那你瞭解唐詩宋詞麼?
她:一點點。
我:那你能隨便諗幾首唐詩宋詞出來聽聽麼?
她:其實我也不太瞭解,但我是有聽說過唐詩宋詞,我大概知道是什麼回事。
我笑說:好吧,我知你應該是跟絕大多數人一樣不瞭解的,不然你又怎會不知道距今已有1300年歷史的唐詩宋詞;其實大多數是用現今的所謂粵語寫成,用粵語才能讀得通順的呢?
她:嚇?不是吧!唐詩宋詞那些不是用普通話來諗的麼?
我笑說:1300年的唐代根本就還未出現現在所謂普通話,普通話是大概500年前北方蒙滿胡語雜交變種流傳至今的語言,不管詞彙、用詞、都比歷史久遠的廣東話單薄粗疏多了。如果你說熱愛中國的文化不是對人吹水唬弄的話,你就應該學好廣東話,不然你看很多古籍和諗唐詩宋詞就會看不懂讀不通。明白了麼?
蘇軾:「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的【食】字和【肥】字,正是廣東話。日常例子如~食餸、食嘢、好好食、肥仔、肥佬、肥騰騰。普通話唔係用「食」,係用「吃」,唔係用「肥」,係用「胖」。


李白:「人生得意需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樽】字,正是廣東話。日常例子如~買一樽豉油返屋企、飮番樽啤酒先、呢個玻璃樽入面係乜嘢來咖?普通話唔係用「樽」,係用「瓶」,一瓶、瓶子。
詩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的【行】字,正是廣東話。行行重行行的意思是;行下,停下,再行下,又再停下,非常之依依不舍……廣東話日常例子如~行路、行街睇戲、行出去、行花市、行咗幾遠呀?普通話係用「走」或「逛」,走路、逛街。


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凍死】,正是廣東話。廣東話日常例子如~好凍、凍冰冰。普通話唔係用「凍」係用「冷」。
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望】字,正是廣東話。廣東話日常例子如~望住前面、唔好四圍望、望乜嘢?普通話唔係用「望」係用「看」。
杜甫:「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的【隔籬】,正是廣東話。廣東話日常例子如~我就住喺你隔籬、隔籬鄰舍、搬過隔籬屋。普通話唔係用「隔籬」係用「隔壁」或「鄰居」。
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幾多】,正是廣東話。廣東話日常例子如~幾多錢?幾多個?普通話唔係用「幾多」係用「多少」。
還有太多太例子,不多說了,有興趣自己去查找答案吧!
粵語,有著千幾年深厚歷史文化基礎,係傳承中華古代文明的載體,推普冇問題,但倡議廢粵、貶粵、打壓粵語;絕對是破壞中華文化傳承的文盲行為。還有,敬告各位,唐詩真係要用粵語來讀先至啱,如果自己不懂粵語;冇文化就算了,千萬別隨便亂說別人講粵語是冇文化,真係會失禮死人。


作者: clothbag_arhat    時間: 2016-2-18 12:29

簡體字並非製造很多問題,然而簡體字本身是個問題,南懷瑾老師早已闡明。


作者: wu_peace    時間: 2016-2-19 03:01
本帖最後由 wu_peace 於 2016-2-19 04:40 編輯



* 簡體字破壞了「漢字」本身的文化內涵 /
* 過早學習簡體字 得不償失
http://www.farflunginf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707&extra=&page=1







作者: 大樹人    時間: 2016-2-19 20:13
Cctv有個節目叫中國詩詞大會,

是詩詞問答比賽。

睇緊呢集,有個參賽者識佢女友都係靠詩詞結良緣。

節目雖好,但用普通話唸呢啲詩詞,好似個個字都痴埋哂咁。怪怪地。

用簡體字出,好似有少少不倫不類咁。




歡迎光臨 天羅地網 (http://139.162.60.118/) Powered by Discuz! X2.5